2015考研计算机冲刺课程讲义-组成原理

上传人:老** 文档编号:32856 上传时间:2016-11-15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考研计算机冲刺课程讲义-组成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5考研计算机冲刺课程讲义-组成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5考研计算机冲刺课程讲义-组成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5考研计算机冲刺课程讲义-组成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5考研计算机冲刺课程讲义-组成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考研计算机冲刺课程讲义-组成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考研计算机冲刺课程讲义-组成原理(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考研计算机冲刺课程配套讲义 组成原理1计算机硕士联考冲刺班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纲要求(一)计算机发展历程(二)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三)计算机性能指标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年份 单项选择题/分值 综合应用题/分值 小计/分值 考核知识点2009 0题 0题 0分2010 1题2分 0题 2分 计算机性能指标的有关概念2011 1题2分 0题 2分 计算机性能指标的相关术语2012 1题2分 0题 2分 计算机性能指标的计算2013 1题2分 0题 2分 计算机性能指标的计算本章常考点:计算机性能指标的有关概念和相关术语,主要是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应试技巧与方法:直接根据本章所涉及知识点命题

2、的题目一般不会超过一道题,且并无太多难点,但因为本章涉及的知识是整门课程最基础的知识,往往会作为其他试题的背景知识出现,如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计算除在单项选择题出现外,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综合应用题中,而且是综合应用题计算的基础,如果不掌握这些概念,可能使综合应用题无法下手或计算错误,所以不应该忽略这部分内容的复习。计算机性能指标指令平均时钟数等于程序所含时钟周期数除以程序所含指令条数,即:其中: = 成原理2单位 通常意义K(0310610910121015【计算机的时钟频率为400试该计算机的程序使用4种类型的指令。每种指令的数量及所需指令时钟数(表。则该计算机的指令平均时钟数为(1);该计算机的

3、运算速度均为(2)1)3 5(2) 指令类型 指令数目(条) 每条指令需时钟数1 160000 12 30000 23 24000 44 16000 8解答:(1)B、(2)C。分析:1600001+300002+240004+160008) (160000+30000+24000+16000)400)数制与编码(二)定点数的表示和运算(三)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四)算术逻辑单元项选择题/分值 综合应用题/分值 小计/分值 考核知识点2009 2题2分 0题 4分 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运算2010 2题2分 0题 4分 定点数的运算,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2011 1题2分 1题11分 13分 无符号

4、整数和带符号整数的运算,题2分 0题 4分 无符号整数运算,题2分 0题 6分 点数运算,海明码本章常考点: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围绕着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的题目很多,可能涉及到具体的运算,也可能仅涉及基本概念,但大多为通过具体运算考察对基本概能的理解和掌握的试题,其中且将可以会是今后的常考点。2015考研计算机冲刺课程配套讲义 组成原理3应试技巧与方法:这部分试题极少出现纯概念题,即使是单项选择题也往往需要经过计算才能得出结论。许多试题与程序设计密切相关,需要考生从程序员的视角出发,理解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定点整数和浮点数等数据类型,特别是54标准这样的实用浮点数。考生复习时不仅

5、要注意本章的知识点,还要注意与其余课程(如编语言程序设计等)和本课程其他章节相关的问题。原码、补码、反码、移码的特点与区别通常,机器数有原码、补码和反码等3种形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二进制数的最高位为符号位,“0”表示正号,“1”表示负号。有些教材中,将移码也归入机器数的范畴,这也是可以的。事实上,移码确实是一种在计算机中使用的表示数的形式,不过它只能算作一种特殊的机器数,因为它只用于表示定点整数,不用于表示定点小数,而且它违背了符号位的表示原则,把它视为无符号数更为合适。【列数中,最大的是( )。A.X补=10000011 B. X原=10000011C. X反=10000011 D. X移

6、=10000011解答:4个机器数字长都等于8位,因为在这4个机器数中,前3个均为负数,仅有第4个数是正数,所以立即可以得出正确答案。在实际解答时不需要算出每个机器数的大小后再找出最大的数,当然应该知道选项的真值等于选项的真值等于选项的真值等于+3。如果题干中是问最小的数,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果某单精度浮点数、某原码、某补码、某移码的32位机器数均为0些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原补浮 。试题分析:这个机器数最高位为1,对于原码、补码、单精度浮点数而言为负数,对于移码而言为正数,所以移码数最大,而补码为码为-(230+229+228) ,97。2015考研计算机冲刺课程配套讲义 组成原理

