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装工艺及工序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363541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安装工艺及工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梯安装工艺及工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梯安装工艺及工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电梯安装工艺及工序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电梯安装工艺及工序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梯安装工艺及工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安装工艺及工序(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梯安装工艺及工序一. 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设1. 工艺流程:搭设样板架 测量井道、确定基准线 样板就位,挂基准线1.1 搭设样板架:1.1.1 在井道顶板下面 1.2m 左右处用膨胀螺栓将角钢水平牢固地固定于并道壁上1.1.2 若井道壁为砖墙,应在井道顶板下 1.1m 左右处沿水平方向剔洞,稳放样板木支架,并且端部固定。1.1.3 样板支架方木端部应垫实找平,水平度误差不得大于 3/1000。1.2 测量井道,确定标准线1.2.1 预放两根厅门口线测量井道。一般两线间距为门净开度。1.2.2 根据井道测量结果来确定基准线时,应注意的问题:a 井道内安装的部件对轿厢运行有无妨碍,如限速器钢绳,选

2、层器钢带,限位开关,中线盒,随线架等。同时要考虑到轿门上滑道及地坎等与井壁距离,对重与井壁距离,必须保证在轿厢及对重上下运行时其运动部分与井道内静止的部件及建筑结构净距离不得小于 30mm。b 确定轿厢轨道线位置时,要根据道架高度要求,考虑安装位置有无问题。道架高度计算方法如下(图 5-5):H=L-A-B-C式中 HLABC道架高(左) ;轿厢中心至墙面(左)距离;轿厢中心至安全钳内表面距离;安全钳与导轨面距离(34mm) ;导轨高度及垫片厚度之和。c 对重轨道中心线确定时应考虑对重宽度(包括对重块,最突出部分) ,距墙壁及轿厢应有不小于 50mm 的间隙。d 对于前后开门(贯通门)的电梯,

3、井道深度 厅门地坎宽度2+厅门地坎与轿厢地坎间隙2+轿厢深度。并应考虑井壁垂直情况是否满足安装要求。e 各层厅门地坎位置确定,应根据所放的厅门线测出每层牛腿与该线的距离,经过计划,应做到照顾多数,既要考虑少剔牛腿或墙面,又要做到离墙最远的地坎稳装后,其上的门立柱与墙面的间隙小于 30mm 而定。f 对于厅门建筑上装有大理石门套以及装饰墙的电梯,由于它们的施工在后,因而确定厅门基准线时,除按照上述 e 进行考虑外,还要参阅建筑施工图,同时考虑利于门套及装饰墙的施工。g 对两台或多台并列电梯安装时应注意各电梯中心距与建筑图是否相符,应根据井道建筑情况,对所有厅门指示灯,按钮盒位置进行通盘考虑,使其

4、高低一致,并与建筑物协调,保证美观。h 对多台相对并列电梯确定基准线时,除上述应注意的事项外,还应根据建筑及门套施工尺寸考虑做到电梯候梯厅两边宽度一致,两列电梯厅门口相对一致,以保证电梯门套施工或土建大理石门套施工的美观要求。i 确定基准线时,还应复核机房的平面布置。曳引机、工字钢、限速器、发电机、极限开关、选层器等电气设备的布局有无问题,维修是否方便,并进行必要的调整。1.3 样板就位,挂基准线:1.3.1 样板加工制造(图 5-7) 。样板的木条应四面刨光、平直,按图纸要求组装,并用胶粘牢,将样板就位。基准垂线共计 10 根,其中:轿厢导轨基准线 4 根对重导轨基准线 4 根厅门地坎基准线

5、 2 根为了简化施工,挂基准线也可以不采用整体样板,而采用在木方上直接钉木条法。但所采用材料必须符合本章第一节要求。1.3.2 无论采用样板法或直钉木条法,首先应按照第 3.1.2 条要求进行通盘考虑后,确定出梯井中心线,轿厢架中心线,对重中心线(图 5-7) ,进而确定出各基准垂线的放线点,划线时使用细铅笔,核对无误,再复核各对用线尺寸是否相等,偏差不应大于 0.3 m m。样板或木方上木条的水平度在全平面内不得大于 3 m m。1.3.3 在样板处,将钢丝一端悬一较轻物体,顺序缓缓放下至底坑。垂线中间不能与脚手架或其它物体接触,并不能使钢丝有死结现象。1.3.4 在放线点处,用锯条或电工刀

