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应用能力考试要点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744585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应用能力考试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应用能力考试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应用能力考试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应用能力考试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应用能力考试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应用能力考试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应用能力考试要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能力考试要点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知识要点:我国的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大体经历了起步、初期发展与深入发展三个阶段。2.教育技术的概念理解 AECT94 教育技术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与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该定义较好地回答了有关教育技术的基本问题,即指出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研究的对象是教育过程与资源;运用的方法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系统科学方法;教育技术的性质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领域。理解在教育技术中,教育与技术的关系,不是相加关系而是相乘关系,这种相乘关系体现了教育技术是教育与技术的整合,二者之间是缺一不可

2、的关系,即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应当指出,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环境与技术条件。3教育技术研究的内容。教育技术研究的是教育与技术交叉部分的内容,它既不等同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也不是纯工艺的技术手段。在实践方面,主要是从分析教育需求出发,研究如何依据教育理论,合理利用技术手段与房发,优化教育过程与资源,从而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在理论方面,重点研究有关对教育过程与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原理与模式。4.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是为优化教育服务的,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作为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教育理论包括学习理

3、论与教学理论,以及传播理论、系统科学方法与媒体理论等。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是指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包括教学系统、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与评价等内容。教育技术是为优化教学服务的,当然要依据教学的规律与原则开展教学活动。传播理论:传播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信息交换过程。教育过程是一种传播过程,借鉴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教学过程的传播现象与规律。传播过程包含三个要素:传者、信息、受者,两种传播行为:发送、接收,还包括对传播媒体、传播效果以及传播过程中的编码、解码与反馈与干扰的

4、研究等。媒体理论:媒体是承载与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学媒体能承载与传递教学信息,是人类学与教的工具。教学媒体技术包含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等。系统科学方法: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构成了系统科学的主要内容。系统科学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直接促进了教育技术的深化发展。5.教育信息的特征信息时关于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也是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条件。教育信息是人类建立与改变只是结构的外在条件,具有如下特征:知识性。信息不全是知识,但是信息包含知识,获得了信息就能获得知识。共享性。信息是同物质、能源同样重要的资源。但信息与物质、能源不同,信息可以共

5、享,共享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多样性。信息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声音、图像、文字、实物、形体等。传播性。各种信息都是可以传播的,只是不同形态的信息传播途径与范围不同。6.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教育信息化的特征以及信息社会对教师信息能力的要求。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快速增长为特征的知识社会。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教育的信息化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教育信息化,简单说就是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深化教育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特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建设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全面提供

6、高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其中要掌握信息素养通常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与技能以及利用与创造信息的能力等组成。信息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利用能力。第三章 网络基础知识要点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资源共享;2信息交换;3远程传输;4集中管理;5分布式处理.因特网:因特网的概念;常用的因特网服务项目:WWW 服务、电子邮件、文件传输。信息浏览常用浏览器 IE 的使用:地址输入、页面跳转、主页设置、网址收藏。搜索信息搜索引擎的概念

7、;使用关键词进行信息搜索。常用的搜索引擎网站。资源下载用浏览器从网上下载网页、图片、文本与软件资源。使用专用工具进行下载。压缩软件的使用。电子邮件的使用;网上交流即时通讯软件(如 QQ、MSN)的使用。论坛的使用(浏览、注册、发帖)。计算机病毒与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新的特点;网络病毒的危害与防范。 第四章 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概述要点现代远程教育概述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的目的是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与

8、效益。教学光盘播放点(模式一)及其应用:电视机、DVD 播放机的保养;DVD 播放机的使用。教学光盘常用的教学策略。卫星教学收视系统(模式二)及其应用:基于卫星教学收视系统的教学应用方式;国家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浏览与应用。计算机教室(模式三)及其应用:带中控的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步骤;投影机使用注意事项;电子教室软件系统的功能与使用;教学资源库系统素材的分类、资源的检索与管理。第五章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加工教学重点知道图形、图像的类型、格式,知道图形图像的采集与制作工具与方法。知道音频素材的简单处理。了解视频的常见格式与简单处理。能够简单处理视频与音频素材。第六章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教学重点弄

