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薛岔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30347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薛岔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薛岔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薛岔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薛岔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薛岔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薛岔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薛岔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0 -陕 西 省 吴 起 县 薛 岔 创 建 国 家 级生态乡工作总结中共薛岔乡委员会薛 岔 乡 人 民 政 府二 OO 九 年 十 月- 1 -薛岔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的工作总结薛岔乡位于吴起县东部,东与志丹县顺宁、纸坊乡接壤,北有靖边县红柳沟乡毗邻,西与本县五谷城乡相连,南与本县吴起镇相接,总面积 254.3 平方公里, 辖 9 个行政村,81 个村民小组,179个自然村,现在居民 1903 户,共 7428 人。 薛岔乡地处白于山南侧,为低山丘陵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荒山荒坡面积较大。该乡大力发展羊、杏、草三大主导产业,坚持开放、发展的方针,合理开放发,有效利用取得显著成效。近几年来

2、,全乡贯彻中央方针政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走封山禁牧、舍饲养畜、林牧主导、强农富民逆向开发路子为秀美山川建设增添了色彩。全乡荒山荒坡造林 6.5万亩,人工种草 1.7 万亩,修建仁用杏园 1500 亩,成为全县生态建设先进乡。有村党支部 9 个,机关、教育党支部各 1 个,有党员 342人,有乡属单位 9 个、中心小学 1 所、幼儿园 1 所。全乡有历年退耕兑现面积 74515.4 亩,人均 10.1 亩,有人工草地 8 万亩,有沙棘纯林面积 10 万亩,其它经济林果 0.3 万亩;有耕地面积 2.4 万亩,其中基本农田 1.4 万亩、人均 2 亩,人均产粮 580 公斤;全乡羊子饲养量 1.

3、8 万只,大家畜存栏 1849 头,生猪存栏 5016 头;有大棚 18 座、沼气 820 座、水井窖 1243 口,农户通电照明率 100%,通讯覆盖率98%,通户 道路普及率 90%,安全卫生水饮用率 95%,合作医疗参保率 100%,科普知识知晓率 95%。- 2 -三年来,我乡坚持“保增收、调结构、促转型、重统筹、惠民生”的原则,按照“稳牧、 兴菜、优果、富民、 强乡” 的理念,以“打造绿色薛岔,构建温馨家园” 为目标,突出可持 续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生态文明化、人居优越化、乡村一体化的“ 四化 ”乡镇,紧紧围绕 “主攻一项 新产业、抓好三项硬建设、力促三项大

4、提升”(一项新产业即现代农业、三项硬建设即生态建设、民居建设和基础建设,三项大提升即基层党建、民生质量和平安稳定)的思路,统筹推进,全面展开,切实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搞活农业经济。我们按照“一园带动 、三业并举、多元发展” 的思路。首先是一园带动。今春,我们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和能人经营的办法,对陈砭村发展现代农业做了详细的规划,并采取这种模式完成陈砭村沙集组、薛岔村薛岔组的部分土地流转承包,新建弓棚 55 座,大棚 18 座。初步形成了现代农业的模式。其次是三业并举。我们坚持“稳牧、 兴菜、优果” 的发展思路,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是稳住畜牧业。今年重点抓

5、好良种繁育、技术培训、疫病防治和草畜配套等四项工作,不断扩张大户数量,稳步减少零散小户。共培育 100 只以上规模养羊大户 20 户,新发展 50 只以上养猪户 10户。二是大兴棚栽业。我们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在沙集、郭畔两个村新建大棚 18 座,庭院式小弓棚 55 座。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共培训蔬菜技术员、农民技术员和菜农的定期培- 3 -训 3 期,受训群众 1200 人次。三是优化苹果业。共改造老杏园、老果园 3200 亩,并在新农村建成村实施了以雪梨、大桃、红枣、葡萄为主的庭院经济林果建园 3500 亩,共计使用苗木 12 万株。三是多元发展。年平均完成地膜覆盖 36

