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ndex调研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072040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index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h-index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h-index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h-index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h-index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index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index调研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 指数优于其他评价指标。H 指数将论文发文数量与引文数量紧紧联系在一起,具有将论文的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特点,比较全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H 指数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很难通过自引达到膨胀;概念简单,易于计算;H 指数“质”与“量”兼顾,将论文数及其引文影响力相结合,用于评价研究者的绩效更趋合理;H 指数应用领域广泛,不仅可用于评价一位科研人员,还可以用于评价科研群体、学术期刊和学科领域等等;H 指数方法能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和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相比,H 指数具有以下优点:1、和传统的引文分析法相比,H 指数兼顾个人科研产出的质量和数量,得出的影响力评价更为合理。2、H 指数是动态

2、的,不是静态不变的,单个人院的 HZH 指数总是不断上升的: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科研人员会产出更多的成果;另一方面科研人员的以往成果在未来的岁月中引用次数只会增不减。这对科研人员也是一个极好的激励。2、3、数学上,在正常情况下,排在引文高端的论文可能获得新的被引频次,引文数小于 H 值的论文有可能再数量上增加,而某个科学家的 H 指数不会随着这部分引文和论文的增加而增加,这种特性使得 H 指数在具有动态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H 指数的数值仍然取决于作者论文的引文分布形式。3、4、H 指数很难通过自引达到膨胀,正如 Hirsch 所说:”你无法伪造它,因为它依赖的运作机制需要有个

3、时间的跨度。“4、在做出最终选择或形成判断之前,个体极少能获得所有有用的信息。而 H指数只需得到所有有效的文献计量信息中的一个子集,就可以通过计量进行判断,因此在提供精确结果的同时,大大节省了认知耗费和信息检索的努力。5、长期以来,人们利用期刊影响因子作为期刊评价的重要指标,现在 H 指数也可成为期刊影响因子的有益补充。首先,它是钝感的,某些意外的,无引用的文章,一篇或者少数几篇引用次数奇高的论文对它的影响极小;其次,它综合考虑数量和质量,减少对一些小期刊明显过高的评价【28】但是 H 指数也是不完美的,尚存下列缺点:1、现实中,我们经常把以某位科学家为作者(或合作作者)的论文成为“他/她”的

4、论文。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科学领域,研究工作往往是需要协作的,是由一个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的,这个团队往往由资深的研究者管理或指导。一个研究人员发表(或合作发表)的论文,往往包含多人的参与及贡献。如果把一个科学家的研究论文作为其项目组全部论文中的一部分,那么就项目组的论文而言,其引文在该项目组所产生的全部论文中不是平局分配的。相反地,那些被引特别多的论文成了研究项目的代表性论文或者“标志性”论文。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标志性”论文“诱捕”了其他论文的引文数。一些研究小组的引文影响可能几种在为数不多的高被引标志性论文(也许只集中在一篇论文 K)上,而另外一些研究小组或许有一系列的标志性论文,因而

5、他们的引文影响相对集中。而后者往往会获得比以前更高的 H 指数但这种H 指数的差异一定能反映研究绩效或者研究质量的差异么?2、H 指数对于那些刚开始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而言是不利的,因为他们的论文产出和引文率相对较低。但是这项指标却有可能造成科学家驻足并满足于已有成就,因为科学家们即使没有新的论文产生,以往的论文仍然有可能获得被引数量,进而引起 H 指数的增加。3、这项指标是基于长期的观察。因此,由于上述同样的原因有可能导致我们看不到科学家研究活力的衰退情况。4、H 指数在微观层面上是比较适合的。但是在更高的集总水平上,会有更多不同的指标。只有利用多种合适的指标集而不是单一指标进行测度,才能够提

6、供一幅充分反映现实情况的多维度画面。5、根据 H 指数的定义,它不能超越论文数量的界限,因此,因此它不利于那些论文数量少而被引频次高的科学家。6、被引频次 指数 科研人员 科学家 论文数量 文献计量学 同行评议 科研绩效评价2、影响因子正因为 SCI 收录的数千种学术期刊良莠不齐,片面强调 SCI 论文数是不合理的,因此国内一些大学、研究所开始同时看重发表论文的学术期刊的档次,也就是所谓“影响因子”。SCI 的开发者每年都会发布 SCI 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即把某种期刊在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而得的数据。一个期刊的“影响因子”高,表明它发表

7、的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多,也就表明该期刊的影响力大,档次也就高。但是,影响因子是否能够完全反映期刊的档次,并不是没有争议的。即使能够如此反映,也不能把期刊的影响力和具体一篇论文的影响力等同起来。统计表明,论文引用次数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存在所谓“8020 现象”,即 80的引用次数来自于 20的论文。因此,一篇发表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的论文可能很少被人引用,而一篇发表在影响因子低的期刊上的论文则有可能反过来。但是国内不少科研人员却把发表其论文的期刊的影响因子等同于其论文的影响因子,甚至把各个期刊的影响因子加起来作为自己的论文的影响因子的和。所以要评价一个科研人员的学术成就,光是看其发表的论文总数

8、并不妥,还要看这些论文的质量,但是把期刊的影响力视为论文的质量指标也是不妥的,必须具体地看其论文的情况,总体地衡量其论文的被引用情况。有趣的是,原本人为规定的 H 指数居然被一些学者数学推导得出: H 指数与原有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而且数据也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些联系。随着 H 指数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H 指数在学术期刊评价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运用 H 指数对期刊的影响力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关注。当前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现象越来越多,学者之间的交流频繁。中国国内学者和机构虽然均有所参与,但力度不够; 所以这种算法其实不是很科学的,还是应该将第一作者

