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基本知识 文档 (2)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0997258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基本知识 文档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护理基本知识 文档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护理基本知识 文档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护理基本知识 文档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护理基本知识 文档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基本知识 文档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护理基本知识1 医院环境:安全 舒适 整洁 安静 ;温度;18 至 22 老年新生儿 22 到 24; 湿度 50 到60%2 噪音噪音噪音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3 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 (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穿刺后的患者4 半坐卧位适用范围(1)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 (3)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4)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5.端坐位适用范围: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6 协助患者变换卧位时注意事项:(1)颅脑术后,一般只能卧于健侧或平卧;(2)颈椎、颅

2、骨牵引的患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3)各种导管和输液装置应安置妥当,防止翻身时导管连接处脱落或扭曲受压;(4)石膏固定和伤口较大的患者,翻身后将患处放于适当的位置,防止受压;(5)操作时使患者尽量靠近护士,以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的目的7 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溃烂、坏死。 预防: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8 医院感染: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包括显性和隐性的。条件传染源 传染途径 易感宿主预防: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9 清洁: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目的是去除

3、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微生物。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杀灭全部微生物的过程。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10 无菌技术: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法。无菌物品:指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无菌区域是指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非无菌区域是指未经灭菌处理或经灭菌处理后被污染的区域,又称非无菌区操作原则包括:(1)环境清洁、宽敞、人群流动少,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和换床单;(2)操作前,操作者修剪指甲洗手,衣帽穿戴好

4、,必要时穿戴无菌衣、戴无菌手套;(3)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应存放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注明物品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失效期,保存期以一周为宜;(4)操作时要明确无菌区域和非无菌区域的划分;(5)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要面向无菌区并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手臂保持在操作台或腰部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和接触无菌物品;(6)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钳(或镊) ;无菌物品一经取出,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不可再使用,应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患者使用,避免交叉感染。11 清洁区:是指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5、半污染区:是指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污染区:是指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12 紫外线的杀菌机制:(1)促进微生物的 DNA 失去转换能力而死亡;(2)破坏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使菌体蛋白光解变性;(3)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使氧化能力丧失;(4)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注意事项 1. 在使用过程中 应保持紫外线灯管表面的清洁 每 2w 用乙醇擦拭2. 消毒室内空气 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 时间不少于 30min3. 消毒物品表面 应使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 并达到足够时间4. 紫外线光源不得直接照射人体表面 以免引起损5 做好记录13 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

6、吸与血压时生命维持的基本征候,使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应正常范围:口腔温度 36.337.2 ;肛门温度 36.537.7 腋下温度 36.037. 体温过高或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常见的发热热型有: (1)稽留热:体温 3940左右,达数天或数月,24h 波动范围不超过 1。多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2)弛张热:体温在 39以上,24h 内温差达 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3)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 39以上,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等;(4)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

7、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感,癌性发热。护理:收集资料、降温措施(物理和遵医嘱给药) 、饮食调养(清淡) 、保持清洁和舒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口腔温度、测量的时间为 3-5 分钟;腋下温度测量的时间为 8-10 分钟;肛门温度测量的时间为 3 分钟。体温的注意事项:口温:禁用于 婴幼儿、昏迷、精神异常、口腔疾患、口鼻手术、张口呼吸患者。 腋温:适用于口鼻手术、呼吸困难患者;禁用于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汗较多者,肩关节受伤或消瘦夹不紧体温计患者。 肛温:适用于婴幼儿、意识不清、精神异常患者;禁用于直肠或肛门手术、腹泻、心肌梗死病人。 14、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

8、率:为 60100 次分。正常血压的范围是(以肱动脉为标准):收缩压 90139mmHg;舒张压 6089mmHg;脉压 3040mmHg措施(1)密切监测血压:做到“四定”-定部位、定体位、定时间、 定血压计;(2)观察病情;(3)注意休息减少活动;(4)保持环境安静舒适;(5)保持稳定的 情绪;(6)注意饮食合理;(7)健康教育15 正常成人呼吸:16-20 次/分钟16 多尿:24h 尿量经常超过 2500ml 少尿:24h 尿量少于 400ml 或每小时尿量少于 17ml 无或尿闭:24h 尿量少于 100ml 或 12h 无尿者。 17 给药原则 1. 根据医嘱给药 2. 严格执行查

