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重点附病例(自己总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35101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学重点附病例(自己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儿科学重点附病例(自己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儿科学重点附病例(自己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儿科学重点附病例(自己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儿科学重点附病例(自己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学重点附病例(自己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学重点附病例(自己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述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生长发育是一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生长发育在整个儿童时期不断进行,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同。 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生后 2 年发育较快;淋巴系统在儿童期迅速生长,于青春期前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其它系统如心、肝、肾、肌肉的发育基本与体格生长相平行。 生长发育遵循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规律。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儿童生长发育虽按一定总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受遗传、环境的影响,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简述人工喂养中奶

2、量的计算方法;婴儿:5 个月,体重 6 公斤,缺乏母乳,需采用牛奶喂养,请为其制定每天喂养方案按乳儿每天所需总能量和总液量计算奶量:婴儿所需热量 100110Kcal/kg.d;水量为 150ml/kg.d。配方奶粉:是以牛乳为基础改造的奶制品,使宏量营养素成分尽量“接近”于人乳,适合于婴儿的消化能力和肾脏功能;添加一些重要的营养素;强化婴儿生长时所需要的微量营养素;使用时按年龄选用。按规定调配的配方奶蛋白质与矿物质浓度接近人乳,只要奶量适当,总液量可满足需要。配方奶粉摄入量:500Kcal/100g 奶粉,100kcal/kg.d(RNI) ,奶粉摄入20g/kg.d。全牛奶的家庭改建:稀释

3、、加糖(每 100ml 牛乳中加蔗糖 58 克) 、煮沸(达到消毒、蛋白变性目的) 。全牛奶喂养时,因蛋白质与矿物质浓度较高,应在两次之间加水,使奶与水量(总液量)达 150ml/kg.d;家庭改建后牛奶摄入量:67Kcal/100ml,8%糖牛乳100Kcal/100ml,牛奶摄入 100ml/kg.d。每日需要总热卡(110Kcal/kg.d):1106 = 660 Kcal每日需要 8糖牛奶总量:每 100ml 牛奶产热 100 卡,故需要 8糖牛奶 660 毫升。每日需要水分总量(150ml/kg.d):1506 = 900ml。除牛奶外应给水分;900-660 = 240 毫升。5

4、个月婴儿每日喂奶 5 次,故每次喂奶为 132 毫升;水分可加入牛奶内或于每两次喂奶之间供给。试述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体液总量与分布:年龄愈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这主要是间质液的比例较高,而血浆和细胞内液量的比例则与成人相近。 体液组成:小儿体液电解质组成与成人相似但出生数日的新生儿,除血钠与成人相近外,血钾、氯、磷及乳酸根多偏高,碳酸氢根和钙较低。 水的交换:儿童水的需要量大,交换率快,其主要原因为小儿生长发育快;活动量大、机体新陈代谢旺盛;摄人热量、蛋白质和经肾排出的溶质量均较高;体表面积大、呼吸频率快使不显性失水较成人多。 体液调节功能差:缓冲系统、肺、肾及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功能均不如成

5、人。小儿液体疗法小儿液体疗法方式有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口服补液主要适用于轻度和中度脱水,无明显呕吐和腹胀者,主要用于补充累积损失和继续损失的液体。静脉补液的适应症为: 口服补液适用于能口服且脱水不严重的急性腹泻病人; 静脉补液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或腹胀者。包括以下三个部分:A累积损失量的补充: 液体量:根据脱水程度而定。轻度脱水补给 3050ml/kg;中度脱水 50100ml/kg;重度脱水 100150ml/kg。 液体种类:决定于脱水性质。低渗性脱水补 2/3 张至等张含钠液,等渗脱水补 1/2 张至 2/3 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补 1/3 张至 1/5 张合钠液。 、 补液速度;累积

