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七课背影教学设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034565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第七课背影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第七课背影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第七课背影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第七课背影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第七课背影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第七课背影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第七课背影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 背影教学设计大沥嘉福学校八年级语文明树招第七课 背影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第七课背影 属于第 4 点中第 3、4、8 个思路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现代散文的教学,担负的既有阅读教学的任务,又有情感教育的使命,甚至还有与之相辅相成的写作教学的指导。所以,我们的教学既要关注其文学表达,又要关注其思想情感,两者不可偏废。这篇文章就是通过特定环境下,一个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特写镜头,来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学习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写法,为学生阅读现代文尤其是散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写作中如何写人记事进

2、行必要的指导。在此基础之上,关注思想情感的表达,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通过抒写真情的活动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教材分析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之一,作品采用记实的手法,以质朴的语言,以一种独特的角度背影抒写了父子之间在那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情感。写得真挚而动人。但背影这篇文章反映的毕竟是成年人而且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况且在学生这个年龄段因缺乏生活体验,很难感悟到亲情的可贵,甚至视而不见。因而文中最大的特点“淡淡的忧愁”是很难让学生真正体味到的。针对这些,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影音功能营造一种低调的氛围,同时提高视听效果再现场景,紧紧把握住学生的情感脉搏,

3、以“情”为切入口,且使其贯串始终。通过对买桔子的背影这一段的重点分析和父亲送行中语言的体味,让学生领悟到文章中“父爱子、子懂父”的情感真谛。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理解父爱,感悟亲情。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中已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经验,而且也具有一定的语文素养。但对文章的理解易浮于表面,品味语言也较为粗糙,不易体会出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感情。但是我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七年级带上来的,所以与他们讲解本课并不十分困难。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从感情的聚焦点背影中发掘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亲人、爱生活的高尚情感。能力目标: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本文摄取人物闪光瞬间的

4、选材构思法。知识目标:掌握本文写作特点,了解作者的基本信息,学会重点词语,并体会文中的深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的效果与作用。2、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教学难点:明确“背影”是课文的明线, “父子深情”是课文的暗线,二者和谐统一,结构文章的特点;体会文章余音袅袅、情思绵绵的意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1、课前准备教师要求学生、自学生字词。、朗读课文遍,能复述主要内容。、提出个有价值的问题。4、多方面了解本文的作者1、学生应该可以很好的完成一二项。2、对于第三项学生可能提出来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帮助课堂教学,或者作用不大。3、对于

5、最后一项,因为条件有限,了解不清楚。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体现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目标。2、导入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 父亲 ) ,听完之后,让学生谈谈歌曲中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来欣赏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背影学生听歌曲,提出自己所感受到的,诸如:父亲默默的操劳,默默地关心我们的情景,真正意识到父亲平凡而伟大的爱等等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试着走进聋哑人的世界,更深刻的体会到残疾人学习的不易,亲身感受到老师帮助的重要性。3、讲授新课1、关于作者学生交流自己所查找的资料学生整理资料比较少,教师进行补充。让学生学会分享,学会整理,同时在了(

6、整理自己所查找到的资料)整理资料要求:语言简明扼要,按照姓名、生平、代表作,带给我们的启发等要点归纳。教师展示图文课件材料,进行相应补充学生整理资料充足,教师只要进行适当归类就可以,并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料整理。解作者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父亲在送别儿子的时候,他的情感与表现。2,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配乐朗读,将情感的氛围营造得更加浓厚。让学生在阅读完全文后谈感受。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能从文章的内容、感情、人物等方面谈感受,只要合理,教师都予以肯定。在交流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文眼,找出文中的背影,给文中的几次背影分别拟一个小标题,并说说这样拟题的理由。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

7、文本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共同交流,每组选派代表学生发言学生再读寻找学生可能拟出的标题有“惦记背影” 、 “刻画背影” 、 “惜别背影” 、 “再现背影”这一做法既让学生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筛选、整理概括信息的能力。3,赏读探究,合作交流:望父买橘(大活动)赏读这一部分,根据提示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方式来分析、体会这浓浓的父子深情。提示:()感情基调的把握基调指的是课文的基本情调,学生先自主独立阅读,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师生共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适时指导“贴着课文”分析,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1、小组内朗读交流,说明理由,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这个环节的

8、设计充分体现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使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的课堂模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把握基调,就是把握朗读课文的整体感,要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如:我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朗读这段文字,因为)()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文段是通是什么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原文哪个地方有所体现)()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我认为文中什么词句运用的好,因为)()特定环境下人物的情感体现(可选择父亲或我的表现来分析)4.听读慈父孝子,再次感动用自己最真挚的情感朗读文中的第二次背影;组长挑选一人在班内进行交流。2.在感动中体悟亲情有感情的朗读自选片段

9、(尤其留意父亲的四次“背影”和儿子的四次“流泪”,还有有关父亲的五次语言描述。)黑色的背影:黑色、深青色蹒跚的背影:走、探身、爬努力的背影:攀、缩、微倾、学生讨论让学生由此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和探究,深挖看似简单而平直的爱子行为背后那深刻的社会背景、当时已不堪的家境和父亲那难以诉说的心境。学生朗读学生合作探究,促进交流,共同释疑解难。通过探讨交流,促进同学间友谊,从而进一步把握文章内容及主旨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要求学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也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中的个性化、创造性阅读特征。4,细节讲解1、品味细节,感受深情。 (小活动)父亲去车站给儿子送行的过程

10、中说过几句话,找出来细细品味它们所传达出的感情。学生品读,教师适时点评,言之成理即可。(对于学生不清楚的句子段落,教师要进行讲解,可能一些专有引导学生挖掘文章的艺术性,通过品析、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从而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同桌可以互相帮着分析一下,看看谁的分析更合理一些)名词上不能解释清楚,教师要适时引导)2 寻找我身边的父爱氤氲着浓浓的亲情,去寻找我们自己身边的父爱。“父爱是一座山,深沉坚定。”请同学们寻找自己忽略了或者是习惯了的父爱,毕竟爱还是需要说出来的。模仿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一篇有关于父亲的文章,要求:模仿第六段对人物细致描写的方法,运用细节描写,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

11、 字学生课后写作书写学生心目中的父爱课堂小结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相守为目的,但惟独父母的爱是为了儿女的离开,而且是希望他们飞得更高更远所以面对如此深爱我们的不善表达的父亲,请同学们对他们喊出你们心中的爱,回家对爸爸说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或者就发自肺腑地道一声:“爸爸,我爱你!”因为爱,需要我们说出口。在父亲这首歌中结束这堂课。布置作业1、写一篇关于父亲的作文。2、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板书设计7 背 影 朱自清 散文 外貌描写父:艰难的情景 动作描写 淡淡文笔中蕴含父子在浦口送别 感人的背影 语言描写 着浓浓父子情望父买橘 子: 两次自责, 心理描写 三次流泪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1.教

12、师评价:完成态度、完成效果、课堂讨论效果2.小组互相评价:完成态度、完成效果、课堂讨论积极程度、从被评价学生那里得到的启示3.自己评价:完成态度、完成效果、收获、不足、如何改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语言的感悟和品味是文章学习的最大切入点,我在教学中注重通过学生的品味、领悟和体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活中有句俗语叫“不下田,怎会耕田” ,要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就要给他们自由驰骋的天空。针对于新课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课堂中遵循“以学代教”的原则,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寻找到自己的学习定位,有一方自我展示的平台。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思想上由被动变主动,学生的智慧在短短的课堂 45 分钟得以充分施展,能力提升的同时,情感也得以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