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036095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沂水县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沂水县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沂水县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沂水县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沂水县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沂水县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沂水县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沂水县 20062007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生物试题(时间:60 分钟;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限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1如果因水域环境遭到破坏而导致一种稀有鱼类灭绝,对人类的损失在于A渔业产量将受到损失 B这种鱼将在很久以后才会进化出来C人类将永远损失一种动物资源 D整个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2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若直接将鱼的胸鳍和腹鳍剪掉,会发生的现象是A失去平衡而侧

2、翻 B不能转向C不能上浮 D不能向前游泳3鱼有时能任意停留在某一水层,起作用的结构是A胸鳍 B尾鳍 C鳔 D腹鳍4软体动物种类很多,发布广泛,下列各组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一组是A蜗牛、章鱼、鱿鱼 B河蚌、蛾螺、钉螺C扇贝、乌贼、田螺 D蚯蚓、蛔虫、海星5放置在黑暗处的下述鱼缸中的鱼(鱼、缸大小均相同)最先死去的是A一缸清水 2 条鱼 B一缸清水 10 条鱼和一部分水藻C一缸清水 10 条鱼 D一缸清水 2 条鱼和一部分水藻6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共有的特征是A都由很多体节构成 B都有触角C都有外骨骼 D运动器官都是分节的7下列词语中体现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原理的是A大雁南飞 B狡兔三窟 C老马识

3、途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8胎生相当于其他生殖方式的优势在于A减轻了母体的负担 B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C增强了后代的体质 D使后代的数量大大增加9家兔是植食性动物,其区别于肉食性哺乳动物的最大特点是A盲肠发达 B体表被毛 C体温恒定 D胎生哺乳10与复杂的陆生生活相适应,家兔具有非常敏锐的A触觉和疼觉 B冷觉和热觉 C听觉和嗅觉 D视觉和听觉11鸟类是恒温动物,这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生理功能,下列叙述中与鸟类产热无关的是A血液运输氧气能力强 B消化能力强C羽毛的保温作用好 D呼吸作用旺盛12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发布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A体表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外骨骼 B具

4、有翅C头部长有多种感觉器官 D具有三对足,尤其是跳跃足13绿头鸭食物消化后形成的残渣,0.5 小时后就随粪便排出体外,说明消化道中的 结构很短A小肠 B大肠 C直肠 D肛门14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B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C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D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15下列对人类有害的昆虫是A家蚕 B蝗虫 C蜻蜓 D七星瓢虫 16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行为的是A小狗逐渐长成大狗 B鱼的心脏不停地跳动 C牛的胃肠在蠕动 D瓢虫遇到危险时假死17在肌肉本身没有病变,

5、人体某些肌肉发生瘫痪或萎缩的原因是A肌肉供血不足 B控制肌肉的神经受到损伤C肌肉过度疲劳 D某些肌肉受到机械损伤18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A 维持生态平衡 B帮助植物传粉 C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19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失去雏鸡的母鸡抚爱小猫 B猴子表演骑车 C小黑猩猩模仿取食白蚁 D蚯蚓走“T”形迷宫20关于蜘蛛结网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是先天具有的本能 B是身体利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 C属于先天性行为 D是小蜘蛛向大蜘蛛学习来的21在紧急情况下,很多动物都喜欢假死(如金龟子、负鼠等) ,这种行为

6、属于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适应行为22动物具有学习行为,其意义是A便于找到配偶 B能够逃避敌害 C能够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D便于找到食物23下列不属于动物间通讯的是A乌贼在逃避鲨鱼追击时释放墨汁 B乌鸦受到惊吓时飞起来“ 哇哇”乱叫C羊一边啃草一边嗅着地上同伴的粪便 D鹿感到危险时,立即撅起尾巴,露出反面显眼的白色24通过动画片黑猫警长我们知道,螳螂在食物严重缺乏时,有雌虫吃雄虫的行为。这种行为的意义是A雌虫有吃雄虫的习惯 B为了减少食物消耗 C不利于种族延续 D利于种族延续25狗外出时走很远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这是由于它出去时走不远就撒尿,其目的是A与其他的狗沟通信息 B留下

7、气味做“记号” C吸引异性的狗前来 D生理活动的需要26以前的黄土高原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曾是森林茂密的理想居住场所,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今却成了不毛之地,其主要原因是A地球上的温室效应造成的 B气候变得干燥造成的C人类滥砍乱伐造成了生态平衡的失调所致 D地壳变迁造成的 27渡渡鸟灭绝后,300 年内,毛里求斯岛上最珍贵的树大颅榄树就再也没有种子发过新芽,渡渡鸟对大颅榄树最重要的作用是A取食其种子减少其数量 B产生粪便供树生长C为其种子催生有利萌芽 D保护大颅榄树不被其他动物伤害28下列产品中不属于仿生产品的是A蝇眼照相机 B飞机上的平衡锤 C雷达 D汽车发动机29科学家利用动物做生物反应

8、器,必须改造动物的A外形 B遗传基因 C乳房 D大脑30下列不属于生物防治实例的是A啮小蜂将卵产在美国白蛾的幼虫体内 B瓢虫吃蚜虫 C苏云金杆菌毒杀松毛虫 D人们喷洒农药杀害虫二非选择题(每空 1 分,共 40 分)31 (12 分)在“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中(1)你饲养蚯蚓时选用的土壤是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发现其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结构构成,这些环状结构是 ;区别蚯蚓前后端的依据是 。(3)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到体表有 ;用手指来回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有些粗糙不平的小突起,它们是 。(4)蚯蚓运动时,可以观察到它的运动是靠体内 的收缩和舒张及 配合作用完成的,身体前后端的运动

9、是 进行的。(5)取两条蚯蚓,一条放在糙纸上,另一条放在有水的玻璃板上,能正常爬行的是放在 的一条,另一条不能正常爬行的原因是 。(6)夏天的雨后,常常见到一些蚯蚓爬出地面,这是蚯蚓爬出地面 。(7)训练蚯蚓走迷宫的实验,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学会直接爬向另一边潮湿的暗室,这属于 行为。32 (12 分)如图 1 表示一草原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图 1) (图 2)(1)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消费者中,草食动物是 ,此图生物部分中缺少 。(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主要是 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了 。(3)此图中含有 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4)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

10、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 的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 。(5)倘若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毛皮而大量捕杀狐狸,则会使 大量增多,导致 ,最终导致 。33 (12 分)图 2 是人的屈臂、伸臂示意图,请结合自己的运动回答问题。(1)当【 】 收缩时,可产生屈前臂、伸臂运动的产生可以看出,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 的调节,由 、 、和 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 作用,才能完成。(2)如果你手提一桶水,容易感到累,这是因为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肱三头肌处于 状态,这说明 。(3)由图中可知,肱二头肌的肌腱至少固定在 块骨上;屈肘动作符合杠杆作用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 】 。34 (4 分)实验探究题1用线吊

11、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2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付小蝗虫那样吞掉盗虻。3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螫刺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4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5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不去吞吃了。6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问题:(1)实验 1、2、3 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 行为。(2)实验 4 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 行为。(3)实验 5 说明了蟾蜍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仍然比较 。(4)实验 6 证明了蟾蜍在实验 3、4、5 中确实建立起新的 。沂水县 20062007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八年级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A C D B A D B A D C B C D B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B C A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