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演唱中的声情并茂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566196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演唱中的声情并茂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议演唱中的声情并茂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议演唱中的声情并茂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议演唱中的声情并茂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议演唱中的声情并茂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议演唱中的声情并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演唱中的声情并茂(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演唱中的声情并茂【摘 要】 本文分析了演唱中的“声音”与“情感”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阐述了演唱中“声情并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了如何才能做到“声情并茂”的要求及措施。要正确理解作品情感,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做到正确用“声”演唱;丰富各种情感体验;善于汲取各种艺术中的营养。 【关键词】 演唱;声情并茂;情感;修养 在歌唱艺术中,做到“声情并茂”至关重要。声乐是通过声音、乐曲、歌词综合表达感情的艺术,声音是歌唱的先决条件, “情”以声为载体传递表达。歌唱中的声情并茂,就是歌唱者运用歌唱技能技巧,把对词曲作品的理解和情感感悟用歌声进行表达的过程,即用美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

2、情感。但在演唱中如何做到“声情并茂”值得深思。 一、如何认识歌唱中的“声音”与“情感” 在音乐世界中,歌唱是一种最古老、最自然、最普遍的音乐形式之一。它最亲切、最富有感染力,表达最直接。在演唱中“声音”与“情感”是两个基本要素, “声音”是“情感”的载体, “情感”是“声音”的灵魂,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1、什么是“声”?什么是“情” 从声乐的角度来说, “声”的实质即歌唱发声的技术,是由人体的发声器官、呼吸器官、共鸣器官、语言器官共同完成的,这种协调配合就是歌唱技术。歌唱技术的动力是气息。帕瓦罗蒂曾说, “掌握不好气息,就没法唱出好听的声音,甚至会毁坏嗓子。 ”所谓“声”就是通过掌握气息

3、运用、呼吸控制、发声练习、正确咬字等方面的技巧形成的技术。 从情感的角度来说, “情”的实质即歌唱的情感表现和歌者在演唱时的情感诠释。歌者在表演时就是歌曲中的人物,可以自由地想象,其呼吸、心跳、肌肉都会美妙地共振起来,内心的真、善、美被释放,欢畅的流动;被照亮,如沐春风;被燃烧,激情万丈。总之,歌者在演唱过程中必须敞开心扉,只有唱出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 2、如何正确认识歌唱中“声”与“情”的关系 我国传统的歌唱论认为:“情是声之本,声为情之形。歌唱艺术的核心是情感,艺术的美好就在于情感的表现。 ”歌者在演唱时都应“以情带声” “以声载情” ,做到“声情并茂” 。我们认为,情感是控制声音的支

4、柱,声音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动于中而形于声。因此,在歌唱表演中, “声”和“情”是歌唱的追求,要以情感的艺术表现和审美需要为依据,在人与人的情感交流过程中运用歌唱技术产生与内容相符的声音,以声音的变化为手段传达美的情感,为听众带来美的享受。只有“声”与“情”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完美的艺术表现。 二、演唱中“声情并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彭晓玲老师在声乐理论基础里讲到, “声和情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体,声音技术是感情表现的基础,而感情的贯穿和发展才是歌唱艺术的灵魂。 ”但如果没有良好的歌唱技术,深厚的感悟、丰富的情感都难以完美表现。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歌唱再创造,才能体验到形式与内涵完美结合后产

5、生的美的声音、美的感受。 1、怎么理解“声情并茂” 在歌唱中,当我们体验了情感的产生,欲将它表达出来,就需要有“声音”这个基础。声音是歌唱存在的先决条件,而“情感”必须以声音为载体进行表达。这就要求歌者运用歌唱技巧技能把其理解的内容、感受到的情感借助声音表现出来。歌唱的技能技巧包括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和语言,这需要长时间训练,才能良好掌握。但是,在歌唱中,技术始终服务于内容。歌唱的内容、表现的情感、情绪及情景等,才是歌唱的实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声音和情感有机结合起来。由此可见“声情并茂”在演唱中至关重要。2、 “声情并茂”对歌唱者演唱作品的作用 “声情并茂”是歌唱艺术审美的标准之一,像老一

