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艺术的意蕴和意境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65762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芭蕾舞艺术的意蕴和意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芭蕾舞艺术的意蕴和意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芭蕾舞艺术的意蕴和意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芭蕾舞艺术的意蕴和意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芭蕾舞艺术的意蕴和意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芭蕾舞艺术的意蕴和意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芭蕾舞艺术的意蕴和意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芭蕾舞艺术的意蕴和意境摘要:本文从芭蕾的演变过程及导致这些变化的历史、文化原因进行分析。笔者尝试提出一些考察和解释芭蕾舞题材变化的模式,即以天性美为出发点,以人性美、诗性美、古典美为衡量标准,将芭蕾舞的发展分为若干个层次,并且指出芭蕾舞悲剧的奥秘,在于它把美提升到极致,又赋予一种被摧毁的结局,显示出这种舞蹈的深刻思想内涵。笔者认为,芭蕾舞在现实世界里永恒不衰的奥秘在于它富有特质的美在观众的心里具有“心灵驻留时间” ,对于人心起着一种永恒的净化作用。必须借助历史学和文化接受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对芭蕾艺术的深层内涵进行合理解读和分析。 关键词:芭蕾艺术;情感本质;意蕴;意境 芭蕾艺术可以用“抒情的

2、诗”和“精神的画”来加以表述。当你面对仙女 、 天鹅 、 吉赛尔那样的舞蹈时,那种完美的进入仙境的感觉,那种带给你青春活力的灵性喜悦,实际上是把你带入到一个富有魔力的童话世界之中。纵然芭蕾在人们心中激起万般绮丽的色彩,舞蹈艺术家主观抒情造成的那股突发的情绪,即便会在某个稍纵即逝的瞬间中消失,却一直会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得到永恒。 芭蕾之美是一种超然的诗性美,但是这种美,却能够与人的心灵建立起直截了当的深层交流。本文拟就芭蕾美的诗性进行探讨,进而说明由这种美所构筑起来的超然意境,却为何能够在万象的根基之中,找到它置放自己高尚情感的栖居地。 一、古代芭蕾舞艺术的产生 芭蕾产生于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

3、意大利。最早出现在一种城邦君主炫耀财富,权利的歌舞演出中。这种形式传入法国宫廷后,颇为流行。到 1581 年,则出现了奢华的长达五个小时的皇后喜剧芭蕾 ,这是第一部较为完整的芭蕾舞剧。 随后在酷爱舞蹈的路易十四的支持下,宫廷芭蕾得以迅速发展。而芭蕾真正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从十八世纪中后期开始的。在启蒙主义的影响下,出现了反映平民生活,强调自由,平等精神的情节芭蕾。情节芭蕾注重戏剧结构,哑剧摹仿和情感表达。这种形式使芭蕾上升为独立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却延缓了芭蕾动作本体的发展。在梦境,爱情,神话,传奇的渲染下,随着女子脚尖技术的发明,服装上的改革,芭蕾的动作审美特征趋向于轻盈飘逸,呈现出脱离

4、俗世,向往天国的姿态。舞蹈技巧也变得复杂多变,增强了炫示性。 随着西欧芭蕾再次顺应上层人士的消遣品味,变得空洞乏味,而走向衰落时,芭蕾却在俄国迎来了它自身最辉煌的时期。 睡美人天鹅的问世,无论舞台规模上,还是动作技巧,舞剧结构的完善上,都显示了古典芭蕾最为经典的形象和它的终结形态。与此同时,19 世纪末的芭蕾艺术也因动作语言的高度程式化,陷入了僵化和陈腐,从而走向了全面的衰落。现代舞正是以反对芭蕾的墨守成规和束缚身心的传统为契机,爆发的一场身体解放运动。 二、芭蕾舞艺术的意蕴和意境 芭蕾舞,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剧情上看,都是舞姿、音乐、剧情、布景的一?N 完美结合。不过,从十七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