6、00 亩;推广洋芋、豆类等旱作农业种植 1.5 万亩;落实药材种植 300 亩。同时,我们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以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劳务输出、商贸流通、农家乐园等为主的二三产业从业户 280 户,有力地激活了非公有制经济,促进了乡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扎实推进生态建设,提升生态品牌。我们采取了强化管护和抚育两项措施,突出补植新造和林分调整两个重点,制定出台绿化美化考核办法一项激励政策。完成了以道路为骨架,以村组为单元,条块结合,布局合理的一线两村迎川面及重点区域常青树栽植 8700 亩;新建湫沟的“U”型大面积林分结构调整示范带 1.2 万亩;并全面做好“一线两院三围四畔”(公路沿线,庭院、

7、坟院,乡镇周围、村庄周围、井场周围,硷畔、脑畔、沟畔、路畔)的绿化美化以及两岸三边的种花种草植树 3500 亩。全乡累计使用苗木 196 万株,其中小叶杨 5 万株、油松 140 万株、侧柏 50 万株、云杉 0.7 万株、国槐 0.3 万株,花籽 200 公斤,草种500 公斤。同时,我们完成了全乡九个村的林改工作。三、大力实施民居建设,推进乡村一体。在民居建设上,我们按照“先安居、后乐业,有安居、才乐业”的思路,对“ 一区一点一 线” (村庄规划区、 乡镇驻地和公路沿线)的- 4 -村庄和居住偏僻、交通不便、条件落后的农户逐步搬迁到“就路、就镇、就近”和“ 有田、有水、有 电”的地方居住。

8、在建设中严格将生产区同规划;将太阳能、水井窖、沼气池、卫生户厕、闭路电视和程控座机同配套;将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同布局;将室内室外和墙里墙外同要求。凡规划建设村组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统一色调、统一进度,并享受扶贫贴贷、预借补助款和分阶段进度奖励补助款,分批进行,先易后难,三年共计实施新型民居建设 1040户。今年规划建设阳湾沟移民搬迁点,规划建设 28 户。四、全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打强农村基础。今年,我们把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放在破解水、路、电三大制约瓶颈上来。首先加强农村人饮工程建设。按照水利部门规划,3年来,累计完成投资 213 万元(国家项目资金 170 万元,县乡财政补贴 30

9、 万元,群自筹资 13 万元),共建成集中供水四处,建成人饮水井 518 口,人饮水窖 725 口,建成沼气池 820 座。其次是乡村道路建设。截止目前,总投资 430 万元,新修双庙、杨兴庄四级砂石路;新修老虎沟至五谷城马连成 10 公里的通村砂石路,共配套桥涵 12 座。再次是农村电网改造。今年我们完成了老虎沟村村民小组的低压电网改造工程。逐步解决馈路多、电压低、负荷高的问题。最后是小城镇建设。上半年完成了小城镇的前期规划和涉及户、单位的地界权属的认定和丈量登记工作,以及机关公用设施和管网配套建设。基本完成了乡中心小学和乡幼儿园综合教学楼的续建工程。- 5 -五、狠抓基层党的建设,力促经济

10、社会发展。今年党建工作以“旗 帜引领” 工程为统领 ,以“四位一体”党建综合示范村建设为核心,积极推进“领导 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基层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党委自身建设“六个建设”为 内容的党建工程。建成 陈砭、南沟、薛岔、杨兴庄四个高标准、高质量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设立了 82 个党员中心户,推出党员示范岗 6 处、示范工程两个,成立党员先锋队 14 个,并全部选举产生了 9 个村的村民监督委员会;举办了庆“七一” 文艺演出暨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会上表彰奖励了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科学发展示范户和好婆婆好媳妇。春节举办了薛岔乡2010 新年新气象文艺演出活动。同时,

