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监局20某某年工作总结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1363087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监局20某某年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药监局20某某年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药监局20某某年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药监局20某某年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药监局20某某年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监局20某某年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监局20某某年工作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 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局的指导下,在各区(市、县)的大力支持下,我局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和“三创一办”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履行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强力推进依法行政,高效廉洁执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市未发生一起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确保了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现将 xx 年工作总结如下:(一)机构改革职能移交顺利推进按照机构改革要求,一是按照贵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明确了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二是完成了资产、人事档案的划转移交。由省划转移交我市的国有总资产为 1279.29 万元,其中移交区(县、市)政府 6

2、88.69 万元;局机关工作人员的上编、档案移交工作全面完成。三是认真做好履行新职能准备工作。加大对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工作调研,摸底数,建档立卡,为履行新职能奠定基础;四是加大练兵力度。与花溪区药监局等部门合作,共同创建国家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五是做好职能交接工作。通过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与市卫生局积极沟通,已按照“三定方案”进行了职能交接。(二)加强监管,确保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1、强化生产环节监管,严把源头关。一是完成 87 家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许可证换证资料的初审工作,完成了 7 家医疗机构医疗制剂许可证换证资料的初审和现场检查;二是实施新一轮驻厂监督员制度。对黔峰

3、等 11 家高风险药品生产企业,派驻新一轮驻厂监督员 23 名(含区、市、县),实行驻厂监督;三是实施药品质量受权人制度。完成了 83家企业质量受权人资格初审和建档备案工作;四是认真开展 GMP 认证初审和跟踪检查工作。完成了 22 家申报 GMP 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资料初审及现场检查,并安排观察员参与 GMP 认证;对 71 家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了药品 GMP 跟踪检查,监督检查覆盖率达 100;五是开展基本药物审核工作。对 41 家基本药物生产企业提交的基本药物生产工艺和处方核查资料进行了初审上报,并进行现场检查,建立了基本药物监管档案,检查覆盖率达 100;六是开展医院制剂专项检查。对 7

4、 家医疗机构制剂是否依法配制、制剂生产条件、制剂配制质量管理情况、制剂品种说明书、标签是否规范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覆盖率达 100;七是开展医疗器械监督检查工作。对全市 46 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了日常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率达 100%,并对其中 16 家重点监管企业进行了质量体系专项检查;八是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结合省、市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向各药品生产企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开展加强安全生产和质量安全工作培训,并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对 35 家药品、医疗器械及药包材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了抽查,发现问题要求企业整改,保证了安全生产。3、强化市场监管,严把流通关。

5、一是换发药品零售企业药品经营许可证566 份,受理审批药品经营许可(零售)156 份,受理审批变更 264 份;二是受省局委托,受理审批医疗器械经营许可 40 份对申请变更的 3 家药品批发企业进行现场验收;三是认真开展 GSP 认证、跟踪检查工作。完成了 298 家药品零售企业 GSP 认证申报材料的初审和现场认证,完成了 4 家药品批发企业 GSP 认证申报材料初审并报省局,对 2006 年至 2008 年通过 GSP 认证的药品经营企业进行了跟踪检查,共检查药品经营企业 159 家,对不符合 GSP 的 7 家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并督促其完成整改,有效规范了药品企业经营行为;四是加大日常监

6、督检查力度,对 90 家药品批发企业,8 家连锁企业,46 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635 家(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检查覆盖率 100%;五是加大对违法刊播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的监测力度。共监测到违法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广告 1498 则,全部移送工商部门处理,并上报省局;六是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对全市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情况进行了重新摸底统计:全市共 78 个乡(镇),1107 个行政村,建立药品监督网1105 个,覆盖率达 99.8%,建立药品供应网 1075 个,覆盖率达 97.1%,同时安排部署并开展了“两网”协管员和信息员的培训工作;七是开展药品不良反应、医

7、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将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开通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等不良反应监测基层用户 100 余家,促进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782 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6 例;八是开展药品经营企业安全检查。共检查药品批发、零售连锁企业 31 家,药品零售企业 545 家,对存在药品堆垛不规范、未设置危险品专柜、未配备灭火器等问题的少数企业要求限期整改,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九是积极配合开展医保检查工作。与市医保中心开展对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情况的检查,共检查药品零售企业 5 家,医疗机构 45 家;十是开展示范建设。在“百诚万店无假货”的活动中

8、,对示范街中所涉及到的 44 家餐饮服务、12 家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3 家保健食品、化妆品企业开展了诚信企业建设活动,从亮证经营、保障质量、明码标价等为主要内容入手推动诚信企业的创建工作;十一是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共开展诚信教育、健康教育、提高执行力、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质量安全、百城万店无假货、食品安全等各类教育培训活动 10 余次,培训干部职工、监管对象 1000 余人次。4、强化专项检查,规范市场秩序。一是开展疫苗专项检查。共检查 146 家(其中:疫苗批发企业 12 家,市级医疗机构(含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 家,其他疫苗使用单位 125 家),未发现使用、销售假劣疫苗的情况

