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和县大库联乡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0852445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和县大库联乡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兴和县大库联乡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兴和县大库联乡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兴和县大库联乡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兴和县大库联乡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兴和县大库联乡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和县大库联乡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兴和县大库联乡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充分利用水源引入能人大户壮大蔬菜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兴和县大库联乡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今年,兴和县遭遇了近年来少见的严重干旱,截止 7月 10 日,全县降水量仅为 104.4 毫米,低于正常平均年份41.3 毫米,且多为无效降水。全县总播面积 104 万亩,其中 18 万亩因旱未能下籽播种,实播面积 86 万亩。持续干旱又导致 67.2 万亩农作物大幅减产甚至绝收,全县因干旱减产减收已成定局。特别是北部乡镇,旱情尤为严重。截止 7 月 10 日,大库联乡累计降雨量仅有 20.1 毫米,近十几年来罕见。大田作物地表裸露,稀落枯荒,面临绝收的境地。不少留守的青壮劳力因收成

2、无望,只好选择外出务工,田地中鲜见有人劳作。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库联乡蔬菜种植区内,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人们忙忙碌碌、紧张耕作,呈现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目前,该乡的部分蔬菜已陆续上市,价格比去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种植效益十分明显,在大旱之年走出了一条挖掘水利资源、引进能人大户、发展蔬菜产业、带动农民致富的最现实的抗旱保收路子。为此,我们深入大库联乡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总如下:一、大库联乡发展蔬菜产业的现状及效益大库联乡位于兴和县北部,全乡总面积 633.3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3.08 万亩,其中水浇地 1.2 万亩。年降雨量 350380mm 左右,昼夜温差较大,有效

3、积温 21002300,年平均气温 4.2,无霜期 115 天左右,全年日照时间 2827 小时。自然条件基本与全县大部分地区一致,且人少地多,土地肥沃,水源较丰,劳力廉价,适宜蔬菜种植。2000 年以前,大库联乡许多村民就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依托靠近河北省尚义县周边种植区的优势,尝试蔬菜种植。曹四夭村村民赵米英早在 1997 年就开始种植蔬菜,当年仅蔬菜一项收入 1 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本村及邻近村庄的农民也开始了零星种植。但由于当时水利条件所限,没有形成规模种植。2002 年,河北承德的蔬菜贩运商赵林对大库联乡曹四夭村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后,承包了 130 亩土地,打了 2 眼机井,建起了 20

4、 个育苗棚,开始了蔬菜规模种植,当年下来纯收入 5 万元。此后几年,他承包的面积逐年增加,效益稳步提高。到 XX 年,170 亩蔬菜纯收入 45 万元,今年,赵林承包的土地已达到 260 亩。效益是最有说服力的。县、乡的决策者们为了把这一产业做强做大,积极加大扶持力度。XX 年 3 月份开始在大库联乡曹四夭等村委会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打机电井 51 眼,修复配套机电井 4 眼,架设 10 千伏输变电线路 22 公里,埋设地埋管道 80 公里,新增水浇地 1.1 万亩。XX 年,全乡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5000 亩,产量达 2.8 万吨,实现产值 1200 万元,种菜户户均纯收入达 1 万元

5、以上。XX 年,河北省尚义“种菜大王”杨日山看中我县种植蔬菜的有利条件,在大库联乡脑包营村承包了 1150 亩土地,自已投资 13 万元,新打了 8 眼机电井,配套了项目区高低压线路,种植了西芹、生菜、小白菜、紫甘蓝、紫叶生菜、莴笋六个品种。在赵林、杨日山、赵米英等能人大户的带动下,今年全乡蔬菜种植扩展到 7 个行政村,蔬菜种植面积达 6250 亩,比 XX 年增加 25%。其中,曹四夭村种植面积 2243 亩,大黑沟 1627 亩,五号 650 亩,三海洼 300 亩,康卜诺 180 亩,李东良 150 亩,脑包营、边家村 1100 亩。在种菜户中,50亩以上 6 户,100 亩以上的 15