9、对制度 3. 安全正确给药 4. 密切观察反应 5. 发现给错药及时报告并处理)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进行查对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药物浓度、剂量、用法和时间健胃药要在饭前服用;消化或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应饭后服用。 止咳糖浆对呼呼吸道有安抚作用的,服服用后不宜立即饮水, ,如果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应最后服止咳糖浆服用强心甙药物应注意密切观察脉率低于 60 次/min 或不齐,立即停止服药并报告医生18 注射法: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人体内的方法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洗手戴口罩 注射部位消毒等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三查七对 3.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一人一针、一人一止血带、

10、一人一棉垫 4. 选择合适的针头与注射器 根据药物剂量、粘稠度和刺激性强弱选择 5.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避开神经、血管处 不可在炎症、瘢痕、硬结处进针6. 现配现用注射药液 7. 注射前排尽空气 8. 注射前检查回血9. 应用无痛技术 分散其注意力 取和实体为 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 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选用选用西昌枕头 进针要深 如需同时注射多种药物 一般先注射刺激性弱的在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同时注意配伍禁忌)臀大肌定位法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棘最高点作一垂直线然后从髂棘最高点作一垂直线,将一侧臀部分为 4 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部位。、 (2) 、联线法”:棘髂前

11、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上 1/3 处为注射部位。 进针角度为 90 深度为 2.5cm 针梗 2/32 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采用臀中小肌注19 青霉素皮试后 20min 观察结果抢救. 1 立即停药 使病人平卧2. 立即皮下注射 0.1%盐酸肾上腺素 如症状不缓解 可每隔 30min 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 3. 吸氧 4. 抗过敏 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5-10mg 5. 纠正酸中毒和遵医嘱给予抗组胺类药物6. 如发生心脏脉搏骤停 立即行心肺复苏 7. 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尿量及其他病情变化 注意保暖 做好病情动态记录预防:(1)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2) 正确实施药物过

12、敏试验;(3)严密观察病人反应;(4 )应现用现配;(5) 配置或稀释青霉素的生理盐水专用。链霉素过敏反应不同之处: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以减轻链霉素毒性症状19 输液: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的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液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成人 40 到 60 滴每分 儿童 20 到 40 每分20 急性肺水肿原因由于输液速度过快 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 病人有心肺功能不良1. 立即停药并通知医生 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许可使病人端坐 双腿下垂 2. 高流量吸氧 同时湿化瓶内加 50%乙醇 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3. 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4.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

13、5-10min 轮流放松粉红色泡沫样痰21 空气栓塞 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 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 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左侧卧位并头低足高 该体位有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 避开肺动脉入口 随着心脏舒缩 将空气混成泡沫 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 逐渐被吸收水泡声22 冷疗的目的 1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2 控制炎症 3 减轻疼痛 4 降温冷疗的禁忌症:(1)循环障碍(2)组织损伤、破裂(3)水肿部位(4)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5)冷过敏者(6)禁忌部位:枕后、耳廓、阴囊、心前区、腹部、足心23 热疗法的目的: (1)促进炎症消退(2)解除疼痛(3)减轻深部组织充血(4)保

14、暖禁忌证有:(1)早期软组织扭伤、挫伤(48hr 内) (2)未确诊的急性腹痛(3)鼻周围三角区感染(4)脏器出血(5)恶性肿瘤(6)金属移植物(7)麻痹、感觉异常这伸用24 抢救物品五定:数量品种 定点安置 定人保管 定期消毒灭菌 定期检查维修 完好率 10025 心肺复苏1. 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病人卧于硬板床 2. 意识判断 3. 呼救 4. 解衣 5. 心脏按压 左手在下 双臂伸直 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 30 次 深度至少 5cm 6. 打开气道 以“CE”手法固定 频率为 10-12 次/分 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30:2 7. 判断复苏是否有效 颈动脉搏动、面色好转、瞳孔正常、血压 90/60mmHg 8. 整理衣服进一步生命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