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材分析教学建议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579041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材分析教学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材分析教学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材分析教学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材分析教学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材分析教学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材分析教学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材分析教学建议(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上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材分析教学建议,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分析:本章共分两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为第一节,主要介绍三类植物的最基本的形态特征,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第二节为“种子植物”,主要介绍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特点及最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建议:课前教师准备好三类植物的实物或让学习小组课前收集,以利于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特别是对城镇的学生尤为重要。本节课可以采用边观察边比较边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注意不要过多介绍三类植物的形态特征,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结

2、合生活实际,归纳出三类植物的特征,总结出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并能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在森林中如何辨别方向等。,第二节 种子植物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子解种子的结构,及不同种类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了解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划分依据。本课还安排有一个学生实验,一个观察与思考,二组讨论。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识记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之一。因为:种子的结构是本章的关键,它阐明了种子是形成下一代植物体的基础,种子中具有将来发育成幼苗的基本结构胚;学生只有了解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才能理解小小的种子可

3、以长成参天大树的原因,以及单、双子叶植物的概念。本课分两课时进行。,建议:在实验时,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1)在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时,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种子的外形、颜色等特征。(2)观察种孔时,只要轻轻挤一挤,就可以从种孔中流出少量水,以证实种孔的存在与功能。(3)观察胚的结构时,可用解剖针轻轻拨动,以了解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间的联系。(4)用刀片纵切玉米种子时,玉米粒一定要泡软,若使用双刃刀片时,应用胶带将一个刃粘封,防止把手切破,切时要垫纸板,防止切破桌面。,(5)在观察玉米种子时,要强调什么是横切面,什么是纵切面,这对以后的生物课教学也是很重要的。同时还要说明玉米种子只是习惯

4、上的名称。(6)教师讲清楚解剖方法,并指导学生对照课文插图或挂图认识种子各部分的结构和作用。(7)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结构的同时,了解其相应的功能。如:“胚根、胚轴、胚芽与子叶的关系?”、“胚根、胚轴、胚芽中的哪一部分与子叶相连?”为以后讲解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的生长发育打下基础。(8)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总结出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点,进而提出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的名称和概念。要注意,单、双子叶植物的区别不宜讲得绝对。,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分析: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是“种子的萌发”,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一方面增强科学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获得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学会测定

5、种子的发芽率的技能。第二节“植株的生长”,通过对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探究活动来获得幼根的知识,同时学会制定计划和完成计划。通过调查活动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和学习调查的方法。第三节“开花和结果”,介绍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建议:本章一共有三个探究活动,而且这三个活动当堂并不能获得结果,因此,教师应保存好学生的活动成果,以便得出结论和进行交流。教师也可让学生在家继续完成探究活动和探究报告,再在课堂上展示和交流。本章的三个探究活动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教师应注意加强引导,注意从不同的侧面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章的探究活动、调查和部分习题与

6、生产实际有较大关系,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本章的课外实践非常有特色,“发豆芽”“对某种植物进行无土栽培”“帮助植物受粉”既可行,又能激发学生动手的兴趣,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开展实践活动,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分析:种子的萌发是生物新课标中第四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里二级主题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的第一节,课标中具体的内容标准是“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本节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种子萌发的过程;第一个内容里安排的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第二个内容里安排的是“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实

7、验,但这两个探究实验中,重点是第一个实验。 教参确定本节的课时是两个课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用一个课时,后面两个内容合用一个课时。,建议: 课例1:有一老师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课是这样设计和实施的:让学生每人写一张纸条,猜想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规划操作步骤,并预计后果;经过全班讨论,修改实验计划后,各小组进行实际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数据,随后将数据加以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最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各小组写成实验小论文在教室内的“研究展示园地”张贴,促进学生之间进一步交流探究过程。,课例2:一老师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教学基本上是按照教材中的科学探究

8、过程指导学生探究,为了拓展知识,这个老师选用了小麦。当探究活动进行到“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时,有的学生的结论是2号瓶与3号瓶(放冰箱里)均发芽了,这时老师引导不同的结论组互相分析其实验过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找出问题出现的根源,提出重新解决问题的办法,设计重新实验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同学又观察到小麦的根完全穿入了几层吸水纸,并且根牢牢地“抓”住了吸水纸。就问老师这是为什么?老师顺势就用已准备好的放大镜让学生观察幼根上的白色“绒毛”,并告诉学生这叫根毛,植物就是通过大量的根毛从其周围吸收水分,并沿着导管运输到植株各处的。,课例3:一老师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分为两个