9、、通讯作者等主要贡献论文与其它合作论文分开计算,包括计算 h 因子和引用次数,呵呵。像前几年炒得火热的全球百大化学家,前十名里面有好几个年轻人都是靠博士阶段跟老板挂名论文将总引用和篇均引用提上去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 SCI)数据库,随后又建立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 SSCI)和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简称 A&HCI)。h 代表“高引用次数”(high citations)。一个人的 h 指数是指他至多有 h 篇

10、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 h 次。例如,h 指数发明人赫希本人的 h 指数是 49,这表示他已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 49 次的论文总共有 49篇。与其他统计方法不同的是,要确定一个人的 h 指数非常容易,用赫希的 话说,只需要“花30 秒钟”。到 SCI 网站,查出某个人发表的所有 SCI 论文,让其按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列,往下核对,直到某篇论文的序号大于该论文被引次数,那个序号减去 1 就是 h 指数。赫希认为 h 指数能 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学 术成就。一个人的 h 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在当代物理学家当中,h 指数最高的是普林斯 顿大学的理 论物理学家爱德华 维腾

11、(Edward Witten),达 110。维腾被普遍 认为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理论物理学家。中国读者较为熟悉的霍金的 h 指数也比 较高,为 62。生物学家当中 h 指数最高的为 沃尔夫医学奖获得者、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生物学家施奈德(Solomon HSnyder ),高达 191,其次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家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为 160。生物学家的 h 指数都偏高,表明h 指数就像其他指标一样,不适合用于跨学科的比 较。赫希还计算了在最近 20 年获 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物理学家的 h 指数,平均值为 41。美国科学院物理学与天文学部 2

12、005 年新科院士的 h 指数平均 为 44,而生物医学部新科院士的h 指数平均高达 57。很显然,h 指数的高低与从事科研的时间长短有关。对于年轻科学家来说,由于发表论文数量太少,论文的数目成了其 h 指数的上限,计算其h 指数没有多大的意 义。h 指数比 较适合用于衡量已从事科研多年的 资深科学家的总体成就。一个人的 h 指数不会随着 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只会增加或保持不 变。通过研究许多位物理学家的 h 指数,赫希认为如果一个人在从事科研 20 年后(从发表第一篇论文算起),h 指数能达到 20,就算是一名成功的科学家 ;能达到 40,则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很可能只能在名牌大学或研究所才能

13、见到;能达到 60(或 30 年后达到 90),则是首屈一指的大科学家了。赫希同时提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物理学家要获得永久教职(副教授),h 指数一般为 10到 12,晋升为 正教授则大约为 18。成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的 h 指数一般在 15 到 20,而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则一般在 45 或更高。h 指数也有漏洞可 钻h 指数有其局限,除了不适合用于评价年轻科学家外,也不适合用于 评价历史上科学大师的成就。比如,根据 SCI 的收录计算,大物理学家费曼的 h 指数仅为 21,按赫希提出的标准只能算是一名“成功科学家 ”。SCI 未收录 1955 年之前的物理 论文,费曼在那之前发表过 17 篇

14、论文,即使把 这 17 篇 论文全部算进去,费曼的 h 指数最多也就 38,也还没达到“杰出科学家”的标准。老一辈 科学家并不像当代科学家那 样频繁发表论文,而且他们的重大贡献很快成为专业常识,人们在提及时不再引用其论文,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在 h指数方面大大吃亏。论文引用包括作者本人在后来的论文中自我引用(自引)和他人的引用(他引)两种,SCI在统计时并不对二者做出区分。显然,自引次数的多少与论文的影响力毫无关系,但是有些科研人员却故意频繁自引,制造论文被引次数高的假象。赫希认为 h 指数的一个优势是很难通过自引来拔高,“无法 伪造它” ,因为它衡量的是一个人的全部学 术成果能否经受长时间

15、的考验。波士顿大学物理学家悉尼莱德纳(Sidney Redner)接受自然的采访时对此也表示同意:“想要假造全部的科研生涯是非常困难的。”赫希和莱德纳都低估了中国科研人员在这方面的创造能力。以郑岳青为例,他迄今共发表了 134 篇 SCI 论文,其 h 指数是 14,这算是相当高的了,按赫希的标准,可以在美国研究型大学获得永久教职。但是仔细核查这些论文的被引用情况,会发现绝大多数都是没有价值的自引,有的论文被引用了 24 次,而其中郑岳青自己就引用了 20 次!如果把自引次数去除掉,郑岳青的 h指数就降到了不值一提的 6。再好的评价体系,也无法避免被别有用心者钻空子。在中国,一个人想要假造全部

16、的科研生涯是非常容易的。 H 指数作为科研评价的应用和局限性分析,何建芳、李少贞,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 26 卷第 4 期 2010 年 11 月长期以来,如何科学、合理、公正、公平地评价科学家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的难题。目前,对科学家的绩效评价,科研管理者通常采用同行评议、文献计量或两者结合的方式。但是,同行评议带有大量的主观看法;文献计量也具有很大风险,容易造成学术造假等负面影响。总之,当前科研评价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发表论文次数、论文被引用次数(包括被引用总次数和篇均被引次数)、高影响力论文的篇数以及载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等。2005 年,美国物理学家 Jorge E Hiesch 教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评价指标 H 指数,它将数量因素(论文数)和质量因素(被引频次)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h 指数一经报道,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Nature 发表了一篇题为“index aims forFair ranking of scientist”的报道文章,肯定指出 h 指数将在科学家科研评价中起到重要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