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产生的背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53659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产生的背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产生的背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产生的背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产生的背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产生的背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产生的背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产生的背景简介:撤点并校,特指中国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对临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2001 年起,中国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摒弃“村村办学”的方式,对临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但由于部分地区在操作中的不当,也有地区出现学生生活条件下降,甚至辍学的现象。因此,该政策的实施和操作方法的正确性,受到舆论的争议。孤儿背井离乡独自求学,父母含辛茹苦将儿女送到城中读书,城镇学校校长惊惧农村学生如潮涌来等等,随着一系列“尴尬”的暴露,推行了

2、11 年的“撤点并校”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走进公众视野。产生背景:一、 农村中小学校撤并及相关问题出现的背景(一)原有村村办学的产生及撤并政策的推行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村各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基础。据统计,2004 年全国总计有中小学校 45.7 万所,中小学在校生 17721.2 万人。其中,县镇中小学校 45.7 万所,占总数的 10.85%;农村中小学校 37.54 万所,占总数的 82.14%。县镇中小学生 2253.27 万人,占总数的 12.72%;农村中小学生 10546.86 万人,占总数的 59.52%。两项合计,农村中小学校占学总数的 92.99%,农村中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

3、72.24%。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发表的2004 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的统计也证实,2004 年,农村 6 岁17 岁人口占全国相应年龄组人口的 56%73%,年龄组越低,农村人口的比例越高。国家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它的发展程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国民素质与综合国力。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我国党和政府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党和政府先后采取了多项政策与措施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其中,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就是一项重要教育政策,目的是优化农村基础教育结构,合理配置农村教育资源,以进一步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建国以前,我国的教育十分落后,全国人口中 80%以上

4、的人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 20%左右,学校布局极不合理,各级各类学校多数集中在大中城市和沿海一些省份,农村很少,特别是内地、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更加落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就提出要以农村为重点逐步普及教育,扫除文盲,提高全民族素质。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做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大决策,1985 年 5 月,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国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把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的大事,突出地提出来,动员全党、全社会和全国各族人民,用最大的努力,积极地、有步骤地予以实施” 。1986 年 4 月 12 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

5、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自 1986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义务教育法的制定标志着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虽只有 18 条,但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从此成为法定义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又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举办本法规定的各类学校。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必须包括相应的义务教育设施” 。基于这样的

6、规定, 在一定程度上,义务教育的实施, 地方各级政府扮演了责任主体的角色。此法颁布后,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 “镇办初中、村办小学”的管理体制由此而生,也因此出现了“村村办学,学校就在家门口”的局面。到 2000 年底, 我国 85%的人口和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这次较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由于普及义务教育的需要,只是在部分地区进行小范围、小规模的调整,初步整合了当时的农村教育资源。2001 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 决定规定:“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出应因地制宜地调整

7、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学校布局调整要与危房改造、规范学制、城镇化发展、移民搬迁等统筹规划” 。自此,新一轮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2002 年,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 ,2003 年财政部下达了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这两个通知,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各地政府对农村中小学局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大了。(二)计划生育政策和城

8、镇化发展导致农村学校生源数量急剧减少1.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农村学龄人口不断减少人口作为人类社会的主体,也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主体。教育的对象是人, “人口”是一个包含着多种要素的综合范畴,如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和迁移等等因素。人口与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学校布局调整的因素之一就是人口的变化。教育布局会随着人口的增加、年轻化、分布分散而增加;反之,教育布局会减少,也会导致学校设施过剩。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时期是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生育水平迅速下降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大部分地区进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阶段是在 90 年代后期。近些年,由于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开

9、展与实施,国家人口政策的有力干预,以及国家快速的经济发展和急剧的社会变革,有效控制了人口的增长速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了人口的低生育水平。这使得新出生人数逐步下降,导致学龄人口总数及其比重下降,进而影响了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根据 2006 年底的统计数据,我国 0-14 岁人口数量为 25,961 万人,占总人口的 19.8%,与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下降了 3.09%。与此同时,我国中小学的在校生人数也在不断减少,1996 年到 2007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全国小学生招生人数对比,从 1996 年开始,小学招生人数开始下降,期间虽有增加,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明显。另根据教

