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定价从长协到指数的前世今生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2097898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矿石定价从长协到指数的前世今生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铁矿石定价从长协到指数的前世今生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铁矿石定价从长协到指数的前世今生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铁矿石定价从长协到指数的前世今生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铁矿石定价从长协到指数的前世今生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矿石定价从长协到指数的前世今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矿石定价从长协到指数的前世今生(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铁矿石定价从长协到指数的前世今生铁矿石长协价格年度谈判的背景及发展历程铁矿石长协谈判有近百年的历史,而铁矿石国际贸易是随着日本钢铁工业的蓬勃发展和贸易全球化而日渐成熟的,并在80年代初逐渐形成了特定的交易惯例和价格机制,即年度定价长协机制。在1950年以前全球铁矿石资源供应充足,交易方式以现货交易为主;20世纪60 年代,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日本由于国内资源贫乏而成为澳大利亚铁矿石资源的主要买方,双方为了加强合作开始签订短期合同,并在60年代后期逐步发展为长期合同,铁矿石量和价都锁定10-20 年;20世纪70年代,欧美借鉴日本经验大量利用进口铁矿石和签订长期合约,导致国际市场上的铁矿石供需日

2、趋紧张,铁矿石出口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1975年成立了铁矿石输出国组织,增强了谈判力量并改签长期合为短期合约。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决定年度铁矿石价格的谈判开始于1980年(1981财年) ,此后谈判机制逐步稳定并延续了接近30年。其框架是:铁矿石供需双方长期协议“定量不定价” ;价格一年一谈;确定“ 首发价”后,其他矿山公司和钢厂进行确认跟随。在长协合同中定死了供货的数量或采购的数量,期限一般达到510年,甚至达到2030年。根据惯例每年第四季度开始,由世界主流铁矿石供应商与其主要客户进行谈判,决定下一财政年度铁矿石价格,价格一经确定,双方则依照谈定的价格在一年内执行。铁矿石消费商中的任意一方

3、与铁矿石供应商中的任意一方价格达成一致后则谈判结束,国际铁矿石供需双方均接受此价格为新财年的价格。这一谈判模式即“首发-跟风” 模式;且计价基准为离岸价,同一品质的铁矿石各地涨幅一致,同一类型各品质铁矿石涨幅一致,即“离岸价、同涨幅” 。铁矿石长协年度谈判机制的出现与变革都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的,在当时的背景下,年度定价机制对双方都有利,对主要买方日本来说年度定价合同有利于稳定货源与钢厂的生产计划;而处于发展阶段三大矿山而言,年度合同能够使其在年初就获得银行的贷款,有利于其快速发展。而最终形成年度长协价格谈判机制的理由如下:其一,铁矿石用途的唯2一性(只能用于钢铁厂) 使得矿山致力于与钢

4、厂建立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其二,双方的长期合同对于矿山项目投资方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稳定的销售市场让矿山投资方面确信其投资能获得良好回报;其三,对于钢厂来说,钢铁生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得到了稳定的铁矿石供应渠道,而且长期稳定的数量、价格有利于保持铁矿石库存水平的最优化;其四,比较稳定的钢材生产成本,也便于钢厂制定钢材的出厂价格,保持比较稳定的利润水平。在中国没有参与长协谈判以前,世界铁矿石供需情况总体上比较稳定,矿山的供应和钢厂的需求变化不会过大,价格的波动幅度也就相对较为平缓,因此这一模式受到了钢铁企业和矿企的双双青睐。传统的铁矿石年度长协谈判主要在全球三大铁矿石生产商和全球各大钢铁企

5、业之间举行。在中国采购崛起之前,世界铁矿石长协谈判是三大矿山和日韩美欧几家大钢厂之间势均力敌的垄断博弈,这些钢厂和矿山之间彼此还有交叉持股。根据传统的谈判习惯,国际铁矿石市场分为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其中亚洲以日本的新日铁和韩国的浦项为代表,在欧洲以德国阿赛洛为代表与世界铁矿石主要供应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力拓以及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分别确定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铁矿石产品价格。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2003年底(2004财年度谈判)宝钢作为中国钢企代表加入到了铁矿石谈判的队伍中来,而宝钢的加入以及中国对铁矿石的巨大需求量逐渐成为改变铁矿石长协谈判格局的因素之一,这一内容我们将在后文中详细分析。但

