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安市旅游的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55642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西安市旅游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西安市旅游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西安市旅游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西安市旅游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西安市旅游的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西安市旅游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西安市旅游的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 9 页第 1 页对西安市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思考【内容摘要】西安市作为举世闻名的文化古都,有着丰富的人文旅游 资源,但就其开 发现状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深入开发西安市的人文旅游 资源,打造西安文化产业城市。【关键词】旅游 资源 产业 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以社会文化事物为吸引力本原的旅游资源,它是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程中由人类社会行为促使形成的具有人类社会文化属性的事物,其形成和分布不仅受历史、民族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人文旅游资源的构成比较复杂,包括有形的人文旅游资源和无形的人文旅游资源两种。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历史文物古迹、民族文化及有关场所、

2、有影响的国际性体育和文化盛事、以主题公园为代表,富有特色并具备一定规模的现代人造游乐场所或其他消遣娱乐型的现代人造旅游景点等。例如不同时代留下来的历史建筑、文明遗迹、宗教庙宇和寺院,展示民族艺术和风俗习惯的博物馆、艺术馆及民俗活动等,它是吸引旅游者浏览观光的重要资源,也是促进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 一、西安市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西安市作为举世闻名的文化古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之地,有着 3100 多年的悠久历史及 1100 多年的建都史,周、秦、汉、唐等许多有影响的历史朝代都在此留下重要的文化遗迹,因而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其独特的历史古迹、文化遗迹、革命旧址等遍布整个市区,大量的碑刻、典籍

3、、绘画、音乐、戏剧等方面的多种实物和其他文化遗存,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西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2004 年以来,西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发展观念,以及“文化名市”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来发展,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西安市的旅游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2010 年,西安市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 300 亿共 9 页第 2 页大关,达到 304.3 亿元。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但是,与丰厚的旅游资源相比,西安市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还不是很大,在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 (一)人文旅游资源开

4、发利用率低西安作为千年帝都,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级别相对较高,占绝对优势。但是,从总体上看,开发利用很不充分,据估计,西安还有 75%的资源有待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这一方面是由于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按照传统的静态展示的方式进行旅游开发非常困难;另一方面,人文旅游资源的精髓在于其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只有那些对历史文化具有一定修养的人才容易体会到其中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如果开发方式不得当,对于普通游客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从而导致旅游重复率和滞留时间不够理想(海外游客在西安的停留时间仅为 2.9 天) ,从而影响旅游业的收入。 (二)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多样化西安向国内外

5、旅游市场所推出的主打产品,几乎主要是以文物古迹为主体的线路和景区,多为陵墓型、博物馆型,不能优势互补;以西安为中心的东线一日游、两日游,西线一日游,北线一日游,多年来没有多大改变,模式陈旧,且差异性不突出,吸引力减弱;观光型产品多,休闲类和特种旅游产品少,旅游资源功能结构相对单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特级的旅游资源,也以浏览观光为主要开发形式,游客参与性、体验性较差,满意度不高,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需求。 (三)旅游物品开发落后西安市各个旅游点出售的旅游商品主要有仿制兵马俑、青铜复制品、玉器、瓷器等工艺品,产品雷同,地方特色不突出,或制作粗放,有特色的高附加值和高科

6、技含量的工艺品、纪念品极为缺乏。游客购买兴趣不大,创收能力落后于其他地区。这与西安市丰富的旅游商品资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四)管理分散,旅游相关部门协作不力由于人文旅游资源所属行政管理部门不同,加之部门分割管理,没有注意发挥合力优势,造成人文旅游资源分属省、市、区三级,涉及文物、园林、建设、宗教、文化艺术等共 9 页第 3 页相关部门,使旅游市场条块分割,与当前大合作、大效益的管理经营理念有很大的差距,造成丰富的资源,较低的效益,成为制约西安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瓶颈。三、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一)从经济角度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会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从直接的门票收入到间

7、接的交通餐饮住宿,及相关的纪念品,日常消费等,这毕竟会给旅游目的地带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使当地的经济收入、就业形势等都得到改善。对旅游客源地来说,可以促进旅游的发展、交通运输发展、资本流通等。另外对于双方,更深远些的效益就会涉及到城市形象、人们素质问题,更高一层还可以改善地区产业结构。(二)从历史角度旅游活动实际上能够形成一定程度上的文化交流。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果是偏重于历史文化的资源开发,那么当然是会对该文化的发扬继承有很大的作用,让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更加具有历史内涵和文化层次。最重要的一点是,合理科学的开发可以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不被破坏。(三)从政治角度树立地方友好形象,能吸

8、引其他地方的目光加大与其他地方的交流与合作,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既能体现其友好道德,还能体现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以及辅助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四、对西安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西安作为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旅游城市,要提高其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中的知名品牌地位,就必须在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多动脑筋,充分利用西安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提升西安的城市竞争力。 (一)要合理规划战略目标1、阶段目标(1)定位近期目标(2005-2011)推进五大战略的转型,着力提高战略执行能力。实施“中华五千年,寻根在西安”的城市品牌塑造工程,优先建设五大优先发展区,即唐都长安旅游区、临潼秦唐文化旅

9、游区、共 9 页第 4 页曲江故址游憩商务区、浐灞城市滨水游憩区、西安秦岭生态旅游区,重点加强以历史文化和地方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活动和产品建设,实施唐都长安的解说和标识工程、长安古乐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工程;启动十五个大型示范项目的建设,鼓励发展主题化、个性化的文化和休闲产品,在加强古都遗产旅游的基础上,推动御汤温泉度假、修学旅游、祖庭朝圣、民俗体验、秦岭山水、都市商务会展、购物旅游、夜间娱乐八大类产品及十五大类专项旅游产品的建设。坚持国际、国内市场并重的发展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在巩固现有产品线路的基础上,优先推进以西安为中心和对状型目的地的线路建设,积极发展主题化旅游线

