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滑坡、泥石流勘查大纲及报告编制要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497978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崩塌、滑坡、泥石流勘查大纲及报告编制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崩塌、滑坡、泥石流勘查大纲及报告编制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崩塌、滑坡、泥石流勘查大纲及报告编制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崩塌、滑坡、泥石流勘查大纲及报告编制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崩塌、滑坡、泥石流勘查大纲及报告编制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崩塌、滑坡、泥石流勘查大纲及报告编制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崩塌、滑坡、泥石流勘查大纲及报告编制要点(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崩塌(危岩、崩塌堆积体)勘查设计书编制要点一、崩塌(危岩、崩塌堆积体)的描述与评价:主要对崩塌(危岩、崩塌堆积体)基本要素、变形情况、稳定性、危险性、危害性等作出初步的认识和评价。 二、危害对象的描述与评价:包括人员、财产、设施、城镇、县级以下的公路(县级及县级以上的公路由交通部门治理)等的直接经济损失或间接(潜在)的经济损失。 三、治理工程(方案)设想:对崩塌(危岩、崩塌堆积体)针对保护对象及现场实际情况怎么治理,要有一个初步设想和治理思路,并对已有治理工程要有相应的描述与评价。四、勘查工作布置 1、以地面调绘为主,辅以坑槽探工作,拟设工程部位必须要有勘查工作控制。2、有条件的地方或高陡,人

2、去比较危险的地方可用三维激光扫描。 3、拟设主动防护的危岩可适当采取岩样作相应的试验,拟设被动防护的部位可适当作原位测试及采取适当的土样。4、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作一些落石试验,模拟现场危岩的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选不 同块径的石块进行,达到以下目的:不同块径滚落的轨迹及所到达的范围 不同块径落点的能及能量及弹跳高度 5、对崩塌堆积体以地面调绘为主,实测地质剖面,必要时辅以坑槽探工作。6、对勘查工作的一些具体要求 (1)工程测量要求:工程测量以独立坐标系控制,原则上以三个 GPS 点控制,并按相应控制点等级埋桩保留,以后的测图、勘探点、地质点、施工图地形校核、施工放线、施工监测等,均以此三个点作

3、为基准点测放。 (2)测图要求 平面图:工作范围长500m、宽500m,全域用 1100012000 比例尺测图;拟设被动防护工程部位用 1500 比例尺测图;危岩带(危岩体)及拟设主动防护部位用 15001200 比例尺测图;一个项目若有两处及两处以上危岩离得较远的,需用小比例尺图表示整个项目危岩的分布范围、相关关系及威胁对象,然后再分别按要求测图。 剖面图:表示危岩与威胁对象关系的剖面比例尺与全域平 ;拟设工程部位及危岩用 1200 或更大面图比例尺匹配(相同)比例尺实测。立面图:主要针对危岩及危岩带,用 1:200 或更大比例尺测图。(3)工程地质测绘要求:明确测绘范围、测绘内容、测绘精

4、度,对每一个危岩块体(单体)要调查清楚,包括节理裂隙、不同结构面、规模等,并要进行编号、附上相应的照片;调查落石具体位置、运动轨迹、弹跳高度,划分危岩区范围;用测图相应比例尺作底图。建筑材料调查与评价:与工程有关的各类建筑材料的调查与评价:包括储量、材质、距离、开采条件、运输条件、具体位置、工程用各类材料估算、各类材料运到工地的价格估算;必要时可适当布置工作量控制。其它勘探工作应明确相应的目的、任务。 7、相应的图件要求及附件要求平面图 图名、图例、图框及框线坐标、图签、正北标示;比例尺:按实际比例尺出图的用数字比例尺,未按实际比例出图的用线条比例尺,出图比例尺要求与测图比例尺要求相同; 地形

5、地貌、地层代号、岩层产状、节理裂隙等地质内容;危岩带及危岩块体、崩塌堆积体;拟布置的长短剖面及其编号; 拟布置的坑槽探位置、威胁对象; 已有工程设施及拟设工程位置; 各种内容应用不同的符号标志清楚,主体内容应用不同的颜色(颜色要求谈)标志。 剖面图 图名、图例、图框、剖面方向、剖面编号(应与平面图编 ;号对应一致)比例尺:纵横比例尺一致,按实际比例尺出图的用数字比例尺,未按实际比例出图的用线条比例尺,出图比例尺要求原则上与平面图比例尺匹配; 长剖面:应与平面图匹配,应清楚的表示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地质内容及危岩与危害对象的关系;短剖面:a 危岩体块 ,视规模大小用(单体)每块至少一条;b 危

