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添堡回族乡二OO七年工作总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66886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添堡回族乡二OO七年工作总结 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添堡回族乡二OO七年工作总结 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添堡回族乡二OO七年工作总结 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添堡回族乡二OO七年工作总结 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添堡回族乡二OO七年工作总结 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添堡回族乡二OO七年工作总结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添堡回族乡二OO七年工作总结 (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添堡回族乡二 OO 七年工作 总结和二 OO 八年工作要点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团结和带领全乡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全面推动全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全乡呈现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政治和谐、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可喜局面。全乡完成农业生产总值 37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662 元。一、2007 年工作总结(一)基

2、层组织建设方面。 一是加强乡村干部的学习。今年,乡上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按照党的建设“三级联创” 工作的要求,把加强乡村班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强对干部的理论素养的提高,按照五好党支部的要求,不断强化干部的学习,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认真开展对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乡上出台了一系列乡村干部考勤与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了干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的转变。认真开展党员冬训工作,民主评议村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在工作作风、党性原则、工作纪律、个人修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全体党员干部普遍经历了一次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的

3、学习。二是建立健全了党委议事制度、 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信访工作制度、 新添堡回族乡机关工作制度、 新添堡回族乡机关议事制度、新添堡回族乡党务、政务公开制度、 新添堡回族乡工作职责、 村干部管理办法、 干部职工考核操作办法、 教师考核操作办法、完善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等二十四项制度和干部职工学习等十一项制度,完善了清真寺管理办法,建立了党务公开领导小组等。三是狠抓村级党组织建设,建立起了村级组织考核档案,每月召开 35 次党委会,每季度召开 3 次全乡村支部书记参加的党务工作会议,专门讨论研究村级组织建设的阶段性任务和具体工作,解决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四是实行党委成员包村包片,建立联系点制度,乡上

4、共分 5 个大片,13 个联系点,分别由党委成员负责各支部及联系点开展工作,抓点带面,促进整体工作。五是根据县委的安排意见,乡上成立了村“两委” 班子 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本乡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村“两委”班子的换届选举工作,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二)农业生产方面。一是“四个百万” 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乡政府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全乡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政府引导、市场拉动、典型带动、政策推动等措施办法,着力提高产品品质,优化产品结构,加大产业规模,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进全乡农业向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全乡牛

5、饲养量达到 1.5 万头,羊饲养量达到 4.4 万只;种植洋芋 4.12 万亩;饲草面积达到 5.35 万亩,地膜玉米 1.91 万亩,有效改善了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抗旱生产工作成效显著。今年是大旱之年,乡上把抗旱生产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一部署,做到措施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采取宣传动员,发动群众点浇点种、深挖大口井、有组织劳务输出等多种方式,开展生产自救,努力使旱灾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在大旱之年群众生产生活不出问题。在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的基础上,动员群众掏泉 80 眼,打大口井 5 眼。以劳务输转为重点,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共实现劳务输转

6、4600 人次,创收 900 多万元,把旱灾造成的重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以科技抗旱为重点,加大宣传力度,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适时调整种植结构,加强应急准备,备足抗旱籽种,做到因时因墒播种适宜的作物,避免了盲目抢种。先后发放荞麦种子 900 公斤,马铃薯种子 8000 公斤,有效解决了群众籽种不足的问题,种植谷子 3000 亩,糜子 2000 亩,荞麦 8000 亩,全乡秋粮生产获得较大丰收。以强化干部包村包组包户为重点,加强旱情监测工作,及时入户走访,摸清工作底子,有效解决特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确保了在大旱之年全乡社会稳定和谐。累计发放救灾面粉 11.61 万斤,救灾资金 4.83 万元,

7、帮助困难户度过了难关。(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今年以来,乡政府高度重视事关农民切实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乡村面貌当做一件大事来抓。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全乡新修梯田 3000 亩,新修道口南摆至彭湾乡村公路 8 公里,张坪村社公路 3 公里,道口至彭湾河沿公路 7 公里,大寺村社公路 3 公里,发展水浇地 500 亩;完成花牛湾至南湾(5 公里)和回河至芦岔(10 公里)两条畅通公路的建设任务。二是加大了对乡村公路的养护力度,乡上动员、组织全体乡村干部和养路人员加大了对乡村公路的养护力度,维修公路200 多公里,填埋塌方 30 多处,并利用 7 月份和 11 月份两

8、次时间,组织干部进村上路,进行考核验收,记录在案,对个别不负责任的村进行了处罚,年终一次算帐,兑现乡村干部工资,有力地促进了我乡的公路建设向良性发展。(四)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年来,我们始终把解决“三 农 ”问题 作为经济 社会发展的基础, 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眼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着调新技术、调优品种、调大规模、调高产量的原则,结合我乡实际,引导广大农户由传统农业向支柱产业调整,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调整,由传统的畜牧群体向优良品种调整,全方位拉动全乡经济发展链条,使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一是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作成效显著。我乡以西部大开发和农村“三个代

