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G101钢筋构造汇总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0734950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G101钢筋构造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1G101钢筋构造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1G101钢筋构造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G101钢筋构造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G101钢筋构造汇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 C1-3 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 万科东荟城 交底部位工程编号 日 期交底内容:钢筋构造本技术交底用于万科东荟城项目新学员对钢筋工程构造要求的培训交底。一、选用标准图集(11G101-1)1、在制作前首先熟悉施工图纸、图纸会审记录以及设计变更,做好料表,并核正无误后,方可进行制作。2、钢筋按工程进度分批次按所提计划进场,分类分规格堆码整齐,并分类分规格挂好标识牌。3、各种钢筋加工机械应安排专人操作,专人作定期保养维护,特种作业应持证上岗。4、加工过程中应先取得材料复检合格,焊接试件送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批量加工,下料应遵照长料不短用,优材不劣用的原则。5、现场绑扎安装工程应注重与木模组,水电及预

2、埋件等工序的协调配合;完毕后应认真核对图纸,作好自检工作后再交专业工长,现场质量、监理检查验收。6、砼浇注过程中要安排责任心强技术好的人员进行钢筋成品保护、维修、确保受力主筋的排位及保护层厚度无误。二、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级搭接(注意区分二、三级钢筋禁止混用)HPB235() 、 HRB335() 、HRB400 以上型号钢筋应对照各栋的梁、柱,不能混用,锚固长度根据 11G101-1 53 页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表(结构说明中表 6.2.1)选用,以上锚固长度均需大于 250mm,搭接率为 25%,l le=1.2lae,搭接率为 50%时,l le=1.4lae,搭接率为 100%时,lle

3、=1.6lae。关于锚固和搭接长度图纸上有明确取值的,按图纸确定三、钢筋的保护层基础承台、底地板临土面 40mm,临空面 25mm;梁、柱 25mm,楼层剪力墙、板 15mm。四、梁、板1、次梁下部钢筋伸入支座时锚固长度为 12d,上部钢筋伸入支座梁外侧主筋内侧弯锚 15d。2、框架梁锚入柱内直锚长度不够时需伸至柱外侧纵筋内侧且0.4lae 再弯锚 15d,中间支座两边钢筋互锚时钢筋需留 25mm 间隙,直锚时应注意直锚长度为 max(lae,0.5h c+5d) ,h c 为框架柱的宽度。3、连梁:连梁纵筋伸入剪力墙内锚固长度为 max(600,l ae) ,当剪力墙长度小于 600 或 l

4、ae时,纵筋伸至墙柱外侧纵筋内侧且0.4Lae 再弯锚 15d;顶层连梁锚入段需设箍筋,直径同跨中箍筋,间距150。4、箍筋加密区:一级抗震为 max(2h b;500) ;二四级抗震为 max(1.5h b;500) 。5、当梁下口高于洞时须在下口增设 212 过梁筋,其作法详结构设计总说明。6、当梁高550 或梁在板下高度450 时在梁两侧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腰筋,腰筋按腰筋表选取,拉筋型号同箍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设自多排拉筋时上下错开梅花形布置。7、现浇板下部钢筋,锚固长度5d 且伸至支座中心;上部筋伸入只做对边主筋内侧,弯折表 C1-3 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 万科东荟城 交

5、底部位工程编号 日 期15d(92 页) ;板筋第一排筋距梁边间距为板筋间距的二分之一。8、梁纵筋的连接区域为:上部筋跨中 1/3,下部筋为支座范围 1/3 且不在支座加密区;板筋的连接区域为:上部筋跨中 1/3,下部筋支座范围 1/3。9、受压钢筋的接头率: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梁、板、墙宜大于 25%,柱不宜大于 50%。五、框架柱1、连接区域:在出底板面或承台顶净柱高 max(1/6Ln,500,h c)以上,出地下室顶板面max(1/3Ln , 500,h c)以上,上层楼板 max(1/6Ln ,500 ,h c)以下区域方可焊接,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 50%,错开距

6、离35d 且 500;主筋搭接区域以及非连接区域均需加密,加密区间距 100mm。2、箍筋加密区:在出底板面或承台顶净柱高 max(1/6Ln,500,h c)以下范围,出地下室顶板面 max(1/3Ln,500,h c)以下,上层楼板下柱 max(1/6Ln,500,h c)以上范围以及梁柱节点核心区域为只箍筋加密区(设计柱表中已明确加密区长度的,按柱表数值取值) 。3、顶层柱纵筋锚固(1)中柱纵筋锚入梁为lae 时不需弯锚,lae 时锚入梁为0.5lae+12d 的弯锚。(2)边柱内侧钢筋同中柱。(3)边柱钢筋锚入梁板内 1.5lae(从梁底开始计算) 。(4)梁上部纵筋伸入中柱外侧纵筋内

