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考笔试资料判断推理之假言命题

上传人:老** 文档编号:32581 上传时间:2016-11-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国考笔试资料判断推理之假言命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7国考笔试资料判断推理之假言命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7国考笔试资料判断推理之假言命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7国考笔试资料判断推理之假言命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7国考笔试资料判断推理之假言命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国考笔试资料判断推理之假言命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国考笔试资料判断推理之假言命题(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公教育官方微信号 官方微博中公教育行测高频考点技巧荟萃第 2 期:判断推理之假言命题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 “假言命题”这一知识点每年都会有所涉及,其中“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又是一个高频考点,这无疑成了我们广大考生复习的重点。一、 假言命题知识点知识储备假言命题的概念及分类:所谓假言命题就是陈述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命题,亦称条件命题。根据肢命题间条件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一、假言命题的概念及分类所谓假言命题就是陈述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命题,亦称条件命题。根据肢命题间条件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

2、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所谓 A 是 B 的充分条件是指一种“充足但不必需”的条件,即由 A 这个条件就能得出 B 结论;但没有这个条件却不一定得不出这个结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最常用的联结词是“如果那么”;“如果”后面的肢命题称为前件;“那么”后面的肢命题称为后件。其他常用的还有“只要,就、一,就、若,则、必须”。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所谓“C 是 D 的必要条件”含义就是:“C 是 D 的必需但不充足的条件,没有 C 就一定得不到 D”。“只有,才”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最常用的联结词。其他常用的还有“不,不、

3、除非,否则不、没有,没有”。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逻辑联结词通常为“当且仅当”。日常词项中通常还用:“只要而且只有,才、若则,且若不则不、当且仅当则”。充分必要条件的含义是“充足且必需”的意思。“E 是 F 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含义是:“E 是 F 的充足且必需的条件”。二、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转化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这就是:如果 p 是 q 的充分条件,那么 q 就是 p 的必要条件;如果 p 是 q 的必要条件,那么 q 就是 p 的充分条件。中公教育官方微信号 官方微博中公教育所以,“如果 p,那么 q”等值于“只

4、有 q,才 p”;“只有 p,才 q”等值于“如果 q,那么 p”。例如,“如果小红不吃饭,那么小明吃饭”等值于“只有小明吃饭,小红才不吃饭”。“小红不吃饭”是“小明吃饭”的充分条件,同时,“小明吃饭”是“小红不吃饭”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之间的转化关系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在公务员考试中会经常出现。例题:最近的一则调查报告显示,参加民意测验的人中,有 50%的人认为选举产生的官员如被控告有罪的就应辞职,而有 35%的人认为只有当选产生的官员被宣判有罪时,他们才应当辞职。因此,认为选举产生的官员被控告时应该辞职的人比认为选举产生的官员被宣判有罪时应该辞职的人多。上述推理有缺陷,因为它( )

5、。了一个关于某一具体信仰的结论【答案详解】“如果就”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即被控告有罪是辞职的充分条件;而“只有才”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即“宣判有罪”是“辞职”的必要条件,而结论中“宣判有罪”是“辞职”的充分条件,因此题干推理混淆了两者。所以,正确答案是 B。三、假言命题真假关系(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真假关系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与其肢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又是什么呢?如果 A 是 B 的充分条件,则根据定义:中公教育官方微信号 官方微博中公教育很容易可以看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在 A 真 B 假的时候,一定是假的,其他情况都有可能是真的。因此,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与其肢命题(前件、后件)之间的真假关系是

6、:如果前件真而后件假,则该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才是假的;如果不是“前件真而后件假”,则该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真的。充分条件的真假关系在考试中经常要用到,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题:例题 1:小张承诺“如果天不下雨,我就一定去听音乐会”。以下哪项为真,说明小张没有兑现承诺?张没去听音乐会。张去听了音乐会。张没去听音乐会。【答案详解】题干中小张的承诺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天不下雨”和“我就一定去听音乐会”是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两个肢命题。题干问哪项为真说明小张没兑现承诺,其实就是问哪种情况下,小张说的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假的。所以,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与其肢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可以知道只有“前件真后件

7、假”时,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才为假;其他的情况下均为真。因此只有“天没下雨”并且“没有听音乐会”的情况下才能说明小张没有兑现承诺。所以,正确答案是 A。例题 2:逻辑学家说:如果 2+2=5,则地球是方的。以下哪项和逻辑学家所说的同真? 2+2= 2+25 =5 或者地球是方的中公教育官方微信号 官方微博中公教育【答案详解】这个题目也是给出了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最后问的是“哪项和逻辑学家所说的同真?”这个题目考查的还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真假关系。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前件真后件假时为假”,也就是说当其前件为假时是真的,当其后件为真时也是真的。也就是说,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为真,或者其前件为假或者其后

