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总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69297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总结 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总结 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总结 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总结 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总结 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总结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总结 (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年施工经验总结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总结M310 型核电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总结唐小伟、李敏、赵垒、田甜中国核工业第二四建设有限公司福清核电项目部2011 年 1 月 20 日目录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总结说明 .32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篇 .42.1 计算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 .42.2 计算各龄期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62.3 计算各龄期混凝土的表层温度 .62.4 计算各龄期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92.5 计算各龄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92.6 计算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应力 .10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篇 .173.1 浇筑前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173.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2、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 .193.3 混凝土养护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204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处理篇 .224.1 裂缝形成原因 .224.2 有害、无害裂缝判别标准 .244.3 无害裂缝处理方法 .244.4 有害裂缝处理方法 .274.5 有害裂缝处理篇 .295 附录篇 .345.1 反应堆厂房底板筏基 ABC 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赵磊) ; .345.2 核辅助厂房底板筏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唐小伟) ; .345.3 常规岛底板筏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田甜) ; .345.4 PX 泵房底板筏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李敏) 。 .3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总结唐小伟、赵垒、李敏、田

3、甜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总结说明众所周知,核电站各厂房基础为筏基,且深埋地下,为保证基础施工质量,提高其抗震、防水能力,宜尽量少留设施工缝。同时近几年来,为了应付日益明显的能源危机,为使核电站尽快建成投入发电,要求尽可能缩短建造工期,而作为占工程量比重较大、且外形简单的筏基无疑是压缩工期的首选。因此,近几年来,各核电建设公司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如台山核电核岛底板筏基 9100m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成功。我公司福清核电项目部在核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面也累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目前已经完成 1、2 号核岛厂房筏基、常规岛和 PX 泵房筏基以及 3 号核岛厂

4、房筏基施工,其中 3 号反应堆厂房 ABC 层采用整体浇筑的施工方法。截止 2011 年 01 月份共完成 9 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除了 1RX 底板 B 层和 1RC 筒体 G 层出现裂缝外,其他各大体积混凝土质量良好,合格率达 89%;本着“精益求精、更高发展”的原则,现对 1、2 号机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经验总结,为后续的其他机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本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总结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计算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篇、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处理篇以及附录篇。其中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篇主要依据GB50496-200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和建

5、筑施工计算手册-11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计算公式、步骤和相关参数取值规定来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建模和计算,从理论上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可行性进行验证以及确定混凝土施工后养护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篇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准备阶段、浇筑阶段、养护阶段三个阶段的质量保证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涵盖人、机、料、法、环各方面,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要求;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处理篇以 1 号核岛反应堆厂房 B 层筏基裂缝和 1 号筒体 G 层裂缝为分析对象,从裂缝产生原因、有害裂缝判定标准、裂缝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为后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借鉴作用,避免同类问题的重复出现;附录篇主要是选取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

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为后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2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篇本温度应力计算书以 3 号核岛反应堆厂房筏基 A、B、C 层大体积混凝土为例。核岛底板温度应力计算:该温度应力计算书以核岛底板(A+B+C)层为验算对象,其厚度为 3.8m,一部分直径为 39.5m(标高为10.000m7.000m) ,另一部分直径为 38.8m(标高为7.000m6.200m) 。相对其它核岛底板而言具有代表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PS40(配合比编号为 FQHD0007) ,水泥采用 p.o42.5 核电专用水泥,水泥用量 mc=390kg/m3,混凝土比热 C=0.97KJ/kgk,混凝土容重

7、为 =2400kg/ m3,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小于等于 30,且计算时按最不利取值。取 TO=30。核岛底板(A+B+C)层施工处于夏季施工期间,其平均气温大约为 28。2.1 计算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水泥的水化热: 3625093743740 Q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 0k式中 Q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kJ/kg) ;K不同掺量掺合料水化热调整系数。不同掺量掺合料水化热调整系数掺量010203040粉煤灰(k 1)10.960.950.930.82矿渣粉(k 2)1 10.930.920.84KgJkQ/206953.0混凝土绝热温升计算: ceQFKmt mtcT)()()( 1式中 T (t)

8、 浇筑完一段时间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mc混凝土中水泥(包括膨胀剂)用量(kg/m 3) ;e为常数,取 2.718;t混凝土的龄期(d) ;K掺合料折减系数。粉煤灰取 0.250.30,取 0.3;F混凝土活性掺合料用量(取 F=82kg/m3) ;混凝土密度、取 24002500(kg/m 3) ;c混凝土比热、取 0.921.0kJ/(kg) ;m与水泥品种、浇筑温度等有关的系数,可取(0.30.5)d -1;以上参数取自 GB50496-2009 24097.0718.36823.0393 3406. )()(T=59.80.704=42.1 T6=59.80.913=54.6T

9、9=59.80.974=58.2T12=59.80.992=59.3T15=59.80.998=59.7T18=59.80.999=59.8T21=59.80.999=59.8T24=59.80.999=59.8T27=59.80.999=59.82.2 计算各龄期混凝土的内部温度T1( t) To Tmax ( t)式中 T 1(t) t 龄期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 ;To混凝土浇筑的入模温度() ;Tmax最大绝热温升; ( t) t 龄期温降系数, ( 3) =0.74, ( 6) =0.73, ( 9) =0.72, ( 12)=0.65, ( 15) =0.55, ( 18) =0.

10、46, ( 21) =0.37, ( 24) =0.30, ( 27) =0.25;以上参数取自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T1( 3) To T( t) ( t) =3059.80.74=74.3T1( 6) =73.4 T1( 9) =73.1 T1( 12) =68.9 T1( 15) =62.9 T1( 18) =57.5 T1( 21) =52.1 T1( 24) =47.9 T1( 27) =45.0 2.3 计算各龄期混凝土的表层温度混凝土表面铺两层湿麻袋片,厚 12mm,再加盖二层塑料薄膜,厚 4mm,然后在其上在铺八层干麻袋片,厚 40mm(每层厚 5mm) ,考虑浇水养护,水层

11、厚 2mm。2.3.1 混凝土表面保温层的传热系数qi1式中 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等的传热系数W/(m 2K); i各保温材料厚度(m) ; i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 q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 23W/(m 2K)。=1/ i/ i1/ q =1/(0.004/0.030.052/0.14 0.002/0.581/23)=1.81 W/(m 2K)2.3.2 混凝土的虚厚度 Kh/式中混凝土虚厚度(m) ;/hk折减系数,取 2/3;混凝土导热系数,取 2.33 W/(m 2K) ;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等的传热系数W/(m 2K);Kh/(2/3)2.331.810.86m2.3.

12、3 混凝土的计算厚度H h 2 /式中 H混凝土计算厚度(m) ;h混凝土实际厚度(m) ;混凝土虚厚度(m) ;/H=h 2 /=3.8+20.86=5.52m2.3.4 混凝土的表层温度 21/(24HThTatat )()( )() 式中 T 2(t) 混凝土表面温度() ;Ta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 ;混凝土虚厚度(m) ;/hH混凝土计算厚度(m) ;T1(t) 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 。 21/3(24HThhTata )()( )() 23(2 5.23.7486086.0)()()=49.5T2(6) =49.1T2(9) =48.9T2(12) =46.7T2(15) =43.5T2(18) =40.7T2(21) =37.8T2(24) =35.6T2(27) =34.12.3.5 混凝土内平均温度Tm(t) =(T 1(t) T 2(t) )0.5Tm(3) =(74.349.5)0.5=61.9Tm(6) =(73.449.1)0.5=61.3Tm(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