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 2 社会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标准指标 认定内容 评分说明 得分一、组织机构3 分申请认定单位的内部机构设置合理,部门职责明确,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3 分)(1)机构设置合理,各科室职责明确 (2 分)(2)各岗位、各类人员职责明确1 分)1、从事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能力应满足监测工作的需要 (4 分)(1)具备 10 名以上环境监测技术人员(3 分)(2)高、中级职称比例达 50%(1 分),比例不足酌情扣分2、申请认定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报告签发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熟悉监测业务、有工作经验 (2 分)技术负责人、报告签发人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熟悉监测业务,有监测工作经验 (2 分)3、环境监测人员应熟悉有关环保法规、监测技术规范、标准及监测分析方法,掌握监测有关的理论和操作技能,了解环境样品和监测仪器的性能,并按环保行政部门的要求持证上岗 (3 分)(1)监测分析类(包括现场测试、采样、样品制备及实验室分析等) 、质量管理类(包括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和综合技术类(包括数据管理、分析评价及报告编写和环境形势综合分析等)三类人员均要持证上岗。
(2 分)(2)确保每个监测项目有两人以上取得合格证 (1 分)4、申请认定单位应制定年度人员培训计划,并有培训计划实施的培训记录2 分)(1)制定年度人员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与所承担的监测工作相适应1 分)(2)有培训计划实施的培训记录1 分)二、人员素质13 分5、建有人员档案,一人一档(主要含学历证、职务、职称资格证、培训结业证、上岗考核证、技能考级证、在职教育证、工作业绩、获奖证、年度考核情况等内容) (2 分)档案内容完整(2 分)有缺项酌情扣分三、监测能力16 分应具备申请基本条件所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主要监控项目的测试能力监测单位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污染特征开展相应的扩展项目1)申请认定类别和参数达到基本条件中三类 60 项的,得 14 分:(2)多一项得 0.2 分,满分 2 分指标 认定内容 评分说明 得分1、仪器设备配备的类别及数量应满足申请相应级别监测工作的要求(包括采样设备、样品前处理设备和数据处理需用的设备及相关软件) 所用仪器设备技术指标和功能应满足要求,量程与被测参数技术指标相适应 (4 分)具有与所申请审核监测项目相适应的监测设备 (4 分)有设备但数量不能满足监测任务要求的,按比例酌情扣分。
2、建有仪器设备档案,一台一档,有目录、实施动态管理,档案中至少包含 9项内容(设备名称、制造商名称型号及唯一性标识、设备符合规范的核查记录、当前放置、仪器说明书、所有检定证书、设备接收/启用日期和验收记录、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及期间核查记录、设备损坏后改装或修理记录等) (3 分)(1)仪器设备档案符合要求,内容完整 (2 分)(2)各种记录清楚、规范 (1 分)3、应制定仪器设备的年度检定计划(含参考标准) 、自校计划、维护计划、期间核查计划,按计划实施并有相应记录(2 分)(1)各类计划编制完善,具有可操作性 (1 分)(2)按计划实施并有相应记录1 分)有自校计划(玻璃量器、自动监测仪器等)的应提供自校规程4、所有在用仪器设备要按规范要求送有资质部门进行计量检定,不能超过检定周期(3 分)查看检定证书, 在用仪器设备有未检定的每台扣 0.5 分,超过检定周期的每台扣 0.3 分5、大型仪器设备由经培训考核授权人员操作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护的作业指导书应现行有效,并便于操作人员取用(1 分)(1 ) 需 授 权 操 作 的 仪 器 ( 指 操 作 技术 复 杂 的 大 型 仪 器 ) 有 授 权 书( 0.4 分 )( 2) 所 有 仪 器 设 备 的 操 作 规 程 和 维护 的 作 业 指 导 书 应 现 行 有 效 , 操 作规 程 在 仪 器 间 有 台 签 或 上 墙 ( 0.6 分 )四、仪器设备16 分6、所有仪器设备均在使用当时记录完整,外出监测仪器设备返回后应对其功能状态进行检查并记录。
