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717646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次侯化生【专题名称】精神文明导刊【专 题 号】V6【复印期号】2012 年 01 期题记:弹指一挥间,从 1997 年 12 月 4 日进入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工作至今已经进入第 15 年个年头了。十五载光阴流逝、十五载奋斗拼搏,虽无所建树,但能够刚好在中央文明委(办)成立之年就进入这个系统工作,而且作为工作人员有幸参与了中央文明委(办)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欣喜地目睹了 15 年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对我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记得在公元晋千的时候,我曾就跨世纪文化这个话题采访过我国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先生的话

2、我至今记忆犹新:“走近新世纪,文化确实备受人们关注。每个人都在想,但我认为想得还不够多、不够深。作为跨世纪的人的那样一种体验还不够强烈。老实讲,我很怕我们在迷迷糊糊当中就过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门槛,而这个门槛是我们的前辈曾经期盼过,而很多后人也会回忆的。如果我们这些身临其境的人漠然不知,变成当局者迷,那就非常遗憾。尤其是作为文化人,失去了文化的敏锐性和自觉性,那岂不成了历史的罪人。”内心使然,我似乎必须在这个时候要写点什么,不为别的,就为自己曾经在这个系统工作 15 年,而且将来可能还要继续干下去。然而,写什么好呢?写内心感受?苦乐年华,酸甜苦辣,感触良多,然这种感受似乎装在心里更为实在、更有价值

3、;写工作历程?平平淡淡、事无所成,更谈不上什么精彩之笔,唯有埋头耕作,方觉对得起一路风尘。思考良久,还是梳理和回顾一下工作,于是便定下了这个题目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次。1、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1979 年 9 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概念。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

4、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一重要论述的意义,一是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概念;二是概括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即教育、科学、文化和革命理想、革命道德风尚,以及文化生活;三是明确规定社会主义要建设两个文明,即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四是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又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条件。党的十一

5、届四中全会讨论通过的叶剑英同志的国庆讲话,初步勾画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科学概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大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都曾经论述过文明问题,研究了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规律,阐述了与精神文明有关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论述过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重视思想文化建设,论述过思想文化建设的进步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作用。但是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把它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作为凝聚、激励人民的

6、重要力量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重大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1983 年 7月 13 日,胡乔木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讲话中说:精神文明问题就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毛泽东同志没有讲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他讲过,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类与精神文明相关的话。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要建设两个文明这样重大的纲领性的口号,在全世界现在还只有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2、第一次比较系统而科学地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关问题1982 年 9 月 1 日

7、至 1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确定了党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理论观点和行动方针,第一次比较系统而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关问题,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这次会议首次明确提出的。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体可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文化建设指的是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它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

8、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道德,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是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等,思想建设决定着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这两方面是互相促进和互相渗透的。会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党的任务,是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们一定要用最大的努力,适应建设时期新的条件和情况,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工作认真做好,用革命的思想和革命的精神振奋起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

9、热情。3、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写进党章1982 年 9 月 6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写进党章。十二大党章产生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总纲进行了根本意义的修改,彻底清除了九大以来总纲中“左”的错误,继承和发展了七大、八大党章总纲的优点,首次将四项基本原则载入党章,增加了建设高度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容,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精神文明第一次被写进党章,充分体现了党的工作重心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性转移,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里程碑意义。与过去的党章

10、相比而言,十二大党章是党的建设史上比较完备的一个党章。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又根据形势发展和实际情况充实完善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十四大首次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方针政策写入党章,增加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内对外的全面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重要内容。党的十五大,首次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创造良

11、好的社会环境。党的十六大明确将“三个代表”写进党章。党的十七大党章首次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高度概括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从一部部党章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实步伐和辉煌历程,我们要时刻铭记中央领导同志在世纪之交时指出的那样: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这一点,要在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中经常讲、反复讲。4、第一次把精神文明建设写进宪法1982 年 12 月 4 日,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充实了有关

1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条款,这是此次修改宪法的重要进展之一,也是第一次把精神文明建设写进宪法。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条款写进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既充分体现了我国宪法的特点,又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表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国家根本大法中得到确认和保障。修改后的宪法对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作了充实和新的规定。在文化、科学和教育建设方面,修改之后的宪法把原来一条扩充为四条。这就使 1982 年的宪法在教育、文化、科学、卫生、体育等方面的内容,比我国 1949 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 年的宪法、1975 年的宪法和 1978 年的宪法都规定得更加

13、具体明确。在第二十三条中,还对知识分子的培养和他们的作用,作了明确的规定:“国家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各种专业人才,扩大知识分子的队伍,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说明了党和国家对文化科学教育等各项建设事业和知识分子作用更加重视,使之在宪法中加以确认和保障。在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建设方面,修改后的宪法在总纲中首次专门规定了这方面的内容,显示了我国宪法的一大特色。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和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在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关于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说:“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任务。充实了有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条款,是这次修改宪法的重要进展之一。”这样做,既完善了宪法,使宪法更全面地代表党、国家和人民的意志,也使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国家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更稳定、广泛、持久地发展。5、第一次全国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1984 年 6 月 11 日至 18 日,中央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在福建省三明市召开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总结自 1982 年以来大中城市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情况,推广三明市建设文

15、明城市经验,推动各地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深入开展。这是第一次全国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1982 年以来,全国开展了“文明礼貌月”活动为主要标志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各地军民积极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整个活动声势大,效果好,推动了社会风气和环境面貌的改善。1983 年以后,在军民共建文明村、街、单位的示范带动下,各地又创造了工农共建、厂街共建、警民共建、干群共建精神文明等许多新鲜经验,推动了文明城市建设的发展,取得了新成效。会议总结交流了全国各地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工作情况,三明市建设文明城市的经验特别受到与会代表的交口称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三明

16、市委逐步树立起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建设,使三明市发生了令人振奋的可喜变化,逐步成为一个“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精神文明、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的新型文明城市,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赞扬。三明的经验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从本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出发,有一个比较长远的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二是舍得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投入,想方设法聚集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需的财力物力,并把它用好;三是在改造旧城市、建设新城市过程中,把绿化放在重要位置;四是把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工作做好;五是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做起,不搞形式主义;六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改进创新,开拓工作新局面;七是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些经验比较系统全面,大中小城、新城老城都可以学,具有普遍意义。会议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任务,对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会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围绕经济工作这个中心来进行。评价党、政府各部门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