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树叶》教学案例与评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662904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色的树叶》教学案例与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蓝色的树叶》教学案例与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蓝色的树叶》教学案例与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蓝色的树叶》教学案例与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蓝色的树叶》教学案例与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蓝色的树叶》教学案例与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色的树叶》教学案例与评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巧改教材,精彩无限蓝色的树叶教学案例与评析朱 瑛教学现场:在学完课文接近尾声时,老师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找出林园园和李丽,通过图文对比,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老师这样引导师:同学们,课文中的林园园你喜不喜欢?生:不喜欢师:是呀,她那么小气,不帮助别人,我也真的不喜欢。可从“脸红了”这三个字中,我又喜欢上林园园了。你们猜猜,老师为什么会喜欢林园园?生 1:脸红了,说明她认识到自己错了。生 2:脸红了,说明她是个知错能改的孩子。生 3:脸红了,是说林园园不好意思了。生 4:林园园后悔了,才会脸红。师:对。我们现在来改改课文,使林园园变成一个大方、乐于助人的孩子,好吗?出示课件:我会改美术课上,

2、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李丽画好了近处的房子,远处的小山。她正要画树,可是绿铅笔找不到了。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她已经把树画好了。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我用一下行吗?”林园园说:“。”李丽高兴极了,她接过绿铅笔就画。她画呀染呀,不知不觉地把铅笔尖用完了。她正在发愁,这时林园园看见了说:“。”李丽拿着尖尖的铅笔又画了起来。一不小心把铅笔尖弄断了。看看断了的铅笔尖,李丽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林园园看见了又说:“。”风景画画好了,老师举起李丽的风景画,同学们都夸李丽画得好。李丽听了,望着林园园笑了,林园园也笑了,笑得那样甜。师:同学们,老师一边读,大家

3、一边想,看林园园应该怎么说,才能变成一个大方、乐于助人的孩子?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我用一下行吗?”林园园怎么说才显得大方?如果你是林园园,你会怎么说?生 1:我连忙说生 2:我急忙说生 3:我大大方方地说生 4:我毫不犹豫地说师(追问):说什么呢?生 1:拿去用吧,别客气。生 2:给,尽管用吧。生 3:这支就送给你吧,我还有一支呢。李丽画呀染呀,不知不觉地把铅笔尖用完了。她正在发愁,这时林园园看见了会怎么说?生 1:别发愁,来,我帮你削一削。生 2:铅笔就是来用的,用完了再削一削就是了。生 3:没关系,来,我帮你削一削。李丽拿着削尖的铅笔又画了起来,一不小心,把铅笔尖弄断了。李丽伤

4、心地哭了,这时,林园园又会怎么说呢?生 1:不要哭,不要哭,来,我再帮你削一削。生 2:别难过,来,再削一削就是啦。生 3:林园园连忙安慰她说:“不要哭,没关系,我一不小心也会弄断的。”生 4:不要哭,我帮你削一削,我把这支绿铅笔送给你啦。(课堂上同学们真诚的帮助,发之肺腑的纯真的语言令听课的老师异常感动。)风景画画好了,老师举起李丽的风景画,同学们都夸李丽画得好。李丽听了望着林园园笑了,林园园也笑了,笑得那样甜。此时,老师边画笑脸,边引导大家:因为帮助别人既快乐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同学们,经过咱们的改编,我们这篇课文还叫蓝色的树叶吗?生(齐):不能师:那应该叫什么?生:绿色的树叶。师:同学们

5、,生活当中你喜欢哪个林园园?生:喜欢大方的林园园。生:喜欢乐于助人的林园园。师:是啊,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大家都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别人,关爱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面请同学们试着完成“我会改”的练习。(发下练习纸,让学生尝试改编课文。)案例评析:新课程提倡,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教者,既要立足教材,又要活用教材,超越教材。蓝色的树叶中所讲的事例,是我们生活中时常发生的,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人,像文中的林园园一样,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不愿伸出援助之手。课文虽符合该单元的教学主题,但却是个反面例子,负面影响较大。学了这篇课文后,林园园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永远是个吝啬、小气、自私、不乐于助人的

6、孩子。虽然课文最后也有一句话,“林园园看到那些蓝色的树叶,不由得脸红了。”但很多老师往往会一带而过,不去深究。而本案例中的教者,却抓住这一文本细节,生发开去,巧改教材,收获了无限的精彩。一改,提升了人文价值。“我们现在把课文改一改,使林园园变成一个大方、乐于助人的孩子。”这一改,不仅改变了教材,而且从此改变了林园园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负面教育变成了正面引导,反面典型成为正面形象,提升了人文价值。改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均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净化和引领。二改,扎扎实实实践语言。课标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7、”案例中,教者立足文本特点,巧设“改写”训练,创设了语文实践的环境,提供了语文实践的机会,拓展了语文实践的天地。我们常说,阅读教学要把写挤进课堂,但怎样才能使写成为一种学生表达的必须,这就有一个情境创设问题,一种兴致所至的问题。案例中的改写,既使学生美好的愿望如愿以偿让文中的林园园留给读者一个美好的印象大方、乐于助人,又使语言文字训练找到了落脚点,可以说是一石二鸟,且改写是在口语交际之后进行,梯度分明,步步深入。海德格尔说“语言就是人的存在,人的存在就是语言”。在改编的过程中,孩子们真正走进了林园园的内心,实现了真正的“移情体验”。因为他们的情感被激发,思维被激活,智慧被打开,所以“吐”出的语言精彩无限,接下来进行的“我会改”作业练习,则水到渠成,学生并不因要求拔高而感到困难。改编,不仅使原本平面的教材、负面的影响,变成了立体的教材,积极的效应,而且使语言文字训练落到了实处。三改,于情境之中进行口语交际。乐于助人、富有爱心是孩子们的天性。案例中,教者创设的“我们现在把课文改一改,使林园园变成一个大方、乐于助人的孩子”的话题,学生特别感兴趣,他们展开想象,小手高举,热情高涨。改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亲切话语的引导下,全身心地投入,自由畅快地想象,从最初的言语转化到最后的大胆表述,其思维的合理、想象的丰富,令人扼腕。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