10、育部官方网站 2009 年公布的每十万人口各级学校平均在校生数的统计数据显示,1991 年每十万人口中初中在校生的数量为 3465 人,小学生数量为 10502 人,2000 年全国每十万人口中初中在校生的数量为 4969 人,比 1991 年增加了 1504 人,小学生数量为 10335 人,比 1991 年少了 167 人,到了 2008 年全国每十万人口中初中学生的数量为 4227 人,比 1991 年增加了 762 人,小学生在校生人数为 7819 人,比 1991 年减少了 2683 人,总体来看,每十万人中初中生所占的数量有所增加,小学生所占的数量在逐年减少,总体呈下滑趋势。另从幼

11、儿园的人口数量也可看出 1991 年到 2008 年全国十万人口中幼儿园学生的数量也有所减少。(PS.这两个表可以放大 做 PPT 时用不用都行 O(_)O )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直接导致了入学人口绝对数量的减少。这种趋势目前影响最大的是中小学,部分中小学的生源已严重不足,由于生源的不足,现有教学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2.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引发农村中小学撤并的必然趋势美国学者 B.L.伍尔夫(B.L.Wolfe)认为,教育有一种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也是一种外部效应,是指当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搬迁到一个社区时,这个社区的人们由于没有为该人士的教育成本做过任何贡献,因而获得了公共收益

12、。而对于出现了人员外流的社区来说,就会产生社会收益损失,如由于受过教育的人流出,这个社区会丧失一些诸如福利费用或医疗成本的节约、选举人的责任感,以及低犯罪率等方面的好处。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社会形态向高层次发展的客观表现形式。农村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的综合过程,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城乡资源、要素和生活方式的融合过程,其主要特征为人口由乡村向城镇转移,使城镇人口、资金等迅速增长,城镇得到发展;反之,城镇的先进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农业的现代化等都感染着农民,使农民城市化和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13、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务工,人口流动一直没有间断过。小城镇成为了周围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活动的中心。大力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当前农村城市化道路的一大战略,党的十六大把力争在 2020 年实现“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写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号召人们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党的十七大更是将“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

14、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县(含县级市)及其以下的农村中,出现了所占比重比以往大得多的小城镇。据统计,1978 年全国有建制镇 2,176 个,到 1988 年,增加到 11,481 个,1992 年以后,进入高速增长期,到 2001 年年底,达到 20,374 个。10 年间,我国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镇 800 个左右,每年转移农村人口 1,000 万人左右,10 年中有超过 1 亿农村人口落户小城镇。2000 年我国农村人口为 9.28 亿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为 4.8 亿人。而未来我国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约在 700800 万人之间,但从长远看中国

15、农业领域只需要 11.5 亿劳动力。剔除现在 4.5 亿农村劳动力包括的1.28 亿乡镇企业劳动者,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需要向城市转移 22.5 亿人。2003 年 11 月,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根据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推算 :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己超过 1 亿人。其中 18 岁以下的流动儿童有 1982 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 19.37%。另据国家统计局 200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05 年在全国人口中,居住城镇的人口 56157 万人,占总人口的 42.9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 74471 万人,占总人口的 57.01%。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

16、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升了 6.77 个百分点。此外,根据预测,若城镇化率按年均增加 1 个百分点计算,2020 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 57%,城镇总人口 8.28 亿,比 2002 年增加 3.26 亿(包括城镇人口自然增长 0.37亿),这意味着从现在到 2020 年,将有 2.89 亿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从人口变动趋势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与农村的人口密集程度、经济社会发育程度及文化教育发展程度都与以往有了明显的差异。农村基础教育布局方式已显得陈旧, “村村办学,学校办到家门口”的布局方式也不再适应现在的发展形势。从全国来看,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距较大,城乡教育资源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必然会诱使农村适龄儿童逐渐流入城市,接受较为优质的教育。随着农村外流的学生逐渐增多,农村学校规模不断缩小,大部分行政村已无法办学。在农村学校出现了“空校” ,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