6、纵观中国参与铁矿石长协谈判后这几年的谈判结果可以发现,不论中方如何辗转腾挪,都很难将三大矿商逼退一步,换来的只是铁矿石价格的一涨再涨。2008年由于海运费的大幅上涨,以及现货价远高于长协价等因素,各大巨头纷纷显露出对现行定价机制的不满,积极谋求对自身有利的定价方式。最终“首发-跟风” 和“同涨幅”的规则被打破,在淡水河谷谈定首发价后,力拓单独争取到了更大的涨幅;原有的铁矿石谈判机制面临再一次变革。2009年度的谈判是空前的“马拉松” ,在日韩钢厂与三大矿确认了“首发价”后,中国方面没有执行“ 跟风”的规则,不承认日韩接受的33%的跌幅,并与三大矿山之外3的 FMG 达成了价格略低的协议。但实际

7、上,中国协议钢企大多按照日韩协议价购买长协矿,但长协的执行比例大幅下降,有一部分资源不得不以现货价购买,铁矿石长协谈判就此破裂。表1:铁矿石历年谈判结果一览表亚洲市场 欧洲市场年度定价时间 定价企业 涨幅 % 定价时间 定价企业 涨幅 %1991 1991-1-30 hamersley 7.93 1991-1-13 CVRD-TKS 7.9519921991-12-17hamersley -4.9 1991-12-17 CVRD-TKS -4.91993 1993-1-13 BHP- 日本 -11 1992-12-22 SNIM-Usinor -13.471994 1994-2-8 Hamer

8、sley -9.5 1994-2-8 Hamrsley-TKS -6.77Robe river -14.5 CVRD-TKS -9.519951994-12-20BHPIO 5.8 1994-12-20 SNIM-Usinor 5.81996 1996-1-25 BHPIO 6 1997-1-29 CVRD-TKS 61997 1997-1-21 BHPIO 1.1 1997-1-29Hamrsley-Corus-1.941998 1998-1-21 BHPIO 2.82 1998-1-22 CVRD-TKS 2.821999 1999-2-16 Hamersley -11 1999-2-19

9、 CVRD-TKS -112000 2000-2-29 Robe river 4.35 2000-2-27 SNIM-Usinor 5.422001 2001-3-26 Hamersley 4.3 2001-3-20 CVRD-Riva 4.312002 2002-5-31Bhpb.hamersley-2.4 2002-5-29 CVRD-TKS -2.42003 2003-3-21Hamersley/BHP- 新日铁8.9 2003-5-19 CVRD-Arcelor 8.92004 2004-1-14Hamersley- 新日铁18.62 2004-1-13 CVRD-Arcelor 18

10、.6242005 2005-2-22CVRD- 新日铁71.5 2005-3-3 CVRD-Arcelor 71.52006 2005-6-17 CVRD-JFE 19 2006-5-15 CVRD-TKS 1920072006-12-21CVRD- 宝钢9.5 2006-12-27 CVRD-Riva 9.52008 2008-2-18VALE- 新日铁65 2008-2-19 VALE-TKS 652009 2009-5-26 力拓- 新日铁 -32.95数据来源:联合金属网在2010年3月,全球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率先宣布改变原有的销售政策,执行更为灵活的铁矿石定价模式,原有年度基

11、准定价机制改变为季度定价。之后全球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商力拓(RioTinto)和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必和必拓(BHPBilliton)紧随淡水河谷宣布与多数亚洲客户以到岸价并在更为短期的价格基础上达成了铁矿石价格协议,从而取代以往的年度价格合同。至此延续了近30年的铁矿石年度定价机制也随之瓦解,转而代之的是季度定价机制。当然季度定价协议的改变并非没有先兆,早在2009年铁矿石谈判最焦灼时,就有相关人士预计未来中国市场的矿价合同可能“半年一签,或每季一签” 。2010年3月国际炼焦煤谈判(澳洲矿企与日韩钢企谈判)首次引入季度定价协议,给随后的铁矿石谈判带来强烈的变化预期。经过这一年矿石市场价格形成新