6、辈歌唱家李双江、青年歌唱家戴玉强、通俗歌手刘欢等,都非常注重在歌唱中的“声情并茂” ,他们的演唱炉火纯青,都达到了技术与情感的完美体现和高度统一,值得我们学习。 一首好的歌曲?m 然是词曲作者个人文学、音乐思维的创作,但其成果只停留在谱面上。只有通过歌唱者以自身对词曲的理解和对生活的观察为基础,进行艺术的二度创造,塑造出一个既有时代特征,又有本人个性的完整的艺术形象,并用歌声把歌曲感情准确地传达出来,才能把作品的内涵完整体现,达到艺术再创造。有调查显示,在演唱同一个作品时,对作品情感的理解和表现到位的歌唱者更容易得到听众的肯定,他所表达的情感更容易与听者产生共鸣,给听者带来美的感受。而那些演唱

7、技术完整,情感空洞的歌唱者并不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只有“声情并茂”才能呈现出视、听、感的震撼。 3、 “声情并茂”对歌唱者舞台形象的塑造 声乐是通过人声塑造音乐形象、表现情感,对音乐家的创作成果进行实践。歌唱者通过“声情并茂”的表演,塑造出准确完美的舞台形象,除了具备高超的发声技巧,还需要一定的综合表演能力。声乐艺术作为一门视听觉艺术,通过歌唱者表演、歌唱的综合表象传递给观众。歌唱表演是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只有将自己的情感“声情并茂”的注于歌唱之中,用以情带声的方式演唱达到以声传情,才能达到声情并茂的目的并塑造出准确的舞台形象。 “声”与“情”无时无刻不贯穿在歌曲的演唱中。唯有两者的完美

8、结合才能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才能是内在与外在艺术上的高度统一,才能最大限度地通过艺术感染人,达到歌唱艺术的真正意义。 三、怎样才能做到“声情并茂” 1、正确理解作品情感 我们拿到一首歌曲,先不要急于唱谱,而应该反复吟唱曲调和朗诵歌词,了解歌词含义、创作意图,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特定环境,理解其中表现的情感和形象特点,投入到歌曲中的意境中。这样,歌唱者在演唱时能准确把握歌曲作品的情感,并将其传达给听众。如:我们在演唱歌曲那就是我时,就应进一步深入研究这首歌曲的中心思想,选择恰当的演唱手段,通过适当的布局,运用不同的演唱技巧,把内容正确地传达出来。通过吟诵歌词,我们了解到作者通过描绘故乡的

9、小河、水磨及路上赶集的牛车等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因此,演唱时情绪要根据歌词有所区别,通过咬字与气息控制等演唱手法,表现歌曲中一想到故乡就无比眷恋与思念的情绪。一首歌曲无论长短,都凝聚着作曲家的强烈感情,作曲家的深情厚意蕴藏在每个音符之中,歌唱者需要认真地去发掘和领会,只有对作品的理解越深,感受越深,在演唱时才能表达的越准确、越到位、越完美。 2、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 作品的曲式结构、旋律风格、节奏特点,歌词的语言韵律、逻辑重音、感情重音等对歌曲表达都至关重要,这些因素决定了演唱的情绪、色彩、力度、重音等技巧的运用布局,也就决定了歌曲演唱是否有层次感,能否做到高潮迭起、跌宕起伏,扣人

10、心弦。如歌曲那就是我为 A.B.A 三段体结构,第一部分为全曲基调,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运用音程扩展的手法,将第一段首句的音乐主题由五度跳进改为八度跳进,使整段音乐的音区移高,加快旋律的速度,不断增强音乐的动力感,将音乐推向全曲高潮。第三部分的音乐是第一部分的原样再现,旋律进行平稳,感情内在幽深,似无限的思念,又意犹未尽。通过对那就是我这首歌曲结构分析,我们知道在演唱八度大跳时要充分做好气息的准备工作,声音的共鸣位置要准确等等。可见,了解作品曲式结构对做到“声情并茂”不可或缺。 3、做到正确用“声”演唱 我们在演唱一首作品时,运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符合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这是值得研究和

