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 (2套)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359470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  (2套)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  (2套)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  (2套)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  (2套)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  (2套)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 (2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 (2套)(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 (2 套)总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12 分)(一)默写(6 分)1、飞湍瀑流争喧豗, 。2、 ,侣鱼虾而友糜鹿。3、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5、 ,此时无声胜有声。6、 , 而不知其所止;(二)诗歌鉴赏(6 分)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 分)谒荆公不遇方惟深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1) 诗歌在写景时使用“渺渺”和“茸茸” ,请分析它们的作用。 (3 分)答: (2)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此诗。 (3 分)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2、16 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8、下列各项中,对子夜 复活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 分)A、 “我还是要干下去的!中国民族工业就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项了!丝业关系中国民族的前途尤大!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的!”这是工业巨头赵伯韬为了和吴荪甫一决雌雄说出的话。B、双桥镇失陷,吴荪甫痛恨当局镇压不力,感慨鞭长莫及的他愤怒异常。在吴荪甫看来,振兴2民族工业的伟业同样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和政府的支持,然而双桥镇治安负责者的无能令他联想到整个国家当权者的无能,这使吴荪甫的心绪更加复杂。C、吴荪甫提议杜竹斋共同凑出五十万与赵伯韬进行抗衡,借着长沙

3、方面张桂军的新发展,市场就会转向卖风。然而筹资做公债的提议又引起了杜竹斋对益中收购小厂的不满。吴荪甫便以收旧房加价钱粉刷装修之后再以好价钱卖出的道理作比说服杜竹斋扩充益中的股本。D、他拆开信封,信是谢列宁写的,还附着一份公文,他的血顿时涌上脸孔,心脏也缩紧了。这就是关于卡秋莎案的批复。经沙皇批阅后, “体恤下情,恩准所请” ,马斯洛娃由苦役刑改判为流刑,在西伯利亚较近处执行。E、 “就是我想跟马斯洛娃结婚”“我决定要求她做我的妻子。 ”西蒙松继续说。 西蒙松把自己打算向马斯洛娃求婚的事情告诉聂赫留朵夫,对此,他表示坚决不同意。9、简述题(二选一) (5 分) (100 字左右)请简述吴荪甫和屠

4、维岳第一次见面的“斗争” 。请简述聂赫留朵夫“复活”过程。选( )题100(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处于平陆,储子为相,以币交,受之而不报,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屋庐子喜曰:连得间矣。问曰:夫子之任,见季子;之齐,不见储子,为其为相与?曰:非也。书曰:享多仪,仪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为其不成享也。屋庐子悦。或问之,屋庐子曰:季子不得之邹,储子得之平陆。 (孟子告子下)10、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季子按照“礼”的规定不能够离开他的国都,所以不能亲自前往探视孟子,因此孟子接受了礼,后来还去

5、回拜。3B、储子担任齐国的相,可以来平陆巡视并亲自送礼,而他却不来,孟子认为储子缺乏诚意,所以经过齐国不拜访储子。C、屋庐子认为老师到了任国拜访了季子,到了齐国却不拜访储子,是因为储子担任相,拜访他有巴结讨好的嫌疑。D、孟子对“礼”的规范一丝不苟,认为送礼者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最重要的是诚心诚意;还要考虑受礼者的感受。11、请结合文本,分析孟子对“礼”的态度和做法。 (3 分)三、现代文阅读(30 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迟子建(一)我对虫子是不陌生的。小时候在菜园和森林中,见过形形色色的虫子。绿色的软绵绵的喜欢吊在杨树枝上的毛毛

6、虫,爱在菜园中飞来飞去的有着漂亮外壳的花大姐,以及在树缝中养尊处优的肥美的白色虫子,都曾带给我许多的乐趣。我曾用树枝挑着绿色的毛毛虫去吓唬比我年幼的小孩子;曾经在菜园中捉了花大姐将它放到透明的玻璃瓶中,看它金红色夹杂着黑色线条的光亮的“外衣” ;曾经抠过树缝中的虫子,将它投到火里,品尝它的滋味想着啄木鸟喜欢吃的东西,一定甘美异常。至于在路上和田匍匐着的蚂蚁,我对它们更是无所顾忌,想踩死一只就踩死一只,仿佛虫子是大自然中最低贱的生灵,践踏它们是天经地义的。(二)成年之后,我不拿虫子恶作剧了,这并不是因为它们有特别的怜惜之情。而是由于逐渐地把它们给淡忘了。这时候我注意的是飞鸟,是流云,是高耸入云百