9、;二是开展医用氧专项检查。对全市 4 家医用氧生产企业和 72 家使用单位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未发现有用工业用氧冒充医用氧的行为,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用氧质量基本合格,对存在未建立进货验收制度、存放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等问题的 3 家生产企业、8 家使用单位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已整改到位;三是开展特殊药品专项检查。检查特殊药品生产企业 3 家、经营企业 18 家,使用特殊药品原料的药品生产企业 25 家,含麻黄碱复方制剂生产企业 13 家、经营企业 60 家,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经营企业 61 家,检查覆盖率达 100,并与企业签订了特殊药品(含含麻黄碱复方制剂)管理工作责任书;四是开展非药品冒充

10、药品专项整治。以药品批发、零售企业为重点,全面检查了食品、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和未标示文号等非药品产品冒充药品的违法行为,共检查药品批发企业 88 家,药品零售企业 432 家,药品使用单位 52 家,发现非药品冒充药品 164 个;五是开展医疗器械专项检查。对医疗机构分子筛制氧设备、定制式义齿进行了专项检查,共检查医疗机构 80 家;六是开展药品购销活动中票据管理专项检查。共检查药品批发企业 88 家、药品零售企业 350 家、药品使用单位 32 家,规范了药品经营过程中的票据管理和使用。5、积极开展抽样检验工作,为保障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一是完成省市下达的

11、1712 批药品、80 批医疗器械抽样任务,其中基本药物实现辖区内生产企业,配送企业、市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全品种抽验;二是开展药品快速检验工作。药品快检车全年共运行 44 次,总行程 8042 公里,区(市、县)覆盖率达 100%,筛查药品 1435 批次(化学药 1142 批次,中成药 274 批次,中药材、中药饮片 19 批次),发现可疑药品123 批次(靶向项目为性状、鉴别、检查、含测),可疑药品抽样 101 批次。共收到药品检验报告书 72 份,合格 72 份。6、开展监督销毁工作,严防假劣药品流入市场。全市共监督销毁药品 2499 批次、医疗器械 897 件,价值 159.59

12、 万元,其中我局监督销毁药品 2412 批次、医疗器械 887 件,价值158.91 万元。(三)认真履责,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1、精心部署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参谋”和“抓手”作用,制定下发贵阳市 xx 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贵阳市 xx 年食品安全整顿抽检方案、关于做好 xx 年节假日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全市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2、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一是组织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开展了对人大、政协“”期间及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期间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确保了节假日期间的食

13、品安全;二是安排部署相关监管部门对一次性筷子、毒豇豆、染色豆、地沟油、馄饨皮等餐具、食品的专项整治和建筑工地食堂、学校食堂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工作;二是组织对 2008 年问题奶粉再次彻查,排查乳品和含乳食品生产企业33 家,食品经营户 7210 家次,超市、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 565 个次,餐饮业2383 家次,托幼机构 9 家,抽检生鲜乳样品 173 个,三聚氰胺检测项目合格率达 100%,在我市市场上未发现未销毁的问题奶粉;三是开展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 9427 人次,检查单位 22846 家次,查处案件 12 件,整治重点地区 402 处,整治重点单位 48

14、38 家,整治重点产品 438 种;四是开展地沟油现状调研工作。采取走访座谈、暗访跟踪等方式,摸底调研粮油批发市场、综合批发市场、餐饮服务单位、生猪养殖户、地沟油无证加工点、地沟油回收利用企业等 77 家次,收运户 100 余个,并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座谈,形成了我市地沟油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材料,为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五是开展“地沟油”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城管、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开展了“地沟油”的专项整治,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 1395 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 1164 个次,餐饮服务单位 4769 个次;六是开展食品综合监督抽检。组织质监、工商、卫生、农业等部门开展了对蔬菜、淡水鱼、卤肉制品、奶

15、油蛋糕、辣椒面(粉)、食用油、面条、米粉等 8 个品种 40 个样的抽样检测工作,抽检合格率为 100%;七是组织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样工作。以粮油、畜禽、水产品、蔬菜、调味品、乳制品、米面制品、禽蛋等食品及一次性筷子、集中消毒餐具、餐盒、盒饭等餐饮具为重点,共对 41 家餐饮服务单位的 164 个样进行了抽检。(四)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法案件全年共接到举报 85 件,受理 85 件,处理率达 100%;全年立案 73 件,办结 70 件,结案率95%。依法没收违法所得 30.24 万元,依法处罚 74.52 万元。全年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五)围绕中心,夯实基础,着力提高行政

16、效能1、扎实开展“三创一办”工作。根据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的统一安排部署,全局以“三创一办”为中心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攻坚实施方案,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有效确保了创建工作任务的完成;二是完善资料收集建档工作。已完成 07 年以来“创卫”、09 年以来的“创文”资料收集、整理并建档,确保顺利迎检;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围绕创建工作主攻方向和重点,采取宣传橱窗设立宣传专栏、张贴宣传海报和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创建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干部对创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营造了浓厚的创建工作氛围;四是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实际修订、完善了爱国卫生管理制度、机关卫生管理办法、厕所卫生管理制度、控烟工作制度、卫生检查管理规定等工作制度,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五是狠抓环境卫生和硬件设施建设。对办公室进行了维修和改造,营造了良好的办公环境;六是动员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积极参与。开展了创卫和健康教育培训,动员和督促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并按标准作好建档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