11、设计的问题。比如面对一首进行曲时要选用雄壮的声音,面对一首圆舞曲时应是明亮、华丽、轻巧的声音,面对一首摇篮曲时则需要用柔和甜蜜的声音等等。这里对声音也要有一个想象的过程,如对一首抒情轻柔的曲子的声音控制上;又如唱一首柔美而又轻巧的歌曲时,则可把声音比喻为“透明的露珠” 、 “春夜的雨滴”等等。总之,我们要擅于调动人声的声音“库”中最恰当的声音,唱出歌曲内容所需要的听觉效果,贴切地表现作品。 如演唱思想情怀的歌曲那就是我: 在演唱时声音要注意柔和抒情,动感强、气息稳而不僵,自如流动,使声音在旋律的起伏中变化,始终保持连贯统一的共鸣位置。要注意气口的安排,如“我思恋故乡的小河”这是一整句,最好能一

12、口气唱下来,后面的乐句也应如此,如果在中间换气,将会破坏音乐的连贯,影响感情的抒发。这首歌的歌词闭口音较多,且归韵均在闭口音上,演唱时应注意不能挤卡喉咙,应保持正确的状态,即稳定气息,放下喉头,牙关放松,但仍不失字形,在此要注意的是声音是为表现内容的,在追求声音的同时不能忽略了吐字的讲究,尾声是歌曲感情的延续,声音力度可减弱一些,最后延长音应用半声演唱,以表现出对祖国深情的眷恋以及爱。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歌者只有通过上述综合的准备才能做到演唱上的“声情并茂” 。 4、具备各种情感的体验 我们除了学习音乐专业知识之外,平时多接触社会,增加丰富的阅历和比较宽的知识面。观摩歌剧、戏曲、曲艺

13、,听演唱会、音乐会、乐器演奏,欣赏舞蹈等都是很好的提高个人情感体验的途径。生活中我们要善于理解和接受别人,学会感动、将心比心、爱憎分明;具有开朗、积极的心态,能够感受和品味到喜悦、悲伤、离别、思念、兴奋、悠闲、豪放等情感情绪,并能够真正地感动;从自身情感体验出发,我们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多参加歌唱实践,不断加以改进,使每次演唱都有新的体验新的创造;多听一些优秀的歌唱家的演唱,注意那些优秀的歌唱家对同一首歌的不同体验,研究、学习他们的长处,扩展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艺术情感表现。 5、善于汲取各种艺术中的营养 一个人的直接生活经验是十分有限的,我们要善于从其他形式的艺术中去吸取营养,丰富音乐知识

14、,加强音乐修养。所有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们根据生活而创造的成果。其中不乏对生活中各种经验的描述和体验。如果我们能向他们学习,一来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二来可以观察其他艺术家们是如何体验生活描述生活的。并从中得出启迪和感染,从而进一步加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实践证明,曲艺、戏曲对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戏曲是一种集服装、化妆、表演、舞蹈、歌唱、武术、杂技等诸多表演技能和技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那些脍炙人口、久唱不衰的著名曲目和唱段,如“花木兰” 、 “表花名” 、“小放牛” 、 “小姑贤” 、 “小女婿” ,以及“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 “穿林海跨雪原”等,不

15、但能把我们带入优美的境界,还能丰富和提高我们的艺术鉴赏力与舞台表演能力。 综上所述,歌唱的目的是用熟练的发声技巧,生动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以优美的歌声去感染听众。这就说明必须要有较深的艺术造诣和较高的歌唱技巧,有较高的思想和艺术修养,对生活、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才能通过表情将自己心灵的感受用具有丰富色彩和特有风格的美妙声音,去拨动听众的心弦。真正做到歌唱中的“声情并茂” 。 声乐是音乐艺术中的一个门类,是集技术性、知识性、系统性为一体的一门学科,我们要善于把声音技巧与声音艺术相结合,才能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艺术感染人,达到歌唱艺术的真正意义。情是人内在的精神美,是歌唱艺

16、术中的主导因素。一首歌曲的词曲作者将他们的情感浸透在歌词与旋律中间,歌唱者就要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就要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思想情感,进行艺术处理,设计出演唱的方案,通过美的声音来表达真实的感情。没有动听的歌喉成不了声乐表演艺术家,歌唱中要求歌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训练有素的声音,同时还要求歌者赋以真情实感,这样的歌唱才具有生命力。因此, “声情并茂”是歌唱艺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它赋予了歌唱无限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2 张智斌.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 3 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7. 4 彭晓玲.声乐理论基础M.北京: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2011.8. 5 金?F 霖.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6 范峥.舞台实践对声乐训练的影响J.河南:商丘师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