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161814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摘要:21 世纪是绿色消费的世纪,越来越多的人需要绿色食品和环保产品。绿色农产品就是以环保、安全、健康为目的产品,代表未来发展的方向。发展壮大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有利于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扩大农产品出口,增加农民收入,所以如何发展好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具有不可阻挡的趋势和重要意义。关键词:绿色农产品;黑龙江省;产业发展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涉及消费者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是新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

2、,是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的有效途径。一、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现状黑龙江省叫响安全优质农产品牌“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XX 年被浓墨重彩地写进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凸显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热度。全省要强化农产品全程质量监管、进一步叫响、做大全国首个完成种植业无害化生产大省品牌,着力建设国家最大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重要的出口基地,让全国人民吃上安全、优质的黑龙江农产品,从根本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直系国计民生XX 年以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曾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的焦点问题。随着“多宝鱼” 、 “红心鸭蛋” 、 “瘦肉精” 、 “

3、福寿螺”直至“三鹿奶粉”等个案接连不断的出现,食品安全开始亮起了警示红灯。能否保证食品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形象。值得欣慰的是,在有关部门历次对农产品抽检中,黑龙江省地产农产品合格率都达到了 99,最高达到 99.37,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全国首个种植业无害化生产省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开发主产区主要土壤环境指标和江河水质均优于周边地区。绿色食品生产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从 2.8提高到 3.5,绿色食品园区达到 5,农田灌溉用水氨根和亚硝酸盐含量均无显示,大气环境达到国家一级水平。1990 年,黑龙江省是全国率先进行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的省

4、份之一,1997 年黑龙江省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特别是“十五”以来,全省绿色食品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直保持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XX 年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计划达到 5000万亩,占全省耕地的三成,继续保持、领跑全国绿色食品第一大省。如表 1 所示,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正在逐步走向扩大发展的路子。“三大”刹手锏做大“龙字号”品牌加强“三品”生产基地管理,完善“三品”标准体系建设。今后坚决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绿色食品开发从投入品标准、生产技术操作标准到产品加工标准,坚持全程标准化,从而有效提高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以确保“第一车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三

5、品”认证标准的应用,扩大“三品”认证规模,提升农产品质量标准。主要是开展“三品”生产技术规程培训,引导企业应用新的生产标准加工产品;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规范认证行为,扩大认证规模;开展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保护黑龙江省独有的农产品知识产权。XX 年,全省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 9600 个,比上年增长 41。其中,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1500 个,比上年增长 25。二、黑龙江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绿色食品规模小,基地分散,品种单一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生产虽然有了快速发展,但是没有形成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基地,和品种齐全的成熟市场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黑龙江省可进行绿色食品生产的基

6、地面积广阔,但是其中生产绿色食品不到普通农产品的 10,绝大部分土地在进行传统的农业方式生产。此外,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品种单一,结构不尽合理,也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市场要求。有资料显示,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中,绝大多数是粮食作物及粮油产品。而蔬菜、水果、鸡蛋、奶等绿色食品的比重不足 30,而群众较为关心的水产品、畜禽类更是少之又少。而且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种植基地过于分散,虽然在全省各地几乎都有绿色食品种植地,但每块种植地的面积都较小,各个种植地又不能有效连接,从而缺乏规模效应。产业化发展缓慢,龙头企业牵动力弱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及农产品基地相对全国而言,还是多而分散,加之加工、仓储、运销的龙头企业都

7、很滞后,其主导产品单一、雷同,规模小,竞争力差,牵动能力弱,创汇龙头企业更少,给农民回报率低。黑龙江省年产值超过 5000 万龙头企业只有 46 家,超过亿元的企业很少,而且,在省级龙头企业中只有 22 个企业利税超千万元,其余多数企业处于微利和亏损状态,已有 27 户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中。而绿色食品及产品要求具有加工能力强,技术先进,经济实力大的企业牵动。因此,更谈不上创名牌,绿色新品牌了,黑龙江省知名品牌少,绿色食品被国家工商局评为驰名品牌,只有完达山乳业一家,被省工商局评为名品牌的仅有 24 个,不足全省 13,难以形成在全国市场上较强的竞争优势。市场开发较晚,市场体系不健全黑龙江省虽

