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信息技术的理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977466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信息技术的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对信息技术的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对信息技术的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对信息技术的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对信息技术的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对信息技术的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信息技术的理解(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徐霄霄摘要: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 IT) ,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 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关键词: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目录 1 基本简介2 定义解释3 技术分类4 发展趋势5 社会功能6 主要特征7 教育体系7.1 信

2、息技术教育的定义7.2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7.3 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7.4 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8 信息技术代表之人工智能9 就业前景10 六 二进制运算11 参考文献信息技术 - 基本简介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的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唱片、电影、电视节目、语音、图形、影像等) 。在企业,学校和其它组织中,信息技术体系结构是一个

3、为达成战略目标而采用和发展信息技术的综合结构。它包括管理和技术的成分。其管理成分包括使命、职能与信息需求、系统配置、和信息流程;技术成分包括用于实现管理体系结构的信息技术标准、规则等。由于计算机是信息管理的中心,计算机部门通常被称为“信息技术部门” 。有些公司称这个部门为“信息服务” (IS)或“管理信息服务” (MIS) 。另一些企业选择外包信息技术部门,以获得更好的效益。信息技术 - 定义解释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 。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

4、、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 。3)、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 。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5)、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6)、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7)、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8)

5、、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 ” 9)、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笔者认为, “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 ,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

6、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信息技术 - 技术分类1) 、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 。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 、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

7、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 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再发展为使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加工

8、。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 、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4) 、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 ,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 ,主体层次的

9、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 ,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信息技术 - 发展趋势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显著成效,促使世界各国致力于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巨大需求又驱使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中心,从典型的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技术驱动与应用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和运算能力、性能价格比继续按每 18 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支持信息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现在每个芯片上包

10、含上亿个元件,构成了“单片上的系统” (SOC) ,模糊了整机与元器件的界限,极大地提高了信息设备的功能,并促使整机向轻、小、薄和低功耗方向发展。软件技术已经从以计算机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转变。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的相互渗透使得芯片变成“固化的软件” ,进一步巩固了软件的核心地位。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功能通过软件来实现, “硬件软化”成为趋势,出现了“软件无线电” “软交换”等技术领域。嵌入式软件的发展使软件走出了传统的计算机领域,促使多种工业产品和民用产品的智能化。软件技术已成为推进信息化的核心技术。三网融合三网融合和宽带化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大方向。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

11、融合是指它们都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在网络技术上走向一致,在业务内容上相互覆盖。电话网和电视网在技术上都要向互联网技术看齐,其基本特征是采用 IP 协议和分组交换技术;在业务上要从现在的话音为主或单向传输发展成交互式的多媒体数据业务为主。三网融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把三个网合成一个网,但它的确打破了原有的行业界限,将引起产业的重组与政策的调整。随着互联网上数据流量的迅猛增加,特别是多媒体信息的增加,对网络带宽的要求日益提高。增大带宽,是相当长时期内网络技术发展的主题。在广域网和城域网上,以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为代表的全光网络技术引人注目,带动了光信息技术的发展。宽带接入网技术多种方案展开了激烈的

12、竞争,鹿死谁手尚难见分晓。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和建立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之上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向信息个人化的目标前进。 互联网的应用开发也是一个持续的热点。一方面电视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家用电器和个人信息设备都向网络终端设备的方向发展,形成了网络终端设备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打破了计算机上网一统天下的局面;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电子媒体、网上娱乐技术日趋成熟,不断降低对使用者的专业知识要求和经济投入要求;互联网数据中心(IDC) ,网门服务等技术的提出和服务体系的形成,构成了对使用互联网日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进入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从而促进

13、了网络经济的形成。 信息技术 - 社会功能随着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进展,世界对信息的需求快速增长,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对于各个国家、地区、企业、单位、家庭、个人都不可缺少。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撑当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石。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竞相投资、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部门。在过去的 10 年中,全世界信息设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增长率是相应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率的两倍,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其中美国经济在近 10 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年均 GDP 增长 36%,而电子信息产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为 14 个百分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得益于

14、信息技术的支撑和信息产业的带动是不为过的。信息产业本身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些发达国家信息经济领域的增长超过了 GNP 的 50%,美国则超过了 75%,2000 年全球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高达 15000 亿美元,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九五”期间,中国的信息产业以三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主要产品销量迅速增加,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部份关键技术有所突破,产业规模已居世界第四位。2000 年底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达 10000 亿元,销售收入 5800 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国 GDP 的 4%,电子产品出口额

15、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 1/5,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显著提高。信息产业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 信息技术代表着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的作用得以发挥,使人们能更高效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运行效率。就传统的工业企业而言,信息技术在以下几个层面推动着企业升级:1、将信息技术嵌入到传统的机械、仪表产品中,促进产品”智能化” 、 “网络化” ,是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的重要方向。这项工作往往被称为“机电一体化”。2、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网络设计技术可显著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3、利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

16、或工业过程控制技术实现对产品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可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成品率;4、利用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统一整合调配企业人力物力和资金等资源,实现整体优化。5、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进行供销链和客户关系管理,促使企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的升级,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也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力武器。 劳动力结构正出现巨变 随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人们的就业结构正从农业人口为主、工业人口为主向从事信息相关工作为主转变。以美国为例,1956 年,美国的“白领”人数第一次超过“蓝领” ,到 1980 年,美国就业比例为:农、林、渔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 3.38%,采矿业和建筑业占 7.23%,制造业占 22.09%,服务业占 67.2%。这种趋势进一步发展,到 1997 年其农、林、渔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 2.63%,采矿业和建筑业占 6.88%,制造业占 16.08%,服务业扩大为 73.34%。服务业中,除了极少部分传统服务业外,绝大多数是从事与信息处理、信息服务有关的职业。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