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备考策略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1137122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备考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备考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备考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备考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备考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备考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备考策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备考策略首先,运用三种学习策略夯实古诗基础知识。1梳理知识以考纲规定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 四个考点为主线,构建逐层分解的三级子母知识网(树) 。如“表达技巧” 主要分为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构思技巧(第一级子母系统) 。表现手法又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衬托、对比等,修辞手法又分为比喻、比拟、夸张、对偶等,构思技巧又分为卒显志、首尾照应、起承转合、承上启下等(第二级子母系统) 。而借景抒情还可分为触景生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和移情于物等六个知识点(第三级子母系统) 。最后整理出第三级子母系统中各个知识点,并把知识点巩

2、固在简练的古诗名句上,如以理解记忆诗经采薇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思,雨雪霏霏”,掌握“ 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乐情”两个概念。2背诵积累“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覆大舟也无力” ,提高古诗鉴赏水平的关键是背诵积累古诗。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中说:“我对于这首诗所觉到的趣味也就是我所征服的新领土在这种变迁中我又征服了许多新领土,对于已得的领土也比从前认识较清楚。 ”可见只有平时不断背诵积累古诗,才能在比较阅读中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能力。因此要熟背小学和初高中程标准中必背古诗 134 篇(小学 70 篇,初中 34 篇,高中 49 首)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延伸阅读背诵一些外经

3、典篇目。3学习借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 、 宋诗鉴赏辞典 、宋词鉴赏辞典 、 元曲鉴赏辞典四本工具书既是高考命题人拟题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提高考生古诗鉴赏能力的必读书。可从辞典中选读袁行霈、周啸天、刘学锴等专家通俗易懂的鉴赏,引领学生学习其中从每字、每句、每联、每层的微观角度赏析古诗的方法,这种以专家赏析引路示范的阅读方法,既可突破规范拟写答案语的难点,又可在不断积累古诗基础上形成深厚的化积淀,从而全面提升考生鉴赏水平。其次,运用七种阅读策略快速“披入情” 。虽然命题材料都是考纲规定的“浅易的古代诗” ,但解答高考古诗试题的瓶颈还是读不懂诗,可借助以下七种方法快速读懂全诗。1熟悉作

4、者鉴赏诗歌首先要知人论世,所谓“知人” 就是明确作者的生平、思想和风格。 “论世” 就是弄清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李白、杜甫、王维、苏轼、王安石等著名诗人的作品在近五年考题中涉及较多,要熟悉其作品的主体风格及主流思想。李白的诗炽烈奔放,怀才不遇;杜甫的诗沉郁凝重,忧国忧民;王维的诗含蓄生动,闲适空寂;杜牧的诗含蓄绰约,借古讽今;苏轼的词雄健豪放,旷达乐观;秦观的词情真意切,伤春离愁;李清照的词婉转凄切,忧国伤时;辛弃疾的词气势雄壮,报国无门。试题会在注释中交代诗人所处时代或当时处境,这些注释内容恰是解题所需的关键信息。2懂“诗家语”掌握了古诗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上的特点,才能消除字隔阂。要积累熟记古

5、诗中常出现的双音词,如“端居(闲居) 、取次(随便) 、若为(怎能) 、阑干(纵横) 、无那(无奈) ”等。因受平仄限制或表意需要古诗中常出现倒装句和省略句,并常以“敢(怎敢) 、肯(岂肯) 、忍(怎忍) ”等词表反问语气,解读时要有还原语序和补充字词的意识。古诗常用借代、互和互体修辞。如今年江苏卷的第 9 题考查岳飞的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中“ 万岁前珠翠绕”一句就用了借代修辞,以妇女佩带的首饰“珠翠” 指代宫女。所谓 “互体”是上的话里含有下说出的词在内,下的话里含有上说出的词在内,如杜甫的客至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就是互体,意即“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 ,蓬门(不曾

6、缘客开)今始为君开”。3抓情感语“情感语 ”是指古诗标题或正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语言。诗歌的标题不仅交待诗歌所咏对象和事,还常以“怨、愤、哀、喜、别”等词语点明全诗感情基调和写作目的,如 2004 年江苏卷柳中庸的征人怨 、200 年全国卷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2007 年重庆卷白居易的惜牡丹花等。许多诗中常有“孤” 、 “独”、 “悲”、 “愁”等直接表露情感的诗眼,如 2008 年湖南卷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愁 ”字统摄全诗情感。4把握结构高考所选古诗大多具有卒显志(篇末点题)的特点。律诗一般分为两层,前两联是叙事写景,后两联是抒情言志。词一般上阕叙事写景,下阕抒情言志,

