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123626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立足民生利益突破热点难点系统全面地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二一二年十月八日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关乎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在实践中,我们遵循阳办发XX76号中共阳泉市委办公厅、阳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阳泉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我局作为全市 12 个试点单位之一,按照市、县决策部署,下大气力完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一、立足民生,统筹推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改善民生的全局中谋划交通运输的发展,着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

2、供保障与支撑。加快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服务和推动民生改善。从 XX 年 8 月开始,紧紧抓住全省实施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的政策机遇,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稳步实施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至今年 8 月底,全县街巷硬化总里程完成 3006 公里,完成全县计划 2826 公里的106.4%,全县 318 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街巷硬化,圆满实现了“两年任务一年完,提前实现全覆盖”的既定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以平定县农村街巷硬化与行政村人口和经济现状相结合;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要求相结合;与移民搬迁相结合;与农村旱井集水相结合等

3、“五个结合”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意见,确保街巷硬化建设工程高质量、高速度的同时,保障了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节约性和惠民性,同时,针对在实施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公正、不公开、不透明的问题,今年我们牵头组织联合验收组,对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进行全面验收。首先,由各乡政府牵头进行初步验收,成立由乡政府领导、村委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党员老干部代表、村民代表组成的验收组,由我局组织对乡验收组成员进行公路施工技术和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培训,让他们初步掌握关于街巷硬化工程验收相关知识后,对各村的农村街巷硬化工程进行初步验收。然后,组织县交通运输局、县纪检委、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

4、、县审计局、新农办等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合验收组进行验收,确保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省政府惠民政策带来的好处。同时,加快广阳路、冠山舍利文化园旅游专线、阳五高速公路平定北互通连接线、大寨至药林寺旅游专线、阳泉汽车客运南站等一批民生工程的建设步伐,努力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运输服务,为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作出贡献。二、顺应民意,大胆改革,促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按照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3336”规划,即:用 3 年时间,筹集社会资金 3000 万元,更新投入 300 辆公交车和中小型客运面包车,争取政府投入 600 万元,在 XX年底前,全县实现农村公交客运网络全覆盖。

5、近年来,我们把工作要点放在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革上,采取“主线收购,支线过渡”的办法,由平定县东方世纪公交客运有限公司对原挂靠经营的农村客运线路进行公交化改造,逐步实现公车公营公交化。截止 XX 年底,全县共开通 5 条县城公交线路,实现了县城主干街道公交全覆盖;9 条县城至重点乡镇公交,实现了全县 10 个乡镇中的 7 个乡镇的公交覆盖;18 条县城至中心村的公路客运线路;10 条乡镇至边远村的镇村客运线路;基本形成了县城内公交客运、县乡城乡公交客运和镇村公交客运的三级城乡公交客运网络。XX年 11 月 1 日,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推进会在我县召开,省交通运输厅王志民副厅长高度评价我县大胆探索

6、,先试先行的做法,并称之为“平定经验” ,号召在全省推广学习。但是从目前运行情况看,还存在好多问题,车辆通达率和运行密度不高,群众乘车难问题再次出现,反响强烈。 “想公交,盼公交,公交来了没公交”的现状亟待改善。按照3336”规划,XX 年是我县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完善之年,在年底前真正实现村村通公交网络全覆盖任务还很艰巨,为了让广大群众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民真正享受到公交客运带来的好处,针对群众反映的的乘车难问题,我们在运管部门围绕“如何办好城乡公交,让群众满意”的命题,开展大走访、大讨论。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一方面分乡镇组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乡政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的意

7、见建议,一方面分村逐户进行下访,充分了解广大群众对公交客运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这些意见建议,积极向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争取扶持政策和资金,大幅度投入运营车辆,在对农村客运线路进行改造的同时,努力规范和改良公交客运车辆的运营方式,提高运行密度和服务质量。一是变单向发车为双向发车,进一步满足边远山区较大行政村农民群众“早晨进城购物,晚上平安回家”的要求,还要满足在外务工人员“早晨回乡探亲,晚上按时返岗”的需求,真正方便群众。二是根据全县总体布局,分环城区、东片区、南片区、北片区、中片区,合理确定公交运营主线,增加运行密度,定点定时发车,进一步方便主线区域群众出行。三是大力推进“镇村客运”小型车的普及

8、和覆盖,彻底解决边远山村的群众出行乘车问题。四是建立农村客运公共财政支持保障制度,协调各乡(镇)、村和民政、教育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军人、学生、残疾人、老年人、农村低保户等社会特殊群体的乘车优惠补贴问题。五是完善城乡公交车辆运行监督监管机制,在公交客运线路沿线各行政村,聘请认真负责的老党员或老干部为监督员,对客运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及车辆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客运服务质量的提升。力争在年底前,真正实现村村通公交客运网络的全覆盖,兑现政府对群众三年解决乘车难问题的承诺。三、维护民利,突破难点,着力解决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平定县第二运输公司是平定县交通运输局所属的集体

9、所有制企业。自 1997 年以来,县二运公司处于停产状态,期间虽经过几次改革尝试,但都没有实质推进。二运公司 200 余名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就业安置、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二运下岗职工对政府、对企业、对主管部门形成了多年积怨,成为我县实行企业改制以来遗留的最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我们首先在局党政领导班子内部开展“假如我是二运人”为题的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然后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积极为寻求二运改制的路子而多方奔走,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和平定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达成意向,利用在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过程中成立的东方世纪公交有限

10、公司这个就业平台,由平定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接管平定县第二运输公司,发挥行业相近,体制和职工身份一致等的优势,对二运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整合经营,在此基础上,由平定县东方驾校、平定县东方世纪客运有限公司和山西省城联伟恒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充分利用原平定县第二运输公司的人员和场地等资源,组建了平定县东方时尚出租汽车有限公司,解决了公司职工的就业安置,保证了企业稳定和社会稳定。破解了二运改制这个长达十四年的历史难题。四、关注民情,强基固本,切实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着力建设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关。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

11、群众工作。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围绕“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主题主线和人民群众关注的工程建设、公路养护管理、超载超限治理、征地拆迁、行政审批以及客运车、出租车等交通公共服务等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和群众,广泛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行业管理和政策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推进交通运输政务公开,建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坚持用群众工作统领交通运输信访工作,创新信访工作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倾听群众诉求和呼声、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和窗口作用。切实加强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党员干部服务大局、破解难题、推动发展、开拓创

12、新、善抓落实的本领和能力。力争形成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领导干部带头引领作示范、人民群众踏踏实实得实惠的生动局面。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和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了平定县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纪律规范、执法岗位制度、服务承诺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 1 个规范、3 个方案、3 个办法和 27 项制度,有效地促进了交通运输部门的规范化管理。逐步形成了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扎实推进廉政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以从严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支出为重点,坚决遏制奢侈浪费和形式主义。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巩固公路基本无“三乱”治理成果。深化交通工程项目专项治理,健全工程建设领域规章制度体系,加快推进交通建设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总之,下一步,我们要把落实“社会管理创新”与推进交通工作发展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着眼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稳定,着力解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注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努力形成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确保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项部署和任务要求落料到实处,为全县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