(2 分)( 1) 所 有 仪 器 设 备 使 用 记 录 均 在 使用 当 时 记 录 , 并 放 在 仪 器 旁 ( 1 分 )(2)外出监测仪器设备有领用返回功能状态检查记录 (1 分)指标 认定内容 评分说明 得分7、所有仪器设备应实施标识管理 (1分)唯一性管理标识、检定标识、状态标识三种标识明确、清晰 (1 分)1、应正确配备配足开展申报项目所需标准物质(含参考标准) (2 分)配足开展申报项目所需标准物质(含参考标准) (2 分)2、应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保证检测结果溯源到国家标准2 分)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2 分)五、标准物质5 分 3、建立标准物质档案(台账) ,保管好标准物质证书标准物质存储设备和环境符合规范要求,并有专人管理,按使用量领用并登记 (1 分)(1)有标准物质档案(台账) ,标准物质存储符合规范要求 (0.5 分)(2)专人管理,按使用量领用并登记 (0.5 分)1、实验室用房面积达到 700 平方米(3分)实验室用房面积达到 700 平方米要求的,得 3 分2、实验室设施条件(实验台柜、采光、采暖、上下水管道及电气线路、通风橱、空调、加湿器等)应满足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
(1 分)实验室设施条件不符合相关规范的,每处扣 0.3 分3、实验室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洁净度、有害气体、雷电、振动、电磁干扰等)应满足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保障监测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1 分)实验室环境条件不符合相关规范的,每处扣 0.3 分4、实验区与办公区应有效隔离天平室、仪器间、纯水制备间、采样准备间、试剂库等应合理布局并相对独立天平室符合避光、防震、防空气对流、恒温恒湿等放置要求 (2 分)(1)实验区与办公区分开 (0.5分)(2)有专用天平室、仪器间、采样间、纯水制备间、试剂库等,并符合要求 (1.5 分)5、各实验室项目安排合理,确保同一实验室分析项目间互无干扰 (1 分)(1)环境整洁 (0.4 分)(2)项目无干扰 (0.6 分)六、实验条件16 分6、实验室台面及地面耐腐蚀,通风橱使用正常实验室内冰箱、烘箱、前处理(1)实验室台面及地面耐腐蚀,通风橱使用正常实验室内冰箱、指标 认定内容 评分说明 得分设备、各类橱柜及玻璃器皿洁净、放置合理实验室配备干湿温度计 (0.5 分)烘箱、前处理设备、各类橱柜及玻璃器皿洁净、放置合理 (0.3 分)(2)配备干湿温度计。
(0.2 分)7、实验室内药品试剂存放合理,在有效期内,试剂瓶标签内容书写规范、完整1 分)(1)实验室内药品试剂存放合理,在有效期内 (0.6 分)(2)试剂瓶标签内容书写规范、完整 (0.4 分)8、实验用水符合相应标准要求,具备制备无氨水、无氯水、无 CO2水、无酚水和无砷水等条件 (1 分)(1)实验用水符合 GB/T6682-2008《分析实验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纯水制备间配有电导率仪,并有相应取水记录 (0.6 分)(2)具备根据开展项目要求制备特殊用水的能力 (0.4 分)9、各类高压气瓶远离热源,放置位置符合要求,有防倾倒措施消防器材数量及种类配备合理 (1 分)(1)高压气体瓶安全放置 (0.6分)(2)消防器材配备合理 (0.4 分)10、实验室配有废液缸,有相应处理措施,防止二次污染,并做好相应记录0.5 分)(1)配有废液缸 (0.3 分)(2)能对废液进行处理并有相应记录 (0.2 分)11、药品试剂库有通风设施,各类药品试剂分类放置,建有台账试剂领取有专人负责并有领用记录剧毒品实行双人双锁保管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妥善保管,确保安全(1 分)(1)药品试剂库有通风设施,各类药品试剂分类放置,建有台账(0.5 分)(2)试剂领取有专人负责并有领用记录。
