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法――课外练笔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568974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作文教法――课外练笔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作文教法――课外练笔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作文教法――课外练笔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作文教法――课外练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作文教法――课外练笔(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作文教法课外练笔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把文学社团写进教学大纲,则是对作文教学以及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视和强调。作文教学教无定法,如果单单靠平时的两节课的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日常学习中的课外练笔,就是一块学生思想自由驰骋的天空,这无疑成为了常规作文教学的有益补充。 在以往的常规作文教学中问题最大的是虚假写作,特别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的命题作文。无目的的写作文往往会造成“使写作神秘化,让学生视写作为畏途” ,同时还会让学生形成“为写作而写作,视写作为文字游戏的态度” 。于是也就有了很多抢救落水儿童、母亲彻夜为孩子织毛衣,儿子气晕母亲的这样的作文素材。让学生从生活中写作文,写真

2、情实感的作文,这也是我们作文教学中的一个任务,这就完全可以也应该落实到学生的课外练笔中去,让课外练笔成为学生思想自由驰骋的天空。在这里他们可以写同学们的喜怒哀乐,可以写村妇间的笑言俚语,还可以描绘路人相貌,甚至记录泼妇骂街等等。一句话,就是要写尽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一片灿烂的天空。 把课内的写作指导渗透到课外的自由练笔中去。课内,我们每学习一篇课文,都应该把作文指导和课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学习写作与分析课文融会贯通,让每一篇课文都成为学生写作的练兵场。我们让学生在课外自由练笔并不是放任自流、不要规矩,而是要尽可能的发挥其积极性和自主性。与此同时,老师再把课内写作指导的内容灵活机动

3、的渗透到学生们的课外练笔中去,让练笔在正确有序的模式下有条不紊的进行。我们可以或积累雅词美句、或进行句式仿写、或学一点写作技巧、或模仿篇章布局、或再加工改造等。总而言之,课内抓住教材这一现成的并且只要反复琢磨就必有所得的宝贝,从课文的分析教学中总结、归纳、渗透作文思想,并用于指导课外练笔,给学生可以参照的典型、能够模仿的范例,让学生依据课内之所学,在课外的练笔中大胆的展现身手,用课内的方法从生活中写出文章来,做到“善于抓住生活的瞬间,描写美丽的故事” 。 “堂上导读、练笔”作为目前自能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不容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如细致的观察能力、丰富的

4、想象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等等,这些都是提高作文能力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为没有细致的观察能力就不可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也就不能发展丰富的想象能力,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如果缺乏了这些能力,即使他们阅读面再广,词汇再丰富,他们也难以从生活中发现好的写作素材,难以抓住事物的特点,更不能形象、准确地用语言把事物描绘出来。所以,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并不是仅靠“导读”与“练笔”就能培养起来的,还必须靠教师在课堂上指导观察、看图、看录像,朗诵欣赏好词好句,在课堂下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接触大自然、旅行参观、观察各种事物等多种形式去帮助学生逐渐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5、,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读写能力与其他必要能力协调发展,才能最终达到作文提高的目的! 抓住课外练笔这一天空不放松,并融入课内写作思想,这只是对学生写作的指导程序,我们还要组织学生互相品析交流他们的练笔文章,并从中发现亮点,发掘人才。例如朗读会、小组交流、教师抽阅等。朗读会既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还有利于学生习作语言的简明流畅;小组交流时学生互相评改作文,在讨论中共同提高;教师抽阅能够检查任务的完成情况,便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以上几种方式不妨灵活运用,且互为补充,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并予以肯定和表扬;对于确实优秀的作文,还鼓励学生投寄出去。尤其是鼓励学生多投稿,学生的作文得到白纸黑字的承认,这比任何形式的表扬都有效,也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上学期我所教的班级投稿数量很多,这无疑对他们的作文有很大的帮助,而有些同学的作文还获得了本地区“读写杯”一等奖。 总之,在课堂内常规的作文教学中抓住课外练笔不放松,在课文的分析教学中有机的渗透作文写作指导,让课外练笔成为课内教学的延伸,让课内教学在课外练笔中得到训练和落实,当不失为课堂 45 分钟之外训练学生读写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