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638517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5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UDC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P GB *室 外 作 业 场 地 照 明 设 计 标 准Standard for lighting design of outdoor work places(征求意见稿)* 发布 * 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住 宅 和 城 乡 建 设 部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联 合 发 布- 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室 外 作 业 场 地 照 明 设 计 标 准 Standard for lighting design of outdoor work placesGB *主 编 部 门 : 中 华 人

2、 民 共 和 国 住 宅 和 城 乡 建 设 部批 准 部 门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住 宅 和 城 乡 建 设 部施 行 日 期 : *年 *月 *日中 国 建 筑 工 业 出 版 社2009 北 京- 2 -国家标准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编制组声明1本标准(征求意见稿)著作权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所有。本标准尚未正式发布,任何 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出版发行。任何单位或个人以经营为目的,以各种形式复制本标准(征求意见稿)的任何部分,必须事先征得国家标准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编制组(以下简称本标准编制组)的书面同意。任何单位或个人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的任何部分上传至网络用于传播,必

3、须事先征得本标 准编制组的书面同意。2本标准编制组原则上不反对本标准中含有专利,但该专利应是本标准中难以替代的技术,且不存在其他拒绝涉及 该专利的实质性理由。此处所称专利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获得授权且处于保护期内的发明创造。本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内容不涉及任何参与本标准编制的组织或个人的专利。本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过程中,本 标准编制组尚未识别出涉及专利的内容。参与本标准编制的组织或个人知晓如下义务:对其所知悉的相关专利,应及时向本标准编制组提供专利信息及相应的证明材料。若认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含处于专利申请阶段尚未获得授权的发明创造),请将本标 准中有关专

4、利的内容和支持性文件送达本标准编制组。本标准编制组将请专利权利人做出书面的专利实施许可声明。本标准编制组不对本标准(征求意见稿)所涉及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进行鉴别。本标准编制组联系方式:10004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北京西外车公庄大街 19 号)E-mail:电 话:010-88386916 传 真:010-883869603本标准(征求意见稿)仅作为交流、 讨论、修改用,不应作为工程设计和施工依据。国家标准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编制组二九年九月- 3 -前言根据原建设部建标2007125 号文件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

5、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标准。本标准由总则、术语、一般规定、照明数量和质量、照明标准值、照明节能措施、照明配电及控制、照明管理与监督共八章和一个附录组成。主要规定了机场、铁路站场、港口和码头、造船厂、石油化工企业、加油站、动力、电力和热力工厂、建筑工地、停车场、水和污水处理厂等室外作业场地的照明标准值和照明质量等。本标准将来可能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本标准由住宅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北京市

6、车公庄大街 19 号,邮编:100044)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 编 单 位: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规划设计总院中 铁 工 程 设 计 院 有 限 公 司中 交 水 运 规 划 设 计 院 有 限 公 司中 国 船 舶 工 业 第 九 设 计 研 究 院中 国 石 化 工 程 建 设 公 司北 京 国 电 华 北 电 力 工 程 有 限 公 司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深圳高力特通用电气有限公司栋梁国际照明设计(北京)中心有限公司( 以 上 排 名 不 分 先 后 )主 要 起 草 人:赵建平 张绍纲参 加 起 草 人:何未如、李丽

7、霄、张云青、周宁、葛三敏、高小平、姚梦明、许东亮、高京泉、罗 涛、王书晓、张 滨( 以 上 排 名 不 分 先 后 )- 4 -目 次1总则12术语23一般规定63.1 照 明 方 式 和 照 明 种 类 63.2 照 明 光 源 及 其 附 件 选 择 73.3 照 明 灯 具 选 择 104照明数量和质量124.1 照 度 124.2 照 度 均 匀 度 144.3 眩 光 限 制 144.4 光 源 颜 色 154.5 光 污 染 的 限 制 155照明标准值175.1 机 场 175.2 铁 路 站 场 185.3 港 口 和 码 头 195.4 造 船 厂 205.5 石 油 化 工

8、 企 业 205.6 加 油 站 215.7 动 力 、 电 力 、 热 力 工 厂 225.8 建 筑 工 地 235.9 停 车 场 235.10 水 和 污 水 处 理 厂 246 照明节能措施257照明配电及控制277.1 照 明 电 压 277.2 照 明 配 电 系 统 277.3 导 体 选 择 287.4 照 明 控 制 298 照明管理与监督318.1 维 护 与 管 理 318.2 实 施 与 监 督 31附录 A眩光值(GR) 33本标准用词说明35条文说明- 1 -1 总 则1.0.1 为了在室外作业场地的照明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室外作业场地

9、功能,有利于视觉作业、视觉舒适和提高工作效率,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安全、维护管理方便,实施绿色照明,制订本标准。条文说明制订本标准的目的和原则。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机场、铁路站场、港口和码头、造船厂、石油化工企业、加油站、动力、电力和热力工厂、建筑工地、停车场、水和污水处理等室外作业场地的照明设计。条文说明本标准的适用范围。1.0.3 室外作业场地的照明设计除应遵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和规范的规定。条文说明本标准与其它标准和规范的关系。- 2 -2 术 语2.0.1 绿色照明 green lights绿色照明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益于提高人们

10、生产、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保护身心健康的照明。2.0.2 视觉作业visual task在工作和活动中,对呈现在背景前的细部和目标的观察过程。2.0.3 光通量luminous flux根据辐射对标准光度观察者的作用导出的光度量。对于明视觉有:d)(d)(oVem(2.0.3)式中d e( )/d 辐射通量的光谱分布;V()光谱光(视)效率;K m 辐射的光谱(视)效能的最大值,单位为流明每瓦特(lm/W) 。在单色辐射时,明视觉条件下的 Km 值为 683lm/W(m555nm 时) 。该量的符号为 ,单位为流明( lm) ,1lm1cd1sr。2.0.4 发光强度luminous i

11、ntensity发光体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是该发光体在该方向的立体角元 d 内传输的光通量d 除以该立体角元所得之商,即单位立体角的光通量,其公式为:(2.0.4)dI该量的符号为 I,单位为坎德拉(cd) ,1cd=1lm/sr。2.0.5 亮度luminance由公式 L=d/(dA cosd)定义的量,即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式中d 由给定点的束元传输的并包含给定方向的立体角 d 内传播的光通量;dA包括给定点的射束截面积;射束截面法线与射束方向间的夹角。该量的符号为 L,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 cd/m2) 。2.0.6 照度illuminance表面上一点的照度是入射在包含该点

12、的面元上的光通量 d 除以该面元面积 dA 所得之- 3 -商,即E = (2.0.6)dA该量的符号为 E,单位为勒克斯(lx),1 lx=1 lm/m 2。2.0.7 维持平均照度 maintained average illuminance规定表面上的平均照度不得低于此数值。它是在照明装置必须进行维护的时刻,在规定表面上的平均照度。2.0.8 参考平面reference surface测量或规定照度的平面。2.0.9 作业面working plane在其表面上进行工作的平面。2.0.10 亮度对比luminance contrast视野中识别对象和背景的亮度差与背景亮度之比,即(2.0.10)bLC式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