8、然在绿色食品的生产上拥有一定优势,但在绿色食品的市场开发、市场营销上却起步较晚。一方面,由于经营分散,使绿色食品不能形成统一健全的营销网络和市场体系。由于绿色食品对产地和环境都有特殊要求,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大都分布在边远地区,如兴凯湖、大兴安岭、建三江这些地区,交通都比较落后。而绿色食品的主要消费者又集中在大中城市,这就给绿色食品市场的扩展形成了困难,造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畅。另一方面,生产绿色食品的企业缺乏市场观念,一些企业存在着“轻市场、重申报”或“轻零售、重批发”或过分依赖政府行为等现象。绿色食品一般只能在一些大型超市才能买到,且零散、种类少、价格比普通食品高 1-10 倍。科技含量

9、低,技术落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及产品大多数是大陆货,粮油多,蔬菜、瓜果类少,中药保健类、山特产品更少,科技含量低。因加工手段也落后, “原”字号产品多,如红豆、绿豆、花生、葵花籽、白瓜籽几乎都是原料出售,增值不多。在生产技术上,还是用老一套耕作技术和化肥、农药,致使粮食还残留有害物质,同时加工手段、仓储、包装上大多数不符合绿色产品标签规定,绿色产品以粗、劣、差的形象出现,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经济效益。绿色食品配套产业发展滞后,而且产品包装的设计档次不高,非常粗糙,更没有消毒、灭菌措施,存在绿色食品不“绿”的现象。缺乏生态意识和绿色观念,绿色产业发展缓慢黑龙江省绿色产品观滞后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生产者观

10、念滞后。相当多的农村干部、群众对绿色农产品的经济及环保效益所知甚少,市场观念淡薄,市场信息贫乏。此外,环保意识不强,在开发农作物的同时往往破坏原有的生态农业环境。而生产者科技素质低,只习惯利用化肥、农药来增产增收,致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绿色食品观滞后的又一体现是在消费者身上,绿色食品由于在我国起步晚,规模相对较小,且宣传力度不够,致使许多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了解还很少。三、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对策坚持可持续农业方向,实施绿色农业发展战略制定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绿色农业发展战略。加强资源保护及农业资源综合立法,对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贯彻环境保护法 、 森林法 、草原法

11、 、 渔业法及其他法律、法规,依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坚决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加强土壤环保,减少“白色污染”及化肥、农药污染,减少土壤中农药残留。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实行清洁生产,严禁在绿色食品生产区域建立污染的工业企业,严禁超标准废水、废气排放。环境保护部门要依法进行监控和管理,建立绿色生产保护区。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绿色产业升级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应立足当地绿色资源。由单一种植粮食向多种绿色经营发展,向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在产品结构上由单一追求产量向优质名牌绿色粮食产品发展,并增加肉禽蛋奶、果蔬、花卉、药材等名特优绿色农产品。在区域布局上,根据不同生态类型区发展不同绿色农业模式,积极

12、发展有特色的绿色经济。在产业化方面加强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龙头企业,包括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形成绿色产业链及产业群。发展各种市场中介组织,正确处理产销各方的利益关系,让农民真正得利。开拓国内外市场,发展绿色创汇产业要依托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一批绿色食品批发市场,形成辐射城乡、省内外的市场网络。要加大绿色食品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加大独具特色的名优特产品的宣传力度,增大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引进更多国外先进技术、资金、人才,与国际合作开发绿色产品,并以其得到联合国的有关组织的支持。绿色产品要逐步达到国际标准化,按照国际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准、

13、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并且贴有“环境标签” ,争取国际认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依靠高新技术,加强绿色农业推广及科技社会化服务要把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同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强化高新技术在生产中的主导作用,提高绿色食品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人才优势,集中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建立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绿色食品生产及加工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绿色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将其摆在省、市、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利用高新技术对生态环境及动植物生产建立长期绿色监测及预警系统、跟踪系统。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一批国外先进技术,为绿色食品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充裕

14、的技术储备。宣传和普及绿色农业知识,增强全民族绿色意识在各种层面上开展绿色消费知识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绿色意识。通过广播、影视、报刊等各种形式宣传环保和绿色农业知识。在有条件的大、中校、职业高中和农村中学开设绿色食品专业课。各级绿色食品管理机构要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生产者、经营者的绿色食品意识与技术业务。在农业技术培训和科技下乡等活动中,增加绿色食品方面的内容,把绿色食品知识直接送到生产者手中,推动绿色食品生产向更高水平迈进。参考文献:1、景侠,董智美.黑龙江省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北方经贸,XX(2).2、陈军,隋欣.黑龙江绿色农业与绿色食品问题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XX(15).3、赵新勇.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