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标志性物件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1522313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代标志性物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朝代标志性物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朝代标志性物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朝代标志性物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朝代标志性物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朝代标志性物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代标志性物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夏朝1.网格纹鼎(1987 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高 20 厘米,口径 15.3 厘米,敛口、折沿、沿上立二环状耳、3个空心四棱锥状足,腹部一周带状网格纹。2.乳钉纹爵 爵的寓意:加官进爵,代表深情厚谊长流尖尾,束腰,平底,三棱足。腹部一侧有五枚横排乳钉 3.龙形器 全长厘米,中部最宽处厘米,由余片细小的绿松石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直径为厘米厘米,厚度为厘米左右。4.彩绘陶罐 罐体的绘制上下两部分连续的图案,多由折线与勾连组成,构图巧妙。细细观察笔触明显感觉用笔熟练。所绘纹饰精致,颜色艳丽。云雷纹图案均匀美观,是夏家店文化常见纹饰。罐体彩绘保存较完好且精美,并与夏商周青铜器上纹饰类似 5.

2、环形雕花玉臂饰 环形雕花玉臂饰,整体造型为带状椭圆环,环面雕刻花纹,纹饰一直延伸至边缘,中间的纹饰有主纹、地纹之分,主纹由 S 形与 C 形图案组成。环体局部有镂空中国古代女子服饰_读书频道_新浪网http:/ 商朝1. 龙纹觥 (1959 年山西石楼桃花庄出土)龙纹觥是商后期盛酒器。原器通高 19 厘米,长 44 厘米,1959 年出土于山西省石楼桃花庄,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馆。2. 四羊方尊(1938 年湖南宁乡)高:58.6 厘米用途:盛酒器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之中体型最大。造型雄奇,肩、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隅,在庄静中突出动感,匠心独运。 3. 大禾人面方鼎(19

3、59年湖南宁乡县出土)器体呈长方形,立耳,四柱状足,为商代后期鼎常见的样式。鼎腹的四面各以浮雕式人面作主体装饰,面部较为写实,特征突出,十分醒目。4. 白陶刻几何纹瓿用途:盛水 商代白陶刻几何纹瓿高 20cm,口径 18.6cm,足径 15cm。瓿(b)唇口外卷,溜肩,鼓腹,腹下渐收,近足处外撇,圈足。通体雕刻纹饰,以精细的回纹作地衬托几何纹,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得格外庄重精美。周朝1. 宗周钟西周晚期,宗周钟外形上最大的特征,是钟身两面共装饰 36 枚高突的长形乳丁纹,极尽华丽醒目。此钟音质浑厚宏亮,有宗庙庄严气概。2. 何尊中国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为一名何姓贵族所作的祭器。3. 利簋西周早

4、期青铜器。为周武王时官吏利所作,故名。因其铭文中有“珷征商”字样,又被称为“武王征商簋”。4. 折觥国宝重器之一,容酒器,1976 年陕西扶风庄白出土。 春秋1.云纹铜禁春秋中期通高 28.8 厘米,器身长 103 厘米,宽 46 厘米。禁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多层镂空云纹,十二只龙形异兽攀缘于禁的四周,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1. 春秋莲鹤方壶(一对)通高 117 厘米 口长 30.5 厘米 口宽24.9 厘米。 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2. 青铜神兽春秋(

5、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 ,高 48 厘米,1990 年河南省淅川徐家岭楚墓出土3. 春秋双龙首璜春秋战国 璜是我国古代成组佩饰的组成之一。此璜玉色晶莹润白,琢工精致。龙首分张,身饰谷纹,谷粒匀称饱满,下部透雕云纹。璜顶穿有一孔,龙首及中部均有单面双穿,以系组佩带。战国1. 战国时期的水晶杯杯高 15.4 厘米,口径 7.8 厘米、底径 5.4 厘米。敞口平唇,杯壁斜直呈喇叭状,底圆,圈足外撇,酷似今天我们使用的玻璃杯。2.龙纹玉玦这一对春秋时期的玉玦制作精巧,器面用双线阴刻技法雕琢蟠曲变形的龙纹,线条流畅。这类变形的龙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3. 战国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战国错金银