10、路建设。发展多种形式的目的地城市联盟,优先建设世界古都、中国古都、丝绸之路和城市目的地四大联盟伙伴关系,大力推进提高城市在电子化营销、海外入境运营商直销、遗产公共关系营销的能力和效率,不断拓展和优先国际、国内市场的客源结构。推进城市公共服务与旅游企业服务品牌建设,推进旅游资源属地化管理试点工作,加快旅游法制化建设与政府旅游管理职能调整,优化城市旅游管理的政府架构和利益机制,推进协调化、沟通化、法制化建设。到 2012 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约 3350 万人次,人均停留时间约 3.4 天,人均天花费约为 390 元,国内旅游收入约 274 亿元。接待入境游客约 121 万人次,人均停留时间约3.

11、3 天,人均天花费约 230 美元,入境旅游收入约 7.24 亿美元。旅游总收入约 330 亿元;在期末使其占 GDP 比重较期初提高大约 1 个百分点。旅游业初步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定位中期目标(2012-2015)继续加强五大优先发展区的项目建设,推进十五个大型示范项目的建设,继续巩固古都遗产旅游的产品竞争力,加快发展御汤温泉度假、祖庭朝圣游、秦岭山水游、修学旅游、民俗体验游、购物旅游、浐灞城市滨水游、夜间娱乐等八大产品建设,积极发展各类专项旅游产品,推出更多的产品或线路,形成较为完善的以遗产旅游为核心的多元化产品体系,基本满足国际、国内(包括近程腹地市场)的多种旅游

12、需求。继续加强城市文化形象建设,重点实施“中华五千年,寻根在西安”的城市品牌营销,促进实现遗产与旅游双赢目标。重点推进以西安为中心的目的地旅游城市建设,发展更多的目的地城市伙伴联盟和目的地运营商伙伴联盟,进一步加强城市旅游营销能力和效率。加快推进城市多语化的公共服务共 9 页第 5 页体系与现代服务功能建设,初步建成中国散客游最方便的城市。推进西安旅游企业的服务品牌建设,初步在酒店服务、旅行社服务、参与服务、商贸购物服务、文化与休闲服务等领域建成几个领导性的国际品牌。扩大旅游资源属地化试点建设工作,并逐步面向全市推广;加强旅游业内的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市场主体的法律与竞争环境建设,推

13、动竞争、开放、有序、公开的旅游公共管理的治理结构建设,逐步健全旅游法制化建设。到 2015 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约 3360 万人次,其中过夜游约 7900 万人天,国内旅游收入约 430 亿元。接待入境游客约 140 万人次,约合 480 万人天,入境旅游收入约 14 亿美元。旅游总收入约 560 亿元,约相当于 GDP 比重的 16.7%;旅游业增加值占 GDP 较 2010 年再提高约一个百分点。旅游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3)定位远期目标(2016-2020)继续加强城市文化形象建设工程,以原滋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步推进城市旅游国际化建设,建设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和

14、中国传统文化修学旅行最大目的地城市,成为新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交流的中心城市之一。继续加强古都遗产旅游为核心,御汤温泉度假、祖庭朝圣、都市商务会展、秦岭山水游、修学旅游、民俗体验游、购物旅游和浐灞城市滨水游等产品为支撑,以及以古都徒步游、博物馆旅游为代表的十五个大型专项产品为重要组成的多元化产品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西安对国际、国内游客需求的服务能力。建设更符合国际化需求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完善的、多语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旅游解说体系,建成全国散客游最方便城市;发展更多形式以遗产为中心的伙伴关系建设,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利益主体对遗产的利益诉求,建设西安为遗产旅游国际典范城市和旅游促进遗产(含非物

15、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模范城市。全面推进旅游业内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旅游资源属地化试点建设工作,建设多方利益主体积极参与、协商一致的文化、遗产、旅游与城市的综合协调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旅游法制化建设及相关的配套法律体系建设。到 2020 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约 4000 万人次,其中过夜游约 9800 万人天,国内旅游收入约 750 亿元。接待入境游客约 200 万人次,约合 750 万人天,入境旅游收入约 29 亿美元。旅游总收入约 1000 亿元,约相当于 GDP 比重的 17.6%;旅游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较共 9 页第 6 页2015 年再提高约 0.5 个百分点。旅游业成为全

16、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扬秦兴唐、实施板块带动旅游发展以“扬秦兴唐”为中心,继续巩固并丰富秦文化,挖掘和发展以大唐文化为载体的旅游形象、产品和活动。突出重点进行以兵马俑为核心的秦文化产品的推广,持续扩大其市场份额。集中优势围绕唐都长安开发唐文化旅游产品,即:中兴唐都、提升城市、推动旅游。由市委、市政府及相关机构向中宣部、中央精神文明办等领导机构提出申请,将大唐文化的复兴作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将其列为重点项目并予以重点资金支持。实施“板块带动战略” ,通过对资源基础、市场需求和投资能力等的综合分析,提炼出若干优先发展区域,进行重点开发、建设和市场营销。适时推出汉、周等主题文化产品,如寻访汉都长安专题游等。3、打造本土国际化建设具有强烈西安本土文化特征的国际旅游城市。主要策略包括:鼓励并推动“扬秦兴唐”为主题的文化复兴工程的实施。鼓励“本土文化形象工程 ”的建设,包括图书、音像、网络、影视、市服等。推动历史城市的全方位(包括旅游、文化、经济与古都保护等)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与罗马、雅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