7、每阕内也是先叙事写景后议论抒情。因此把握全诗主旨的捷径就是深入探究诗词中末几句含意。最近五年中高考古诗试题中围绕古诗尾句(联) 、词的下阕或每阕内末几句设计的分析情感的试题就有 19 道,今年分析诗中最后两句思想情感的试题就有道。如今年东卷第 14 题中(2)小题“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要求分析杜牧的寄远最后两句的思想情感,其答案是:这两句写诗人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然看到红袖凭楼的情景,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抓住意象古诗中有许多具有固定象征义的意象。孤蓬、浮云、长亭、南浦等表达离愁别绪,明月、杨柳、芳草、鸿雁、杜鹃等表达思乡怀人,落

8、花、流水、夕阳等表达时光流逝、美人迟暮,梅花、菊花、荷花、青松、翠竹等隐喻正道直行、坚贞孤傲的君子,等等。利用这些“情感载体 ”即可管中窥豹,见微知著,把握全诗抒发的情思。6明确类别水诗、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咏史诗等七类古诗抒发的情感是有规律可循的。水诗抒发喜爱川美景之情;田园诗抒发怡然自得的闲适情趣,表达远离污浊官场的洁身自好情怀;边塞诗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征人久戍边关的乡思或壮志未酬的怨愤;送别诗抒发黯然销魂的离愁别绪,表达对情人或亲人的依恋,寄托对友人诚挚的安慰和祝愿;思乡诗表达客居他乡游子和远戍边关征人的思乡怀人;咏物诗表达自己的高洁傲岸的品格;咏史诗表达缅怀古

9、代英雄、渴望建功立业之志,抒发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愤懑,抒发国土沦陷、河易色的悲痛,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抨击昏庸腐朽统治集团。7以诗解诗“以诗解诗 ”就是借助已掌握的古诗解读未知新诗的阅读方法,即利用自己积累的古诗与要求分析古诗之间在意象、意境、手法、构思和情感等各方面的相似性或相关性进行类比联想或相关联想,突破分析未知古诗的难点。古诗积累越多则触发的联想越丰富,那么对未知古诗理解的就越深入透彻。最后,运用三种答题策略科学规范做答。写好高考古诗试题的答案语是决定最终得分高低的关键环节,许多考生都是因写不好分析语而丢分,应按以下方法写出规范答案语:1运用诗歌术语写准总括语高考古诗试题的

10、答案语应按“总括语分析语” 总分格式表述。总括语是指答案语中用古诗术语概括古诗在意象、意境、手法和情感等某个方面特点的总结部分。要准确理解并熟记答题所需的各种鉴赏术语,表现手法术语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移情于景、托物言志、侧面烘托、以动衬静、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细节描写、卒显志、起承转合、承上启下、首尾照应”等,情感术语有“ 离愁别绪、思乡怀人、恬淡闲适、清高孤傲、傲岸不羁、孤寂惆怅、凄苦烦闷、伤感不平、苦闷无聊、乐观旷达、轻松愉悦、建功立业、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忧国忧民、美人迟暮、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物是人非”等。效果术语有“异曲同工、画龙点睛、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

11、泪下、耐人寻味、言尽旨远、意味隽永、意在言外、意境高远”等。2运用两种格式写细分析语分析语是指答案语中结合诗句具体赏析部分,即结合诗句分析阐明总括语中诗歌术语的内涵。如果总括语中用了术语“借景抒情”,那么分析语中就要相应结合诗句分析出何景、何情、景与情何关系三个要点。分析语有诠注式和穿插式两种写作模式。诠注式是对诗句意思进行简洁解释说明。穿插式是从诗中筛选出答题所需的关键词语穿插在自己的答题语中。如今年湖南卷第 14 题(1)小题在分析元好问词中情感时就用了穿插式元词之情趣:作者用“绿窗犹唱”、 “花落”、 “莺无语”、 “烟中树”、 “暮” 、 “疏雨”、 “梦” 等词语刻意营造了春逝之氛围

12、,用“留春” 、 “问春”、 “寻春”等词语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情绪。还可运用一些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格式提高分析语准确性,如分析借景抒情手法时,可依照“借助的描写,营造了氛围,表达了情感”格式(三处省略号的内容依次是诗中各个意象、意境特征术语、思想感情术语)拟写答案语。3依照不同题型写全各要点在具体解答分析意象、分析意境、分析炼字、分析手法、分析情感等五种高考古诗鉴赏题时,可将“总括语分析语” 的答案再分解成“指 析点” 三大步, “指”就是总括语, “析”和“点” 就是分析语。分析意象题按照“指出意象 分析特征点明情感” 格式表述,分析意境题按照“概括特征 描术画面点出情感” 格式表述,分析炼字题按照“指出炼字 分析含义 点明情感” 格式表述,分析手法题按照“指出手法 分析运用 点明情感” 格式表述。诗歌最主要的特征是抒情性,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 ”所以解答各种古诗鉴赏题的最后一步都要点明情感。总之,在积累背诵古诗基础上引领学生品词析句地深入解读,这是提升高考古诗鉴赏复习效果的关键和根本,须知解题技巧永远是第二位的, “厚积” 才 “薄发”, “腹有诗书技自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