6、 户,200 亩以上的 5 户,1000 亩以上的 1 户。全乡种菜户达 280 户。在引入的 11 户能人大户中,种菜总面积达到 2000 亩,占蔬菜种植总面积的 32%。今年,该乡蔬菜除西芹、洋葱等品种外,增加了绿菜花和莴笋两个新品种。此外,还与前旗糖厂落实订单甜菜 3500 亩,全乡 81%的水浇地得到了充分利用。今年兴和县虽然遭受严重旱灾,但大库联乡的种菜户却喜获丰获。七月上旬,部分蔬菜已经上市。赵米英种植的 70 亩蔬菜已有 20 亩甘蓝上市,每亩产量达 6000 斤左右,每斤售价 0.45 元,剔除成本,每亩纯收入 2000 多元,20亩甘蓝纯收入 4 万余元。赵林的 20 亩莴笋

7、每亩产量在60008000 斤,销售价格每斤 0.5 元0.8 元,亩纯收入达 3000 多元,20 亩莴笋纯收入 6 万多元,效益也十分明显。杨日山种植的蔬菜还没有正式上市,初步估计 1100 亩蔬菜纯收入最少在 100 万元以上。在能人大户的带动下,当地农民发展蔬菜产业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今年以来,全乡村民自发打配机电井 18 眼,架设高低压线路 10 公里,建成各种简易育苗大棚 110 座,蔬菜种植面积稳步提高。今年,当地农民种植蔬菜达 4250亩,预计亩纯收入在 10002000 元之间,纯收入总计将达650 万元左右。种植蔬菜 50 亩以下的农户,户均种菜纯收入达 2.5 万元以上,人

8、均纯收入达 7000 多元。在能人大户创收的背景下,蔬菜种植区及周边的农民也实现了增收。一是土地转租承包费。赵林、杨日山等 11户外来大户承包农民土地,每年每亩的土地承包费在120150 元之间,2000 亩就可为出租土地的农户带来现金收入 28 万元。二是在能人大户蔬菜种植区内的打工收入。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大户种植蔬菜,吸纳季节性临时用工达 2500 多人,打日工每人每天工资 2025 元,农忙季节25-30 元,收菜、包装、装车则实行计件工资,每人每天收入 3040 元。据调查,大户种植蔬菜,从整地、育苗、移植、田间管理到销售,每亩工资性支出约在 700800 元之间,2000 亩需支付工

9、资达 150 万元。截止目前,仅杨日山一户已付务工农民工资达 30 多万元。二、经验与启示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兴和县发展蔬菜规模化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海拔高、通风好、光照足、无污染,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的理想之地;二是地广人稀,有利于集中连片开发,适宜规模种植,区域化经营;三是种菜历史短,病害少,水地分布点多面广,倒茬轮作相对容易;四是当地劳动力廉价,农民勤劳踏实,投资环境好;五是兴和县区位优势突出,离京津地区近,交通运输便利。这是外地能人大户看中兴和,来兴和创业的首要原因。其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基本具备,人力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是蔬菜产业兴起的先决条

10、件。近年来,兴和县大力加强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扶持群众稳步发展蔬菜产业,初步形成了几个有一定规模的蔬菜种植区域,打造出了无公害、有机蔬菜品牌,这些都为发展壮大蔬菜产业创造了基础性的条件。再次,宽松的创业环境、及时的扶持引导是吸引投资商创业、进而带动当地群众发展蔬菜产业的关键所在。大库联乡在引进能人大户发展蔬菜产业的同时,协助他们与当地有关部门和村民沟通协商,积极解决土地承包、用水、用电、用工等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并在政治上关心他们,聘任杨日山、谷志萍、赵林为边家村、大黑沟、曹四夭村委会科技主任,推选为三个村蔬菜协会会长,营造了亲商、富商、安商的环境,使他们能安心创业。

11、县委书记孟甫甬多次听取乡党委、政府发展蔬菜产业的情况汇报,并深入实地调研,给予指导;政府县长张金亮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农户每打一眼机电井,县里无偿配备水泵一台,对新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的农户给予适当补贴的扶持政策,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道路建设资金问题。目前,大库联乡合少营村至兴赛公路、李东良村至河北尚义油路两条总里程 27 公里的三级砂石路已经开通,为蔬菜及时外运创造了条件。第四,正视县情,立足抗旱增收,发展避灾农业是兴和县发展农村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现实途径。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兴和是一个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的地区,水利是事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命脉。大库联乡能尽最大可能,充分

