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读为本”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565292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以读为本”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以读为本”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以读为本”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以读为本”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以读为本”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以读为本”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以读为本”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感受,在读中陶冶情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以境诱读、以读引读、以说带读、以练导读、以评促读的基本策略保证学生充分地读,促进学生自主地读,从而达到“以读促思,以读激情,读中感悟,读中迁移”的目的。 关键词:以读为本;培养感受;陶冶情操;以境诱读;以读引读;以说带读;以练导读;以评促读 一、以境诱读 教师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通过音乐、图片、实物、影视片断等真实生动的各种媒介,营造读的情境,从而诱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引起感情的

2、共鸣,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达到“语语悟其情”的目的。如吹泡泡一课,课前先用多媒体课件向孩子们出示一组美丽、神奇的肥皂泡图片,创设情境,吸引孩子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把他们引入课文:孩子们,冰心奶奶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吹肥皂泡,她吹的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肥皂泡,经过她的手,她的嘴,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冰心奶奶的梦想!想知道冰心奶奶吹的肥皂泡是什么样儿的吗?快打开书,读读课文吧!此时孩子们欣赏肥皂泡兴致正浓,于是老师“趁热打铁”直接学习课文描写肥皂泡神奇、美丽的部分。二、以读引读 通过教师读,带动学生读,通过优生读,带动差生读,或激发学习情

3、绪,或帮助把握感情基调,或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如有些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感人,可以通过教师范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如吹泡泡一文,老师范读意境优美的句子“那一个个球儿,是那么圆润,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它们轻轻地飞越同巅,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通过老师的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通过多读感悟泡泡的美,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有些课文对话较多,可以通过教师读提示语或师生分角色朗读,更好地激发学生读的热情,把握感情基调,从而在读中理解感悟。 三、以说带读 如翠鸟一课采用角色体会法,师生都变换了一下角色:学生们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翠鸟,老师则变成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一直以来都是动物的人类好朋友。然

4、后身为绿色和平组织成员的老师对可爱的“翠鸟”们进行采访:“翠鸟女士,你们的声音为什么那么好听呢?给我们唱一首好吗?” “听说你们还有一个名字叫叼鱼郎 ,可见你们的叼鱼本领一定很高超了,?o 我们介绍一下好吗?” “噢,你说你们本领高,速度快,有什么可以证明呢?”“翠鸟先生,你的家在哪里?能不能去拜访一下?”一系列问题根据需要灵活穿插,有详有略,既把课文内容准确生动地呈现出来,又接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此时,多读便不仅仅是教学环节的要求了,而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成了学生情感发展的必然需求了。采访结束后,老师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做出总结:“非常感谢你们热情地接受我的采访,最后请问你们对我们人类还

5、有什么要求要提吗?”这样,通过孩子们自己的朗读感悟,思考体会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四、以练导读 通过富有启发性、针对性的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地读课文,理解课文、领悟规律、并进行迁移运用。如丑小鸭一课,通过把“哥哥姐姐欺侮他” “小伙伴们嘲笑他” “妈妈也不喜欢他”三个句子连成一个句子,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连也”的用法和作用,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再写几句“连也”的句子,如“野鸭不理他,小鸟讥笑他,连猎狗也追赶他。 ”“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连湖水也结了冰。 ”这样既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五、以评促读 通过对朗读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

6、悟语言规律,在评价基础上进一步朗读,从而激发兴趣,加深感悟,积累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哪个地方读得好,结合课文具体说说为什么好?”或是“让我们学习他一起读读”等促进学生读文。 综上所述,通过“以境诱读”创设读的情境,诱发学生读书的热情;“以读引读”老师的范读,引发学生读书的情绪;“以说带读”师生的述说,带动学生研读课文;“以练导读”针对性地练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以评促读”对读的点评,促进学生进一步地读。使“以读为本”的基本策略真正落到了实处,达到了“多读自悟”的目的。体现了读的多样性,老师的指导性,使学生的语言学习扎实、高效,而且充满了学习乐趣。 以上“以读为本”的基本策略真正做到了“多读自悟” ,体现了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扎实、高效,而且充满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