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八课教案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105741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八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八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八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八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八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八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八课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奋发努力,相信自己1第八课 国家收入的分配社会生活中,无论是百姓生活保障,还是国家的政治活动,经济文化建设,都需要依靠国家提供的财力,因此,国家必须直接掌握一定的收入。国家的收入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国家收入的分配使用有什么作用?这是本课要向大家介绍的有关国家收入分配方面的知识。8.1 财政收入与支出【新课标要求】(1)知识目标1、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种类。2、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如何正确使用财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3、运用财政图表、数字分析领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

2、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教学重点、难点】财政支出问题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收支平衡【教学方法】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69 页“上海徐家汇地铁战”材料,议论材料提出的三个问题。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地铁耗资巨大,只能有国家出资兴办,国家必须有一定的收入,才能保证其各项职能的顺利实施。(二)进行新课财政收入1、什么是财政奋发努力,相信自己2教

3、师活动:讲解引导财政的含义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从这一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财政的实质就是国家在社会范围内获得国家收入,并将它集中性分配使用。(2)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教师活动:请大家想一想,财政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做什么工作?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制定收入、支出计划。教师点评: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叫做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财政实际执行情况,叫做国家决算。国家就是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这两个方面,参与社会分配,实现国家职能的。2、财政收入的渠道教师活动:财政收入就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70 页,想一想,利财政收入有哪些具

4、体渠道?什么是主要的财政来源?学生活动:认真思考总结,得出结论教师总结:四大渠道,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教师活动:根据财政收入的来源,同学们主要有哪些因素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发表见解教师总结: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发展水平,这是基础性的因素。因为国家收入主要依靠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壮大,税收、利润才有保证,没有经济的增长,就不会有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因此,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第二,分配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创造的总财富是一定的,国家要的多

5、,企业和个人的分配收入就减少;反之,企业和个人要的多,国家收入就减少。它们是彼此消长的关系。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奋发努力,相信自己3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二、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就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71 页彩图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教师引导:这里面基础工程属于经济建设支出,治理环境、兴建体育馆、奥运举办费用等属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财政支出的分类按财政支出的用途,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6、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五大类型。(1)经济建设支出经济建设支出占据财政支出的首位。在全部经济建设支出中,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的支出占绝大多数,反映了国家财政参与经济建设的重点。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 72 页财政在经济建设方面支出图表,并列举国家经济建设方面的重大投入项目,了解我国财政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作用。学生活动:积极发言。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等等。(2)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主要包括这些单位的人员经费支出,设备购置、维护及公务费用支出。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 72 页财政在科教文卫方面支出图表,并思考回答所提问题。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图表说明科教文卫方面的支

7、出逐年增加,但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3)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是指用于政府机关、司法部门、驻外机构、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国防科研方面的支出。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 73 页财政在行政管理和国防方面支出图表,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图表说明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稳中有增,但国防建设方面的支出稳中有所下降。奋发努力,相信自己4(4)社会保障支出是指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的各种费用。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 73 页相关链接,并了解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的内容。学生活动:阅读思考。(5)债务支出 用于偿还国家各种债务本息方面的支

8、出。教师点评:注意国家财政发行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形成财政收入,偿还这些债务属于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1)财政收支的三种情况:收大于支,支大于收,收支相等。在财政预算、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状态,表明国家筹集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但收支平衡是在动态中实现的,由于具体条件不断变化,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2)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3)财政赤字是指当年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过日子,有可能导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必须把财政赤字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思

9、考教材 75 页虚框内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教师点评:发行国债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扩大政府投资,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国债发行规模过大,会增加政府还债负担,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国家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收入支出控制经济运行。当经济增长缓慢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当经济发展过热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奋发努力,相信自己5增加税收,以抑制社会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国家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国家是通

10、过财政预算和国家决算参与社会分配的,知道了财政收支的具体途径和用途,以及要保持财政收支平衡等常识。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用财政手段调控经济、管理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将有重大指导作用。【课余作业】讨论:财政收入增加,有利于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因此,财政收入越多越好。【教学体会】本节内容相对学生生活实际来讲,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财政活动实例,让学生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并能够从自己的实践中理解、把握国家财政的实质。 8.2 财政的巨大作用(一)知识目标1、理解财政支出的巨大作用。2、运用财政知识,联系当前国家财政政策,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二)能力

11、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社会主义优越感,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教学重点、难点】财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教学方法】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75 页“神舟五号”材料,并议论材料提出的问题。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属于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等。(二

12、)进行新课奋发努力,相信自己6集中力量办大事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材料一:三峡工程静态总投资(未含物价上涨及施工期贷款利息) ,按 1993 年5 月末价格计算,为 900.9 亿元人民币。其中枢纽工程投资 500.9 亿元,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费用 400 亿元。三峡工程施工期 17 年,全部完建约需 20年,第 11 年(2003 年)开始发电受益,后期工程投资较易解决,因此,工程投资的关键是发电前 11 年的资金,按 1993 年 5 月末价格计约 650 亿元。 材料二:总投资超过 1400 亿元的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于 2002 年 7 月 4 日全线开工

13、。沿线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十个省(区、市) 。东段运营一年来,已累计向下游四省一市 21 家用户供气超过 7 亿立方米。按照部署,工程将于 2005 年 1 月 1 日实现全线商业供气。材料三:南水北调工程堪称世纪工程,该项工程通过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联通,逐步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工程总投资近 5000 亿元,不仅是我国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也将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实施东线和中线第一期工程的静态总投资为 1548 亿元人民币,其中主体工程投资 1240亿元,配套工

14、程投资 3808 亿元。请结合教材神舟五号、青藏铁路等材料,讨论它们说明什么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发表见解教师点评:国家通过财政支出,调节资源配置,集中财力办大事,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等。可见,国家财政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集中力量搞好基础设施、基础工业、高科技研究开发这些行业是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资金投入大、建设工期长,技术要求高,风险大,利润少。一般来说都是通过国家财政力量来兴办,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2、国家通过财政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出的数量、方向结构的控制和调整,促进供求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如

15、青藏铁路、三峡工程、西气东输等等,既使西部奋发努力,相信自己7地区的丰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又改善了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改变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3、国家财政促进教科文卫事业发展大家知道,经济发展要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这些部门不能直接创造财富,只能靠国家财力取得发展。教师活动:请看教材 76、77 页材料,联系神州五号、承办 2008 年奥运会材料,说明国家财政发挥了什么作用?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发表见解教师总结:促进教科文卫事业发展二、保障人民生活教师活动:请学生阅读教材 7778 页内容,并思考国家财政是从哪些方面为人民生活提供保障的?。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教师点拨:1、巩固国家政权,保证人民稳定的社会环境,如国防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社会秩序,协调社会矛盾等等。2、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造安宁、和谐的生活环境,如加强全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措施,建立新型的医疗合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等等。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提高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待遇,提高下岗职工生活保障标准,逐步取消农业税,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