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初中生早恋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716107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春期初中生早恋心理健康教育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春期初中生早恋心理健康教育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春期初中生早恋心理健康教育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春期初中生早恋心理健康教育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春期初中生早恋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春期初中生早恋心理健康教育策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春期初中生早恋心理健康教育策略1青春期初中生早恋心理健康教育策略(马腾 西和县大桥乡九年制学校 742107)摘 要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随着年岁增长,生理、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任性的孩子们并没有准备好,阅历浅、生活经验不足,认知、情感和意志都不够稳定,思想和行为均不成熟,就好像山里娃第一次面对大海的巨浪时不知所措, ,极易陷入早恋的泥潭。那么,做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们远离情海的漩涡,自信地迎接情海巨浪的冲击呢?关键词:青春期 早恋 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 交往是青春期少年最突出的心理需要,其中,与异性同学交往是他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的异性交往,可以

2、使少年获得友情、增长知识、增添生活情趣、愉悦身心。然而,学生进入初中以后,随着年岁增长,生理、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任性的孩子们并没有准备好,阅历浅、生活经验不足,认知、情感和意志都不够稳定,思想和行为均不成熟,就好像山里娃第一次面对大海的巨浪时不知所措, ,极易陷入早恋的泥潭。那做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们远离情海的漩涡,自信地迎接情海巨浪的冲击呢?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尝试着带领我的学生构筑了温馨的港湾,也修建了防风的帆,有效抵御了悄悄来临的那诱人的青苹果的涩。一、学生实例丽是一个总让笔者牵挂担心的女孩。了解她始于一篇周记,文中写道:“我的字典里没有“妈妈”这个词,爸爸

3、也决不允许提到它。小时候嚷着要妈妈得到的是两耳光。父亲说我还在襁褓中,妈妈就弃家而去了。 ”这样的家庭让丽的性情变得忧郁、偏执,易产生敌对情绪,进入初中不久她就遇到了人生的情感暗礁。他喜欢一个叫强的男孩子,笔者了解到强是一个早已离开学校的小混混,丽与他到过南山,玩过仇池,淌过山间溪水,进入了“情网” ,转瞬又饱尝“失恋”的痛苦。周记中字里行间透出的悲戚与迷惘,令笔者忧心忡忡,笔者该如何帮助学生走出这心灵的误区呢?一篇作文启发了笔者。学生在题为青苹果红苹果的作文中说到早恋就像是青苹果,涩涩的,它会给人带来痛苦,成熟的感情就像红苹果,丰收的季节才能采摘。笔者很喜欢这样的比喻,而学生能有这样的认识难

4、能可贵。以前关于早恋,老师和学生都很避讳。其实笔者们既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能任其发展,又不能把它当作是道德品质的败坏而采取过激的手段。否则会因教育方法的不当而让事端恶化。笔者青春期初中生早恋心理健康教育策略2认为早恋是青春期特有的心理问题。初中三年正处于人生的春季,青春期的开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生理与心理变化都异常显著,孩子们往往会对自身的变化困惑不解,对处在的环境产生各种疑问,形成较重的心理压力而影响身心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受电视、电影、书刊,尤其是社会开放等因素的影响,男女生之间易产生爱慕之心,这个时候接触到自认为比较理想的异性,就可能产生早恋。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和心理疏导,他们很可

5、能把握不好交往的分寸或酿成永远的遗憾,或因此产生恐慌、焦虑等不良心理,有的甚至还会因争风吃醋而大打出手,令人可气可笑又担忧。对于父母、老师,因代沟的形成,逆反心理的驱使,他们拒绝交流,更愿意与同龄人摆谈。但在同龄人中往往找不到正确的答案,就会因迷惘困惑而导致行为失常。丽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缺少母亲的关爱与教育,父亲因母亲的离异而常常迁怒于她,常年不归家,给她的总是粗暴的态度与冷漠。只有奶奶爱护她,但残缺的家庭教育不是奶奶一个人能补偿的。她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有谁知道呢?她面临困惑时有谁来帮助呢?二、引起中学生早恋行为的成因分析引起中学生早恋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步入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心理活动

6、是中学生早恋 的主导因素,除此以外,由调查可发现,引起学生早恋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1) 外界环境如黄色书刊、黄色录像、电视、电子游戏等不健康因素的刺激,引起心理的不平衡和感情冲动,陷入早恋 的误区。(2) 贪玩、贪吃,爱慕虚荣,追求物质享受,有的被有钱的男人玩弄。(3) 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以早恋为荣,随便发生两性关系。(4) 家庭教育不当引起,如粗暴型的家庭容易使子女产生叛逆心理;苛求型的家庭使孩子承受的压力过大;溺爱型的家庭使孩子养成娇生惯养,追求享受,目中无人的恶习;以上几种家庭教育不当的类型都会给教育孩子带来极不良的影响,导致她们离家出走,或做出偏激行为。(5) 缺乏家人