6、,垂直锯或划一 V 形小槽,使 V 形槽顶点为放线点,将线放入,以防基准线移位造成误差,并在放线处注明此线名称,把尾线在固定铁钉上绑牢。1.3.5 线放到底坑后,用线坠替换放线时悬挂的物体,任其自然垂直静止。如行程较高或有风,线坠不易静止时,可在底坑放一水桶,将线坠置于水或机油中,增加其摆动阻力,使线坠尽快静止。1.3.6 在底坑上 6001000mm 处用木方支撑固定下样板,待基准线静止后用 U 形卡钉将线固定子样板木上,然后再检查样板上各放线点的固定点的各部尺寸、对角线等尺寸有无差别,确定无误后,可进行下道工序。二. 导轨支架和导轨安装1 工艺流程:确定导轨支架位置 安装导轨支架 安装导轨

7、 调整导轨1.1 确定导轨支架的安装位置:1.1.1 没有导轨支架预埋铁的电梯井壁,要按照图纸要求的导轨支架间距尺寸及安装导轨支架的垂线来确定导轨支架在井壁上的位置。1.1.2 当图纸上没有明确规定最下一排导轨支架和最上一排导轨支架的位置时应按以下规定确定:最下一排导轨支架安装在底坑装饰地面上方 1000mm 的相应位置。最上一排道架安装在井道顶板下面不大于 500 m m 的相应位置。1.1.3 在确定导轨支架位置的同时,还要考虑导轨连接板(接道板)与导轨支架不能相碰。错开的净距离不小于 30m m(图 5-11) 。1.1.4 若图纸没有明确规定,则以最下层导轨支架为基点,往上每隔 200

8、0mm 为一排导轨支架。个别处(如遇到接道板)间距可适当放大,但不应大于 2500mm。1.1.5 长为 4m 以上(包含 4m)的轿厢导轨,每根至少应有两个导轨支架。 4m 至 3m 长的轿厢导轨可不受此限,但导轨支架间距不得大于 2m。如厂方图纸有要求则按其要求施工。1.2 安装导轨支架:根据每部电梯的设计要求及具体情况选用下述方法中的一种。1.2.1 电梯井壁有预埋铁:1.2.1.1 清除预埋铁表面混凝土。若预埋铁打在混凝土井壁内,则要从混凝土中剔出。1.2.1.2 按安装导轨支架垂线核查预埋铁位置,若其位置偏移,达不到安装要求,可在预埋铁上补焊铁板。铁板厚度 16mm,长度一般不超过

9、300mm。当长超过 200mm 时,端部用不小于 16 的膨胀螺栓固定于井壁。加装铁板与原预埋铁搭接长度不小于 50mm,要求三面满焊(图 5-12) 。1.2.1.3 安装导轨支架:(a)安装导轨支架前,要复核由样板上放下的基准线(基准线距导轨支架平面 13mm,两线间距一般为 80100mm,其中一条是以导轨中心为准的基准线,另一条是安装导轨支架辅助线(图 5-13) 。 (b)测出每个导轨支架距墙的实际高度,并按顺序编号进行加工;(c)根据导轨支架中心线及其平面辅助线,确定导轨支架位置,进行找平、找正。然后进行焊接;(d)整个导轨支架不平度应不大于 5mm;(e)为保证导轨支架平面与导

10、轨接触面严实,支架端面垂直误差小于 1mm(图 5-14) ;(f)导轨支架与预埋铁接触面应严密,焊接采取内外四周满焊,焊接高度不应小于5mm。焊肉要饱满,且不能有夹渣、咬肉、气孔等。1.2.2 用膨胀螺栓固定导轨支架:混凝土电梯井壁没有预埋铁的情况多使用膨胀螺栓直接固定导轨支架的方法。使用的膨胀螺栓规格要符合电梯厂图纸要求。若厂家没有要求,膨胀螺栓的规格不小于16mm。 1.2.2.1 打膨胀螺栓孔,位置要准确且要垂直于墙面,深度要适当。一般以膨胀螺栓被固定后,护套外端面和墙壁表面相平为宜。1.2.2.2 若墙面垂直误差较大,可局部剔修,使之和导轨支架接触面间隙不大于 1mm,然后用薄垫片垫

11、实。1.2.2.3 导轨支架编号加工。1.2.2.4 导轨支架就位,并找正找平。将膨胀螺栓紧固。1.2.3 用穿钉螺栓固定导轨支架:1.2.3.1 若电梯井壁较薄,不宜使用膨胀螺栓固定导轨支架且又没有预埋铁,可采用井壁打透眼,用穿钉固定铁板(16mm) 。穿钉处,井壁外侧靠墙壁要加10010012(mm)的垫铁,以增加强度。见图 5-17,将导轨支架焊接在铁板上。1.2.3.2 加工及安装导轨支架的方法和要求完全同有预埋铁的情况。1.2.4 用混凝土筑导轨支架:梯井壁是砖结构,一般采用剔导轨支架孔洞,用混凝土筑导轨支架的方法。1.2.4.1 导轨支架孔洞应剔成内大外小,深度不小于 130mm(