5、,在流动、变化着的舞姿中,芭蕾艺术以其特有的优雅、高贵和美丽,继续从实用的艺术向美的艺术靠拢。 古典芭蕾抛弃了表情手势,从而使舞蹈变得没有表情,成了软功式的、机械的、空洞的了。为了把舞蹈的精神内容还给它,必须在舞蹈中从姿势出发,把姿势建立在自然表情的规律的基础上。那么对于它来说,满足我们向任何一种艺术提出的那些要求,就成了必须做到的条件了。这些要求就是:首先是技巧,再就是感情充沛真挚,把感情表现得清楚,形式美丽,风格完整,有性格。其中越来越精巧的舞姿只不过是构建这种美的材料,需要受艺术家真正自我和主观情感的直接约束。重要的是,艺术家现在不仅仅是在展示舞姿,更为重要的,她是在展示理想,一种诗意的

6、美,赋予这种理想以意境。这样,芭蕾就在对美的渴望上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创造性的解放。精神借着生命情感直接走向美:谁对意境世界中的理想美越具有想象力,谁的创造性直觉也就越丰富鲜明。 这种渴望美的创造性奠定了浪漫芭蕾的真正根基。说得更确切一点,芭蕾超出了实用的领域,进一步与人的心灵价值息息相通。换言之,芭蕾找到了与人交流的新方式,它不再从外部的枝干上对人的实际的生活方式提出批评或建议,却通过创造美,直接从根基上向人指明回归天性的道路。这样,芭蕾就获得了它的真正的目的:它是心对心的交流,纯粹以一种对美和情感的呼唤介入到芸芸众生的生存之中,通过对意境对人的心灵进行启蒙,向人展示一种比实用经验更为高尚的生

7、存原则。 诗歌也是很抽象的东西,为什么能打动人?原因在于:它是通过一种情感力量使艺术特质迅速加以提升和扩大。作品和观众之间的交流,不是一种浅层的、表面的交流,而是诗人的心和观众的心在互动。 “诗语”让 人跳过了表层、直接进入到一种深层次的精神交流。 诗的“画景象征世界”直指人心,让人直接感受理想之美的精神震撼。一个古老的戏剧,甚至一场现代的芭蕾,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人获得审美喜悦的。表面的故事,似乎一看就洞悉了它的全部轮廓。但是,这故事展现的精神美却影响到了你的审美意识:一旦心中的情感被唤起,强烈的共鸣就闪现出了红宝石般的光辉。故事的情节这时变得无关紧要,精神的形象化已经把你置入到理想境界的诗

8、意之中。 芭蕾艺术家把美、爱、高尚这样的抽象概念转换为形象的故事,通过对它们的演绎,达到精神形象化的目的。尽管如此,他们与画家和诗人却是不同的。诗人在看世界的时候往往在具体的事物上蒙上一层诗意,外景把变成了诗,外在的事物变成了心中意境升华的载体。不过,诗人更多的是把外面的东西吸收进来,把具体的东西变成了诗性的东西,然而,芭蕾舞艺术家却要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东西,使之直接抒发自己内在的精神美。因此,芭蕾艺术家既不能像画家那样造型,也不能像诗人那样创造意境。这里,画家是把有形的事物经过浓缩加以展现,其形象思维是针对具体形象的;诗人是把具体事物转化为抽象,赋予它诗意;然而芭蕾艺术家,是把抽象的概念

9、表现成了具体的形象,尽管这种形象与实际的形象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芭蕾舞表现出来的那种精神形象化的图景,是一种诗化了的故事。芭蕾艺术家把充满诗意的形象直接展示在观众的面前,这样就产生出一种由流动着的诗展现出的理想世界:它起于逼真但超越逼真,具有情节又超越情节,终于形成了芭蕾舞自己的特殊意境。 【参考文献】 1邹小燕.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D.广西师范大学,2007. 2李梦婷. 黄安伦钢琴音乐舞诗第三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王冰鑫.浅析舞蹈艺术的意蕴和意境J.通俗歌曲,2016(02):221. 4顾兆贵.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04):72-77. 5胡昭?P.身韵?意境?生命D.汕头大学,2004. 6朱孝远.芭蕾舞诗性美的精神意境J.文化艺术研究,2008(01):128-138. 作者简介:申晓辉,女,河北省邯郸人,民族:汉,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芭蕾舞,身份证号:1304341989060144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