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调结构、重投入、兴实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0530182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泉市调结构、重投入、兴实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龙泉市调结构、重投入、兴实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龙泉市调结构、重投入、兴实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龙泉市调结构、重投入、兴实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龙泉市调结构、重投入、兴实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泉市调结构、重投入、兴实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泉市调结构、重投入、兴实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对策(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龙泉市调结构、重投入、兴实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对策在立足工业强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形势下国家统计局龙泉调查队为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努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省今年经济工作重点调整为“调结构、抓转型,重投入、兴实体,强改革、优环境,惠民生、促和谐” , 稳中求进是总基调。其中明确“要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完善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资源要素更多地向实体经济领域集聚” ,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龙泉市遵循这一思路,牢固树立绿色崛起、借力发展、特色竞争、科学跨越工作理念,坚定不移推进“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放在重要位置,把新型工业化作为今后五年的主攻方向,着

2、力推动工业经济可持续跨越发展,千方百计稳增长、抓转型、惠民生、保和谐。一、调结构、重投入、兴实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实施调结构、重投入、兴实体重点落在工业经济上。近年国际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艰巨性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外需疲软与内需收缩双重叠加,中小企业遭遇成本大幅上涨等因素,工业发展压力重重。今年以来,龙泉市工业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企稳向好态势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发展态势趋好。而受外界经济不景气、固定资产投资放缓、工业龙头企业增长较低等的影响,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一是项目建设推进不够快。1-8 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丽水平均水平低 7.5 个百分2点。二是工业发展

3、后劲不够足。龙头骨干企业增长乏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明显,1-8 月工业投资增幅环比回落 5.9 个百分点。三是要素制约更为突出。政策处理尤其是留用地遗留问题成为项目落地开工的最大障碍,投融资渠道不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仍较为突出,项目管理人才相对缺乏。从根本上讲,龙泉市情实际为实施调结构、重投入、兴实体带来无可回避的困难和问题。(一)数量规模不强 地处浙西南山区的龙泉市,最大优势在生态,最大实际是欠发达,最大任务是加快发展。从 2011 年龙泉市经济发展可见一斑: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2006-201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多项指标在丽水市位次前移,综合实力增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

4、75.7 亿元,年均增长 12.9%;实现工业总产值 142.8 亿元,年均增长 32.8%;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41.0 亿元,年均增长 15.6%;实现农业总产值16.6 亿元,年均增长 10.7%;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30.4 亿元,年均增长 12.7%,实现旅游总收入 7.8 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实现 6.7 亿元和 4.1 亿元,年均分别增长 19.1%和 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24904 元、8025 元,年均分别增长 13.1%、19.7%;外贸自营出口总值达到 2.1亿美元,年均增长 29.8%。工业主导地位确立。争取到生态产

5、业集聚区、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等省级以上发展平台 6 个,以全省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县(市)为契机,建设“一心五点”工业平台,工业集聚度达到 79%。五年累计完成制造业投资 59.2 亿元,成3功组建集团公司 3 家,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 500 万元以上企业 250家、亿元以上企业 21 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4 家、省级科技型企业 14 家、中国驰名商标 5 件。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成为全国十大食用菌生产基地、中国特色竹乡、中国黑木耳之乡和全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市) ,龙泉灵芝及孢子粉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成为“中国生态旅游最具魅力城市” ,荣膺中国陶瓷文化历

6、史名城,青瓷文化创意基地入选省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和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浙闽赣食用菌交易中心、丽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龙泉办事处和丽水首个公用型保税仓库建成使用,创建 4A 级旅游景区 1 个。然而,龙泉市经济总量、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弱,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明显,经济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不强,经济欠发达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并且,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博弈中,必须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受区位、资源、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内生动力不足,外援如项目、资金、人才、技术支持不力,实体经济更遭遇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问题,市场需求不足,经济效益下降,因而调结构、重

7、投入、兴实体任务艰巨。(二)结构素质较弱龙泉市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层次不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不尽合理,必须不断优化调整;同样,面对城乡居民收入依然偏低、城市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社会仍处于不稳定因素多发阶段等实际,必须优化城乡结构,着力推动社会转型、政府转型、企4业转型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努力做到以转型促发展,以转型促和谐。就产业结构而言,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业体系目前初步建立。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必须优化一二三产比例,龙泉市三产结构已由2006 年的 18.339.042.7 调整到 2011 年 14.045.840.2,一产比重下降,在二产上,以“一心五点”为工业发展平台,遵循“一园一

8、主业”原则,努力打造培育优势产业及相关产业链,三产有较发达的文化产业作为支撑,二产增长较快,三产全面增速,三次产业调整步伐加快,结构趋优,到 2016 年,三产结构将调整到8.049.043.0 左右;推动产业在成型中转型初见成效,以汽车空调零部件、竹木制品、青瓷宝剑、金属材料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以竹茶菌蔬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以文创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生态治理体系初步搭建,技术创新体系初具规模。由于自主增长机制尚未形成,资本积累不足,民间投资乏力,创新型人才匮乏等,即使面临土地、劳动力、能耗等要素的制约,龙泉市全力以赴推进招商选

9、资、招项争资、招才引智,借外力提升内力,以达到积极改善结构的目的。比如,招商注重招大引强,战略引进资金实力雄厚、技术优势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国外投资者;强化工业招商、产业招商,深化市校合作,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合作、资源对接,培育壮大汽车空调、工程机械产业,加快汽车空调向整机配套转型提升等。(三)质量效益不高5龙泉市已迈入工业化中期,处于转型提升之时,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如资源的产出水平低,效益生成所付代价高。近年在质量、技术方面逐步加强管理,注重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和鼓励企业加强自身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对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优秀企业进行奖励,认

