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32288389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刚才的提问是不是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啊?结合你自己的理解以及我们的课本请问什么叫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一种思潮。其核心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以理性和科学构建一个人性化的社会。,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精神,黑暗的中世纪,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什么是智者学派?(概念)为什么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会出现智者学派?(原因和背景)智者学派的主张有哪些?影响如何?(主张和影响),一、人是万物的尺度,课堂思考:,(5BC中叶以后),古

2、希腊经济繁荣,民主政治的发展,人的地位的提高,产生原因,概念,智者“教授智慧的教师”,一、人是万物的尺度,(1)研究领域:人和人类社会,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概况,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2)宣传方式:修辞学、公开演说,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格拉(约前481约前411),智者学派的最重要代表人物,奴隶主民主派的思想家,著名政治活动家。他积极支持伯里克利,并认为,感觉现象是真实的,人的感觉是可靠的。又根据人们因各自的感觉对同一事物作出不同判断的现象,断言“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就是感觉”。他强调个人的作用和价

3、值,认为道德也是因人而异的。著有论神、论真理等。,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如问题晦涩、人生短促等。 普罗泰格拉论神,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普罗泰格拉论真理,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格拉的主张,地位:,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批判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主张人人平等,意义,积极作用:,对雅典民众思想启蒙和解放,消极作用:,过

4、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道德,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容易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困境,一、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关注领域:,二、美德即知识,1、背景: 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2、主张:(1)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3)提出善良的道德,教育使人认识自己。3、地位: 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苏格拉底和智者的异同:,同:(1)基本上是属于同一时代(2)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都肯定了人的价值,否认绝对权威。,异:(1)智者学派为达到

5、目的而不择手段,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忽视道德,追求功利。(2)苏格拉底则强调道德哲学,他认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是追求正义和真理。,思考比较,思想主张,关注人类社会;代表作:理想国,意义:鼓舞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前5-前4C,柏拉图,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了严密的 逻辑论证系统,亚里士多德,归纳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者的主张,并比较他们的异同:,强调人的价值,肯定人的感觉,否定神的意志,树立人的尊严。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不强求道德一律。,“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6、“美德即知识”; 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理想国”学说),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相同,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都否定神的意志,强调人的价值。,不同,苏格拉底:,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忽视道德。,强调人的理性(美德),重视教育。,巩固新课,一、智者学派(背景、“人是万物的尺度”、代表人物、意义)二、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意义)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主张),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形态上的反映。 古代雅典先哲们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方面不断强调人性,体现了人文精神。,1、“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谁的名言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7、 C普罗泰戈拉 D柏拉图2、苏格拉底提倡“知识即美德”的政治目的是A鼓励人类追求自身幸福 B追求民主政治C挽救衰落中的城邦制度 D推动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废除,C,练习:,C,3、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核心是 A道德就是知识 B提倡教化人民 C主张改善人的灵魂 D知识就是力量4、理想国的作者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高吉亚 D安提丰,A,B,雅典的民主政治经历了从_到_到_的时期,其中_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_大会(最高的权力机构)_人会议_法庭_委员会首席将军,你还记得吗?,梭伦,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伯利克里,公民,五百人,陪审,十将军,在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

8、常要发表意见,要和自己的对手辩论,雅典法庭规定每个公民须替自己辩护,不许旁人代辩。由于社会的需要,出现了一批“教授智慧的教师”,即“智者”。他们向人传授说话的艺术修辞学,争辩的艺术雄辩术,据理论证的艺术辩证法。,智者的产生,古希腊哲学家,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他关心的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追求真理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苏格拉底和他的两个弟子,苏格拉底用谈话法进行教学,在讲学和辩论时经常采用谈话、问答、讨论或提问等方式来揭露对方的矛盾,讽刺对方的错误。他并不直接告诉对方自己的观念,但

9、是在争辩过程中,使对方不得不承认自己观点的错误,从而接受苏格拉底的观点。,“产婆术”或“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习惯到热闹的雅典市场上去发表演说和与人辩论问题。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怎样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人人都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

10、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感受苏格拉底的智慧,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不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

11、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使衷心地感谢您!”,感受苏格拉底的智慧,理想国,柏拉图,第一等级:“贤哲”,具有智慧的品德,国家的统治者第二等级:武士,具有勇敢的品德,国家的捍卫者第三等级:农民、手工业者,具有节制的品德,国家的劳动者和供养者,(前427前347),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古希腊最博学的人对哲学、逻辑学、历史学、政治学、诗学、数学、生物、心理学、伦理学等都进行过有意义的探索。,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辩论,“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

12、只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亚里士多德,学问是富贵者的装饰,贫困者的避难所,老年人的粮食。 亚里士多德,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 ,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亚里士多德,联系古今中外,搜集你所知道的人文精神有哪些?,中国: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 明清进步思想家的“个性解放,思想批判”新文化运动的科学精神现代社会的“和谐社会” 西方:理性主义,学思之窗,“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这句话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它的局限性是什么? 答案:积极意义是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权威,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本质。 局限性是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隐士与熊的故事,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克雷洛夫评论道:“殷勤过分的蠢才比任何敌人还要危险。”,没有人自愿做恶,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没有知识,甚至无法去道德 -认识你自己,知识来源于教育-知识就是道德(或道德就是知识,或知德合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