6、四龙四凤铜方案长 47.5厘米、宽 47厘米、高36.2 厘米4. 战国素纱锦袍春秋战国时期(前 711 年 前256 年) 诞生了汉服的一种重要样式深衣。深衣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秦汉1. 西汉角形玉杯用一整块青玉雕而成,呈犀牛角造 型,口椭圆,腹中空。高 18.4 厘米,口径 5.9-6.7 厘米,口缘厚 0.2 厘米,重 372.7 克。2.西汉长信宫灯西汉长信宫灯,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 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 魏晋南北朝1. 漆纱笼冠(如

7、图 26)简称“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饰,男女皆可服用,以黑漆细纱制成,故名“漆纱笼冠”。其制:平顶,似圆型 “套子”,两边有耳垂下;戴时必须罩于冠帻之外,才成为帽子,下用丝带系缚。这种冠帽,最早产生于汉代。河南洛阳画像砖墓的彩绘武卫、山东沂南汉墓石刻武士,都戴有漆纱笼冠。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漆奁中,发现实物一具,顶部略呈圆形,与魏晋南北朝的形制有所不同。陕西乾县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上,亦见有戴漆纱笼冠的文吏。2. 贵族生活图漆盘(如图 27)直径 24.8 厘米、高 3.5 厘米,木胎,盘内壁及底髹红漆,外壁及底髹黑红漆,内外颜色有区别。漆盘内的画面分为三部分:上面为宴宾图;

8、下面为出游图;中间部分又包括三个画面:右侧为驯鹰图、中间为对弈图、左侧为梳妆图。3. 青釉人骑兽器(如图 28)西晋,青釉人骑兽器,高 17.7cm。人骑于兽背,双手握兽角,头戴网纹卷沿高帽,帽中空,可插烛。骑兽人高鼻圆眼,颌下有须;兽则伏卧,龇牙 目。人、兽之身都戳印圆形纹,兽面篦划须纹,长尾垂。通体施青黄色釉。 此器是西晋瓷塑制品的典范,形象生动,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4.青釉莲花尊(如图 29)高 67cm,口径 19cm,足径 20cm,尊撇口,长颈,鼓腹,高足外撇,肩、颈有 6 个条形系。 通体纹饰达 11 层:颈部饰纹 3 层,自上而下为飞天、宝相花兽面及蟠 龙,以凸弦纹间隔;腹部

9、为器物装饰的主要部分,由 6 层莲瓣组合而成, 上覆下仰,瓣尖向外卷起;胫部亦饰覆莲瓣两层,瓣尖亦外卷。器物通 体施青绿釉,圈足内深厚,素胎无釉。此 尊为 1948 年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四件莲花尊之一。器型高大,气魄雄 伟,纹饰华缛精美,集贴、印、堆塑、刻划、模印、浮雕等多种装饰技 法于一体。装饰题材莲花、团花、飞天与佛教艺术题材吻合,反映了佛教艺术对北方陶瓷的影响。经过化验分析,其胎、釉组成具有北方青瓷特点,该尊为北方青瓷的杰出代表作。图 26 漆纱笼冠 图 27 贵族生活图漆盘图 28 青釉人骑兽器图 29 青釉莲花尊 唐朝1. 唐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如图 30)这是一件极其精美的唐代

10、艺术品,1970 年出土于西安的一个金银器窖藏内,银壶高18.5 厘米,整体造型仿照骑马的游牧民族储水用的皮囊,上口敛而底部呈扁弧形,周身看不到焊缝。最令人称奇的是在壶身中央,装饰了一匹突出于壶面的、金色的、奇异的马。这匹马身躯健硕,长鬃披颈,前肢蹦直,后肢弯曲下蹲,口中叼着一只酒杯,其上扬的马尾和颈部飘动的绶带显示出十足的动感。据考证,这是一匹正在舞蹈的马。2. 唐玛瑙杯(如图 31)通高 6.5 厘米,长 15.6 厘米,口径 5.9 厘米。酱红地缠橙黄夹乳白色缟带的玛瑙制作,上口近圆形,下部为兽首形,兽头圆瞪着大眼,目视前方,似乎在寻找和窥探着什么,兽头上有两只弯曲的羚羊角,而面部却似牛

