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自测】2014高考语文专题练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版含解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92364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点自测】2014高考语文专题练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热点自测】2014高考语文专题练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热点自测】2014高考语文专题练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热点自测】2014高考语文专题练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热点自测】2014高考语文专题练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点自测】2014高考语文专题练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点自测】2014高考语文专题练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类文本阅读(二)(时间:45 分钟分值:50 分)(对应学生用书 P407)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25 分)“孤傲”俞平伯俞平伯 1900 年生于浙江湖州,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他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誉文坛。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 “新红学”的开拓者之一。俞平伯一生爱好昆曲,而这爱好又与他的爱情相关。1917 年,俞先生与许宝驯结成秦晋之好。许家都是昆曲爱好者,许宝驯之父许引之是业余昆曲家,许宝驯的姐姐弟弟也喜爱昆曲。尤其是许宝驯,扮相漂亮,嗓音又好,唱起来字正腔圆,并且能填词谱曲。20 世

2、纪 50 年代中期,醉心于红楼梦研究的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遂淡泊了政治,对昆曲的兴致愈来愈浓。每逢星期四上午,夫妇俩便专门请来笛师伴唱。来了客人,也要坚持一曲唱罢才接待。俞平伯与许宝驯每年夏天都要坐公共汽车或三轮车去颐和园。这给幼小的外孙韦柰留下童话般的印象:“外公租了人工摇的乌篷船,带着笛师,带了吃喝的东西,把船漂在后湖上唱曲子。一群游客围着听,都觉得很惊奇。 ”1956 年 8 月,在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和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等人的帮助下,俞平伯第二次发起昆曲结社,这就是“北京昆曲研习社” 。研习社成立大会在俞平伯的家老君堂召开,他亲自拟订了章程和同期公约 。研习社最有影响的

3、是对牡丹亭的改编与排演俞平伯与弟子精心整理校订,全体社员通力合作把牡丹亭推上舞台,1958 年 10 月 2 日在北京试演了一场,周恩来总理亲临观看了演出。俞平伯生性耿介孤傲,不善应酬。演出结束后周总理上台与大家合影,却找不到俞平伯,后来发现他是上台了,可是他取了自家的三弦又下去了,总理笑他书呆子。1959 年 10 月, 牡丹亭在长安戏院演出了两场,北京昆曲研习社作为当年唯一参加国庆献礼演出的业余社团,是昆曲演出史上的一件盛事。演出结束,文化部的一位高官来看望俞平伯,俞先生不说话,只抽烟。高官问:“身体好吗?”答:“嗯。 ”高官说:“我们走了。 ”答:“嗯。 ”既不客套,也不送客。“文革”开

4、始后,一些乌合之众冲击俞平伯的家,从老君堂抄走了大量书籍和研究资料。后来又将其集中到学部的“牛棚”办学习班,把他的书挂在墙上批判。俞平伯在“牛棚”里依然从容,每天给夫人写一封信。造反派给他戴上纸糊的高帽子,让他敲着锣走在游街队伍的第一个,他也淡然处之。从“牛棚”放出来后,俞平伯全家被赶到一个小房子里居住,工资也被扣发,只给少许生活费。1971 年 1 月,作为特殊照顾的老知识分子,俞平伯夫妇从五七干校回到北京。1972 年,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有关部门不得不给俞平伯调整住房、补发工资。一天,几个人提着皮包来到俞平伯家。俞先生点完钱后不慌不忙地问:“这只是本钱,利息在哪里?”来人都很惊愕,说:

5、“没有利息。 ”俞先生说:“工资是国家给我的,扣这么多年是错误的。今天你们来送钱就是很好的证明,还本付息是常识。 ”来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俞先生说:“其实我并不在乎几个钱,我是对有些人信不过,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我担心他们从中贪污。 ”说得几个人面红耳赤,狼狈不堪。(选自名人传记2012 年 1 期)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俞平伯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誉文坛。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是开拓者之一。B “北京昆曲研习社”成立于 1956 年 8 月,这是俞平伯第二次发起昆曲结社。研习社成立大会

6、在俞平伯的家召开,他亲自拟订了章程和同期公约 。C俞先生说:“其实我并不在乎几个钱,我是对有些人信不过,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我担心他们从中贪污。 ”这体现了他憎恶贪腐、憎恶黑暗的一面。D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是由于研究红楼梦的事情。此后,他对昆曲的兴致愈来愈浓了。E “文革”开始后,俞平伯的家也受到一些乌合之众冲击,大量书籍和研究资料被从老君堂抄走了。后来又被集中到学部的“牛棚”学习班。解析A 项,应该是“新红学开拓者之一” ;C 项, “憎恶贪腐、憎恶黑暗”说的有点重;D 项,原因解说错误,文章并没有说他受到批判是因为研究红楼梦 。答案BE2俞平伯先

7、生一生爱好昆曲,这种爱好由哪些因素促成?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 分)答:_答案与自身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有关(或自身文化素养);与许家人物的影响有关;与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有关。3文章第自然段写了俞平伯先生的几件小事,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6 分)答:_答案第三段描写了他在朋友家人前唱昆曲的事情,体现了他对昆曲的喜爱;通过这些事情突出他对朋友、对家人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与下文俞平伯耿介孤傲的性格形成对比。4有人认为俞平伯是我国有风骨的知识精英,也有人认为俞平伯木讷、不善应酬,你的看法呢?联系全文请陈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 分)答:_答案观点一:我认为俞平伯是我国有风骨的知识精英。从学术