6、损失于开始 812 小时补足。伴有明显周围循环衰竭者应先用 2:l 等张含钠液 20ml/kg 于半小时至1 小时内补入以迅速改善血循环和肾功能。B继续损失量的补充:按实际损失量估计,一般为 1040ml/kg/日,用 1/3l/2 张含钠液于 24 小时内均匀滴入。C供给生理需要量:液量按 6080ml/kg/日,一般用生理维持液于补完累积损失量后 1216 小时内均匀滴入或者口服。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种类和成份如下:口服补液盐(ORS)其理论基础是基于小肠的 Na+-葡萄糖偶联转运吸收机制,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膜上存在着 Na+-葡萄糖共同载体,此载体上有 Na+-葡萄糖两个结合位点,当 N

7、a+-葡萄糖同时与结合位点相结合时即能运转、并显著增加钠和水的吸收。ORS 适用于轻度和中度脱水,无明显呕吐和腹胀者,主要用于补充累积损失和继续损失的液体。WHO 推荐的口服补液盐中各种电解质浓度为 Na+90mmol/L,K +20mmol/L,C1 -80mmol/L,HCO 3-30mmol/L,葡萄糖 111mmol/L。可用 NaCl 3.5g,NaHCO 32.5g,枸橼酸钾 1.5g,葡萄糖 20.0g,加水到 1000ml 配成。其电解质的渗透压为 220mmol/L,约(2/3张) ,总渗透压为 310 mosm/L。小儿腹泻病的补液。总原则: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见

8、尿补钾总步骤:定量、定性、定时补液要求:一般累积损失在第一日即可完全纠正,第二天以后的补液可根据该日的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补充。三补:见酸补碱, 见尿补钾, 见惊补钙三观察:尿量(34 小时增多) ;酸中毒(612 小时纠正) ;皮肤弹性(12 小时恢复) 第一天补液液体总量:包括累计损失、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一般轻度脱水约为 90120ml/kg、中度脱水约为 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为 150180ml/kg,对少数营养不良,肺炎、心、肾功能不全的患儿尚应根据具体病情分别作较详细的计算。溶液种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溶液全日容量比例,大约相当于等渗脱水用 3:2:1 液(1/2 张)

9、 ;低渗脱水用 4:3:2 液(2/3 张) ;高渗脱水用 1:2 液(1/3 张) 。补液方法与速度:口服补液:轻和中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累积损失及继续损失可用 ORS 补给,生理需要量可通过进饮进食补充。静脉补液:1)扩容阶段: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用 2:1 等张含钠液 20ml/kg,于半小时至 1 小时内补入。2)以补充累积损失为主的阶段:应用总量的一半,于 812 小时内补入,速度 810m1/kg/小时。高渗性脱水按58m1/kg/小时。3)维持补液阶段:余量 1216 小时内补入,速度稍慢,5ml/kg/小时。纠正酸中度:轻、中度酸中毒不必另行纠正。重度酸中毒可按 5%

10、碳酸氢钠 6m1/kg 可提高 CO2cp5mmo1/L(约 10VOL%)低钾血症处理:低钾时补钾需注意有尿或 6 小时内排过尿可补钾。补钾量:一般按 34mmol/kg/日(相当 10氯化钾23ml/kg/日) 。方法:补钾尽量口服,严重缺钾或呕吐频繁者可静脉滴注,氯化钾浓度不超过 0.3,速度慢,应在 8 小时以上。钙和镁的补充;低钙时用 10葡萄糖酸钙每次 12ml/kg(最大量10ml) ,用 10葡萄糖稀释后静滴或慢推。低镁时可用 25硫酸镁每次 0.1mg/kg 深部肌肉注射,每日 34 次,症状缓解后停用。 第二天补液:一般补给生理需要量,按 6080ml/kg/日,用生理维持

