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87028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编:陈义智 审核人: 13 级_班 组别_ _ 姓名_ _ 评价_ 编号:No:1九 故乡导学案学习目标:1、概括小说内容,理清作者思路。2、感受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3、理解对比手法表现人物突出中心的作用。学习重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习难点:认识造成农村经济衰败和人与人之间隔膜的根源。背景资料:1、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集有野草 、 朝花夕拾 、 呐喊 、 彷徨 、 华盖集 、 坟等。鲁迅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 年

2、)辛未科进士,在北京任官员。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鲁瑞。1893 年,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被革职下狱,被判“斩监候” 。入狱 8 年,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礼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于是家道开始衰落,同时其父亲周伯宜也重病在床,1896 年病故。家庭的变故让鲁迅过早地感受到了社会的人情冷暖,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童年的生活场景,百草园、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带的农村等地,都成为后来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呐喊 、 彷徨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重要素材来源。 主要经历:1892 年,寿镜吾开设的私塾三味书屋。1898 年,进入金陵的新式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并改名为周树人。1899 年转入江南陆师

3、学堂附设的矿路铁路学堂。1902 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1904 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 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 文化偏至论等论文。1906 年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 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 ,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担任教师。1912年 5 月,鲁迅北上,开始了北京长达十四个春秋的生活。1918 年到 1926 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 彷徨 ,杂文集坟 热风 华盖集 而已集 二心集 ,散文诗集野草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又名旧事重提 )等专集

4、。其中,1921 年 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 Q 正传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 年 8 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 年 1 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 年 10 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 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 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 1927 年到1936 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坟而已集 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5、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 、 且介亭杂文二编 、 且介亭杂文末编 、 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2、写作背景 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从此,中国人民陷入了帝国主义和主编:陈义智 审核人: 13 级_班 组别_ _ 姓名_ _ 评价_ 编号:No:2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痛苦深渊。当时,在帝国主义扶持下,军阀连年混战,横征暴敛,致使广大农村日益凋敝,广大农民日趋破产。1 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但中国人民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社会中。中国人民被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着。1919 年 12 月鲁迅曾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家眷迁移北京居住,这次回乡,他亲眼目

6、睹了家农村的衰败景象和农民的痛苦生活,时隔一年后,便写了故乡这篇小说。 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于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中,同时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加快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洋货充斥市场,破坏了我国农村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造成了农民经济的急速崩溃,加之中国军阀连年混战,苛捐杂税,强抢豪夺,都一起向农民压来,广大农民被逼倾家荡产,在政治上、经济上、精神上遭受了极大的摧残,形成了农村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预习案1、认真读课文。2、给加点字注音。阴晦( ) 秕谷( ) 颧骨( )折本( ) 恣睢( )3、小说写的

7、故乡是哪些人的故乡?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都给你留下了哪些哪些深刻的印象?闰土:农民。满脸愁苦、麻木迟钝,但善良忠厚、勤劳朴实。杨二嫂:小市民。自私、尖刻、贪婪、势利。“我”:小知识分子。对闰土怀有深厚的感情、同情他、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4、请根据地点的不同,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找出各部分的起止,并用三个字分别概括各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回故乡。从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第二部分:在故乡。从“第二日清晨”到“已经一扫而空了。 ”第三部分:离故乡。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完。第一课时探究案一、展示“预习 1、2、3、4”成果。二、分析闰土形象。1、阅读课文写闰土的部分,填写下表。少年闰

8、土(二十年前) 中年闰土(二十年后)外貌 健康,温饱:十一二岁,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一个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憔悴,贫穷: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主编:陈义智 审核人: 13 级_班 组别_ _ 姓名_ _ 评价_ 编号:No:3动作 轻快,灵活:扫、支、撒、看、拉、罩,捏、刺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语言 能言,见多识广 吞吞吐吐,断断续续对“我”的态度热情,友好: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毕恭毕敬 隔了一层厚障壁对生活的态度天真活泼,无忧

9、无虑 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总体印象 小英雄 木偶人2、概括闰土的性格特征。思考:是什么让闰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中年闰土:满脸愁苦、麻木迟钝,但善良忠厚、勤劳朴实,犹如一个木偶人。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反动统治的剥削与压迫。“老爷” , “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一副香炉和烛台社会等级观念的侵蚀。训练案1、阅读课文中写杨二嫂的部分,填写下表。青年杨二嫂(二十年前)老年杨二嫂(二十年后)外貌 年轻美丽 凸颧骨,薄嘴唇,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动作 终日坐着