12、秩序建立,虽然表面上大家还保留着协议矿,但实际上已经改变了协议矿占主导位置的面貌。在此期间,就在季度定价协议墨迹未干,仅仅试水两个季度之后,全球三大矿商之一的必和必拓又开始游说我国钢厂采取更新的定价方法?D?D月度定价。2011年6月23日,力拓方面也表示放弃季度定价,将转向更为灵活的铁矿石定价策略,包括按季度、月度甚至每天进行定价。至此铁矿石长协价格谈判机制已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铁矿石定价周期短期化渐成趋势。5表2:铁矿石价格与定价机制变迁时间 事件1950年以前 现货交易为主20世纪60年代早期 供给短期合同出现20世纪60年代以后 长期合同为主1975年 铁矿石输出组织成立,改签长期合

13、同为短期合同1980年 年度合同谈判机制形成2003年底 宝钢代表中国企业加入年度长协谈判2008年 “首发?D?D 跟风”模式被打破?D?D 力拓单独定价2009年“首发?D?D 跟风”模式再度打破?D?D 中国没有接受33%跌幅2010年 三大矿山改为季度定价,指数定价模式随之产生2011年 月度定价渐成趋势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2010年4月三大矿山公司打破了一年一度的铁矿石谈判模式之后,将之改成了季度定价模式的同时也发展出了指数定价。所谓指数定价就是钢厂和矿山约定以前3个月指数平均价格,确定下一季度长期合同铁矿石价格,指数由第三方咨询机构公布。从2010年起,三大矿山开始通过指数定

14、价的方式,对每个季度或每个月的铁矿石价格进行调整,所使用的指数主要参考现货市场的价格走势。目前国际上已有不少机构率先推出了铁矿石价格指数,并且得到了实际运用,包括有 TSI 指数、普氏指数、金属导报 MBIO 指数等。尤其是普氏指数,已经被矿业巨头纷纷引用,成为主流定价标准。不久前普氏指数收购了在铁矿石套期保值业务6上领先于其他同类服务商的 TSI 指数,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铁矿石定价服务市场的激烈竞争局面。实际上铁矿石指数定价体系的形成是金融财团完成“坐庄”的第一步。只要保证铁矿石指数波动性足够大,且有足够的钢厂、贸易商参与到掉期市场中来,金融财团便可坦然坐庄,在钢厂与

15、矿商之间低买高卖掉期合约,从而获得稳定的价差收益。中国加入铁矿石长协谈判及带来的影响中国钢铁业在改革开放之后一直在悄然发展壮大过程中,并在进入21世纪之后达到了一个高潮,截至2009年中国的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比重达到了47%,占据了全球钢产量的半壁江山;生铁产量更是占到全球的60%以上,全球钢铁业格局的这一巨大变化埋下了铁矿石年度定价体系瓦解的种子。中国钢铁工业进入超速发展期的同时也带来了对铁矿石的大量需求,并导致了对进口矿的依存度逐年攀升,这也成为中国加入铁矿石年度长协谈判的原因。据海关统计,1990年国内铁矿石进口量仅为1419万吨,1995年进口铁矿石为4115万吨,至2002年增

16、长为11149万吨,年均递增18.7%;2003年我国矿石进口量达到1.48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矿石进口国,铁矿石也成为中国外贸进口数量最多的货种;到了2009年国内进口铁矿石的数量达到了6.28亿吨的历史峰值。2000年国内进口铁矿石占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的16%; 2009年国内进口铁矿石占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的达到了68%,占国际干散货海运贸易总量的13% 。不过中国铁矿石需求市场与欧美和日本市场相比有一个很大不同之处,即存在两个市场?D?D 协议矿市场和现货矿市场。由于国内中小钢厂拿不到全球主要矿山的长协矿份额,所以滋生出一个中国独有的现货矿市场,而且“越长越大” ,而现货矿市场的大规模发展成为影响到长协谈判机制破裂的诱因之一。在2004年以前,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虽存在但规模较小,而且价格低于长协价;而在2004年之后现货市场规模逐渐膨胀,到2009年交易量已超过3亿吨,占铁矿石总进口量的60,同时长协矿和现货矿的价差逐步凸显。这也使得国内铁7矿石倒卖渔利的现象严重,大量协议矿成为被倒卖的对象,三大矿山作为供应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