11、液。若继续损失,酌情补充部分 1/2l/3 张含钠液。营并不良伴腹泻脱水时液体疗法 按实际体重补液,总量比计算量减少 1/3;补充用积损失量常用 2/3 张溶液,输液速度每小时每公斤体重约 35ml,重度脱水伴周围循环障碍者宜先扩充血容量,每次每公斤体重 20ml,于 1 小时内静脉滴入。 补钾:在扩充血容量后及时补钾,按每日每公斤体重 0.20.3g(含口服量) ;静脉滴注浓度为 0.3;给钾时间 710天。 钙、镁的补充:宜早用补钙,尤其是对合并佝偻病者;有缺镁时,可给 25硫酸镁。每次每公斤体重 0.10.2ml,每日深部肌肉注射 2 次共 l2 天。 注意补充热量和蛋白质。 如肝功能不

12、好,纠正酸中毒宜用碳酸氢钠液。小儿肺炎时的液体疗法。 热量计算:每日每公斤体重 5060Kcal,水量每日每公斤体重 6080ml,高热喘息者不显性失水增多,总液量可偏多;重症肺炎有水、钠潴留倾向,且合并心功能不全,液量不宜多。 输液成分:以 2:1 等张含钠液代替生理盐水,选用 1/41/5 张含钠液,可不必常规静脉补钾。 补液速度:每小时每公斤体重 35ml 均匀滴注。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一)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 40 周(280 天) 。受孕最初 8 周称胚胎期,8 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 28 天。围生期:胎龄满 28 周(体重1000g)至

13、出生后 7 足天。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3.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 1 周岁。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 5075cm,体重 39kg.2.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四)幼儿期:1 周岁后到满 3 周岁。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2.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3.喂养指导。传染病预防(五)学龄前期:3 周岁后到 67 周岁。(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 岁)到青春期(1314 岁)开始之前。(七)青春期:女孩 11、12 岁到 17、18

14、 岁;男孩 13、14 岁到 1820 岁。人工喂养:牛乳为最常用者1.牛奶(1)牛奶成分:酪蛋白为主,不易消化。饱和脂肪酸多,乳糖少,加 58%的糖。矿物质成分较高,不利于新生儿、早产儿及肾功能差的婴儿。牛奶含锌、铜较少,铁吸收率仅为人乳的 1/5。(2)牛奶制品:全脂奶粉:重量 1:8 或体积 1:4 配制。蒸发乳:酸奶:婴儿配方奶粉:接近母乳。甜炼乳、麦乳精等不宜作为婴儿主食。(3)牛乳量计算法(重点):一般按每日能量需要计算:婴儿每日能量需要(100120kcal)/kg,需水分150ml/kg。100ml 含 8%糖的牛乳约能供应 100kcal,故婴儿每日需加糖牛奶 100120m

15、l/kg。例如一个 3 个月婴儿,体重 5 公斤,每日需喂 8%糖牛奶量为 550ml,每日需水 750ml,除牛乳外尚需分次供水 200ml。全日奶量可分为 5 次喂哺。2.羊奶:叶酸含量极低,维生素 B12也少,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3.代乳品:以大豆为主的代乳品,可作为 34 个月以上婴儿的代乳品。按胎龄分类 1.足月儿:指胎龄37 周至42 周(259293 天)的新生儿。2.早产儿:指胎龄37 周(259 天)的新生儿。3.过期产儿:指胎龄42 周(294 天)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1.生理性黄疸:生后 25 天出现黄疸,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 14 天内消退,早产儿

16、 34 周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一般205mol/(12mg/dl) ,早产儿257mol/(15mg/dl) ;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 周,早产儿4 周) ;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25mol/(1.5mg/dl) 。临床表现1.轻型腹泻多由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引起。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大便次数增多,多10 次天,量不多。大便性状为黄色或黄绿色,蛋花汤样或稀糊状,有酸臭味,常有泡沫,不消化食物。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2.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或由轻型转变而来。胃肠道症状重:腹泻、呕吐频繁,大便次数:10 次天,量多;大便性状:蛋花汤样、黄稀便、血便、黏液;大便镜检:脂肪球、白细胞、或红细胞、脓细胞;明显脱水、电解质紊乱表现;全身中毒症状:发热、烦躁、精神萎靡、嗜睡、昏迷、休克等。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