7、4十进制数的既具有二进制数的形式,又保持了十进制数的特点。4位二进制数可以组合出16种代码,能表示16种不同的状态,只需要使用其中的10种状态,就可以表示十进制数的09十个数码,而其他的6种状态为冗余状态。由于可以取任意的10种代码来表示10个数码,所以就可能产生很多种当注意的是,有些读者可能会把8421码与生这种误解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微型计算机原理”的教材中常将于“微型计算机原理”总是针对某种具体机型的,在80以在“微型计算机原理”中将毕竟这是不准确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不拘泥于某一种具体机型的,严格地说,8421码只是能说种常见的421码 2421码 余3码01234567890000

8、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0000000100100011010010111100110111101111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101010111100【数在计算机中用余3码表示为011110001001,其真值为( )。A456 B456H C789 D789。试题分析:余3码是在8421码的基础上+3。注意,对应的真值是十进制数。【列四位二进制编码中,( )无论在8421码和余3码中均为非法码。A . 0101 C. 1011 D. 1101解答:D。试题分析:1101在8421码和余3码中均为非法码。定点数的

9、表示范围与运算以字长为4位的二进制整数为例,一共有24种不同的代码,对于原码来说,因为有+0和以总共可以表示7个正整数和7个负整数,正、负数范围相对零来说是对称的。而补码的+0和样就多出来一个代码(1000)。这个代码所对应的真值是以补码总共可以表示7个正整数和8个负整数,负数表示范围较正数表示范围宽,能多表示一个最负的数(绝对值最大的负数)。2015考研计算机冲刺课程配套讲义 组成原理5设机器字长4位(含1位符号位),以纯整数为例:原码或反码可表示的数补码可表示的数(多表示一个负数)0 +1 +2 +3 +4 +5 +6 +71 +2 +3 +4 +5 +6 +7:原码定点整数表示范围为:2

10、7补码定点整数表示范围为:27【129的1字节、2字节补码分别是( )。081H 。试题分析:1字节补码的表示范围为27,所以字节补码的表示范围为2767,进制表示为以2字节补码表示为1111111101111111。【定点机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除补码外,原码和反码不能表示1B+0的原码不等于0的原码C+0的反码不等于0的反码D对于相同的机器字长,补码比原码和反码能多表示一个负数解答:A。试题分析:对于定点小数来说,对于定点整数来说,为假设机器字长为8位,在整数表示时,1原=1,0000001,1补=1,1111111,1反=1,1111110。54标准大多数计算机的浮点数采用54标

11、准,其格式如下, 成原理6以短浮点数为例讨论浮点代码与其真值之间的关系。最高位为数符位;其后是8位阶码,以2为底,阶码的偏置值为127;其余23位是尾数。为了使尾数部分能表示更多一位的有效值,这一位1不表示出来)的方法,因此尾数实际上是24位。应注意的是,隐含的1是一位整数(即位权为20),在浮点格式中表示出来的23位尾数是纯小数,并用原码表示。【机器码按54标准的单精度浮点数,该机器码所表示的浮点数是( )。A+。首先将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并分离出符号位、阶码和尾数。100 0001 1011 1101 0000 0000符号位=1,阶码=10000011,尾数=01111010000

12、0000则阶码真值(移码减去偏置值)=100000111111111=100所以浮点数= 4= 进制)= 进制)浮点数的加减运算步骤(1)对阶对阶的规则是:小阶向大阶看齐。(2)尾数加/减运算对阶之后,就可以进行尾数加/减。(3)尾数结果规格化规格化的尾数|M|1尾数结果规格化可能出现以下6种情况,即:00.1 x x x11.0 x x x00.0 x x x11.1 x x x01.x x x x10.x x x 种情况,已是规格化数。第和种情况需要左规。尾数每左移一位,阶码相应减1(直至成为规格化数为止。第和种情况需要右规。尾数每右移一位,阶码相应加1(4)舍入(5)溢出判断2015考研计算机冲刺课程配套讲义 组成原理7数据类型的转换双目运算符两侧的操作数的类型必须一致,所得计算结果的类型与操作数的类型一致。如果一个运算符两边的操作数类型不同,则系统将自动按照转换规律先对操作数进行类型转换再进行运算,通常数据之间转换遵循的原则是“类型提升”,即较低类型转换为较高类型。如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专业课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