7、的关心,如单亲、再婚家庭,或父母一方甚至双方在外地工作,或因家长本人素养差,或家庭不和等原因家长极少关心女儿的成长,使她们产生孤独、失落情绪,把精神寄托在家庭成员以外,沉迷于 早恋之中(6) 来自学校的压力,如作业负担过重,学习成绩下降,同学关系紧张,教师的教育方法单一粗暴,学校生活枯燥无味,都使她们厌恶学校生活,抵触老师的教育。(7) 年幼无知,缺乏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知识,遇到坏人容易受骗上当。(8) 由于共同学习、工作的关系,互相爱慕,产生了较纯真的感情,但未能理智地处事,产生极大的感情烦恼。三、学生心理疏导的尝试青春期初中生早恋心理健康教育策略32.1 自然渗透,正视问题,正确对待有时上

8、课时,你就会发现班里的一些奇怪现象。如上课时个别学生常会发呆,时而莫名其妙的笑起来,一提到某些敏感的字眼就会发出怪声。笔者明白这是青春期特有的问题。利用班队会等给同学们分析了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列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早恋的危害。我们过去的青春期教育遮遮掩掩,反而将其搞得非常神秘,回避绝对自然的东西就意味着加强。这一时期的学生有着极强的逆反心理和开放的生活状态,导致的结果就是掩盖不住好奇,不留神就会偷吃禁果。面临种种诱惑的时候中学生是没有力量把握住自己的。因此在学校开设青春期教育课程(生物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班主任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学科中的自然渗透,随机应变地进行青春期的教育,建立以信任和严肃为基

9、础的道德风气,抵制世俗的嘲笑,不回避,不掩饰,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顺利度过青春期这一关键时期的。2.2 倾听心声,悉心引导,融化冲动之恋作为班主任,笔者找到一个很好的途径倾听学生的心声。周记成了笔者与学生交流的最好方式。无论工作多忙,笔者都非常珍惜一周一次的批阅机会,尽可能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走出误区。出于尊重与信任,笔者注意了保密,降温低调处理,这样让学生畅所欲言,让老师便于发现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对于早恋问题老师不能谈虎色变,不能采取过激的手段,如为了防患于未然而杜绝男女生的正常交往,这将违背了孩子的天性,激化他们的逆反情绪,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我们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发展

10、健康的异性交往关系,把握好交往的分寸,融化冲动之恋。2.3 交流情感,以人为本,以理服人当我们面对学生心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时,可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如咨询辅导、心理训练、座谈交流等。有时辩论能让问题明朗化。班里组织讨论过:男女生之间存在真正的友情吗?笔者发现很多同学对这问题都很迷茫,认识含糊,有的又过于偏激。学生们并不能正确区分友情和爱情,有的学生经常学着电影电视上爱呀情呀,死去活来的,实际上他并不懂什么是爱情。爱情是一种崇高纯洁的情感,它具有专一性和排他性。而友情不具备这些特点,所以男女生交往的时候要把握好友谊和爱情这个不同的关系,并表现出相应的态度和行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影响双方的心

11、理健康。中学生的早恋大多都是混淆了这两种情感,把对异性的好感误作爱情,既不考虑为什么要恋爱,也不考虑恋爱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选择的对象也无明确的标准,几乎遇到谁都可以谈,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和非专一性。早读课上发现一位学生写的情书:某学生给她写了这么多的信,她都拒绝了,但他只给叫阿芳的写了第一封信,她就同意了,可是笔者还是爱那个她呀。真令人啼笑皆非。笔者觉得处理此事不能嘲笑或简单粗暴的批评,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他们认识到早恋的危害,引导他们正确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分寸,使他们心理逐渐走向成熟。2.4 教育女孩自尊自爱,防患于未然青春期初中生早恋心理健康

12、教育策略4其实在男女关系的处理上大多是看似刀枪不如却心灵寂寥的男孩主动进攻的,男生勇敢而有时冲动,而女生的天性是含蓄、婉约,即使“有贼心并没贼胆” ,如果找到合理的发泄途径,如:写日记、跟长者谈心、跟老师说说等并能长期坚持,就可以明辨事例而把握自己的交往方向,树立远大志向和远大理想,那男孩的进攻无论有多猛烈,也是徒劳,但倘若女孩一旦初偿禁果并获得快乐的感觉,那么事情将会发展的一发不可收拾,与吸食精神鸦片无异。笔者让女孩子明白自尊自爱的道理,谨慎自己,尽可能的不要单独与异性相处,学会控制。不能走进女孩容易吃亏的时间和地点,不要轻易接受男孩的给予,言行不要含有轻薄挑逗的成分,要学会保护自己,尊重自己等等。笔者告诉丽:喜欢一个人没有错,但是无论是在心理上、生理上、还是外在的环境条件上,年少的你们都还没准备好去承担爱一个人所要付出的一切。最好的方式就是以理智控制住情感,让它埋藏心底,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过早的开放,也会过早的凋谢。这段情感给你留下的是美好的印象还是痛苦的烙印,就取决于你如何对待它。当然,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是刚刚起步,任重道远,笔者将继续探索,力求找到更好的方法去帮助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