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桃行政管理考研复习资料--第十一章行政效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590327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永桃行政管理考研复习资料--第十一章行政效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张永桃行政管理考研复习资料--第十一章行政效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张永桃行政管理考研复习资料--第十一章行政效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张永桃行政管理考研复习资料--第十一章行政效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张永桃行政管理考研复习资料--第十一章行政效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永桃行政管理考研复习资料--第十一章行政效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永桃行政管理考研复习资料--第十一章行政效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一、效率的含义与特点(一)行政效率的含义1、对行政效率含义有以下几种理解:(1)机械效率观。(2)功能效率观。(3)系统效率观。2、行政效率的基本概念。(1)行政效率的高低有一定的数量比例,可以作定量分析和对比。(2)行政效率有质的规定性,可以作定性分析,它通常表现在社会效益上。(二)行政效率的特点1、方向性;2、关联性;3、社会价值性;4、相对性。(三)行政效率在行政学研究中的历史演变1、传统行政学理论关于行政效率的基本观点。美国公共行政自威尔逊以来,一直视效率为其追求的终极目标,国内有人把效率作为美国公共行政管理主义范式的主要价值取向。2、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行政效

2、率。20 世纪后 20 年在西方国家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是建立在现代政治经济学和私营部门管理方法之上的新理论。从国内外学者描绘的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看,当代西方国家以新公共管理或管理主义为定向的政府改革基本可以被定义为追求“三 E”(Economy ,Efficiency , Effectiveness 即经济、效率、效能)目标的管理改革运动。二、行政效率的要素(一)效益要素 1、行政活动的总方向和性质,即是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是否符合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2、各项行政决策的质量,即是否符合科学规律和现实条件。3、各种行政工作的质量,即其结果是否符合法律的、计划的和技术的要求。4、在一

3、定时期内完成的行政任务的数量。(二)经济要素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其中必定包含着经济要素。一切对效率的追求,都要遵循经济原则。由于行政产出受社会需要、客观条件和行政工作计划等制约,行政工作任务量不能任意扩大。所以,经济要素在行政效率中主要表现为行政投入量。从经济角度讲,提高行政效率的主要途径在于减少投入,即降低行政费用,节约行政开支。(三)时间要素1、时间是完成行政任务的基本条件。任何行政任务的完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2、时间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自然尺度。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都是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而劳动时间是衡量劳动本身的自然尺度。在这个意义上时间是对行政投入的一种量度。3、时

4、间是具体行政活动的现实尺度。某种具体的行政工作多久才能完成,必然有现实的时间是尺度,或者几周,或者几小时,这就是行政工作的周期。这里的时间是具体的、现实的,因为它所度量的不是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而是具体完成某项特殊行政任务的劳动。4、行政工作要讲究时限。所有的行政工作,通常都应有一个最迟的完成期限。超过这个期限,就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时限与速度不同,它的意义是保守的。就是说,提前不一定有积极意义,而延误则必有消极影响。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越高,组织越严密,时限的意义就越重要。三、行政效率研究的出发点及其意义(一)注重行政效率的公共性是行政效率研究的出发点(二)行政效率研究的意义第二节 行政效率

5、的测定一、行政效率测定的基础1、行政环境。行政的外部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如地理位置、气候、温度等,也包括社环境,如政治气候、文化习俗、经济状况、民族传统、社会心理等。2、组织结构。机构设置是否合理,分工是否明确,层次是否清楚,人员是否精干,领导是否统一等都直接制约着行政效率。3、行政人员是行政活动的主体,他们自身的政治思想、专业业务知识、工作能力、道德修养 等方面素质的高低以及他们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的强弱,都直接影响着行政效率的高低。4、行政决策的正确程度。行政决策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方向和目标。决策的正确与否,表明了行政效率的方向性要求。若决策是错误的,那么效率再高也是负的。总之,影响行政效率

6、的相关因素十分多样化,要紧密结合他们来进行效率测定。二、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一)行政管理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的原则(二)量与质统一的原则(三)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统一的原则(四)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统一的原则三、行政效率测定的标准(一)行政工作的质量标准(1)行政决策的质量。 (2)中间管理层的工作质量。 (3)具体执行工作层的质量。具体执行层的工作大部分是操作性的,可以按不同岗位具体制定工作质量标准。(二)行政工作的数量指标 (1)行政决策层的工作量。 (2)中间管理层的工作量。 (3)具体执行工作层的工作量。(三)行政工作的时效标准时间是行政效率的重要要素。评估行政效率必须有时效标准,这可分为两

7、类:一是强调速度的标准;二是强调时限的标准。在实践中,要根据需要和条件,为每项行政工作设定速度标准和时限标准,并要不断完善。(四)行政费用指标 这是最容易量化的指标。通常有两种基本尺度:(1)衡量人力消耗的尺度,即劳动时间尺度,以工作日或工作小时来计算。(2)衡量物力和财务消耗的尺度,以货币来计算。使用这两种指标来衡量行政费用时,需注意两点:一是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不同,计量人力支出时,应对不同知识水平的人员加以区别。二是物质资源不能完全按市场价格来计量,应区别计划物资和非计划物资、供应充足物资和短缺物资。四、行政效率测定(一)公共部门效率问题的特殊性1、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由

8、于是一种 “非市场产出” ,政府产出一般不可能象市场交易那样容易界定,并且在对行政部门进行具体的绩效考核时还必须要综合考虑有形的和无形的、直接的和间接的、眼前的和长远的相关因素,因而就增加了这种考核的难度。2、从政府公共部门本身的特性和政府的外部环境来说,由于政府等级官僚制的结构特征,政府本身既存在着“内部效应” ,又受到许多外在因素的制约。3、公共选择理论也认为,担任政府公职的是有理性、自私的人,政府机构本身也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二)行政效率的测定1、直接的评估方法有如下三种:(1)预期效率比较法。这是对行政效率的预期测定与评估,它适用于行政领导决策层。行政效率的高低,首先决定于