8、件为真。选项 C 正好是这个意思。A 不正确,因为当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时,后件仅是前件的必要条件;B 也不正确,虽然表面上似乎该项是题干断定的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的推理,但“地球不是方的”并不等于“地球就是圆的”。所以,正确答案是 C。例题 3:只要前提正确且逻辑推理结构有效,则结论必然正确。根据以上判断,以下哪几种情况是可能出现的?逻辑结构是无效的。前提是错误的。结论正确。论也是错误的。A.、和 和 和【答案详解】这个题目的题干也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跟例题 1 不同的是这个的提问方式不是问不可能出现的情况,而是可能出现的情况,那还是根据充分条件真假关系来解题。但是这个题目要比上一个题目复

9、杂一些,因为它的前件不是一个直言命题而是一个复言命题,是一个联言命题。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慌,还是由大到小按部就班地来解题,遇到什么命题就用什么的规则,这样题目自然就迎刃而解了。题干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前件真且后件假”时为假,而其前件又是一个联言命题,前件真,则联言命题两个肢命题均为真,所以只有“前提正确且逻辑推理结构有效而结论不正确”时,题干才是假的。显然,四个选项都不能满足这个要求,所以都不必然为假,均是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所以,正确答案是 A。(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真假关系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其实有密切的联系,如果 A 是 B 的充分条件,那么 B 就是A 的必要条件,那么其真假关

10、系也是有密切联系的,对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来中公教育官方微信号 官方微博中公教育讲,只有前件真后件假时为假,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则是只有后件真,前件假时为假,其他情况下都可能是真的。考试中,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考查方式和题型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非常类似:例题 1:在中国,只有富士山连锁店经营日式快餐。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 【答案详解】这个题目的题干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题目要求是这个断定为真,哪项不可能为真?就是要我们寻找为假的时候。在中国,“富士山连锁店”是“经营日式快餐”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当“前件假而后件真”时才为假。即“在中国不是富士连锁店却经营日式快餐”时才为假

11、。即不可能为真。和均有可能为真。所以,正确答案是 B。例题 2:父亲对儿子说:“你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上重点大学。”后来发生的情况是:有考上重点大学。上了重点大学。有考上重点大学。上了重点大学。发生哪几种情况时,父亲说的话没有错误? 和中公教育官方微信号 官方微博中公教育【答案详解】题干最后提问“发生哪几种情况时,父亲说的话没有错?”这是典型考查真假关系的题目。题干中父亲的话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当“前件假而后件真”时,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才为假,其他几种情况下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都为真。情况为“前件真而后件假”情况,父亲的话没有错;情况为“前件假后件真”情况,这种情况下,则父亲的话就错误了

12、;情况和分别为“前件假后件假”和“前件真后件真”的情况,都证明父亲的话是正确的。所以,正确答案是 D。(三)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真假关系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与其肢命题(前件、后件)之间的真假关系非常简单,因为前能推后,后也能推前。因此如果前件与后件同真或同假,则该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真的;如果前件与后件不同真、不同假,则该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假的。四、假言命题推理规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规则我们先来看一下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其实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反映的是这样一种条件,由前件单独可以得出后件,但是却不是唯一能够得到这个后件的条件,要得到这个后件还有其他的途径可循。因此如果存在前

13、件,一定可以得出后件,但是如果不存在这个前件,却不一定不存在这个后件,因为还有其他的条件可以得出这个后件;同理,如果没有后件,那么产生后件的所有原因肯定都不存在,因此这个前件也就肯定不存在;但是如果有这个后件,却不一定肯定存在这个前件。所以,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推理规则可以总结为: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我们在遇到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时候,只要牢记这两条规则,便可以轻松地进行推理了。例题 1:如果天气晴朗,小刘就去郊游;如果老婆不与他同去,小刘就不去郊游;如果单位有急事,小刘就不去郊游;如果今天不是星期六,小刘就不去郊游。假设以上说法正确

14、,那么,如果小刘去郊游,则不能断定下述哪项正确?刘单位没有急事 官方微博中公教育【答案详解】题干是四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根据其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小刘去郊游”肯定了第一个命题的后件,不能推出肯定的前件,因此 B 项无法确定真假;同时否定了后三个命题的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因此 A、C、D 三项都为真。因此,答案选 B。例题 2:每逢下雨,街道和人行道就变湿。如果上述论断是正确的,则下面哪个也一定是正确的?么正在下雨。人行道没湿,那么没下雨。么街道和人行道都不会湿。【答案详解】题干等值于“如果天下雨,那么街道变湿并且人行道变湿”,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有效的推理规则是“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不能推出,因为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一定是正确的,因为它否定了后件,所以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不能推出,因为否定前件,不能推出否定的后件。所以,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注册会计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