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传染病及预防是一个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点因为这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2655057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认为传染病及预防是一个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点因为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认为传染病及预防是一个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点因为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认为传染病及预防是一个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点因为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认为传染病及预防是一个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点因为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认为传染病及预防是一个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点因为这个知识是必考和在生活应用很广的一个知识点。以下是我设计的情境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新课标要求下的三维目标),由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自订的学习目标。根据提示,由各学习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分析比较,由师生共同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自订学习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己明确:“我要学什么” “我将怎样学”通过三幅画面情境引入,第一幅画面将以FLASH 动画再现 2003 年的非典时代;第二幅画面将以红丝带引出艾滋病;第三幅画面将以动漫图片感受禽流感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后果。边观看动画边思

2、考:非典、禽流感、艾滋病这三大疾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答:传染性和流行性。由这三大传染病引课,能快速抓住主题,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并通过情境总结出传染病的特点。第一版块情境引入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调查表格。以下这些病原体会引起哪些疾病?1、蛔虫 2、HIV 病毒、SARS 病毒3、结核杆菌根据提示,各小组选出代表展示自己的调查表格。思考这些传染病的病因,总结出什么是病原体。答:1、蛔虫病 2、艾滋病、非典3、肺结核通过调查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通过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观察图片,列举常见的传染病。第二版块资料分析探究讨论资料分析: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具有高

3、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流感患者的鼻涕、唾液和痰液中有大量的流感病毒。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接触过流感患者,或者使用流感患者用过的食具、被服等的人,都可能传染上流感。与青壮年相比,老人、小孩更容易患流感。由学习小组根据资料分析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挑选出能够反映本节学习目标的四个问题作为本节课研究的主题。1 流感病毒一开始位于什么人身上?(传染源)2 它通过什么途径到达健康人身上?(传播途径)3 什么人最容易患流感?(易感人群)4 怎样预防流感呢?(预防措施)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关

4、键,由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探究讨论:根据所提问题将各学习小组划分成三大组,每一组负责一个问题展开探究讨论,回答所提问题,并针对本组问题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第一组:讨论问题 1,结合实际举例说明采取什么预防措施第二组:讨论问题 2,结合实际举例说明采取什么预防措施第三组:讨论问题 3,结合实际举例说明采取什么预防措施探究讨论是本节课中最重要的环节,分成三组并分别负责一个方面的内容来研究,分工明确,研究内容具体集中。这样分组也是根据本节知识结构特点的一种灵活分配。图片展示:说出这些图片分别反映出哪一项预防措施?1、隔离病人 2、打扫卫生 3、锻炼身体4、预防接

5、种。观察图片并回答:答: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3、4 保护易感人群。通过图片展示,既能培养观察能力,也是对知识的总结、巩固和灵活运用。表格总结: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艾滋病小组抢答小组抢答 通过这一表格的总结既是对知识的巩固应用,又是对开始引课的一种呼应。同时抢答的形式适合初中同学的特点,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关注艾滋病小组分析我国艾滋病发展现状。思考:我们对待艾滋病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展开辩论)学会关注社会重大卫生事件,培养社会责任感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第三版块情感升华归纳总结联系实际、归纳总结 “我学到了什么” , “今后我将怎样做” ,审视过去、放眼未来。学生自己总结,也是自主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体现。第四版块自评反馈组间测评学生自评与互评 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编写的达标测试题,进行组间测评新课标中对学生的评价倡导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这种自评互测的形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竞争性。同学们对自己和他人做出评价,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