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通今长征路上走出来的医学博士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613596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涂通今长征路上走出来的医学博士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涂通今长征路上走出来的医学博士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涂通今长征路上走出来的医学博士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涂通今长征路上走出来的医学博士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涂通今长征路上走出来的医学博士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涂通今长征路上走出来的医学博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涂通今长征路上走出来的医学博士(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涂通今长征路上走出来的医学博士他是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也是目前唯一健在的红军博士,他参加了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作战,亲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经历战役战斗数十次,出生入死,屡建功勋 涂通今,这位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医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军,解放后留学苏联的医学博士,我国神经外科创始人,集众多头衔于一身。岁月峥嵘,时光荏苒,如今,103 载的人生经历在他那饱经沧桑的脸颊上留下了一道道的皱纹,从中折射出这位百岁老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德,以及勤勉不倦、著书育人,深得同行赞许和晚辈敬重的崇高风范 聆听毛泽东演讲从此立志当红军 红军队伍中有 3 位解放后培养的医学博士:

2、钱信忠、涂通今、潘世征。涂通今是目前唯一健在者。涂通今 1914 出生于福建长汀县涂坊乡。当年,在父母的拼命支撑和同族资助下,涂通今读了 5 年私塾、3 年高小,最后从国语毕业。 1929 年,当红军二次人闽路过长汀县涂坊乡时,15 岁的涂通今挤进人群,那是他第一次聆听了毛泽东的演讲。涂通今至今还清楚的记得:“那是 1929 年 10 月,乡亲们在欢庆农历九月丰收节的时候,毛委员路过涂坊乡,他就住在同街的药店里,还在群众集会上讲了话,号召大家打土豪、分田地,用革命武装粉碎反革命武装。 ”一个伟人充满感召力、凝聚力的举手投足、慷慨陈词,使一个从小就背诵孙中山遗嘱,天天盼着“耕者有其田”的穷孩子,

3、深深地认同了革命的远景。那次演讲时间虽不长,但却激起涂通今想参加红军的愿望。 几经努力,1932 年,在任区苏维埃代表的父亲的支持下,涂通今毅然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当时,苏区正处于反“围剿”斗争期间,战斗中伤员的不断增加使得红军对于医护人员的急需突显,正是在这种情势下,涂通今参军后立即被分配到福建军区后方总医院。入院第二天有个考试,题目是“为什么要学看护?”乍一看题,涂通今这个高小毕业的孩子懵住了,猛然间,他想起医院大门上的一副对联: “为救护前方归来的英勇将士,为培养无产阶级的医学人才” ,凭着这个记忆,他把这句话一字不落地写在答卷上。发榜时,他居然名列第一! 在做了 8 个月的看护工作后,

4、涂通今被选送到位于江西兴国县茶岭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学习。这里是他接受正规医学教育的起点。也就是在红军卫生学校的紧张学习期间,涂通今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2 年 10 月,涂通今考入红军卫生学校第二期,学员近 30 名。1933 年,红军卫生学校和傅连璋的红色医务学校合并。1933 年涂通今毕业后,任红三师八团军医。从长征开始到抗日战争爆发,涂通今一直在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中从事医务工作。 下定决心跟红军走出一片新天地 从军之初,血气方刚的涂通今要求扛枪打仗上前线。没想到,上级派他去医院报到,分配他救治伤员,学习看护。他服从了组织的安排,从此走上了医学之路,

5、在长年的从医生涯里,他挽救了数不清的生命,用另一种方式“戎马一生” “他见过太多的生死,却还是很难冷静地面对死亡,那些因伤势过重、无法救治而倒在他怀里的同伴,一直是他心里的一个坎。 ”涂通今的儿子涂西华感叹道。 1934 年 9 月 30 日,红九军团从福建长汀县中复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涂通今作为随队军医出征。出发前,闻讯赶来的家人捎来了他父母的意愿,希望长子脱下戎装,解甲归田。此时 20 岁的涂通今已经下定决心要跟随红军走出一片新天地。他婉拒了父母,朝着与他们不同的人生轨迹走去从农民走向将军,从私塾学童走向留苏博士。 险象环生的长征路上,涂通今不仅要对抗敌人、保存自己,更