9、行政决策质量的高低。为了确保行政决策质量,可以对各种决策方案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估和比较。(2)行政费用评估法。这是以行政经费的开支和使用的合理性及其效果为依据来评估行政效率的,它适用于管理层及操作执行层。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测定:其一,从单位费用评估。将行政费用分解为一定的单位平均数,并以此单位费用为基准,计 算出行政工作的实际费用,比较其效率的高低;其二,从件数费用评估。通过同类行政工作中每个人员的工作量与其工资额的对比,测算每件工作的平均行政费用,并以此为基准评估和测定行政人员的工作效率;其三,从人均费用评估。先计算本地区整体行政工作的人均费用,并以本地区的人均行政费用为基准,进一步测算各部

10、门、各单位的人均行政费用,比较其效率的高低。(3)时效评估法。时效时行政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任何行政管理活动都是在时间流程中进行的。能否以最短的时间,实现预定的目标,是衡量行政效率高低的重要尺度。减少或缩短时间,实际上就是提高了行政效率。2、测定法被称为间接测定方法。间接测定行政效率主要是通过对行政机关效能和效益的评定,来估量行政效率的高低。因为,效能是效率的基础,而且在对机关效能的要求中,一般都含有效率要求的因素。具体的评定方法有三种:(1)行政功能测评法。 (2)行政要素评分法。 (3)标准比较法。第三节 行政效率的提高一、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一) 行政环境因素(二)行政组织因素(

11、三)行政人员因素(四)科学技术因素二、我国行政效率的现状分析(一)权力过分集中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因而各级领导机关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权力过于集中,地方和基层的自主权过小,需要层层请示、层层汇报,这是产生官僚主义、行政效率不高的重要根源。(二)组织机构不合理我国行政机构中存在的机构臃肿、层次繁多的情况,产生推诿扯皮、互相掣肘、手续繁杂等问题的主要原因。组织机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机构重叠;机构设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管理层次过多;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不完善。(三)人事管理制度不

12、够完善我国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在选人、用人、培养人、激励人几个环节上都有一定的缺陷,这是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四)行政法规不健全或有法不依有些行政机关不是依法行政,而是凭长官意志办事,乱设机构,任意增加编制。造成不良后果也无人追究责任,对行政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不能进行严肃的法律追究。对某些专业人员的职权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有些人甚至由于坚持制度行使职权而遭打击报复。这是造成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甚至出现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五)党政的不正之风尚待根本扭转目前,国家机关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特别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的行业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国家机关的效能和行政效率。如果党风、政风不

13、正,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徇情枉法等腐败现象滋生漫延,就会严重影响广大行政人员的积极性,影响国家机关内部组织的健康,不仅行政效率无法提高,还会危及整个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六)行政人员道德不正、作风不纯在我国的行政活动中,也有不少低效率并不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造成的,而是直接由于政人员道德不正、作风不纯的结果。他们往往在道德上信奉极端利己主义,在作风上官僚主义,丢掉我们党和国家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政宗旨,把职位、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途径和手段。在他们的眼里,效率并不是行政本身所要追求的目标,而是满足私利的筹码。有许多低效率正是由于没有满足当事人的欲望而故意造成的。三、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14、和方法(一)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1、牢固树立效率观念。2、推进机构改革,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3、贯彻依法行政的原则,使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律化。4、全面提高行政领导者及工作人员的素质。5、正确运用激励手段,充分调动行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活力、效率。积极性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追求的目标。6、大力反对官僚主义,转变机关作风。7、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二)提高行政效率的方法 工作方法对提高工作效率,完成任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就效率本身而言,最直接的制约因素是管理方法。一般地说在同等条件下,方法对路与否,会产生不同效率,方法对,效率就高。(1)层次领导方法。 (2)目标管理方法。

15、(3)以点带面、典型带动方法。 (4)现场办公方法。四、全面认识应用信息技术对提高行政效率的意义1、政府上网工程的逐步实施,为我们展示了网络化办公的光明前景。2、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运用,有助于改变政府的传统形象乃至角色。3、 “政府上网”有助于改善政府的决策,尽量减少相应的成本,从而提高乡镇效率。4、从更远的意义上说,由于电子政府的发展,有利于它和科技进步交相辉映,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群落的发展,营造有利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加速我国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二)信息技术对政府管理和行政效率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1、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信息会无限膨胀。众多的信息网中既有

16、有用的信息,也有不必要的垃圾信息,对此必须加以整理和分类,这就使政府网上信息系统化整理的成本大大提高。2、需要支付网上信息交流的安全性保障成本。互联网给政府安全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对抗不安定因素,确保开放的政府网络的安全,政府部门必须支付保障信息交流安全的成本,这不仅可能损失掉一部分经济效益,而且不时难免会降低行政部门的办事效率。3、信息技术使政务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度大大提高。由于公众可以很容易地从网上查阅各政府机构所制定的政策法规,保证政令统一,解决“政出多门”问题就会变得非常紧迫。4、信息社会需要高素质的政府从业人员。随着信息化程度提高,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更高,特别是当政府面对大量新的事务乃至危机时更是如此。5、加大政府管理硬件投入。当然,从最具体的操作层面看,信息化至上会加大政府的管理硬件投入。按照市场的投入与产出机制分析,网上政府办公与传统办公相比,是否真的实现了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价值和功效的统一,也是政府部门应该考虑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