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解 铝 工 艺 技 术 操 作 规 程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0723659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 解 铝 工 艺 技 术 操 作 规 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电 解 铝 工 艺 技 术 操 作 规 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电 解 铝 工 艺 技 术 操 作 规 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电 解 铝 工 艺 技 术 操 作 规 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电 解 铝 工 艺 技 术 操 作 规 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 解 铝 工 艺 技 术 操 作 规 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 解 铝 工 艺 技 术 操 作 规 程(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电解工艺技术操作规程12. 阳极工艺技术操作规程53. 出铝工工艺技术操作规程84. 铸造工工艺技术操作规程95. 打壳机工艺技术操作规程116. 电解槽大修后烷烧启动规程117. 电解工艺检查技术操作规程13 氧化铝 阳极糊 氟化盐阳极气体 电解槽 直流电净化 废气排出 原铝回收 净化回收的氧化铝和氟化盐铸造 铝水铝锭1. 电解工艺技术操作规程1.1 正常生产工艺技术条件1.1.1 电流强度 601.5KA1.1.2 单槽工作电压 4.204.41.1.3 效应系数 0.3 次/槽、日1.1.4 电解质水平 冬天 14171.1.5 铝水平 出铝前 28出铝后 251.1.6 分

2、子比(全分析) 2.602.801.1.7 电解质温度 94551.1.8 氧化铝浓度 35%1.1.9 氟化镁含量 4%1.1.10 氟化镁+氟化钙含量 811%1.1.11 极距 41.1.12 炉底压降 2 年 450mv 24 年 500mv5 年 550mv1.1.13 阳极总高应控制 14001600,中心液糊夏天不低于350,冬天不低于 500,中心锥体高度 9001100。1.1.14 炉膛规整1.2 正常生产作业制度1.2.1 正常生产电解槽应具备的特征1.2.1.1 火苗呈淡兰紫色,阳极四周电解质沸腾均匀有力。1.2.1.2 阳极无氧化,电解质清亮。1.2.1.3 壳面完整

3、,平整,不软不硬。1.2.1.4 炉膛规整,沉淀少。1.2.2 正常生产加工1.2.2.1 正常生产加工方式一般为压壳加工,2 小时加工一次,每次加工一个大面,加工面宽度为 10-15,贴边部,打到边,打到角。1.2.2.2 加工前用小耙扒下保温料,每槽加工时间不超过 3分钟。1.2.2.3 加工后,先把扒下的热料用铁锨推到加过工的边部,用压壳工具插料,然后压下壳面使壳面与阳极根部明显分离,使壳面浮在电解质中,加足保温料,壳面要保持平整,呈缓斜坡状。1.2.2.4 保持好槽正常工作电压。1.2.2.5 加工时发生效应,应停止加工,待熄灭效应后再加工。1.2.2.6 加工过程中,对阳极氧化的槽子

4、要及时浇好,沉淀多的槽子往边部扒一扒。1.2.2.7 需要添加氟化铝的槽子,需先扒下保温料铺上氟化铝,再盖上氧化铝,随壳面一齐打下。1.2.2.8 添加氟化镁、氟化锂等添加剂时,要先扒掉边部保温料,把添加剂沿边部撒上预热,加工时随壳面打下。1.2.2.9 氧化铝添加量每次应控制在 6070。1.2.2.10 加工后,调整好火眼,火眼应规整,在第一与第二根阳极棒之间,距阳极约 10,电解槽加工一遍维护一次。1.2.3 非正常加工1.2.3.1 电解槽技术条件受到破坏处于非正常运行时,要采用非正常加工,非正常加工根据具体情况,一般可采用大加工、局部加工或不加工。1.2.3.2 对上口空、壳面不完整

5、或没有炉帮的电解槽,要采用大加工,加工后浇好阳极,结壳贴到边部。1.2.3.3 对效应后的槽子,也可采用大加工,加工后注意浇好阳极。1.2.3.4 对炉膛不规整的槽子,要采用局部加工或分段加工,规整炉膛,根据情况也可增加局部加工频次。1.2.3.5 对沉淀多、温度偏高的槽子,要控制下料量,可不加工处理沉淀。1.2.3.6 伸腿过大或长假炉底的槽子,要用钎子扎一扎,使假炉底或伸腿逐步化掉,可根据情况适当加工。1.2.4 出铝及出铝后加工1.2.4.1 正常出铝每两天出一次,可根据槽内铝水平非进度出铝,出铝幅度不应相差太大,每次出铝量一般不少于 800。1.2.4.2 阳极工作槽与出铝槽一般应错开