12、图 5-18) 。1.2.4.2 导轨支架编号加工,且入墙部分的端部要劈开燕尾(图 5-19) 。1.2.4.3 用水冲洗孔洞内壁,使尘渣被冲出,洞壁被润湿。1.2.4.4 筑导轨支架用的混凝土用水泥、砂子、豆石按 122 的体积比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制成。筑导轨支架时要用此混凝土将孔洞填实。 支架埋入墙内的深度不小于120mm,且要找平找正。1.2.4.5 导轨支架稳筑后不能碰撞,常温下经过 67 天的养护,达到规定强度后,才能安装导轨(轨道) 。1.2.4.6 对于导轨支架的水平误差要求同前。1.3 安装导轨:1.3.1 从样板上放基准线至底坑(基准线距导轨端面中心 23mm) ,并进行固

13、定(图5-20) 。1.3.2 底坑架设导轨槽钢基础座,必须找平垫实,其水平误差不大于 1/1000。槽钢基础座位置确定后,用混凝土将其四周灌实抹平。槽钢基础两端用来固定导轨的角钢架, 先用导轨基准线找正后,再进行固定(图 5-21) 。1.3.3 若导轨下无槽钢基础座,可在导轨下边垫一块厚度 12mm,面积为200mm200mm 的钢板,并与导轨用电焊点焊(图 5-22) 。1.3.4 对用油润滑的导轨,需在立基础导轨前将其下端距地平 40mm 高的一段工作面部分锯掉,以留出接油盒的位置(图 5-23) 。1.3.5 在梯井顶层楼板下挂一滑轮井固定牢固。在顶层厅门口安装并固定一台 0.5t

14、的卷扬机(图 5-24) 。1.3.6 吊装导轨时要采用双钩勾住导轨连接板(图 5-25) 。若导轨较轻且提升高度不大,可采用人力,使用 16 尼龙绳代替卷扬机吊装导轨。1.3.7 若采用人力提升,须由下而上逐根立起。若采用小型卷扬机提升,可将导轨提升到一定高度(能方便地连接导轨) ,连接另一根导轨。采用多根导轨整体吊装就位的方法,要注意吊装用具的承载能力,一般吊装总重不超过 3kN(300kg)整条轨道可分几次吊装就位。1.4 调整导轨(轨道):1.4.1 用钢板尺检查导轨端面与基准线的间距和中心距离,如不符合要求,应调整导轨前后距离和中心距离,然后再用找道尺进行细找。1.4.2 用找道尺检

15、查、找正导轨(图 5-26) 。1.4.2.1 扭曲调整:将找道尺端平,并使两指针尾部侧面和导轨侧工作面贴平、贴严,两端指针尖端指在同一水平线上,说明无扭曲现象。如贴不严或指针偏离相对水平线,说明有扭曲现象,则用专用垫片调整导轨支架与导轨之间的间隙(垫片不允许超过三片)使之符合要求。为了保证测量精度,用上述方法调整以后,将找道尺反向 180,用同一方法再进行测量调整,直至符合要求。1.4.2.2 调整导轨垂直度和中心位置;调整导轨位置,使其端面中心与基准线相对,并保持规定间隙(如规定 3mm) (图 5-27) 。1.4.2.3 找间距:操作时,在找正点处将长度较导轨间距 L 小 0.51mm

16、 的找道尺端平,用塞尺测量找道尺与导轨端面间隙,使其符合要求。 (找正点在导轨支架处及两支架中心处。)两导轨端面间距 L(图 5-28) ,其偏差在导轨整个高度上应符合表 5-3 要求。两导轨端面间距的偏差要求 表 5-3电梯速度 2m/s 以上 2m/s 以下轨道用途 轿 厢 对 重 轿 厢 对 重+1-0+2-0+2-0+2-0上述三条必须同时调整,使之达到要求。1.4.3 修正导轨接头处的工作面1.4.3.1 导轨接头处,导轨工作面直线度可用 500mm 钢板尺靠在导轨工作面,用塞尺检查 a、b、c、d 处(见图 5-29) ,均应不大于表 5-4 的规定(接头处对准钢板尺 250mm 处) 。导轨工作面直线度允许偏差 表 5-4导 轨 连 接 处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