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06266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3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迸溅(bn) 勾当( u) 颔首低眉(hn)B镂空(lu) 蛮横 (hn) 长吁短叹( x)C狩猎(shu) 荒谬 (mi) 繁弦急管( xin)D陨落(yn) 阴霾( l) 寻章摘句(zhi)2(3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玷污 诡秘 辨伪去妄B嬉戏 嗔视 待才放旷C幅射 旁骛 险象迭生D沉湎 屏障 再劫难逃 3(3 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B微笑是一首动人的歌声,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C江边垂柳,袅娜多姿,令许多游人不

2、禁停下脚步驻足观赏。D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3 分)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悟空车迟国斗法( 西游记)B张飞刮骨疗毒( 三国演义)C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红楼梦)D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水浒传)5(3 分)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交警对正要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说: “请您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起时再走,多谢您的合作。”B护士对候诊的患者们说:“我叫到谁,谁进去,没叫到的都老实呆着!”C公交车司机对个刚上车的老人说: “老头儿,赶紧找个座儿坐下。你摔了,我可不负责啊!”D食堂管理员对把剩馒头扔进垃圾箱的同学说: “

3、你以为这是你家呢,可以随便浪费粮食,赶快把馒头给捡回来!”6(3 分)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事物“量变”的过程,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积累,就没有“质变”。 。这之间,最重要就是积累。A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要想获取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B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要想获取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C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要想获

4、取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D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要想获取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7(7 分)按课文原文填空。(1)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夜雨寄北)(2)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 陋室铭)(4) ,家书抵万金。(杜甫 春望)(5)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明以死明志决心的句子是 , 。二、阅读(45 分)(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 810 题(8 分)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

5、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忱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8(2 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薄: (2)求 :9(4 分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微斯人,吾谁与归?10.(2 分)“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指什么内容?(二)阅读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回答 1114 题(12 分)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 100 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土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

7、供开发,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它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 15 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就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近几年,人们还培育出一些藻类新品种,这些藻类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不断翻番。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

8、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够 300 亿人的需要。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近海的鱼虾数量已近极限,很多国家为了争夺有限的近海资源纷争不断。但是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 50 亿吨。只要磷虾的捕获量每年达到 1亿1.5 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 1 倍以上。何况,在远洋和深海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我们说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选文有改动)11(3 分)第段中许多

9、人发出的警告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警告?12.(3 分)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13.(3 分)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14.(3 分)鉴于近海开发出现的问题:人类在未来对远洋和深海进行开发时应防止哪些不良行为和结果的出现?(答出三点即可)(三)阅读改变命运的一分,回答 1519 题(13 分)改变命运的一分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查分数吧?你 59 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

10、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是不是给

11、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女人心。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一还十,怎么样?”“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

12、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 98 分的好成绩,被扣去 10 分,还有 88 分。于是学校给小男孩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后来,小男孩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不忘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

13、,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注:高利贷:索取特别高的利息的贷款。15(2 分)从第段小男孩来办公室找秦老师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是有些顾虑的,他可能有哪些顾虑呢?(答出两点即可)16.(3 分)先前,秦老师以为小男孩是来查分的就有些不高兴,后来当小男孩提出加分的要求时,她本应更不高兴,但她为什么还对小男孩“面带歉意地笑笑”?17.(3 分)第段写道“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秦老师为什么会“有点犹豫不决”?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具体回答。18.(2 分)第段中,秦老师的“灵感”具体指什么?19.(3 分)为什么说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的那一分

14、改变了他的一生?(四)阅读谦和是一种力量,回答 2023 题(12 分)谦和是一种力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冲突横亘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是不顾一切地发泄心中的愤恨,还是谦和、冷静地思考?我们的答案是后者。谦者,谦虚,谦让也。它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互相尊重。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一)“和”历来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愤愤不平的廉颇,纵使百般刁难,甚至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却能以大局为重,隐忍退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最终使廉颇负荆请罪,留下“

15、将相和”的千古佳话。试想如果蔺相如不能隐忍退让,与廉颇势不两立,势必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极有可能导致赵国覆亡。所以说,愤怒看似凶猛,但却在谦和忍让中化为和谐。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昔日,刘备放下皇叔州牧的身份,顶风冒雪,不顾路途难行,心怀赤诚,三次来到乡野荒村,访贤求才。第三次时,离草庐半里,他便下马步行,听闻孔明午睡未起,便静候在草堂阶下,终于用谦虚的态度、真诚的心意打动了卧龙先生。(二)这才使三顾茅庐成为千秋美谈,三分天下成为历史功业。谦和还具有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力量。谦和的态度使你更容易让人接近,谦和的微笑总是能给你带来好运气。也许一点点的善意、理解、宽容和付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增添一点美好和快乐。然而,谦和并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有失尊严的顺从,我们必须做到谦和有度。谦和,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谦和,似一篇清丽的婉约文章。(三)谦和,既美丽了自己,又悦目了他人。(选文有较大改动)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