12、挖掘和利用现有水利资源,造就大旱之年的一片绿洲,说明该乡党委、政府对全乡优势、劣势认识清楚,定位准确,谋划到位,措施得力。而有些地方,虽有不错的水利条件,却因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跟不上,大部分水利设施闲置,水地种成了旱田,在遭遇大旱之时束手无策,望水兴叹,使农民增收的希望成为泡影。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指导今后全县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农用电价偏高。今年,经县政府分管领导和乡镇领导多次与电力部门协调,大库联乡灌溉用电价由原来的灌 0.67 元/度,降到了 0.59 元/度,仍比相邻的河北省尚义县蔬菜种植区电价高出 0.25 元/度。据调查,兴和县每亩蔬菜每月灌溉电费需 20

13、 多元,按 4 个月计算,每亩蔬菜灌溉电费需 80 多元。如蔬菜种植大户杨日山种植 1150 亩蔬菜,仅灌溉一项支出就达 9 万余元。特别是今年遭受了严重的干旱,蔬菜灌溉用电量更大,增加了蔬菜种植成本。但更重要的是,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建立产地批发市场必将列入规划,而高电价将使投资商建设恒温库的设想无法实现。因为恒温库耗电量更多,运行成本足够在尚义周边租相同容量的恒温库。二是种植区区间道路不畅。为了搞活蔬菜流通,大库联乡多方筹集资金,在蔬菜种植区与县内外主要交通干线间修建了沙石公路,解决了部分问题,但蔬菜种植项目区内的作业路仍是土路,坎坷不平,影响蔬菜外运外销。据当地村民介绍,由于区间道路不畅

14、,许多运输车辆都不愿到地里运菜,即使有车辆拉运,蔬菜售价也大打折扣,每斤价格比尚义周边低 0.050.10 元,甚至更多,给蔬菜种植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销售季节如果遭遇连续降雨,区间道路泥泞难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蔬菜烂在地里,一年的希望也就付之东流。三是节水灌溉设施有待加强。目前,大库联乡都是大田种植蔬菜,大都利用排灌沟渠进行灌溉,不仅浪费水资源,提高了用电成本,而且影响地温,造成土地板结,不利于蔬菜生长。大库联乡蔬菜种植区仅杨日山有几组简易移动喷灌头,但浇灌面积小,雾化效果差,喷溅的水点大,不适宜特色蔬菜种植,制约了特色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和蔬菜品质的提高。四是当地群众信息闭塞。大库联乡引进的

15、蔬菜种植大户,大多是搞蔬菜贩运出身,他们在掌握了市场运作技巧和市场信息后,又投身于蔬菜种植。他们利用在贩运蔬菜时形成的关系和渠道,与大型蔬菜市场基本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体系。而当地的农民因信息闭塞,不掌握市场需求和销售行情,加之种植蔬菜投入高、风险高,所以不敢贸然进行蔬菜规模种植,这也是影响当地农民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规模的主要原因和关键所在。四、意见和建议1、做活“水” 、 “地”两篇大文章,不断发展壮大蔬菜产业,使之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正确认识县情,从兴和县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特点等因素出发,坚定不移地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16、,树立抗旱保收的思想,挖掘和利用现有条件发展蔬菜产业。特别是在水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要以发展蔬菜种植为主,并不断扩大规模,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发展初期积极引进有实力、懂科技、示范作用强的蔬菜种植大户,带动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蔬菜产业。要正确处理好土地转租与农民自己耕种之间的关系,探索土地流转的好形式,力争使能人大户与当地农民实现“双赢” 。此外,要积极引导农民整合资源,尝试农户联户经营、与种植大户联营等各种方式,以降低风险,扩大规模,提高效益。2、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发展蔬菜产业创造更好条件。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除了继续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基本建设等项目外,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激活群众这一投资主体,加大对水利设施、农业设施、机械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促进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协调电力部门适当调整农田灌溉和农产品加工用电价格,以降低蔬菜种植成本,促进我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加强项目区内道路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