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74524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班级: 姓名: 满分:100 分 得分:一、语言运用(22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急湍(tun) 飞漱(s) B.竹柏(b) 青荇(xn)C.京尹(y) 百舸() D.痕(hn)迹 荒秽(hu)2.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A.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B.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具绝。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清荣峻茂(树茂盛) 晓雾将歇(消

2、散)B.欣然起行(走) 仅如银线(只有)C.乘骑弄旗(马) 江干上下(岸边)D.上下一白(全) 带月荷锄(扛着)4.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反义词。(2 分)(1)柳暗花明又一村。_(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_(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_(4)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_5.解释“之”的意义和用法。(2 分)(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3)孔子云:何陋之有? (4)花之富贵者也。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译文:不要说您傻,还有比您傻的人呢!B.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译文: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 ),即使是一席之地

3、也不会空闲。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译文: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到院中散步。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文: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7.课文填空。(4 分)(1)至于夏水襄陵,_。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_。(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_,_。两岸石壁,五色交辉。_,_。(3)方其远出海门,_;既而渐近,_。8.下列作家、作品、朝代连线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归园田居陶渊明 晋代 B.游山西村陆游南宋C.水经注郦道元 北魏 D.观潮周密三国吴人9.对对联。(2 分)上联:马过桥中桥过马下联:_10.将下面的新闻改成一句话消息。(2 分)

4、中国文联、中央电视台、中国舞协、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评审工作日前结束,产生了七十六个提名作品。颁奖晚会将参考“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方式,届时揭晓三十二个舞蹈经典精品及“二十世纪杰出舞蹈家”的折桂者。二、阅读(38 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 1113 题。(8 分)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注:这首诗大约写于长庆二年(822)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11.首句写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 ,却说“铺” ,这是因为_。(30 字以内)(3 分

5、)12.诗人通过“露” “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_、_的意境。(2 分)1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 分)(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 1415 题。(4 分)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4.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高林”指的是破山上高高的树林。B.“曲径通幽”四字,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清幽的景色,常被后人借来题写山水景点。C.“潭影空人心”的意思是“ 潭水十分清澈,倒影其中,觉得心中杂念被洗涤一空。”D.“万籁”泛指自然界的一切声音。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

6、当的一项是(2 分) ( )A.从内容上说,本诗写了破山寺后禅院的深幽、寂静,赞美的是佛境摆脱尘俗,怡悦无忧境界。B.尾 联 用 钟 磬 音 反 衬 静 , 亦 深 得 “蝉 噪 林 逾 静 , 鸟 鸣 山 更 幽 ”之 妙 , 所 以 此 联 最为 人 欣 赏 。C.本诗构思巧妙,以叙写事,以情布景,绘形绘声,写事写物超出象外,让人领略到景致之外的神髓。D.本诗造意工致,透过视觉的、听觉的、透视的、比衬的种种意象,使人如置身于它的时空之中,受到感官的、精神的感染,有难言之妙。(三)阅读下文,回答 1621 题。(16 分)西 湖袁宏道从武林门向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

7、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颜,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年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16.给加点的字注音。(4 分)突兀( ) 即棹( )小舟入湖已不觉目酣( )神醉 波纹如绫( )17.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2 分)( )A.即棹小舟入湖:名词船桨,这里作动词,划桨B.已不觉目酣神醉:喝醉酒C.觅阿宾旧住僧房:寻找D.余游西湖始此:开始

8、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1)茶毕,即棹小舟入湖。(2)已不觉目酣神醉。19.文中游西湖的路线是怎样的?(2 分) 20.按下面的意思,分别写出相关的文句。(2 分)(1)作者描写西湖全景的句子是_ 。(2)描写初见西湖美景时心态的句子是_ 。21.用现代汉语描绘下列景色。(4 分)山色如娥,花光如颜,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四)阅读下文,回答 2225 题。(10 分)冷泉亭记白居易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亭,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春之日,我爱其草薰薰,木欣欣

9、,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我爱其泉渟渟 ,风泠泠 ,可以蠲烦折酲 ,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 足于床下,卧而狎 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彻 ,粹冷柔滑,若俗士 ,若道人,眼耳之尘,心尘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杭自郡域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铺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玙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 “述而不作”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注:

10、渟 渟 (tn): 水 停 止 不 动 的 样 子 。 泠 泠 (ln): 形 容 清 凉 。 蠲 (jun)烦 析 酲(chn):除去烦劳,解除酒醉,蠲:消除,除去。酲:酒醉不清醒。濯(zhu ):洗。狎(xi ):亲近而态度不庄重。矧(sh n):况且。潺湲(ch n yun):水流的样子。彻:同“澈” 。俗士:与出家人相对而言,指未出家的人。述而不作:只阐述前人的观点。此语出自论语述而 。这里是指自己不再建造新亭。22.下面对词语分析不妥的一项是(2 分)( )A.文章第一句中的“最” “尤 ”“甲”是同义词。B.“导和纳粹” ,是指引导人心平气和地接纳最精美的东西。C.“床下” “枕上

11、”在这儿是比喻义,指随处、自由的意思。D.“可胜言哉”中“胜”是壮大的意思,这儿有名传千里之意。23.对下面语句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 分)( )A.“撮奇得要”集中了最奇特的要点。C.“潜利阴益”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好处。D.“佳境殚矣”所有的美好境界,全都达到极点。B.“物无遁形”物体的形态全都显露了出来。24.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冷泉亭是余杭众多美景中最好的一处。B.与冷泉亭互相遥望的还有虚白亭、候仙亭、观风亭和见山亭。C.仆射、给事、右司郎中是官职,相里君、韩皋、裴棠棣、卢元铺、元玙是人名。 D.“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中“长庆”是白居易的号。25.认真阅读

12、文章,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文字。请写出三组描写冷泉亭景色的整句:(1 分)A._B._C._(2)作者抓住冷泉亭春天的_和_;夏天的_和_的景物,简练而生动地写出了此泉四时的美景和人物的心情。(2 分)(3)作者不再建造亭台的原因是_。(1分)三、写作(40 分)26.请仔细观察画面,厕所近在眼前,却被挂上了四、五把锁,手提钥匙,却束手无策。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现象呢?人生中很多看起来应该很容易做到的事,却恰恰无法做到,原因何在?我们该如何正视这些现象,又如何正确对待这种现象呢?要求:自选体裁,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参考答案:一、1.D(A.tun ,sh;B.b

13、i; C.yn)2.B(祯,俱)3.B(几乎,将近)4.(1)暗明 (2)出入 (3)盛稀 (4)朝暮5.(1)的,助词。(2)它,代词,代核舟。(3)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4)表提顿,助词,不译。6.A7.(1)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3)仅如银线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8.D(宋代)9.示例:舟行水上水行舟 或:羊没草内草没羊(只要意思对,对仗即可)10.“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颁奖晚会将举行。二、11.“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 或:“铺”字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12.和谐 宁静13.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或: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14.A 15.B16.w zho hn ln17.B(形容非常爱看。酣,喝足酒)18.(1)喝完了茶,就划着小船进了西湖。(2)已经不知不觉让人看得如醉如痴了。19.从武林门出西行,到昭庆,然后棹小舟入湖。20.(1)山色如娥,花光如颜,温风如酒,波纹如绫。(2)不觉目酣神醉,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