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75284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学习目标1.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认识碳、氢、氧、氮等与人类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形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2.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可以构成物质,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3.记住常用元素的化合价,书写物质正确的化学式,纯净物有固定组成,一种物质只能有一个化学式,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2、读懂相关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份及其含量。知识整理经典例题例 1,2005 年 10 月 12 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中又有重大突破,发射神舟号的火箭中的燃料是偏二甲基肼(CH 3)2N-NH2,氧化剂 N2O4,发射时反应可写为(CH 3)2N-(NH)2+2N2O4点 燃 3N2+2CO 2+4H 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偏二甲基肼中原子个数比为 C:H:N=1:4:1B、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只含有 C、H、N、O 四种元素C、在宇宙中(失重条件下)比地球还难做过滤实验D、该反应中只有氢元素的比合价没有发生改变【分析】该题考

3、查三个基本问题,其一是物质由元素组成,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中只含有 C、H、O、N 四种元素,且每个偏二甲基肼分子中含有 2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2 个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氮原子,个数比为 1:4:1;其二考查一个非常正式的科普知识,太空中物质没有质量,故过滤操作无法进行;其三考查在化学反应中元素比合价的变化,除氮元素从存在化合物中全部转变为单质中氮元素外(单质中比合价为零) ,其它碳、氢、氧元素均还存在于化合物中,故 D 答案有错。【答案】D例 2,如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 ,可观察到 A 中两瓶气体

4、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者不反应) ,而 B 中需要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观察对比实验现象,由此可得到那些结论?【分析】本题要求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判断实验结论,A 瓶中由于NO2的密度大于 H2,下沉速度大于 B 瓶,加上分子在不断运动,而 B 瓶中仅仅依靠分子的不断运动,故 A 瓶两种气体易均匀混合,而 B 瓶速度较慢。【答案】NO 2的密度大于 H2的密度;分子在不断运动,增大分子间的间隔。例 3,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 个氮原子_;2 个氢分子_;2 个钠离子_;2 个硫酸根离子_;氯化镁中镁元素为正二价_。【分析】原子、分子、离子的符号和元素比合价是最基本的化学用语。在使用过程中要注

5、意它们各自的表示方式,特别要注意离子符号应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表示,用 n+或n-表示(n=1 时,不写出来) ,化合价应写在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 或-n 表示。【答案】2N;2H 2;2Na +;2SO 42-; 2ClMg第二节 物质的分类学习目标1.认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并学会区别物质的类别。2.学会判断酸、碱、盐等各类化合物。3.理解判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依据;组成中含碳元素的为有机物,组成中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无机物,但要注意像 CO、CO 2、CaCO 3这些物质,虽然含碳元素,但由于性质和结构和无机物相似,但仍属于无机物。知识整理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

6、注册,免费下载!经典例题例 1,现有 C、H、O、Na、Cu、S 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一类各写两例)单质_ 酸_ 碱_盐_ 氧化物_ 有机物_【分析】上述六种元素的两种或几种元素可形成多种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单质,书写时要正确把握各类物质的特征和概念,正确写出化学式。【答案】O 2、Cu;H 2SO4、H 2CO3;NaOH、Cu(OH)2;Na 2CO3、CuSO 4;H 2O、Na 2O;CH 4、C 2H5OH例 2,下面是物质分类图,请将“氧化物” 、 “化合物” 、 “单质” 、 “纯净物” 、 “盐”等名词填写在适当的方框中:【分析】该题

7、要求能非常清楚理解物质分类的依据,要注意纯净物和混合物是依据物质种类区别即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而单质和化合物是依据纯净物中元素种类来确定的,即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氧化物为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酸、碱、盐也属于化合物。【答案】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单质;氧化物;盐例 3,化学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下表是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 PH 值及主要成分的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化学式:编号 名称 食醋 白酒 白糖水 石灰水 纯碱溶液主要成分 CH3COOH C2H5OH C12H22O11 Ca(OH)2 Na2CO3溶液 P

8、H 3 7 7 11 10试回答:将上表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序号,下同):属于酸的是_;属于碱的是_;属于盐的是_;属于有机物的是_。当有人被蚊虫(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叮咬后,为减轻疼痛,可在伤处涂_。用久的铝壶内有水垢(主要成分为 CaCO3、Mg(OH) 2可用_少量多次清除。【分析】这是集物质分类和性质的一道非常现实生活问题的习题,要求理解酸、碱、盐、有机物的分类依据,来区别它们,并理解各类物质的性质,即酸和碱起中和反应,CaCO3、Mg(OH) 2可与酸类物质反应。【答案】、;或;第三节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学习目标1.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化学

9、变化的实质。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3.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4.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5.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6.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简单计算。7.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变化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8.认识质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知识整理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是由

10、于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个数和原子的质量均未发生改变。金属活动顺序表:只有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除 K、Ca、Na)才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同时满足。爆炸: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催化剂的特点: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催化剂本身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体现反应物、生成物各是什么;各物质微粒个数比;各物质间质量比。经典例题例 1, “

11、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绿色化”要求的是(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分析】该题重点在于“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产品中”以上四种类型中一定将反应物中所有原子转入产品的只有化合反应,而其它反应类型均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且不一定都是期望的产品,只有期一种产物为期望产品。【答案】B例 2,关于化学反应 A+B=C+D 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 A、B 各取 5g 混合,使其反应,则 C 和 D 质量之和一定为 10g。B、A

12、 和 B 的质量比一定等于 C 和 D 的质量比。C、如 A、C 为单质,B、D 为化合物,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D、如 C 和 D 分别为盐和水,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反应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之和,且各物质的质量比由各微粒的相对质量和计算数决定,故 A、B 不正确;在 C 答案中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而 D 答案中中和反应一定要酸和碱的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较多,如铁锈和稀盐酸反应就生成盐和水。【答案】D例 3,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 X、Y、Z、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X Y Z Q反应前质量/g

13、2 2 84 5反应后质量/g待测 24 0 14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分析】该题首先要从各物质的质量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从数据分析得 Z 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为零,故是反应物,Y 和 Q 质量均增加,故为生成物,但 Z 消耗 84g,而生成的 Y 和 Q 总质量为 31g,所以由此推断,X 也是生成物且生成的 X 质量为 53g,即有 Z 反应后得到 X、Y、Q 三种物质。【答案】A第四节 溶液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溶液和乳化的概念,认识溶液的特征。2.通过实验认识水溶液的一些性质

14、。3.认识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水是常用的溶剂。4.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以及相互转化的条件。5.学会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6.认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7.认识溶解度的涵义及使用溶解度曲线。8.溶液、溶解性结晶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识整理本节知识可归纳如下:水是常用溶剂,物质溶于水能使水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导电性增强。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 ,且可以相互转化:降温加溶质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加溶剂升温溶解性是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它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与外界的条件有关(如温度) ,气体物质还与压强有关。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可用溶解度曲线表示,利用该曲线可查找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可利用根据曲线判断某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也可以比较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等。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区别 受温度影响 不受温度影响 www.xkb1.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