6、要照料伤员。涂通今回忆说:“我们红九军团由罗炳辉率领,在长征中处于右后卫位置,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容主力部队掉队的伤病员。遇有敌情时,红军常常要急行军或强行军,有时候一天一夜赶百多里路,体弱掉队的很多。如果发生战斗,还会有大批伤员下来,我们医务人员就要舍生忘死地把伤员抢救保护下来。 ” “当时的救治条件现在真是无法想象:能够找到一块门板搭一个手术台就很不错了,手术刀是民用剪刀代替的,没有绷带就把被子撕成条。还得有人举着油灯照明。那时药品和医疗器械都是无价之宝,消毒灭菌和抗感染的药物更是极少,长征途中只能做一些诸如消毒、包扎、固定、止血、缝合、取子弹、取骨片这样的处置和小手术,至于断肢和内脏手术,

7、根本就做不了。我救护过的伤员不计其数。现在看来,有不少同志由于没有得到手术和输血、输液的机会,本可以得救的,却失去了生命。 ” 过雪山、草地时,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的痛苦和牺牲,却并不亚于战斗中的伤亡。对此,涂通今有着切肤之痛。 “再苦再累,我们医护人员的工作也不能稍有马虎。每日到达宿营地后,首先选择一块比较干燥的山坡,搭起帐篷、支上炉灶,捡来干牛粪点上火,消毒医疗器材,给病人看病、换药、发药,包括伤病员烫脚、开饭,我们医务人员也尽力帮他们做。有一次,我们正准备搭帐篷、拾牛粪,忽然天气骤变,雨水冰雹齐下,十几人个个浇得像落汤鸡,牛粪打湿了,火也点不着了,我们真是伤心着急啊。风雨一过,满天星斗

8、,我们又开始工作了。休息对我们来说有时真比吃饭还重要。 ” 有一次行军当中精神恍惚,涂通今一脚踏空掉下悬崖,幸好一棵树接住了他,才免于一死。每?忆及这段经历,涂通今总是心潮起伏、无法平静。良久,他总会淡淡地说:“长征之苦,使人难忘。” 涂通今长征到达陕北后,进入延安中国医科大学学习,他的医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赴苏留学成博士军政兼任为典范 1949 年 10 月 1 日,涂通今又一次聆听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演讲,那是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天成立了!”的时候每次回忆到这里,涂通今总是哽咽,说不下去,因为有数不清的战友倒在了征途中,没能亲眼看到他们为之付出生命而换

9、来的新中国正在世界之林挺拔站起 1949 年,涂通今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四野人关后,他担任中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组建华中医学院,兼任院长、党委书记。 1951 年 8 月初,涂通今接到上级通知,要他尽快移交工作,准备赴苏联留学。放下电话,涂通今感到一阵惊喜之余又有一丝惆怅。有机会继续深造当然是他的愿望,但这也意味着要远赴异国他乡另起炉灶,重新开始学生生活,这对于一个年近 40 岁的人来讲,与其说是机会,倒不如说是一场挑战。9 月,涂通今走进了莫斯科布尔科登神经外科研究所,他的任务是学习神经外科,为归国后创建我国神经外科作准备。与涂通今同往学习的红军干部还有钱信忠、潘世征,他们

10、分别学习保健组织学和普通外科。当大家得知他是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有人还不断呼唤着毛泽东的名字,这让涂通今深感自豪。 开局顺利,但接下来的挑战颇具难度,语言、专业种种难题摆在他面前,人到中年,要重新学一门语言,掌握复杂的神经外科并不容易,不仅拼体力,更要拼脑力。 涂通今在苏联学习期间,熟练掌握了俄语,在神经外科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诣,1955 年取得了副博士学位。之后又进入了苏联医学科学院特别系学习。1956 年回国后,涂通今先后任中国人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校长,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等职务。1964 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1 年后,任解放军

11、总医院代理院长,主持全院工作。 早在 1956 年,涂通今就在第四军医大学组建了神经外科。他在临床实践中开展的从小脑幕上入路切除听神经瘤、延脑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第三脑室后部脑瘤切除术等,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创了我国神经外科的新局面。 20 年后,当他离开四医大时,已是“桃李布三军” ,他创建了军队医院第一个神经外科,为全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神经外科骨干。为我国的医学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周恩来总理曾赞扬涂通今,称他是“我们国家的红军博士,是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 如今的医疗条件比起长征时期已不知强了多少倍。现在,走过百余年历史的涂通今已经不能再举起手术刀,无法再继续治病救人了,但他们那一代人所开创的事业正在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