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总复习(考点总结)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567127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总复习(考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总复习(考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总复习(考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总复习(考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计算机网络总复习(考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总复习(考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总复习(考点总结)(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教程作业点评刘维平 第 1 页 2018-1-28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 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U)协议是不同结点的对等层之间通信所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对等协议之间传输数据的基本单位是协议数据单元 PDU (Protocol Data Unit )。2、 实体、对等实体在网络中实体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它代表任何可以发送或者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对等实体是指位于两个结点上同一层的实体。3、信道容量是信道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是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4、链路、数据链路链路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数据链路指的是,数据通信时,除了一条物理线路外,还需要一些必要的规程

2、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实现这些规程的硬件和软件加在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5、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是对可以从互联网上得到的资源的位置和访问方法的一种简洁表示。6、服务、服务数据单元(SDU)服务是一种功能,它体现在网络中底层向相邻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它有层次概念。同一结点相邻层之间通信时交换数据的基本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7、套接字用来表示网络环境中特定计算机上的特定应用程序,它是一个网络地址,由 IP 地址和端口号组成。8、多路复用在数据通信中,传输媒体的带宽或容量往往超过传输单一信号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利用通信线路,可以利用一条信道传输多路信号,这种方法称为信道的多路利用,简称多路复

3、用。9、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与各层协议的集合10、CSMA/CD是一种介质访问控制协议,被称为“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主要应用于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中。11、数据交换技术数据交换技术是指通信子网对所传输的数据的处理方法。交换是指:根据需要和网络条件动态地安排两个通信结点的通信线路。这种操作称为交换。常见的数据交换方式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报文分组交换三种方式。12、数据编码技术数据编码技术指的是怎样用信号来表示数据。常用的数据编码方法有两种:模拟数据编码(振幅键控、移频键控和移相键控)和数字数据编码(归零码、非归零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13、介质访问控制(M

4、AC)技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有序地使用共享介质的问题。这些技术主要是应用在共享介质局域14、信道复用技术?就是在一条物理线路上建立多条通信信道的技术。这是因为无论是广域网还是局域网都存在一个事实,就是传输介质的带宽大于传输单一信号所需的带宽。15、频带传输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计算机网络教程作业点评刘维平 第 2 页 2018-1-2816、接口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数据信息的连接点。17、全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上同是双向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18、帧、分组、报文帧:数据链路层之间传输数据单元。分组:网络层之间传输数据单元。报文:传输层之间传输数据单元。19、基带传

5、输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方法。20、ARPANET对 Internet 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绪论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与应用定义: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是自主计算机的互连集合。功能:1、资源与数据共享2、信息交换 3、娱乐 4、分布式计算 二、网络发展的几个阶段1:20 世纪 60 年代 ,第一个计算机网络 ARPANET 产生了,它是 Internet 的祖先。2:因特网发展的第二阶段NSFNET (国家科学基金网) ,它是一个三级计算机网络: 主干网 地区网 校园网三、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分组交换原理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

6、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分组。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四、存储转发机制存储转发机制是指,分组到达分组交换机后,分组交换机将从发送终端传送来的信息分组存入存储器中,再按分组头部的地址信息发往中间结点,各中间结点收到分组后存储在本地缓存器,直到将分组信息发送到接收端上,这种机制就是存储转发机制。第二章 网络体系结构一、网络协议:指网络中双方为了实现有效的通信协议而商定的规则。网络协议有语法、语义、时序组成。1. 语法:通信时双方交换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格式,是对通信时采用的数据结构形式的一种规定。2. 语义:由通信过程的说明构

7、成,它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3. 时序:通信如何发起,在收到一个数据后,下一步要做什么。 二、协议分层1. 原因:利用协议分层,可以将复杂的网络通信任务分解为若干个比较容易处理的子问题,降低了复杂度,易于实现和维护。2. 原理:不同主机上的同一个层次称为对等层每一层中实现功能的协议元素称为实体,实体既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对等层内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每一层都有特定计算机网络教程作业点评刘维平 第 3 页 2018-1-28的功能,使用下一层为它提供的服务,同时也为自己的高层提供服务,层与层之间有接口来传递数据和控制信息。 (不确定,仅供参考)三、数据在网络

8、中的封装与传递过程?1. 数据从发送端的最高层开始,层层向下,层层封装,直到发送方的最底层,转换为电磁信号后经过物理链路到达接收端的最底层,再层层向上,层层解封装,最后到达接收方的最高层,整个通信过程是垂直的。 2. 某一层添加的首部,在到达对等层后,就会被剥掉,剩余的部分会继续向上传递,直至最高层。3. 高层使用了低层的服务,低层向高层提供服务,高层通过低层提供的服务接口访问低层的服务。四、常用的体系结构有哪些?OSI 参考模型、TCP/IP 协议模型五、OSI 结构和 TCP/IP 结构的比较第 n 层第 n1 层用户数据Hn用户数据用户数据HnHn-1用户数据HnHn-1H2 T2第 2

9、 层第 1 层 01100011011101010110101001011物理链路用户数据Hn用户数据用户数据HnHn-1用户数据HnHn-1H2 T201100011011101010110101001011发送端 接收端水平通信垂直通信 垂直通信水平通信水平通信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应用层运输层互 联 网层网络接口层O S I 参考模型 T C P / I P 模型计算机网络教程作业点评刘维平 第 4 页 2018-1-281. 在结构上,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参考模型都采用了分层结构,所不同的是,OSI 参考模型分为 7 层,而 TCP/IP 参考模型