9、清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教学特点是什么?基本类型有哪些?课件的教学设计应包含哪些基本工作?课件的系统设计包含哪些内容?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明白美术设计的作用是什么?其主要表现手段是什么?多媒体课件评价的类型主要有哪些?评价的意义是什么?多媒体课件的审查标准主要内容是什么?能够简述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第八章教学设计与应用知识要点:1.教学设计的含义及其特点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设计的特点:教学设计的系统性

10、;教学设计的理论性与创造性;教学设计过程的计划性与灵活性;教学设计的具体性。2.教学设计的产生与发展掌握教学设计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并且了解教学设计的发展深受学习理论的影响。使得教学设计经历了第一代(ID1)与第二代(ID2)以及第三代(ID3),掌握每一代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基础。(ID1)涉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ID2)涉及认知主义学习理论,(ID1)、(ID2)均属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模式。(ID3)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理论模式,其主要标志是以建构主义为其理论基础。3.掌握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开发、设计

11、的理论的简化形式。了解三代教学设计的模式代表类型。着重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及其特征。其中了解教学设计一般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学习者、目标、策略与评价构成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4.掌握教学分析技术中包含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与学习者特征分析等内容。学习内容是指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知识、技能与行为经验的总与,分析学习内容旨在阐明学习者满足学习需要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行为经验,规定学习者需要学习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学习内容分析是整个教学设计必不可少的内容。了解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五大类。掌握分析学内容的基本方

12、法:归类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图解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学习者分析是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为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的选用的教学外因条件、市与学习者的内因条件等提供依据,从而使教学真正促进学习者智力与能力的发展。掌握学习者初始能力确定的方法。5.了解学习目标的作用,掌握学习目标的编写方法。学习目标的编写方法:以研究行为目标著名的马杰提出中了 ABCD 编写方法。A:对象,B:行为,C:条件,D 标准。6.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及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是一个回答“如何教学”的

13、问题。了解常用的教学方、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媒体选择与运用的原则方法等。7.方案编写与成果评价教学设计方案既是教学设计工作的总结,也是实施教学的依据。教学设计方案的形式有文本式、表格式、流程图式等。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功能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主要从教学设计方案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可实施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评价主要从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经济性等方面。第九章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本章中点讨论了教学资源的类别、教学功能,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及评价等问题,要点如下:1.教学资源依据教学功能可以分成素材、多媒体教学课件与网络课件三大类。2.多媒体教学

14、课件是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把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运用超文本链接技术有机组合,并通过计算机运行的一种教学软件,具有多媒性、集成性、交互性、超链接等特点。根据其用途又可以把多媒体课件分成课堂演示型、自主学习型、模拟实验型、训练复习型、教学游戏型、资料工具型、网络学习型、智能学习型等。3.多媒体网络课件主要应用于计算机与网络教室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如: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方式问题探究模式网络课件引领下的自主学习方式任务驱动模式4.多媒体课件主要应用于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如: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5.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具有导向性、诊断性、激励性与研究

15、性,目的是改进与调控。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对教学目标、课件、方法、教师、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一般方法是确定评价体系,制作评价量表,收集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第十章教育技术科学研究本章主要研究了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中五个方面的问题1.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的特点:问题即课题,课堂即研究室,教学即研究;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五类;新技术及其教育应用试点的研究,技术与教育结合的研究,信息技术融入教育对教育系统影响的研究,技术支持新型学习环境研究,技术评价研究;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技术研究应具备的素质,应用技术改进教学的热情,终身学习的习惯、自我反思与批判的能力,掌握教育技术及研究的方法,独立

16、的研究精神。2.课题的选题原则:科学性、需要性、可行性、创新性;撰写研究方案的格式包括:课题题目、问题提出、课题设计、研究条件与保障措施。3.教育技术研究的常用方法包括:行动研究法是在真实活动中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研究环节是: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状或历史状况材料,(是以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一种方法)。其实施步骤为:选择课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制定调查方案开展调查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法按其收集资料的具体方式与工具的不同可分为:访问调查法、调查表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等。3.实验研究法是通过控制自变量、因变量与干扰变量而显示教育因素间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4.资料的收集与统计处理是教育技术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为假说提供论据,一般的研究都要收集教师、学生、媒体等相关方面的资料,对收集到得资料无论是计数资料还是数量资料都应进行差异效度的检测,如 T 检测、X2 检测。X-S 分析等。5.中小学教育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