11、,所以不能认为造型完全出自写实的手法,但看上去安详典雅,并无造作感,兽首的口鼻部有类似笼嘴状的金冒,能够卸下,内部有流,突出了兽首的色彩和造型美。此杯琢工精细,通体呈玻璃光泽,晶莹瑰丽。3.铜浮屠(如图 32)唐代。浮屠即塔、精舍,模铸成形,平面呈方形,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塔基为须弥座,其外有三层渐收的护栏,每面护栏正中弧形踏步。塔身单层,四面各开一门,正面门外左、右各列一力士,门两侧为直棂窗,门额以上铺作人字形斗拱。顶单层,四角攒尖形,每面铸出瓦拢,角垅起翘。塔刹高耸,刹底为须弥座,其上 6 个相轮由下往上依次渐小。塔内盛放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一枚。第四枚佛指舍利就在鎏金伽陵频迦鸟纹

12、银棺的棺盖内。1987 年 4 月,封闭一千多年的神秘法门寺地宫之门被打开,此铜浮屠随着被发现。图 30 唐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 图 31 唐玛瑙杯 图 32 铜浮屠宋代陶瓷艺术宋代瓷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宋代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处于空前绝后的水平,宋瓷是宋代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宋文化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在当时的海外贸易中,宋瓷已成为名牌商品。宋瓷有民窑、官窑之分,有南北地域之分。从造型的角度分析,宋瓷的器型较前朝更为丰富多彩,几乎包括了人们日常生活用器的大部分,如碗、盘、壶、罐、盒、炉、枕、砚、水注等等。总的说来,民间用瓷的造型大部分是大方朴实、经济耐用,而宫廷用瓷则端庄典

13、雅、雍容华贵。从造型的角度分析,宋瓷的器形较之前代更为丰富多彩,官窑,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不同的涵意.从广义上讲,它是指有别于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产品为宫廷所垄断。而在宋代瓷器中, 官窑则是一种专门的指称,专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梁由宫廷专设窑所烧造的青瓷,汴京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一带。由于古老的黄河在历史上多次发生水患而改道,使当地地貌产生巨大变迁,所以这对今天人们的勘察带来很大困难,北宋时期的官窑址也就无从考查。有一种说法认为北宋官窑即是汝窑。 在造型设计上,宋代非常重视旧有体制,开拓了在器形上仿古的先声,尤其是官办瓷窑,更是大量烧制仿古铜器的造型,如鼎、炉、瓶等等,典雅而古朴。 官窑贯耳瓶

14、 哥窑瓷器的胎色呈灰色或土黄色,釉色为粉青、青黄、月白、油灰等等,其中油灰色为最常见。它的主要特点是釉面“开片” ,大小不一,纹路颜色深浅不一,器形不同收缩部位也就不一,所以变化万千而又自然贴切。哥窑瓷器上往往出现较粗的裂纹呈现黑色,较细的裂纹出现黄色,前后层次错落,称为“金丝铁线” 。哥窑瓷器釉面上的冰裂纹,本来是制造工艺上的缺陷,主要是由于胎体和釉层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所的。但这种弊病却形成的一种自然美,成为一种有别于其它品种的独特美。到目前为止,哥窑址还不明确,专家对此众说不一,有说在浙江的,也有说在江西的.关于这一点,只有寄希望于日后的考古发掘,以实物为证。宋代是我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出

15、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为世所珍。还有耀州窑、湖田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磁州窑等产品也是风格独特,各领风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好局面,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为元明清各代瓷器的发展奠定基础。几乎包括了人民日常生活用器的大部分:碗、盘、壶、罐、盒、炉、枕、砚与水注等,其中最为多见的是玉壶春瓶。总的说来,民间用瓷的造型大部分是大方朴实、经济耐用;而宫廷用瓷则端庄典雅、雍容华贵。最能反映皇家气派的是哥、官、钧、汝与定窑口烧制的贡瓷,最能体现百姓喜乐的是磁州、耀州窑口烧制的民间瓷品。元代雕塑中国蒙古族统治者早在建立元朝之前,便先后仿照汉族建筑样式,营建上都及大都两个都城。两都的各种宫殿坛庙建筑组群都有石雕、木雕和琉璃制品。而分布各地的寺庙塑像、石窟造像等亦展示了元代雕塑艺术的概貌。元代雕塑艺术的至高成就还表现于其他许多形式中,特别是在玉雕、石雕、雕漆、瓷雕以及瓷器的雕塑装饰方面,留下了超轶千古的瑰宝 元代的雕塑艺术进一步走向世俗化。西藏化的密宗佛教喇嘛教,受到元朝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特别尊崇。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