6、,至少相差 6小时。1.2.4.3 出铝前要检查炉膛,选择好出铝口,扒净出铝口沉淀。1.2.4.4 临近出铝的槽子,不要加工,可打洞用大耙作适当调整。1.2.4.5 出铝时应有专人降电压,电压上升过快应暂停出铝。1.2.4.6 出铝时发生效应,要停止出铝,待效应熄灭后再出铝。1.2.4.7 出铝后电压要比正常槽电压高出 0.10.2v,1 小时内逐渐降至正常。1.2.4.8 小头加工应在出铝后及时进行,用勾子或大耙把阳极四周扒净,然后加上扒下的氧化铝,再加上氟化铝,盖足保温料。1.2.4.9 出铝后的大面加工,可根据情况采用压壳加工或不加工。1.2.5 阳极工作槽的处理与维护1.2.5.1 阳

7、极工作前,电解工应协助清理埋棒,盖好结壳和调整火眼。1.2.5.2 阳极工作与加工时间巧合时,应调整加工时间,防止效应。1.2.5.3 阳极工作结束后,电解工应检查槽电压是否正常,槽内是否有铁器,结壳是否完整,有无阳极氧化,阳极掉块等情况并做相应处理。1.2.5.4 阳极工作后的电压应比正常电压高出 0.20.3v,12小时内逐步降至正常。1.2.5.5 阳极工作后,应堵好棒眼,处理好漏糊,扑灭阳极着火,对病槽应视情况采取措施。1.2.6 搞好现场卫生,做好原始质量记录和交接班记录。2. 阳极工艺技术操作规程2.1 阳极工作制度2.1.1 阳极工作必须与电解工相协调,保证工艺技术条件。2.1.

8、2 安排阳极工作一般以不化“”型吊环为原则,工作时间一般为 9-11天。2.1.3 阳极工作槽,工作前一天要在炉表上注明。2.1.4 阳极工作必须遵守电解工作制度,发生病槽时,阳极工作应根据电解工作的需要作适当调整。2.2 转接工艺技术操作规程2.2.1 工作前做好准备,穿戴好各种劳保护品和准备好各种工具。2.2.2 卸小母线时,同时卸下数量不得超过工作棒总量的1/10。2.2.3 母线端部与棒头接触面要打磨出金属光泽,拧紧螺母,母线接触压降应小于 4mv。2.2.4 转接后槽电压不应超过正常槽电压的 0.3v。2.2.5 转接时不得使小母线与槽壳短路。2.2.6 转接时,要防止螺母与垫片掉入

9、槽内。2.2.7 电解槽来效应时,要停止转接工作,待效应熄灭后再进行,并做好原始记录。2.3 拔棒工艺技术操作规程2.3.1 工作前做好准备,穿戴好各种劳保护品和准备好各种工具。2.3.2 转接槽的拔棒一般应在转接当天进行,根据季节变化可视锥体情况推迟拔棒时间。2.3.3 拔棒前挂好临时吊环,前后大面各挂四个,要求分布合理,受力均匀。2.3.4 挂好吊环后,不准升降阳极。2.3.5 拔棒时应注意阳极掉角,掉快情况。2.3.6 拔棒后清理框翅,检查是否有带箱,带棒的可能,已坏的吊环要及时更换。2.3.7 抬框架时,要注意前后临时吊挂,如发现有带棒,带箱,应立即停止进行处理。2.3.8 抬框架后,

10、要垫平未接触棒的吊环,使阳极受力均匀。2.3.9 保持好电压,处理好漏糊,着火,堵好棒眼,并做好原始记录。2.4 钉棒工艺技术操作规程2.4.1 工作前做好准备,穿戴好各种劳保护品,准备好各种工具。2.4.2 所用阳极棒要经过除锈处理,麻面多,棒面不平,弯曲,中间太细的棒不准使用。2.4.3 钉棒时,上下两排棒距 180220,左右棒距 200,棒外露 27010,钉棒角度 1115 ,四面同排棒应在同一平面上。2.4.4 根据锥体上升情况,选择适宜的钉棒时间。2.4.5 穿孔器穿孔后,应立即钉棒,以防漏糊。2.4.6 钉棒结束后,仔细检查,处理好漏糊,校正不规整的棒,并做好原始记录。2.5