7、侧后弯锚,弯折长度 lae。六、剪力墙1、剪力墙墙身竖向分布筋:第一排剪力墙身竖向钢筋距墙身边缘构件的间距为竖向筋间距的 1/2,连接区域为:a 、当一二级抗震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钢筋采用搭接连接时,钢筋伸出结构面长度1.2lae,搭接率不得超过 50%,相邻接头间距 500;b、各级抗震或非抗震剪力墙竖向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时,钢筋伸出结构面长度500,接头率不得超过 50%,机械相邻接头间距35d,焊接相邻接头间距max(500,35d) ;c、一二级抗震非底部加强区、三四级抗震或非抗震剪力墙竖向钢筋可在同一截面搭接,钢筋伸出结构面长度1.2lae。 (11G101-1 P70)2、墙

8、顶钢筋构造:当墙顶为板时,剪力墙钢筋弯折 12d,锚入板中;当墙顶为框架梁时,墙身竖筋伸入梁内长度lae 时,可直锚,小于 Lae 时,伸至梁顶,弯折 12d 锚入板中。3、墙身水平分布筋搭接构造:第一排墙身水平筋距楼地面 50mm 开始排布,墙身水平筋的搭接分三种形式:a、在墙身交错搭接;b、在转角处搭接;c、在转角两侧交错搭接(11G101-1 P70) 。4、墙身水平筋在端部的构造:a、端部无暗柱,端部第二、三列竖向筋满设拉筋,墙身水平筋伸至墙端向内弯折 10d,当墙身厚度较小时,墙身水平筋可采用端部“U”型筋与水平筋搭接,搭接长度 la(l ae) ;b、端部有暗柱时,墙身水平筋伸至暗

9、柱主筋外侧弯折 10d(11G101-1 P68) 。5、墙身水平筋遇端柱的构造:a、墙身水平筋伸入端柱直锚长度lae(la)时,采用直锚,但墙身水平筋必须伸至墙柱对边竖向钢筋内侧;b、墙身水平筋伸入端柱直锚长度lae(la)时,采用弯锚,墙身水平筋伸至墙柱对边竖向钢筋内侧弯折 15d(11G101-1 P69) 。6、墙身边缘构件竖向钢筋构造:a、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时,钢筋伸出结构面长度500,搭接率不得超过 50%,机械相邻接头间距 35d,焊接相邻接头间距max(500,35d) ;b、采表 C1-3 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 万科东荟城 交底部位工程编号 日 期用搭接连接时,钢筋伸出结构面

10、长度500,搭接率不得超过 50%,相邻接头间距0.3l le(0.3l l) ,见 11G101-1 P73。七、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1、当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出设计变更手续。2、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要求:(1)HPB235 的钢筋末端应作 180的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小于 2.5d,弯钩的平直长度不小于 3d。(2)不大于 90 度的弯折时,变折处的弯弧直径不小于 5d。(3)箍筋和拉筋的平直长度不小于 10d 且75mm 弯折角度为 135 度。3、钢筋调直延伸率 HPB235 不大于 4%。4、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范围,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11、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 10d。5、纵向受办钢筋的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为 35d 且500,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的接头均属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受拉区不大于 25%;(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梁端的箍筋的加密区,当无法避免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 50%。6、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小于 25mm。7、钢筋绑扎的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 1.3Ll(L l 为搭接长度 ,有抗震要求时为 Lle) 。8、钢

12、筋加工的允许偏差:(1)沿纵向筋长度允许偏差10mm;(2)弯折位置允许偏差5mm;(3)箍筋内空尺寸允许偏差5mm。9、钢筋现场绑扎的允许偏差:(1)绑扎钢筋网:允许偏差长宽10mm,网眼尺寸20mm;(2)绑扎钢筋骨架:允许偏差长10mm,宽5mm,间距10mm,排距5mm;(3)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4)钢筋弯起点位置:允许偏差20mm。八、安全技术要求:(1)操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应正确戴好安全帽,严禁酒后作业;(2)在临边操作时和危险地方及高处(大于 2 米)的地方要拴好安全绳以免掉下;(3)机械操作人员应做好机具的防潮并随时检查维护,焊工应穿戴好防护衣具和防护面罩。(4)在现场绑扎的过程中,绑扎丝向模板为:以免伤人:搬运长钢筋时应多人协同操作,注意周围人群。(5)施工完后,余下的钢筋收回原处待用,做到工完场清,做到安全文明施工现场。表 C1-3 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 万科东荟城 交底部位工程编号 日 期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