10、分为 4 层。2. TCP/IP 模型中没有表示层和会话层。TCP/IP 模型的应用层相当于综合了 OSI 模型中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的功能。3. TCP/IP 模型没有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网络接口层包含了这两层的功能。4. OSI 和 TCP/IP 模型都有传输层,TCP/IP 模型的传输层有两个协议 TCP 和UDP,TCP 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UDP 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5. OSI 模型中的网路层可以提供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两种服务,而 TCP/IP 模型的网路互联层使用 IP 协议为传输层提供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 6. OSI 模型由于体系复杂,设计先于

11、实现,有许多设计过于理想,不太方便计算机软件实现,多用于理论研究和教学。7. 而 TCP/IP 模型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已经成为目前网际互联事实上的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第三章 应用层一、通信双方的端口号是怎样确定的?服务器方使用熟知端口,客户端由操作系统随机分配1024二、HTTP 协议需要传输层 TCP 协议支持,HTTP 协议是一个无状态的协议。三、应用层实体:实现并遵守特定网络协议的应用进程。四、TCP/IP 应用层基本工作模式:客户-服务器模式。五、应用层中哪个协议使用广播报文?DHCP 客户端为寻找 DHCP 服务器广播 DHCP Discover 报文;客户端从多个 DHCP

12、服务器中选择一个 DHCP 服务器时,会广播 DHCP Request 报文。六、套接字:指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应用进程的地址。七、Cookie 原理:对于第一次访问网站的用户,服务器在应答报文中添加 Set-cookie 首部行,分配cookieId 给用户,浏览器将用户 cookieId 保存在磁盘中;下次访问时,浏览器的请求报文中包含 Cookie 字段,告诉服务器用户的 cookieId,根据 cookieId,服务器识别用户,记录用户的行为。八、Web 代理原理:在用户浏览器中设置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会在本地缓存它所访问过的网页。当用户访问 internet 时,浏览器会将请求发给代理

13、服务器,而不是发给目的服务器。代理服务器首先查看请求的网页是否已经缓存在本地,如果有就直接发给用户,如果没有,代理服务器就作为客户端,去访问目的服务器,然后再将收到的网页转发给用户。第四章 传输层一、传输层为应用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通信二、TCP/IP 体系的传输层要实现 4 个主要功能:应用程序寻址、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和拥塞控制。三、应用进程的寻址网络层提供的是主机层次上的寻址,它将数据从一台主机送到另一台主机。而运输层需要提供应用进程的寻址,确保数据交给正确的进程。计算机网络教程作业点评刘维平 第 5 页 2018-1-28四、端口机制1. 概述:网络层提供的是主机层次上的寻址,它将数据从一

14、台主机送到另一台主机。而运输层需要提供应用进程的寻址,确保数据交给正确的进程。2. 原理:当应用进程有数据需要传输层传递时,它将数据放入与该应用进程对应的端口中;传输层协议会将其取走,并在数据的前面添加传输层的首部。发送数据时,传输层首部中包含源端口号(发送方进程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接收方进程端口号) 。当接收方的运输层协议收到报文时,根据目的端口号将数据交给正确的应用进程。3. 多个应用进程使用同一个传输层协议称为传输层的多路复用。在接收方,传输层把数据交给正确的应用进程称为传输层的多路分解。五、传输层协议 UDP1. UDP 为应用层提供了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利用端口机制为应用程序提供

15、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并支持简单的差错检测 。UDP 不能向应用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也没有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功能。 2. 报文格式 :UDP 接收应用层的数据,加上 UDP 首部后封装成 UDP 数据报,UDP 数据报是 UDP 协议的传输单元 。UDP 数据报再由下层的 IP 协议封装,传递到目的主机。3. 差错检测 UDP 协议首部中的校验和字段是用来检测 UDP 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的错误。一旦检测出错误,UDP 会丢弃出错的 UDP 数据报。 UDP 首部校验和的计算比较特殊,在计算校验和之前,要在 UDP 报文前面添加一个伪首部。在计算检验和时,临时把“伪首部”和 UDP 用户数据报

16、连接在一起。伪首部仅仅是为了计算检验和。六、既然网络层的 IP 协议能够将源主机发出的数据分组按照 IP 目的地址送交目的主机,为什么还需要再设置一个传输层?答:因为主机之间的通信实际是主机之间应用进程相互的通信, IP 协议虽然能将数据分组送交目的主机,但无法确定将数据交给众多进程中哪一个具体进程,而传输层协议可以根据目的端口号将数据交给目的进程,设立传输层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网络环境中的主机间应用进程相互通信,所以传输层解决的是端到端的通信。传输层存在于通信子网以外的主机中。七、传输层协议 TCP1. TCP 为应用层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递服务。即发送方应用进程将数据交给 TCP,TCP 保证将数据有序地、无差错地、完整地送到目的应用程序。在提供数据可靠性的同时,TCP 还为应用层提供了全双工的数据传输服务。TCP 还具有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功能。 2. 报文格式 :TCP 接收应用层的数据,添加 TCP 首部后形成 TCP 报文段。 TCP 报文段需要被下层的 IP 协议封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