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莱州第一学期初三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75046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度莱州第一学期初三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度莱州第一学期初三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度莱州第一学期初三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度莱州第一学期初三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度莱州第一学期初三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度莱州第一学期初三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度莱州第一学期初三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 学年度莱州第一学期初三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110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1 分;1120 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少选得 1 分,错选不得分,每题 2 分,本大题共 30 分)1对于一瓶食盐而言,以下主要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A食盐由什么成分组成 B食盐的产地在哪里C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D食盐的微观结构如何2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下列过程中,你认为发生了变化的是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C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D冰雪融化3下图是某气体物质的

2、粒子示意图,图中“”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A B C D4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5下列仪器不能用于做化学反应容器的有A试管 B烧杯 C燃烧匙 D量筒6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7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某学生寻找出下列原因,其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未擦干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C加热后没冷却即用冷水冲洗 D加热时,用试管夹夹持8人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3、”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可表示为A B C D9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10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下列关于物质构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水由氢分子、氧分子构成 B金属铁由铁原子构成C氯化钠晶体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 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11莱州市某村的水质为硬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是一种混合物B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C硬水放一段时间就变成软水D凡是含有杂质的水就是硬水12下列操作错

4、误的是A倾倒液体药品时,应将试剂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B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可以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C取用装在试剂瓶内的药品时,瓶塞拿下后应正放在桌上D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13夏天路面会拱起开裂,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于受热膨胀引起的。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微粒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大小发生了改变C微粒的质量发生了改变 D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14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C俯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

5、出15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A B C D16改造后的南阳河成为莱州市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为了防止河水的再次污染,下面各项措施中,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关闭搬迁南阳河周围污染严重的企业 全面禁止周围农田使用农药和化肥 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在河道中多种植芦苇、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 保留并增加湿地,为水生植物提供生长场所,使之成为天然的污水处理厂A B C D17关于电解水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6、,所以才能被电解B电解水时水分子被破坏C水通电分解是物理变化D氢原子和氧原子是电解水变化中的最小微粒18一杯 4的纯净水,加盖盖好放在一 4的室外,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状态改变 B水分子无序排列C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水分子运动速率变慢19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镁+氧气 氧化镁 点 燃B乙炔+ 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 燃C一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点 燃D镁+醋酸 醋酸镁+ 氢气20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 “新物质 ”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

7、有所不同的物质C “新物质 ”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35 分)21 (4 分)下列描述中,_是物理变化(填序号,下同) ,_是化学变化,_是物理性质,_是化学性质。钢铁生锈 潮湿环境里钢铁易生锈 电灯通电发光发热 冰雪融化 煤气燃烧 铜器上出现铜绿 汽油能燃烧 白醋是无色的 金刚石比铁硬 氧气不易溶于水22 (13 分)下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1)导线 a 处连接的是电源的_极。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两电极上都有_冒出。试管 A 中收集的气体能 _,是_;B 中收集的气体能使_

8、,是_。若试管 A 中气体的体积为 6ml,则试管 B 中的气体体积约为_ml。(2)电解水时,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3)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_。23 (11 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对一烧杯浑浊的河水进行了简单净化。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粉末,搅拌、静置一会,其目的是_(2)再进行过滤液体。过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_。过滤时采取的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_(填标号) 。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

9、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若过滤的速度较慢,原因可能是_(写一条) 。若发现所得的滤液仍然很浑浊,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写一条) 。(3)然后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作用。(4)最后进行蒸馏。所得蒸馏水是_ (填“硬水”或“软水” ) ,可以用_来检验。24 (7 分)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经常自己洗衣服的小静发现:(1)用含钙、镁离子较多的硬水洗衣服时最好用_(填“肥皂”或“洗衣粉 ) 。(2)将深色的衣服和浅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_。(3)洗完衣服后,为使衣服干得更快些,除脱水外还应

10、采取的做法是_,其原因是_。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35 分)25 (4 分)进入化学实验室做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请仔细。观察下图,找出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任写两种):_26 (8 分)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完成以下填空。(1)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2)用来夹持试管的工具是_;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_。(3)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_。(4)用来盛放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用来盛放液体药品的仪器是

11、_。(5)用于洗涤试管内壁的工具是_;用作热源的仪器是_。27 (8 分)2011 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下图表示某市饮用水的净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请说出一个原因_。(2)在图中的沉淀池中,除了用静置的方法外,还可以用_方法使水更干净。(3)水质检验后,如果自来水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细菌污染,人们在家中饮用该水之前应该如何处理? _。(4)野炊时,如果要初步过滤浑浊的河水用于煮饭,怎样用身边的物品(饮料瓶、手绢、细沙、小卵石等)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在下面的空白处用图示或文字表示均可。28 (15 分)下图为加热分解碳铵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_ ,B_,C_(2)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安装仪器的顺序是_。实验时若管内壁附有碳铵粉末,你的建议是_。(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_。(4)闻气味的正确方法是_。加热后管口有_气味气体产生,管壁出现_,如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将会看到_。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是_。2011-2012 学年度莱州第一学期初三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意见一、选择题(110 小题,每题 1 分,1120 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C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