11、磨棒工艺技术操作规程2.5.1 工作前做好准备,穿戴好劳保护品,准备好各种工具。2.5.2 磨棒前,对设备的电源,转动部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5.3 一次磨棒量不应超过 50根,磨棒时间不少于 30分钟。2.5.4 进入磨棒机的棒必须符合尺寸及表面质量要求。2.5.5 棒入机后拧紧盖子上的螺丝方能开车。2.5.6 磨棒工应熟悉设备性能,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原始记录。2.6 下糊工艺技术操作规程2.6.1 工作前做好准备,穿戴好各种劳保护品,准备好下糊工具。2.6.2 每次下糊量不多于 2000,下糊前要吹净箱内灰尘及阳极糊表面灰尘。2.6.3 下糊前,要对阳极糊进行检查,

12、不合格的糊不能使用,并做好原始记录。2.7 铆箱工艺技术操作规程2.7.1 工作前做好准备,穿戴好各种劳保护品,准备好各种工具。2.7.2 旧箱上口距液体糊面 300左右,即需铆箱。2.7.3 新旧箱接头 150200。2.7.4 新铝箱四周与框架之间应留有 3050间隙。2.7.5 新旧铝箱,铆两排铆钉,两排行距 5070,铆钉间距120150,铆钉距铝箱边缘不小于 35。2.7.6 新旧铝箱大小要一致,接缝应错开,但接缝不能在四角。检查完毕后做好原始记录。3. 出铝工艺技术操作规程3.1 出铝前做好准备工作,穿戴好劳保护品,准备好工具。3.2 真空包内电解质、铝渣要清除干净,内衬破损处要及

13、时补修。3.3 蜗轮转动灵活、卡子好用,管子接头、抬包盖安装要严密。3.4 出铝前预热温度不低于 150,新砌内衬真空包用木柴烘干,加热时间不少于 8小时。3.5 检查送风压力,送风压力应保持在 0.40.6Mpa 范围内。3.6 与电解工配合,扒好出铝口,扒净沉淀,出铝时及时升降阳极,防止来效应、压管等异常情况。3.7 出铝量要按出铝任务单执行,以电子称计量为准,按铃及时,出铝工反应要及时,误差在50以内,不许带电解质,出铝后要及时关闭送风阀,防止脏料进入真空管道。3.8 出铝后与天车工配合,摆正真空包,打好卡子,然后启吊。3.9 出铝顺序要按出铝任务单要求进行,以防止原铝污染。3.10 每

14、包铝都要倒净,防止质量混杂,并做好原始记录。4. 铸造工艺技术操作规程4.1 铸造工艺技术操作规程4.1.1 铸造前检查铸造面是否正常,清净模内残存铝渣等,检查打印装置。是否合适好用。4.1.2 冷模加热到 150以上方可使用,根据铝锭的冷却情况,放冷却水最早应在铸模运转一周后进行。4.1.3 由电解厂房内运来的铝液,应在敞口包内把上飘电解质、铝渣等捞净。4.1.4 铝液应均匀落在模子中间,及时捞净上飘铝渣。4.1.5 铸造时既要保证铝锭重量,防止溢模,铸造下一包时,根据槽号及时更换印头。4.1.6 严格控制废品率,质量要求按厂内控标准执行,做好原始记录。4.2 铸锭用混合炉工艺操作规程4.2

15、.1 混合炉灌铝前应预热至 500左右。4.2.2 工作时炉内温度保持在 690710。4.2.3 向炉内灌铝时应先关电源,扒渣清炉时要严禁铝液溅到电阻丝上。4.2.4 混合炉使用 7天必须大清一次,清炉时放净铝液,将炉温升至 800850。4.2.5 生产中因故暂停、炉温应控制在 500左右。4.2.6 认真做好配料计算,以提高铝锭品位,加固体铝时,应先放在混合炉炉口。然后用工具慢慢推入,禁止乱抛。4.2.7 根据需要考虑净化,净化剂按比例配比,按铝液重量比例加入净置半小时以上进行扒渣。4.2.8 铸造前,要将混合炉内铝液搅拌均匀,静止 10分钟后方可进行。4.3 电解铝锭包装及标识4.3.1 铝锭打捆形式采用“#”字形,码垛应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