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固基础】系列201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一轮复习考点针对训练高频考点三文言翻译与断句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05409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稳固基础】系列201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一轮复习考点针对训练高频考点三文言翻译与断句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稳固基础】系列201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一轮复习考点针对训练高频考点三文言翻译与断句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稳固基础】系列201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一轮复习考点针对训练高频考点三文言翻译与断句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稳固基础】系列201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一轮复习考点针对训练高频考点三文言翻译与断句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稳固基础】系列201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一轮复习考点针对训练高频考点三文言翻译与断句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稳固基础】系列201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一轮复习考点针对训练高频考点三文言翻译与断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稳固基础】系列201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一轮复习考点针对训练高频考点三文言翻译与断句(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频考点三文言翻译与断句一、文言翻译1.(2012广东)(原文见本章高频考点一“5 年高考”部分)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译文:_(2)创辑安徽通志 ,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译文:_(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译文:_答案(1)年成不好的话就把准备好的粮食用于救济,丰年再捐献,大体上如同社仓法,却又避免了社仓法的弊端。(2)(陶澍 )最先编修了安徽通志 ,表彰忠孝节烈来激励民风(改良风俗) 。(3)(陶澍 )晚年准备把淮北的方法推广到淮南,但已经患上了风痹病,来不及完成这项工作。解析本题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省略句及介词结

2、构后置句等文言知识。(1)赈:救济。乐岁:丰年。略:大体上。(2)旌表:表彰。以:表目的,可翻译为 “来” 。励:激励,劝勉。(3)病:名词用作动词,患病。竟:动词,完成。于准南:介词结构后置。2.(2011广东)(原文见本章高频考点一“5 年高考”部分)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答:_(2)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答:_答案(1)罗公招募擅长游泳的人,( 让他们)拿着锋利的锯子隐藏在上游的水中。(2)(罗)并且延请读书人一一记叙那些事情,实在是个不寻常的男人。解析(1)句为省略句, “匿( 于) 上流水中”省略介词“于” 。匿,隐藏。(2)句中“历”

3、为副词,释为“逐个,一一地” 。“洵”为副词, 释为“诚然,确 实” 。3.(2010广东)(原文见本章高频考点一“5 年高考”部分)翻译下面的句子。(1)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答:_(2)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答:_答案(1)现在上天把(这个地方 )送给我,不可错过(机会)呀。(2)皇上指挥军队渡过河水,擂鼓呐喊径直冲向敌人的队列。解析(1)句为省略句, 应为“以之授予”的省略;(2)句中 “麾”释为“指挥” ,“鼓噪”释为“擂鼓呐喊” 。4.(2009广东)(原文见本章高频考点一“5 年高考”部分)翻译下面的句子。(1)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答:_(2)诏不许,然甚壮

4、其意。答:_答 案 (1)(章 献 太 后 )对 李 迪 说 : “你 先 前 不 想 让 我 参 与 国 家 政 事 , (现 在 看 来 )你 大 概 错 了 。 ”(2)(皇上 )下诏不批准,但是非常欣赏他的想法。解析(1)句中要注意:向(先前 ),预(参与),殆(大概) 。(2)句中要注意:“诏(下诏),壮(以为壮,欣赏),意( 想法) 。二、文言断句5.(2011广东)(原文见本章高频考点一“5 年高考”部分)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罗 既 官 游 击 乃 遣 人 访 其 妻 以 重 金 赎 还 为 夫 妇 如 初 报 其 鬻 身 救 夫 之 义 也 此 事 不 足 训 然 以 视

5、 少 共 艰 苦 既 贵 而 厌 弃 其 糟 糠 者 其 厚 薄 之 区 殆 不 可 以 道 里 计 天 生 豪 杰 磊 磊 落 落 安 得 以 道 学 家 之 律 绳 之答案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 /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 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 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解析对句子进行断句时,要注意断句 标志词,如 “乃 ”“也 ”“此 ”“然 ”“既 ”“其 ”“殆 ”“安 ”等 。断 句 时 句 意 完 整 通 顺 是 首 要 前 提 。6.(2010广东)(原文见本章高频考点一“5 年高考”部

6、分)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诸 将 已 得 宋 忠 颇 有 喜 色 上 曰 宋 忠 本 庸 材 以 利 口 取 给 谄 谀 奸 恶 货 赂 得 官 才 掌 兵 柄 便 尔 骄 纵 此 辈 荧 惑 小 人 视 之 如 狐 鼠 耳 区 区 胜 之 何 足 喜 也 诸 将 咸 顿 首 称 善答案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 /上曰/宋忠本庸材/ 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 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 区区胜之/何足喜也 /诸将咸顿首称善解析根据全文内容,结合对 文意的理解, 对句子进行断句,注意断句标志词,如“也”“之” “曰” “耳”等。断句时 句意完整通顺是最大前提。7.