剧毒品实行双人双锁保管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妥善保管,能确保安全(0.5 分)12、水质采样间有采样瓶架(柜) ,采样瓶体积、数量及种类配备应满足申请项目要求,做到洁净、清污分用(1.5 分)(1)有采样瓶架(柜) ,采样瓶体积、数量及种类配备应满足申请项目要求(1 分)(2)清污分用(0.3 分)(3)样品的状态标识明确(0.2 分)指标 认定内容 评分说明 得分13、现场监测准备间有现场监测仪器架(柜) ,分类摆放,干净整洁,建立所有外出监测仪器设备台账目录 (1 分)(1)有现场监测仪器架(柜) ,分类摆放,干净整洁 (0.6 分)(2)有外出监测仪器设备台账目录 (0.4 分)14、监测分析人员配有专用更衣柜,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 (0.5 分)有专用更衣柜,配备齐全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 (0.5 分)1、申请认定的单位,其申请业务范围内有关的监测技术规范、方法标准及执行标准等技术文件应配置齐全,并为现行有效版本 (3 分)(1)技术文件配置齐全 (2 分)(2)技术文件均为现行有效版本1 分)2、所有与申请项目有关的技术文件应建立受控文件一览表,并对受控文件进行登记、标识、发放、使用。
(1 分)(1)建立受控文件一览表,有受控编号 (0.5 分)(2)有发放、领用记录,作废文件有标识、收回记录等 (0.5 分)3、开展监测工作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监测工作程序和监测技术规范进行有监测工作计划 (2 分)有业务合同(委托单) 、任务通知单、质控实施方案、现场监测记录、采样记录、样品交接记录、分析记录等,按监测工作程序和监测技术规范进行(2 分) 缺项酌情扣分4、现场监测、样品采集、标识、保存、处置、运输等严格按国家标准和监测技术规范进行,并有相应信息量完整全面的记录进入实验室的样品由样品管理员检查并有交接记录 (3 分)(1)现场监测、样品采集、标识、保存、处置、运输等严格按国家标准和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现场监测、采样记录单信息量完整 (2 分)(2)样品交接规范清楚 (1 分)抽查最近一年的监测记录,按比例打分5、实验室分析方法应按照监测任务单中确定方法,在样品有效期内及时处理和分析,并在分析当时予以记录,且信息量完整,不可追记 (2 分)实验室分析方法正确、信息量足够完整,分析当时予以记录,不可追记 (2 分)查看相关记录,酌情打分七、监测工作 16 分6、在样品测试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停水、停电等)影响样品测定,应有明确处理措施并记录。
(0.5 分)查看相关记录,酌情打分指标 认定内容 评分说明 得分7、所有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等原始记录以及质量记录应有受控文件唯一性编号、记录整洁、涂改规范、有效数字取舍正确、异常值剔除合理 (2 分)抽查近一年原始记录,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酌情扣分( 1) 各 类 记 录 无 受 控 文 件 唯 一 性 编 号(2)记录用铅笔或圆珠笔填写(3)有效位数保留不正确(4)涂改不规范(5)未使用法定单位8、申请认定的单位应按照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及时出具监测报告,保证报告信息量完整,数据和结论准确、客观、真实,并统一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2 分)检查两年内各类监测报告,内容不符合要求的,酌情扣分9、监测档案健全,有专门档案室,专人管理,档案管理符合规范各类记录、报告应规定保存期限 5 年以上 (0.5 分)监测档案应包括监测报告、业务合同(委托单) 、任务单、质控方案、现场监测记录、采样记录、交接记录、分析原始记录(含质控数据)等(0.5 分) 有缺项酌情扣分1、设有监测质量管理机构、人员,职责明确(或有专职人员负责质量保证工作)(1 分)(1)设有质量管理室(0.5 分)(2)有专职(或兼职)质控人员(0.5 分)2、有年度质量保证工作计划和总结,有专项监测质量控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