8、上看,即使受到不公平批判,依然进行牡丹亭的改编与排演,体现了知识精英本色的特点;从和高官打交道上看, 牡丹亭的成功演出能说明俞平伯不主动表功、不献媚的性格特征;从受到批斗上看,在“牛棚”里依然从容,游街时淡然处之,能看出他遇困难从容的特点。观点二:我认为俞平伯木讷、不善应酬。理由要点:在牡丹亭演出结束时俞平伯不能够主动和领导打招呼;对于高官的问话不能有礼貌地回答;对于送工资的人,不说感谢,反而刁难。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25 分)仰望星空的秘密“钱学森之问”的中国解读郭爽“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百年钱学森的故事犹如史诗,包含了上个

9、世纪最惊心动魄的技术革命和政治冲突,包含了一个王朝的瓦解和太空时代的诞生。不过,国际环境的大变迁于钱学森自己的经历而言,却显得简单而平淡:“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这位科学巨擘最终排除万难回到祖国。他的学问与胆识,他的智慧与情怀,或许为寻找“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开启了另一扇窗。1989 年,钱学森获得当今世界理工界最高荣誉“威拉德 WF小罗克韦尔”奖章。人们称他是一个三维科学家,不仅有专业的深度,也有跨学科的广度,还有跨层次的高度。在钱学森儿时,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父亲钱均夫。钱均夫是个业余标本制作家,深谙现代教

10、育之道。他曾告诉儿子,捕捉昆虫是理解生物学的开始,寻找化石和岩石碎片则可小窥地理学的门径,学习绘画则有助于理解美的概念。夏日来临时,年幼的钱学森会捕捉蝴蝶,收集标本。他学习钢琴、小提琴和水彩画,房间里堆满了自然科学和数学书籍。钱学森成年后曾回忆说, “父亲为我打开了一个艺术、音乐和文学的新世界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 。钱学森之母章兰娟本为杭州富商之女,她家教甚严、多才多艺。每天,她督促钱学森按时起床、锻炼身体、吟诗诵词。闲时,她为钱学森讲述岳飞精忠报国和

11、杨家将血战沙场,以及孔融让梨、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发愤故事。母亲的谆谆教诲在钱学森心灵上刻下烙印。钱学森生前自己总结的两个人生高潮中,除了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书的时光,另外一个则是在北京师大附中学习的 6 年。钱学森入学时,校长林励儒领导下的师大附中弥漫着开拓创造之学风,在那个积贫积弱年代,这里可谓是一片世外桃源般的沃圃佳苑。在他的记忆中, “教生物的于君石老师,常带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我记得他给我一条蛇,让我做标本” ;“美术老师高希舜(后来成为著名的国画大师)教画西洋画。我买不起油彩就用水彩学画,后来我画得很不错” ;“国文老师董鲁安教我们读鲁迅的著作和中国古典文学,我对用文言写文章小品特别

12、感兴趣” ;“我们的音乐老师用一部手摇的机械唱机放些唱片,教我们学唱中外名曲,欣赏各种音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后来,贝多芬憧憬世界大同的声响,一直在我心中激荡”钱学森曾这样告诉他的学生:“附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培养了我的科学兴趣。 ”他还曾亲笔手书一份珍贵名单,列出了给予他一生深刻影响的 17 个人的名字,其中 7 人是北师大附中的老师。其实在钱学森留美期间,他一直心系祖国发展。1947 年,他与妻子蒋英在上海结婚时曾考虑留下为国家效力。但当时目睹过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官僚作风后,他失望地返回美国潜心研究。直到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传来,钱学森下定决心要回国。而当时,美国已掀起

13、麦卡锡主义的浪潮,非法扣留钱学森行李和书籍的美国当局咆哮, “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 5 个师” , “宁愿枪毙他,也不能让他回到中国” 。历经 6 年波折后,钱学森终于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一偿回国心愿。和钱学森一家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的还有二三十名在美国接受过教育的中国学者。10 月 1 日,大家在船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 周年,钱学森奏响长笛,妻子蒋英、儿子钱永刚和女儿钱永真则演唱了中国民歌。从钱学森回国之日起,中国的空间研究开始高速发展。1956 年 1 月,钱学森主持建立的力学研究所在北京成立;2 月 17 日,他向国务院提交了第一份绝密报告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 。

14、这是中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之作,就在这份手稿上,钱学森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发展中国航天技术的建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制定了重要的实施方案。随后的日子里,钱学森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和参与制定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1964 年 6 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导弹。4 个月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 年 10 月,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进行。1970 年 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钱学森一直拒绝

15、重回美国。即便是在 1979 年,加州理工学院授予钱学森“杰出校友奖”时,钱学森也没有改变主意。“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起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这些平实而高远的话语,道出了钱学森对祖国的情感和对科学的荣誉感,而它们也正是中国人今天站在巨人肩膀上,得以仰望更辽阔星空的重要原因。(节选自 2011 年 12 月国际先驱导报)5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北师大附中的六年学习阶段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书的时光是钱学森形成科学创新意识的两个时期,这也足以说明读书深造对创新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B面对回国心切的钱学森,美国政府认为钱学森的回国会给美国的对手中国带去强有力的军事技术,所以依照法律扣留了钱学森的行李物品。C1955 年,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钱学森携妻儿返回祖国,与他们一起如愿的还有二三十名在美国接受过教育的中国学者。而且文中在此处对钱学森一家人进行了细节刻画,将其一家人返回祖国时的喜悦心情展示出来。D钱学森在新中国的军事科研领域投入了极大的工作热情,他亲自领导和参与制定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近程导弹和中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