10、真按照浙江省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基本要求完善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毅力公司等 18 家企业成为首批市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基本要求达标单位。又如,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产品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检测能力的欠缺严重阻碍了产业发展。自 2008 年以来,积极争取设立首个省级汽车空调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已获准筹建,于今年接受省质监局验收。再如,为了给青瓷产业发展搭建技术检测平台,促进产业质量安全水平提升,龙泉市积极开展青瓷及日用陶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项目建设,此外,宝剑、不锈钢产品研发和检验检测中心在谋划中。今后五年,龙泉市对质量效益有要求:强化“以亩产论英雄” 、 “以资源产出业绩论英雄” ,努力以最低的成

11、本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年均要提高0.5 个百分点,达到 20%;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 10%以上,力争达到人均 20 万元/年;企业亩均投资超过 200 万元、亩均产出超过 200万元、亩均税收超过 5 万元。(四)自主创新水平不高1、创新意识不强。企业由于整体创新需求不旺,创新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等因素,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一些企业抱团6意识不强,整体上限制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创新能力弱。一是科技综合实力低。据省统计局、科技厅 2009 年度县(市、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在全省 90 个县(市、区)中,龙泉市科技进步规模和水平综合评价排名分别为第 8

12、0、79 位,处于全省下游。二是人才综合实力弱。目前龙泉市拥有人才 2.43 万人,占总人口的 8.4%,在非公企业员工中,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例偏低。人才素质较低、结构趋劣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成果少。2010 年, “三田滤清器” 、 “创新空调”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据 2011 年度市四套班子领导联系“绿色发展十大工程”一览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 3 家、高新技术产品5 个,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企业、农业科技型企业各 2 家,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同比增长 30%。但成绩远远不够:创新型龙头企业尚无,企业对外依存度高,高新技术产品太

13、少;缺少高精度、专业化设备,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拥有专利的企业数很少,品牌建设初见成效。企业利用创新平台的能力弱,科研成果转化成效不明显,研发水平与发达县(市、区)相比差距较大。2、创新主体缺失。一是缺乏动力,不愿创新。龙泉市企业创新的内源性动力明显不足。科研经费以企业自筹为主,多数企业投入到技术创新的资金有限,企业创新的基础薄弱,研发设备多为摆设。二是风险太大,不敢创新。如现有汽车零部件产品多仿制、拆解国外配件,主要采用模仿式生产方式,无法形成产品技术专利。三是能力有限,不会创新。多为家族式企业,自主创新的组织程度和效7率都不高,科技人才缺乏。四是融资陷入困局,人工、原材料等成本上涨,不能

14、创新。龙泉市尚无上市公司,企业无法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创新政策缺失。一是企业缺乏激励保障政策,多数缺少鼓励创新的有效政策。二是政府扶持政策零星、不系统。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在税收、市场准入、采购等方面政策配套没有到位,出台过针对企业研发税收优惠和高技术产品税费补助政策,对鼓励创新难见长效。创新机制缺失。一在流动机制,龙泉市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人才需求和流向格局仍无根本改变,高层次人才往往部门所有,流动不畅,大部分高中级科技人才集中于机关事业单位。二在考核评价机制,以学历、职位而不以能力论高低现象并不少见。三在分配机制,企业没有完全将酬薪与责任、风险和业绩挂钩。创新文化缺失。一在急功近利。总体上投

15、资立项已比较谨慎,但仍存在鼓励追求眼前利益,搞立竿见影的短平快项目的现象。二是缺少人文关怀。有些企业管理者不能正确对待创新人才的成功或失败,成功没说法,失败要担责。三是创新精神不足。现行考核评价体系重数量轻质量,宽容度不够,过分强调科研成绩而忽视研究过程,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五)集聚集约水平不高龙泉市坚持工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土地集约利用、要素集成共享,实现以集聚促集约、以集约促保护,如打造以集聚区为核心的产业平台,通过集聚发展带动区域发展。具体而言,近年无论是交通的改善,城市功能的完善还是工业、服务业的崛起,靠8的都是项目和投资。项目是加快发展的有效载体。发展工业经济,要有项目来增加

16、投入,扩大工业总量,提升工业经济质量,2011 年共引进项目 42 个,极大提升了工业发展集聚度。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还比较滞后,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拓展就业渠道的压力仍然较大,公共服务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问题的实质是发展不快,根源是项目不多。国家已启动实施新 10 年扶贫开发纲要,加之龙泉市已被列入全省重点欠发达扶持县(市) ,将有望获得更多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扶持。又如,加快推进农民异地转移,让人口集聚发挥规模效应,促进产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龙泉市以整村搬迁为重点,以“一心三点”为集聚平台,继续实施五年3 万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积极推广下山脱贫小区市场化运作和联建公寓式套房建设模式,全力推进城东、城西万人集聚区建设,认真实施八都生态移民小区、紧水滩库区困难群众增收致富工程安仁小区等下山脱贫小区建设。 “十一五”期间,已通过实施“内聚外迁” 、有力推进了人口布局调整,促进了山区人口向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中心村转移,五年累计下山脱贫 2.2 万人。二、相关对策面对困难和问题,龙泉市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