9、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让学生阅读教材,明确科学探究过程的方法步骤,并布置学生回家进行探究,种子材料不限;第二阶段是待种子发芽后,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并对本次探究进行评估。在第二阶段中,学生踊跃发言,教师注重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探究过程中的具体做法给予鼓励和指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每一位学生都测算出了自己进行种子萌发探究的发芽率,学生还结合家中的情况,交流了种子发芽率的作用。,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分析:课标明确要求学生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能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教材先介绍了根的生长然后介绍芽的发育,最后是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根的生长是由根尖的分生区和伸长区来完成

10、,通过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探究,概述了根尖的结构,阐明根的生长;而叶芽将来发育成枝条(茎、叶)。植株的生长离不开无机盐,教材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明确各种无机盐的作用。,建议:1、根的生长,教师指导学生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可利用挂图与显微镜下永久装片的观察来明确根尖各部分细胞的特点与实验相结合而解决问题;或者制作并观察临时装片与实验相结合,更有利于问题的探究;也可以将根尖的结构制作动态课件展示根尖的结构,学生更能直观的了解根尖的生长即根的生长。 2、叶芽发育成枝条,可以通过挂图与实物相结合,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明确枝条的形成;也可通过制作课件,动态的展示叶芽各部分发育成茎、

11、叶、侧芽的过程。 3、植株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学生课前已作调查,学生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能不全面,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解决问题。,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前两节课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教学内容的深入和发展。是种子植物生长繁殖所要经历的重要阶段。本节的重点在于如何准确记忆花的结构,准确的描述传粉和受精过程,并在对二者熟悉的基础上阐明花与果实种子间的关系,达到课标要求能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本课的知识点小标题分别是: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法建议:,1、关于花的结构的教学,可根据本校的实际,选购适合的花朵做实验材料,让学生取花朵,对照课本上的图315,以小组为

12、单位观察它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学生通过对花的解剖学习花的基本结构,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从而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去讨论、归纳结果,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落实技能目标。 接下来用一段视频介绍花的结构,再用多媒体展示花的各部分结构,以补充实验的不足,加强知识内容的直观性,达成第一个知识目标概述花的结构。并讨论两个问题:(1)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2)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通过进一步探究:假设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虫吃掉了,这朵花还能发育成果实吗?小结花的结构:花是由花

13、托、萼片、花瓣、雌蕊、雄蕊等组成,其中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再通过一个问题想一想:“这些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什么关系?”过渡到下一个内容传粉和受精的学习。,2、 教学传粉和受精时,因传粉和受精比较抽象,先让学生观察视频被子植物的繁殖,用形象化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的生理过程,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让学生观看视频,使学生看到平时看不到的生命现象,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再用多媒体简要的给学生补充介绍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知识,并指导学生学习植物的传粉和受精过程,使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体现新课标中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要求。最后请两名学生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14、,达成第2个知识目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并落实第2个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探索“一朵花从开花到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那么,你知道花落后,果实和种子是怎么形成的?”引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学习。,3、关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教学,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突破本课难点:“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达成第3个知识目标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并落实情感目标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再让学生阅读课本104页,了解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落实第2个情感目标养成爱护花的习惯。4、课外作业:栽培一种常见植

15、物,观察从种子到成熟植株的生长发育以及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并记录植株各生命活动的周期。,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分析: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介绍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介绍根吸收水,水分通过茎的运输;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通过观察叶片的结构理解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理解植物是怎样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的。,建议: 1、 本章的知识内容相对较浅,学生容易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看一些水对植物生长影响的专题片。 2、在本章的教学活动中,注意不要加深课本难度,不要只停留在对植物的器官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

16、应的介绍上,而要引导学生认识绿色植物的这些器官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的重要作用,最终认识到保护森林和其他植被的重要性。 3、本章的“科学技术社会”栏目安排了“节水农业”,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用水大户,节水对农村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教师在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分析:多数教师认为本节内容相对较少而且简单,不足以支撑一节的教学,甚至有个别教师主张只用两三句话就可以完成本节教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多数教师认为“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属于常识内容,不必过多讲解,其实包含在这个标题下的重要内容在于认识植物需要水的原因,而这一点学生未必知道。在生物课程标准中有关内容的要求是:“说

17、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属于理解水平。要求还是比较高的。,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分析: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该节内容是在学生知道了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以后紧接着要学习的内容,符合学生喜欢追根究底的认知特点。课本从根适于吸收水分的特点和水分进入的途径这两个方面介绍水分是如何进入植物体的。安排了两个观察与思考,要求通过学生观察根毛,思考大量根毛对根吸水的意义,从而掌握根适于吸收水分的特点。 课本存在的问题:教材以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为主线安排各个知识点,但是木质部、韧皮部、形成层的概念是第一次出现,缺乏必要的引入过程。这样就会造成: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上述概念认知理解上的断层,另一方面将教学中简单的知识人为地复杂化,最终导致这节课的知识前后不连贯,看上去很简单,却不太好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