6、岩带(岩体破碎带)多条剖面表示;c 在拟设工程部位应有多条剖面表示。 立面图:危岩带及危岩块体区域需用立面图表示,应清楚的表示出危岩块体大小,相关位置,角点坐标或中心坐标。 8、勘查设计书成册基本要求 1、资质证书正本 2、内审意见及内审专家签到表 3、菲页相应人员签章签字 9、崩塌(危岩、崩塌堆积体)勘查设计书编制提纲、设计书标题应与省厅下达文件名称一致。 目 录前言一、任务由来二、工作任务三、前人研究程度四、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五、防治工程等级划分第一章 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第一节 位置与交通第二节 气象、水文第二章 勘查区工程地质环境第一节 地形地貌第二节 地层岩性第三节 地质构造与地震一

7、地质构造三 地 震第四节 水文地质条件第五节 人类工程活动第三章 危岩体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及危害性第一节 危岩体基本形态第二节 危岩体特征及形成机制初步分析一 危岩体特征二 危岩体变形类型及规模三 危岩体形成机制初步分析四 危岩破坏后(落石)运动特征五 危岩危害性及变形趋势性分析第三节 崩塌堆积体特征第四节 既有防护工程及施工条件调查一 既有防护工程二 施工条件第四章 勘查工作布置及工作量第一节 勘察工作的布置原则第二节 工作内容、方法和勘查手段一 地形图测量二 工程测量三 工程地质测绘四 勘探工程五 室内试验第三节 工作量第五章 勘查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第一节 勘查工作方法第二节 勘查技术要求

8、一 地质测绘技术要求二 剖面测量技术要求三 地形测量技术要求四 点位测量技术要求五 槽探技术要求六 钻探技术要求第六章 施工组织及进度计划第一节 人员组织第二节 设备组织第三节 工期及进度计划第七章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第一节 质量保证措施第二节 安全保证措施第八章 预期成果第九章 经费预算第一节 经费预算依据第二节 经费预算附图: 1.(项目名称)勘查工作布置平面图2 (项目名称)勘查工作布置剖面 崩塌(危岩、崩塌堆积体)勘查报告编制要点一、注意危岩带与危岩块体(单体)的划分,若危岩规模较大,或分布较分散,可考虑按区域划分为危岩带,再在危岩带中细分 ;除了干枚岩、板岩及地震震裂了的岩石形成破危岩

9、块体(单体)碎带(危岩带)外。一般情况下其它岩石形成危岩,基本上是以块体(单体)形式存在的。二、对危岩块体(单体)的描述与评价:1、编号、坐标(含顶底标高)2、所处区域的岩层产状、岩性 3 、斜坡倾向、斜坡结构类型 4 、顶底宽、高、厚、体积 5 、危岩前缘倾角、崩落方向 6 、控制危岩的结构面特征及组合 7 、危岩形态及变形特征、破坏方式 8 、危岩稳定性评价、危险性预测 9 、治理措施建议 10 、照片、剖面图、立面图、赤平投影图。每一块危岩形成 。一张描述评价表格(见附表) 三、各单体危岩评价完以后应用表格汇总进行综合评价 危岩单体稳定性评价结果一览表四、注意控制危岩结构面特征的调查 1

10、、位置、产状、延申长度、切割深度、张开度、裂隙间距 2 、充填物及胶结状态 3 、裂面形态及粗糙度 4 、地下水或充水情况 以上描述的准确性与计算参数的取值密切相关。 五、注意破坏模式的确定:需在野外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同破坏模式,其相应的计算公式及参数取值是不一样的。 六、危岩块体的稳定性计算可参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 (DB50/1432003)及“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范勘察技术要求”等规范及要求执行。 七、危岩的稳定性评价应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结果应与野外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八、崩塌堆积体稳定性评价可参照滑坡稳定性评价进行。 九、治理方案与比选部分:首先提出两种以

11、上的治理方案,然后进行比选,可把可研报告的方案比选部分内容浓缩到该节中。 十、与工程有关的各类建筑材料的调查与评价:包括储量、材质、距离、开采条件、运输条件、具体位置、工程用各类材料估算、各类材料运到工地的价格估算。 十一、结论与建议:把勘查报告的主要结果简明扼要的理出几条,如危岩规模、稳定性、提供设计用的主要技术参数、推荐的治理工程方案建议等。相应的图件要求及附件要求 1、平面图 图名、图例、图框及框线坐标、图签、正北标示; 比例尺:按实际比例尺出图的用数字比例尺,未按实际比例出图的用线条比例尺,出图比例尺要求与测图比例尺要求相同; 地形地貌、地层代号、岩层产状、节理裂隙等地质内容; 危岩带