7、年老树,是湖泊中的野雁,是森林里的白雪地上奔逃的兔子。虫子就像尘埃一样,被这些事物给深深地掩埋了。(三)然而去年的春节,我却被一只虫子给深深地震撼了。这一年来,我从来没有忘记过它,它就像一盏灯,在我心情最灰暗的时刻,送来一缕明媚的光。如今我写着以上的文字,想要描述它时,又仿佛看见了它那矫健身的影虽然说它是那般的小;又仿佛听见了它被摔下来时那山呼海啸般的声音虽然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声音出现。(四)去年在故乡,正月初一,我从弟弟家过完除夕回到自己的家。推开家门,见陈设还是过去的陈设,杜鹃依然如往来一样怒放着,而窗外的雪山几草滩也一如既往地沐浴着冬日清冷的阳光,这物是人非的场景让我觉得分外的苍凉。我孤独

8、地站在屋子的窗前,久久不肯离开。我想让目光与那些流云做伴,因为它们行踪飘忽,时有时无,与我迷离的心态正吻合。(五)后来是一个电话让我把目光又转向室内。接过电话,我给供奉在厅堂的菩萨上了三炷香,然后席地而坐,闻着檀香的幽香,茫然地看着光亮的乳黄色的地板。地板干干净净的,4看不到杂物和灰尘。突然,我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小黑点,开始我以为那是我穿的黑毛衣散落的绒球碎屑,可是,这小黑点渐渐地朝佛龛这侧移动着,我意识到它可能是只虫子。(六)它果然就是一只虫子!我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它比蚂蚁还要小,通体的黑色,形似乌龟,有很多细密的触角,背上有个锅盖形状的黑壳,漆黑漆黑的。它爬起来姿态万千,一会横着走,一会竖

9、着走,好像这地板是它的舞台,它在上面跳着多姿多彩的舞。当它快行进到佛龛的时候,它停住了脚步,似乎是闻到了奇异的香气,显得格外的好奇。它这一停,仿佛是一个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将军在酝酿着什么重大决策。果然,它再次再行时就不那么恣意妄为了,它一往无前地朝着佛龛进军,转眼之间,已经是兵临城下,巍然站在了佛龛与地板的交界上。我以为它就此收兵了,谁料它只是在交界处略微停了停,就朝高高的佛龛爬去。在平面上爬行,它是那么的得心应手,而朝着呈直角的佛龛爬,它的整个身子悬在空中,而且佛龛油着光亮的暗红的油漆,不利于它攀登,它刚一上去,就栽了个跟斗。它最初的那一跌,让我暗笑了一声,想着它尝到苦头后一定会掉转身子离子。

10、然而它摆正身子后,又一次向着佛龛攀登。这回它比上次爬得高些,所以跌下时就比第一次要重,它在地板上四脚朝天地挣乱了一番,才使自己翻过身来。我以为它会接受教训,掉头而去了,谁料它重整旗鼓后选择的又是攀登!佛龛上的香燃烧了一半,在它的香气下,一只无名的黑壳虫子一次一次地继续它认定的旅程。它不屈不挠地爬,又循环往复地被摔下来;可是它不惧疼痛,依然为它的目标而奋斗着。有一回,它已经爬了两尺来高了,可最终还是摔下来。它在地板上打滚,好久也翻不过身来;它的触角乱抖着,像被狂风吹拂的野草。我便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帮它翻过身来,并且把它推到离佛龛远些的地方。它看上去很愤怒,因为它被推到新地方后,是一路疾行又朝佛