10、 愤愤转身、塞在裤腰里、飞也似的跑了语言 冷笑、怪叫、贪婪对“我”的态度虚伪的吹捧,尖酸地嘲讽对生活的态度虽靠姿色招徕顾客 搬弄是非总体印象 豆腐西施 市侩2、概括杨二嫂的性格特征。思考: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的原因。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豆腐店生意难做。农村经济的破产,让城市经济萧条,小市民的生活也很难。主编:陈义智 审核人: 13 级_班 组别_ _ 姓名_ _ 评价_ 编号:No:4第二课时探究案一、展示上节课“训练案”的内容。二、在文中找出描写“我”的心情的句子,试勾画出“我”的心情变化脉胳。()回故乡急切()见故乡悲凉()忆故乡沉重、忧愤()忆闰土高兴、佩服、依依不舍()见杨二嫂

11、惊吓、困窘()见闰土兴奋、惊异()离故乡怅然、悲哀、希望三、研读课文最后一部分。、 “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因为“我”对故乡的记忆与故乡的现实相去甚远,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2、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木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句中的“高墙”指什么?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3、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4、 “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他的愿望”是什么?“我的愿望”又是什么?“他的愿望”为什么切近?“我的愿望”为什么

12、茫远?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 ;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5、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只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就不会实现,有了希望与没有希望是一样的结果,希望便“无所谓有” ;有了希望并始终不逾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有可能实现,希望便“无所谓无” 。三、理解小说主题。1、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反映辛亥革命后农村生活的破产,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穷困的现实。社会传统等级观念对人们精神的毒害,人性的扭曲。抒发了对

13、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2、小说中一共描写了几个“故乡”? “故乡”是谁的?“故乡”在哪里?“现实中的故乡” 、 “记忆中的故乡” “理想中的故乡” 。小说中的故乡是“我”的,又是“我们”的。它有着普遍的象征意味,代表着人的精神归宿。理想中的故乡,不在儿时飘渺的回忆中,更不在世俗、功利、隔膜的成年世界里,它需要我们去追求,去勇敢地开创新路。 主编:陈义智 审核人: 13 级_班 组别_ _ 姓名_ _ 评价_ 编号:No:5十 孤独之旅导学案学习目标:1、概括课文内容,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2、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3、让学生联系实际,体会成长中的感受。学习重点:理解景物描写

14、对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背景资料:1、走近作者曹文轩(1954) ,现代作家,生于江苏盐城农村。草房子描写的是一个叫桑桑的男孩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小学生活。小说通过陆鹤、纸月、细马、杜小康四个同学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和学习生活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以及同学间互帮互助的感人场景。即使学生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伤害,但是孩子的心底还是纯真的。 “陆鹤”是一个秃顶的孩子。随着日子的流逝,六年级的“陆鹤”感觉到了自己的秃顶是学生“戏弄”的对象。自尊心受到了伤害,陆鹤为此做出了反常之举。他用不上学逃避同学异样的眼光,用生姜擦头希望在七七四十九天后长出头发来,用戴帽

15、子企图遮掩自己的秃头。当这些都使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时,他索性在“广播操”比赛这样的重大日子里,把自己头上的帽子甩向了天空,导致全校的广播操失控,而错失了“第一”的荣誉。就这样,陆鹤用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对他的轻慢与侮辱。即使陆鹤用这样严重的错误来报复别人对他的侮辱,但是,孩子还是纯真的。他希望通过这样的举动来得到大家的认可,得到大家的尊重。可喜的是,他还是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当他们学校的文艺演出缺少一个秃头的演员时,他毅然站出来,承担起了这个重要的角色,而且把这个角色演得一丝不苟,活灵活现。陆鹤在演出中感悟到了,只有为集体做好事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得到大家的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纯真的,他们的“忍不住的笑” “厌恶的眼神”也并不含真正的“恶意” ,从孩子的世界中体验到了什么是真,什么是纯。 一个是秃顶的“陆鹤” ,另一个是美得让人忍不住有保护欲望的“纸月” ,纸月正如她的名字,是一个易碎品,纸月的一手好字、纸月的眼泪、纸月的笑声、纸月的温柔、纸月的沉默、纸月的倔强都给桑桑带来了莫明的感觉,不知不觉间有了自卑的情绪和对抗的情绪。这一切在作者的笔下描写的是如此的真实,又如此的唯美。虽然纸月是个私生女,但是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