12、及危岩块体、崩塌堆积体; 长短剖面及其编号; 坑槽探位置、威胁对象; 已有工程设施及拟设工程位置; 各种内容应用不同的符号标志清楚,主体内容应用不同的颜色(颜色要求淡)标志。 2、剖面图 图名、图例、图框、剖面方向、剖面编号(应与平面图编 ;号对应一致)比例尺:纵横比例尺一致,按实际比例尺出图的用数字比例尺,未按实际比例出图的用线条比例尺,出图比例尺要求原则上与平面图比例尺相同; 长剖面:应与平面图匹配,应清楚的表示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地质内容及危岩与危害对象的关系;短剖面:a 危岩体块 ,视规模大小用(单体)每块至少一条;b 危岩带(岩体破碎带)多条剖面表示;c 在拟设工程部位应有多条剖面

13、表示。 3、立面图:危岩带及危岩块体区域需用立面图表示 4、各种图件比例尺按照测图要求使用 5、钻孔柱状图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中要求的版本出图。 6、探槽及探井:探槽“两壁一底”连接出图;探井按“四壁一底”连接出图。 附件及要求 1、应附所有的室内试验报告; 2、应附所有的原位测试报告; 3、应附有代表性的与崩塌有关的照片:包括全貌照片、危岩照片等; 4、各种计算成果。 十一、勘查报告成册基本要求 1、资质证书正本 2、内审意见及内审专家签到表 3、菲页相应人员签章签字 十二、崩塌(危岩、崩塌堆积本)勘查报告编制提纲。 附表:-W2 危岩体特征、稳定性评价及整治方案表 目 录0 前言0.

14、1 任务由来0.2 工作任务0.3 前人研究程度0.4 勘察工作情况0.4.1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0.4.2 勘察设计情况0.4.3 勘察手段及方法0.4.4 勘察完成工作量0.5 防治工程等级划分1 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1.1 位置与交通1.2 气象、水文1.2.1 气象1.2.2 水文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2.1 地形地貌2.2 地层岩性2.3 地质构造与地震2.3.1 地质构造2.3.2 新构造运动2.3.3 地 震2.4 水文地质条件2.5 人类工程活动3 危岩区工程地质条件3.1 地形地貌3.2 地层岩性3.3 地质构造4 危岩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4.1 危岩分布、类型及形态特征4.1.1

15、 危岩体分布及形态特征4.1.2 危岩破坏方式4.2 危岩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4.2.1 危岩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4.2.2 危岩形成机制分析5 危岩稳定性评价与危害性5.1 危岩变形现状5.2 定性分析评价5.3 定量计算及评价5.3.1 危岩整体稳定性计算及评价5.3.2 危岩单体稳定性计算及评价5.3.3 综合稳定性分析评价5.4 危岩破坏后的运动计算5.4.1 运动形式5.4.2 运动计算5.5 危岩危害性评价6 危岩防治方案及建议6.1 防治工程方案布置原则6.2 防治方案建议7 结 语 7.1 结 论7.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附图: (1)危岩探槽记录表 (2)危岩工程地质平面图

16、1:500 (3)危岩工程地质剖面图 1:200 (4)危岩工程地质立面图 1:200 滑坡(不稳定斜坡)勘查设计书编制要点一、滑坡体的描述与评价:主要对滑坡体基本要素、变形情况、稳定性等作出初步的认识和评价。 二、危害对象的描述与评价:包括人员、财产、设施、城镇、县级以下的公路(县级及县级以上的公路由交通部门治理)等的直接经济损失或间接(潜在)的经济损失。 三、治理工程(方案)设想:对地灾体针对保护对象及现场实际情况怎么治理,要有一个初步设想和治理思路,并对已有治理工程要有相应的描述与评价。 四、勘查工作布置 1、根据不同坡体的大小、规模,用纵、横勘探线控制,一般斜长 200m、下宽(或平面宽度)200m,原则上用三纵三横勘探线控制,主勘探线上至少 3 个钻孔辅以探井、探槽控制,其它两条勘探线至少 2 个钻孔辅以探井、探槽控制,对边界及裂缝部位辅以适当的坑槽探控制,拟设治理工程部位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