11、龛处走来。这次我的耳朵出现了幻觉,我分明听见了万马奔腾的声音,听见了嘹亮的号角;我看见了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身子小小却背负着伟大梦想的英雄。它又朝佛龛爬上去了,也许是体力耗尽的缘故,它爬得还没有先前高了,很快又摔了下来。我不敢再看这只虫子;比之它的顽强,我觉得惭愧。当它踉踉跄跄地又朝佛龛爬去的时候,我离开了厅堂。我想上天对我不薄,让我在一瞬间看到了最壮丽的诗史。(七)几天之后,我在佛龛下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只死去的虫子。它是黑亮的,看上去很瘦小,我不知它是不是我看到的那只虫子。它的触角残破不堪,但它的背上的黑壳,却依然那么的明亮。在单调而贫乏的白色天光下,这闪烁的黑色就是光明! (2004 年 3

12、 月 2 日文汇报笔会 )12.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 分)A第四段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怒放的杜鹃,沐浴着阳光雪山和草滩,以及窗外的流云,与第二段与之所以的飞鸟、流云、老树等景观前后呼应,强化了成年的我“淡忘”虫子、关注美丽山川的心理。B第六段开头写小虫子“爬起来姿态万千” , “跳着多姿多彩的舞蹈” ,突出了它在地面上的爬行是“那么地得心应手” ,与后来向着“呈直角的佛龛爬”时的艰难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下文对小虫子的赞美作了铺垫。5C在进军佛龛的过程中,这只小虫子不断地受挫,文章前后多次写到了它从高处栽下来的情景;尤其是爬得最高的那一次,它摔得特别

13、重, “在地板上打滚,好久也翻不过来” 。作者这样细致描写,意在突出小虫子知难而进,屡败屡战的顽强品质。D小虫子受了香气的吸引努力地试图爬上佛龛,这几乎是昆虫的本能行为,在我眼里却成了“背负着伟大梦想的英雄”在“为它的目标而奋斗”的高尚行为;这小虫子也成了“一个伟大的战士”甚至是“一个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将军”:这真切地传达出了作者内心的崇敬之情。E最后,这只虫子死在佛龛下的角落里,触角已残破不堪,可是,在这“心情最灰暗的时刻”,当我凝神着它“依然那么明亮”的黑壳,这闪烁的黑色,却仿佛一盏灯,为我的心“送来一缕明媚的光”,让我精神为之一振。13. 文章第六段中两次出现了“我以为”这一短语试结合所在

14、语境谈谈它们在表达上的共同特点与作用。 (4 分)答: (4 分)14. 文章第三段作者写道, “我却被一只虫子给深深地震撼了” 。可以说,这只黑色的虫子引起了我多方面的思索。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6 分) 答: (6 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儿行千里我第一次骑单车穿越中国的途中,母亲还不时将一封封家书提前寄到我将到达的地方,好让我每次到达一个陌生的城镇,都会收到家人的问候,它温暖了我一程又一程。每次风尘仆仆地归来时,我的背囊里总塞有一摞沉甸甸的家书。在一座乡村,一个农妇的儿子爱上了美丽的贵族少女。备受单相思煎熬的他,做出了离家到庄园主

15、家当花匠的决定。启程的那天,雨丝纷飞。孤独的母亲坐在滴雨的屋檐下目送儿子欢天喜地地朝远方的庄园走去,年轻的农夫欢快地走着,他吹着欢快的口哨,始终也没有回过头。秋收的一天,他自告奋勇爬上高高的草垛,卖力地干活,因为他心爱的少女正在楼上的阳台注视这里。高傲的少女或许也被这劳动的场面所感染,顽皮地向草垛上的人们伸出了手臂,年轻人踮起脚尖为了握一握少女的纤手,不幸从高高的草垛上跌落摔死。母亲闻讯赶来了。与6儿子分别已久,万万没有想到会以这种结局重逢。当儿子在村人的嬉笑中下葬的时候,她紧紧地搂住冰冷的儿子,没有一丝抱怨,两行热泪从这位一生倔强从不落泪的农妇的脸庞滑落。她说:“我的孩子!”从小到大看电影无数,许多影片别说情节,就连名字也记不大清楚了,但少年时看过的这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