11、全面开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 活动 ,推选一 类村支部一个(南沟村);二类村支部三个(陈砭村、薛岔村、湫沟村);三类村支部四个(双庙村、雷坡村、杨兴庄村、郭畔村);四类村支部一个(老虎沟村)。六、倾力解决民生问题,加快社会保障步伐。一是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去年以创建“陕西省教育强县”为 契机,重点 组织实施了中心小学和乡中心幼儿园校建工程。并投入资金 100 万元对餐厅设备、师生宿舍、教学设施及学校的整体环境全部进行配备和改造,优化了教育结构,改善了办学条件。二是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体育事业。我们紧紧围绕农村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培训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通过展板、板报、专栏

12、、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科技宣传 6 次,科技培训 5- 6 -次,受训群众达 1500 人次。同时,精心组织输送优秀选手参加全县首届农民运动会,并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三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抓好对农村低保、五保、优抚对象的管理,全面加强了对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救济力度,建立了贫困大学生救济制度,基本达到了应保尽保,应付尽付。今年全乡低保 472 户、956 人,五保 60 户、71 人,优抚对象 26 人,发放救济款 15 万元,救济物资 2400 件。七、以建设生态农业、生态文化等内容为重点,全面搞好生态建设工作。生态农业。在 2009 年成功争创农业特色乡镇的基础上做好星级

13、乡镇的创建工作,按做强特色产业、做优传统产业的要求,根据本乡实际,出台农业发展优惠政策,重点做好对大棚、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的扶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基地。共落实大棚种植 73 座,总投资 78 万元。生态文化。 通过乡有线电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科学知识,破除封建陋习,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进一步完善文化娱乐场所等公共设施,成立了乡村秧歌队等民间社团,举办健康文明的村际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回顾总结近几年工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改造和建设,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用地、保护农产品价格的法规,加强管理机构、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乡村建设的投资机制,加大政府的支持力

14、度,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体系;二是- 7 -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为改造群众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政府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三是注重单体设计与整体景观协调,陈砭村的特点是村落建设与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之所以能够如此,主要是靠农村改造规划和设计的调控作用,薛岔村建设是建筑设计在统一中寻求特色,在突出特色中满足规划的统一要求。虽然近年来全乡三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任务重。我乡的新农村建设全是人居分散、条件落后的山地拐沟村,面临集中搬迁、道路拓宽、人饮

15、工程、电网改造、土地调配等问题,后期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二是基础建设欠帐大。多条道路面临拓宽改造和配套桥涵,急需砂石化或柏油化;水污染严重,饮用水源保护和人饮水井窖建设量大面宽;群众的“灶口” 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有线电视和现代通讯网还没有完全覆盖。三是生态建设周期长。受春季干旱少雨、秋季霜冻来早的影响,全乡新造补植和林分调整的苗木保存率和成活率相对较低,短时间内很难将生态林变成经济林,将用材林变成“摇钱树 ”。四是产业开发链条短。全乡农业基础设施匮乏,畜牧业趋于平稳,棚栽业偿试运行,林果业刚刚起步。今后,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是生态建设。要继续突出抚育管护和林分调整两个重点,抓

16、好春季迎川面万亩常青树绿化带的补植工作,搞好北线流域“U”型- 8 -大面积林分结构调整示范带,以及湫沟和郭畔两个万亩流域综合治理区建设。同时,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村的村庄周围绿化工作。二是民居工程。今年着力实施好阳湾沟移民搬迁点民居工程建设和公益性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启动实施 2010 年全乡小城镇建设,全面推进乡村一体化进程。三是基础设施。争取立项实施双杨路约 14.5 公里的通组柏油路建设工程,完成双杨通组砂石路铺筑工程,以及小学校建工程和陈砭、南沟、薛岔三个村部的建设工程。彻底完成新农村建设涉及户的水井窖和沼气池建设任务。四是产业开发。在沙集、雷坡、双庙新建三个 200 亩以上的山地苹果示范园,在新农村建成户户均发展庭院经济林果 0.5 亩;启动投用郭畔新建的 18 座大棚,巩固提高沙集大棚种植基地的质量和效益,确保无荒棚现象发生;在有条件的川道村新建两个 200 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并借助新型民居工程配套生产区发展农户小规模养猪、养羊和养鸡产业,逐步建立一个公司牵头,大户带动,小户覆盖的种养殖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