9、表 ”重要思想教育活 动为契机,把退耕还林还草与荒山荒坡造林结合起来,一座山,一架梁,一面坡,一条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全乡种植紫花苜蓿 4.14 万亩,完成退耕还林 5.66 万亩,其中退耕还林 2.46 万亩,荒山造林 3.2 万亩,完成老林带更新改造 1777 亩。今年的退耕还林工作,由于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补植补造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共补栽沙棘 74 万株,在荒山上种植柠条籽 1100 斤,春秋季的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作全面完成。二是畜牧业不断向品种化、规模化发展。一年来,乡政府坚持以草养畜,以畜促草大力发展舍饲养殖业。在以往养殖的基础上先后

10、从庆阳引进改良品种肉牛 150 头,并成功地举办了多次以养牛、养羊为主的养殖技术培训班,使全乡羊饲养量达到 4.4 万只,牛饲养量达到 1.5 万头,为全乡牛羊品种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扩大粮食生产,加大地膜粮食和洋芋种植力度。乡上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扩大地膜粮食和洋芋种植面积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大面积推广地膜粮食和洋芋种植。全乡地膜玉米种植面积每年保持在 2 万多亩以上,户均 5 亩以上,人均 1.3 亩,仅地膜玉米种植人均增产粮食 500 公斤以上。洋芋种植面积逐年递增,2007 年种植面积达到 4.12 万亩,向外销售洋芋 33750 多吨,收入 2025 万元,仅销售洋芋全

11、乡人均增收 270 多元。(五)新农村建设方面。今年以来,我乡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密结合村情民情,立足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新型农民、改变村容村貌的发展思路,重点抓好省列道口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和县列沙湾村新农村建设。道口村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运行良好。道口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已投资 300 多万元,在基础设施,群众增收,科技扶贫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在南摆、下坝两组新修梯田 1900 亩,完成投资 57 万元;硬化村组道路 3 条11117.28 平方米,完成投资 34 万元;新建农村沼气 70 户,完成投资

12、 21 万元;在南摆组新建集中住宅小区一处 30 户,完成投资 108 万元;新建养牛暖棚 30 座,完成投资 13 万元;新建南摆苦咸水淡化工程 1 处,完成投资 34 万元;在新农村示范点上新打水窖 30 眼,硬化院落 30 处,埋设排水管道 1200 米,完成投资 14.6 万元;建成小型平板桥 1 座,完成投资 3 万元。组织村民完成村庄绿化 2 万株,完成投资 4 万元。二是农民增收项目:引进并种植优质马铃薯 1500 亩,扩大地膜玉米1300 亩,提高饲草质量,稳定饲草面积,完成投资 36.5 万元。同时组织劳务输出 400 多人次。三是科技培训项目:按照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13、,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围绕发展草、畜、洋芋、劳务四大产业,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以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农民实用技术和劳务输转等为主培训农民 800 多人(次),完成投资4 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广大村民的行路难和安全饮水问题,极大的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村容村貌整治和社会和谐进步;群众增收项目的实施,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良好基础。目前,沙湾村新农村建设已完成项目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等工作,扩大宣传,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整个项目正在抓紧组织实施。(六)社会事业方面。一是教育工作。民族要发展,教育必先行,关心支持教育工作,为学校

14、办实事办好事,随时随地督促检查学校教育情况,帮助学校解决难题,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龄儿童入学率不断提高,达到 98%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不断巩固,新添回民中学在历次全县的会考中,名列前茅,特别在 2007 年的中考中,取得了全县第二的好成绩。2007 年,有 44 名少数民族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其中本科 19 人、专科 25 人。二是卫生防疫、合作医疗工作。乡上把卫生防疫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上下协作,左右配合,作到群防群控,防疫面达到 100%,杜绝各种疫病的发生。乡卫生院建设项目、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项目进展顺利,扩大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和受益面,2007 年农村参合率达到 97.

15、8%以上,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是支农惠农政策的兑现工作。在做好退耕还林管护的基础上,落实粮食直补、农资补助、退耕还林补助、 “两免一补” 、“合作医疗” 等各 项 支农惠农 政策,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生产生活质量。四是农村低保工作。进一步落实农村“五保 户” 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救助政策,积极推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低收入群众提供生活保障,逐步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新路子。继续做好农村低保扩面工作,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和审核机制,今年新增农村低保人数 331 户 1362 人。五是劳务输转工作。对全乡务工人员进行摸底,掌握

16、他们的需求、去向,在此基础上,搞好劳务技能的培训和有组织输转农民工 1440 人(次),直接经济收入 300 多万元。(七)狠抓民族宗教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由于我乡是一个回、汉、东乡三个民族杂居的民族乡,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6.8%。因此, 我们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摆在全乡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把民族宗教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任务,靠实工作责任,纳入各级干部的年度考核,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乡、村、寺),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使宗教工作成为常规性工作。同时在全乡干部群众中进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教育,开展“三个离不开”、 “三热爱”、 “四维护” 教育。使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教职人员普遍接受深刻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宗教政策教育,使宗教活动在宪法、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进一步提高了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的思想认识,形成了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格局。坚决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