7、(2009广东)(原文见本章高频考点一“5 年高考”部分)用“/”给下列文段断句。李 迪 贤 相 也 方 仁 宗 初 立 章 献 临 朝 颇 挟 其 才 将 有 专 制 之 患 迪 正 色 危 言 能 使 宦 官 近 习 不 敢 窥 觎 而 仁 宗 君 德 日 就 章 献 亦 全 令 名 古 人 所 谓 社 稷 臣 于 斯 见 之。答案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 /章献临朝/颇挟其才/ 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 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 /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解析根据全文内容,结合对 文意的理解, 对句子进行断句,注意断句标志词,如“也”等。断句时句意完整通顺是最

8、大前提。一、文言翻译1.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要求?答案(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放在文言实词里讲解了) 。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2.本考点有何命题规律?答案全采用主观题形式,要求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这几个句子一般为: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考生须通读全文才能理解该句;含有关键词(重点实词、虚词) 的句子,考生须熟悉关键词,特别是多义词,才能确定其义,准确译出,这是得分点;句式较特殊的句子,从表达方式上

9、看,多为叙事性句子,少有议论性句子。二、文言断句广东高考断句题有何特点?答案文言断句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难点,广东卷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题目往往要求划出节奏即可,不要求标出具体的标点。2012 年高考广东卷虽未涉及对断句的考查,但作为往年广东卷连续考查的稳定题型,文言断句仍需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语境加推断,落实得分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一)判断句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答案D解析D 项中为一般句式,为判断句。2.翻译下面的句子。(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0、。译文:因此无论地位贵贱,无 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 师存在的地方。(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译文: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谁还能讥笑这吗?这就是我此次游山的收获。解析(1)“道所存也”为判断句。(2)“此得也” 为判断句。整合点拨 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常见的形式有三种,一是以“者也” “也” “者也” “者,”作标志的判断句;二是以“为” “乃” “即” “则” “皆” “是”等作标志的判断句;三是无标志的判断句。判断句在翻译时一般译成“是” “就是” 。值得注意的是,文

11、言文中的“是”一般不作今天的判断动词“是” ,而是作指示代词“这”等。判断句一直是高考翻译题中的重点,每年都有多套试卷考查到。如 2010 年湖南卷第 10题“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 。这是一个没有标志的判断句,翻译时要考虑到这种句式特点。(二)被动句1.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答案D解析D 项中为状语后置句,为一般句式。2.翻译下面的句子。(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文: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2)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译文:(墓中的)五个人,是在周蓼

12、洲先生被逮捕 时为正义所激 奋而死在这件事上的人。解析(1)“为所” ,表被动。 (2)全句为判断句, “者,也” ;有两个被动句, “被”“于”两字为标志。整合点拨 被动句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个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 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被动句。值得注意的是“被”字,它在文言文中有时表示被动,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但多数情况下为动词,如“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被动句也是高考翻译题常考的句型之一。如 2010 年山东卷第 13 题“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中“常不见听信”就是一个用“见”表示被动的句子。(三)宾语前置句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13、)A.Error!B.Error! C.Error!D.Error!答案D解析D 项中为宾语前置句,为定语后置句。2.翻译下面的句子。(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文:虽然这样却还不能称王的, 这是从未有过的事。(2)其李将军之谓也?译文: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解析(1)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 。(2)“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整合点拨 宾语前置句在文言倒装句中最为复杂,有三种类型: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二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如“沛公安在” “不然,籍何以至此”等;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如“夫晋,何厌之有”“无乃尔是过与”等

14、。宾语前置句虽是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句式,但在高考翻译题中并不常见,只是视选材而定。如 2010 年浙江卷第 21 题“吾为德请,财何为也?” “何为”就是一个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的例子。可译为: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四)介宾短语后置句1.下列句子中,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介宾短语不能提前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答案C解析C 项“于”应译为“到 ”。2.翻译下面的句子。(1)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译文: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他们,用威 严的盛怒来震 慑他们,他 们最终也只是苟且以求免于刑罚却并不怀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 顺却不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